高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的内涵、特征与进路
2022-10-02刘雨
刘 雨
(滁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
1 问题的提出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经历了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课程思政、到2018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认识深化、再到全国教育大会上基本成型三个阶段[1],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主要体现在构建四大体系,即“确立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形塑课程特质与思政元素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支撑的教学体系和形成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协同的思政体系”[2]。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注重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的支撑作用。这要求高校在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和专业特点开展特色化课程思政建设,从而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思想认识、教师胜任力、协同育人、建设载体、目标导向和评价层面仍面临难点问题[3],这些难点问题的解决程度直接影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智能时代的到来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2022年3月29日,在教育部举行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和应用进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将“着力构建以数字化为特征的高等教育新形态”。基层教学组织作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单位,承担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各个方面,对解决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为适应智能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高校基层教学组织需要进行数字化重构改革,虚拟教研室建设开始受到高校高度重视,2021年7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对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任务提出明确要求[4],因此,加强高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是解决课程思政实践困境的有益尝试。
2 “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内涵
2.1 “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的内涵
虚拟教研室是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必然结果,作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时代创新探索,关于虚拟教研室的内涵存在多重解释,但更多学者从虚拟教研室的时代背景入手,认为“虚拟教研室是在传统教研室式微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基层教学组织创新的探索,是高校教师教学学术需求日益凸显的产物。”[5]更为具体而言,则对虚拟教研室的实践应用进行详细阐释,如“虚拟教研室是以信息时代高校基层实体教研室的功能和组织创新为基础,将优秀教师团队开设的课程建设成开放的网络课程,并在跨时空的共建共享中创建跨学校的虚拟教学、教研团队,更新教学资源、完善教学平台和学习工具、培养师生团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6]作为虚拟教研室的下位概念,一般认为,“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是指以课程思政为主题,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跨校、跨系、跨专业、跨时空为特点,以提升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水平为目标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在建设目标上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在建设载体上则依托智能时代跨越时空的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建设主体上强调跨专业、跨院系、跨地域。
2.2 “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的基本特征
新时代课程思政具有寓德于课、人文立课、价值引领的特点[7],与传统实体教研室相比,虚拟教研室具有名师引领、中心聚焦、平台支撑、样板示范、共建共享、成果累积、水平提升七大特征[8],根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9],结合课程思政与虚拟教研室的特点,“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呈现出如下基本特征:
一是具有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目标性。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的重要路径,课程思政立足于教师教书育人、学生成人成才和课堂革命,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各个环节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结合各个专业特点,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是实现育人与育才目标的重要载体,并以此为目标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二是具有课程思政价值引领的示范性。课程思政建设正在从理念认知深入推进到高校专业课程育人全过程,并在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元素挖掘、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诸如教师理念更新慢、思政元素契合度不高、教师育人能力不足、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等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10]。加强“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可以为应对与解决课程思政改革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提供示范引领,当前“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一般将国家级或省级一流专业或一流课程作为试点,一般来说,这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已经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对于课程思政建设同样具有引领作用。
三是具有跨越时空多元参与的共享性。虚拟教研室打破了传统教研室的空间界限,虚拟教研室成员不再限于专业、院系,可以跨院系、跨校、跨地域招募吸收成员,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教研室的时间限制,“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成员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随时对课程思政改革问题进行交流研讨,所有的研讨资料和研讨内容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无限循环利用,虚拟教研室成员可以随时上传与课程思政相关的资料、咨询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困惑,同时虚拟教研室的所有资料对来自不同院系、不同院校、不同地域的教师开放,以此达到“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共建共享目的。
四是具有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无论从学理逻辑、教育伦理和内在逻辑上看[11],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思政与作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政课程都应同向同行,通过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在阶段性、递进式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3 高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路径
根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遵循课程思政建设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性原则、“角色—认知”的适当性原则、“协调—控制”的过程性原则和“同向同行”的协同性原则[12],结合“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的特点,“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基本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基本框架结构图
3.1 完善“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的顶层设计
