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弯曲河流生态护岸初探

2022-10-01卓家军顾丹平

工程与建设 2022年4期
关键词:护岸河段水流

卓家军, 顾丹平

(1.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11; 2.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0036)

0 引 言

由于河流弯道岸坡易崩塌,通常采用护岸结构进行防护。而以往护岸多采用传统硬质护岸,且整个河段都采用一种结构形式,不仅造成了浪费,还破坏了河道岸坡的生态环境。弯道岸坡防护不仅要采用生态护岸形式,而且需要分段进行防护,不同河段采用不同强度结构护岸,既满足了护岸的安全稳定性,又增强了其生态性。

目前生态护岸技术已经运用到护岸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京杭运河扬州段[1]不同地方分别采用受限航道生态护岸结构组合形式、生态鱼巢护岸结构、芦苇护坡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连云港港疏港航道护岸结构[2]是根据水位变化采用分层防护方式,在滩地上种植水生植物,滩地前沿设置永久建筑物,滩地后方采用生态防护结构对岸坡进行防护;湖嘉申线湖州段航道[3]首次尝试了预制混凝土沉箱护岸断面形式和椰丝毯护坡技术,既满足了通航功能,又为水生动植物生长繁衍提供良好条件。这些工程大多考虑根据水位变化来分层防护,而在纵向上不同河段护岸形式缺乏变化,未能与各段水动力条件相适应。对于弯曲河道,不同区段水动力条件差异明显,岸坡受冲刷强度也大不相同,因此有必要探讨弯道各段的护岸结构选型。

本文从弯曲河流动力与形态特征出发,探讨了其生态护岸需要注重的要点,将弯道岸坡进行分段,推荐适宜各段的生态护岸结构型式,以期为弯道生态护岸工程作参考。

1 弯曲河流水动力分析

弯道水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流射向凹岸,凹岸一侧的水位抬高,形成水面横比降,导致出现弯道横向环流,与纵向水流一起构成了弯道水流所特有的螺旋流。在螺旋流的作用下凹岸不断坍塌后退,凸岸边滩不断淤长延伸,形成了弯道蠕动现象。弯道水流动力轴线有“枯水走弯,洪水走直”,顶冲点有“枯水上提,洪水下挫”的变动现象,顶冲点附近河段受离心力作用,凹岸水位雍高,凹凸岸产生横比降[4]。根据水动力轴线摆动情况确定弯道进、出口点和洪、枯水顶冲点,将弯道岸坡划分为四个区段,如图1所示。

图1 弯道岸坡分段示意图

1.1 弯道进口段

弯道进口点至枯水顶冲点之间河段。本河段水动力轴线由凸岸逐渐向凹岸偏转,通常凸岸水面纵比降大于凹岸,水面开始产生横比降并逐渐增大,导致断面横向环流开始出现,与纵向水流一起构成螺旋流。凹岸水位逐渐雍高,水深增加而流速较小,但凹岸水流有可能发生分离现象,出现漩涡以致流况紊乱;凸岸河道较浅,流速相对较大。

1.2 顶冲变异段

枯水顶冲点与洪水顶冲点之间河段。该段水动力轴线贴近凹岸,横比降最大,横向环流作用最强,并伴随有次生流产生,本段易产生波浪,水位变化较大。在横向环流作用下,表层含沙量较小的水流不断流向凹岸并转入河底,而底层含沙量较多的水流不断流向凸岸并升至边滩,形成横向输沙不平衡,再加上纵向水流对凹岸的冲刷,使凹岸坡崩坍成为沙源,泥沙被底部横向水流带向凸岸。

1.3 弯道出口段

洪水顶冲点至弯道出口点之间河段。本河段水流动力轴线靠近凹岸,一般凹岸水面纵比降大于凸岸,而两岸水面横比降逐渐减小,横向环流逐渐消失。凹岸受顶冲变异段影响,本段水位较高,所以沿程势能转化为动能,流速大,为高水位高流速区;凸岸为低水位低流速区,但可能产生水流分离现象。