“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作为智能时代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创新探索,从理念倡导转变为付诸实践需要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实现,因此,高校在建设“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之初,应先通过充分调研做好顶层设计。一是明确专业建设类、课程教学类、教学研究类的“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目标。二是成立学校层面的“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领导小组,用于协调院系、各个部门“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事宜。三是建立“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的保障制度、运行制度、督导制度、评价制度。四是建立“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长效发展机制,在协同共享理念下,高校应加强关于虚拟教研室的顶层规划和制度保障,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应构建激励、保障和评价一体的长效发展机制,鼓励院系和教师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为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各种保障,同时制定虚拟教研室建设评价制度,确保虚拟教研室建设有成效。
3.2 加强“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的平台建设
运行平台是发挥“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作用的重要支撑,高校应根据“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目标,加强虚拟教研室平台建设。一是根据“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类型和评价指标,根据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制定可行的平台建设方案,完善平台的功能和模块设计。二是加强平台管理和维护工作,“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平台建设一般采取学校自建平台或第三方建设两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均需要对虚拟教研室成员教师进行功能使用、个人空间建设、资源建设、教研活动等内容进行培训,同时做好对平台运行安全的维护工作。三是加强平台应用成果推广,“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团队的建设成果可以通过平台对外进行展示,特别是加强建设成果的使用推广,帮助更多同专业、同课程的高校采用建设成果,以实现“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共享目标。
3.3 提升“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的内容建设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虚拟教研室的教研室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和开展教师培训四个部分。一是创新教师教研模式,高校虚拟教研室成员要更新教研室观念、教学学术理念,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沙龙、教学讲座、专题培训、圆桌会议、课堂教学诊断、教学学术研究论坛等形式进行多元化教研。二是加强教学学术研究,高校虚拟教研室成员之间通过构建教学学术研究共同体,就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实践等内容开展协同研究,通过教学实践与教学学术相结合,提高虚拟教研室成员的研究意识、合作意识、团队意识。三是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在课程层面包括课程大纲、教案、教学课件、虚拟仿真实验、习题库等教学资源,在专业层面主要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家级或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经验等,在学科层面包括学科建设方案、教学学术研究经验等。四是促进教师教学发展,虚拟教研室的带头人应针对虚拟教研室成员的教育教学发展需求,组织开展虚拟教研室的常态化交流与专题性交流活动,在开展经验交流与专题培训的同时,及时总结推广虚拟教研室成员中比较突出的教师的实践经验,帮助虚拟教研室成员教师进行教学能力提升。
3.4 凸显“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的教师主体性
“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需要注重教师参与的多元性和主体性,广泛动员校内、校外教师积极参与虚拟教研室建设,针对“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目标、运行模式、制度规范、建设内容进行协同交流,在协同共建虚拟教研室基础上,实现虚拟教研室各类教学资源的内部共享。
一是增强教师主体意识,针对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存在认识不清、观念未转变、动力不足问题,应从增强教师主体意识入手,帮助专业课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认识到课程思政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认识到“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能够帮助专业课教师提升育人能力的重要价值。二是明确教师建设责任,凸显教师在“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需要明确教师建设职责,包括明确教师加入“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政治职责,明确教师进行“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的专业职责,明确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共建共享职责,明确教师推广“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经验的交流职责等。三是提升教师育人能力,针对高校教师在素养、教学、研究方面面临提升育人能力的挑战,需要帮助教师提升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能力、变革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能力和增强关于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能力。四是健全教师发展机制,在“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内部应建立健全教师发展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交流机制和评价机制,尤其是发挥虚拟教研室中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将“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的教师发展经验进行交流推广,以帮助更多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3.5 发挥“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的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应在协同育人理念引领下,注重发挥院系专业、学校部门、校内外资源以及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一是发挥院系专业协同效应,“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需要院系教学管理机构各司其职,制定院系层面“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方案,调动专业教师重视自身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重点打造一批“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示范点,重点发挥教学名师、一流课程、一流专业建设点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发挥学校部门协同效应,在学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组织机构领导下,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做好“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的保障、管理和指导工作,以支持“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三是发挥内外资源协同效应,针对跨校、跨地域的“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虚拟教研室共建单位可以签署合作协议来协调校内外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四是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应,“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为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开展协同育人提供了合作平台,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可以发挥各自专长挖掘思政元素、共享课程资源、实现实时交流。
4 结语
高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创新,智能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校应注重“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为了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实效,需要深化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将“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从理念构想转为实践,通过线上线下衔接发挥虚拟教研室作用,从而促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和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