1.4 弯道过渡段

弯道出口点至下一弯道进口点之间顺直河段。该河段水动力轴线左右弯曲,不存在水面横比降,河床深泓线呈波浪状起伏。河床断面往往存在深槽浅滩格局,滩槽水深相差不大,深槽浅滩冲淤交替,边滩和深槽同步顺流下移,河床周期性展宽和缩窄。该段主流摆动频繁,流路复杂,流态紊乱,通常是碍航河段。

2 弯道分段护岸结构型式

目前弯道整治及护岸形式一般是丁坝、顺坝等坝体结构,且大都是抛石坝体,这种结构形式透水,且能创造不同的水流形态,具有生态性。但抛石坝容易损毁,因此有必要探讨其他生态型护岸形式。

2.1 弯道进口段护岸结构

这一河段岸坡较缓,岸线基本稳定,总体上侵蚀动力不强,但要防止岸坡失稳进而导致弯道的持续恶化。因此,在选择护岸结构形式时,在确保岸坡稳定的同时,要着重强调其生态景观性。河流凹岸靠近枯水顶冲点附近处要加强防护外,两岸其他岸坡可选用较低强度的材料来进行防护。本河段护岸主体结构可采用干砌块石、土工网垫、雷诺护垫、加筋生态袋、多孔质护坡砖等形式。该类护岸主要为半自然型护岸[5],结构强度适中,有良好生态性。与植物护岸共同使用,结构固定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基础,等到植物长大以后,在深根锚固、浅根加筋的共同作用下,增大岸坡土壤的黏聚力,不仅可以稳固岸坡,还可以形成亮丽的河岸风景线,具有很好的生态景观功能。

2.2 顶冲变异段护岸结构

顶冲变异段凹岸是最容易冲刷失稳的河段,是保证岸坡安全稳定的重点防护区段。导致凹岸岸坡破坏的水流因素主要有:①主流以一定夹角冲击岸线,岸坡受到冲刷;②环流、次生流冲刷坡脚,导致岸坡变陡失稳;③弯道曲率大、水流急时,本段易产生波浪,岸坡易受淘刷。凸岸要防止洪水切滩,使得水流紊乱进而影响岸坡的稳定性。由于凹岸经常受冲,岸坡较陡,可选择直立式高强度护岸结构,如透水性的预制混凝土沉箱式护岸、混凝土劈离块护岸、桩板式挡墙护岸、格宾石笼挡土墙护岸、块石挡土墙护岸、土工格室挡土墙护岸等;挡土墙后一般需要设土工布反滤层,必要时还应设置垫层,以保证挡土墙后土体的抗侵蚀稳定性。该类挡土墙护岸的共同特点是结构强度大,耐冲刷,且具有透水性,不阻隔地下水与地表水交换,同时也可在结构空隙处覆土植草,稳固岸坡;不过护岸主要为人工型结构[9],施工不便,造价昂贵。凸岸主要受洪水影响较大,可采用传统结构固滩,较低强度结构护岸。顶冲变异段的防护结构应该优先考虑护岸的安全稳定,也需要兼顾生态功能。

2.3 弯道出口段护岸结构

本段主要受流速影响,凹岸护岸结构以抵抗高速水流冲刷为主,兼顾生态功能;凸岸无须高强度护岸结构,可适当重点考虑护岸的生态景观功能。该段凹岸为高水位高流速区,易受水流冲刷,经常出现崩岸现象,为防护的重点区域。该段较顶冲变异段岸坡较缓,可以采用斜坡式高强度护岸结构,如预制连锁块铺面形式护岸、铰接空心混凝土块护岸、生态型混凝土护岸、石笼护岸、生态袋等结构形式。该类护岸结构具有较高强度,耐高速水流侵蚀,并可以与植物较好地结合,达到良好的护岸效果。护岸类型为半自然型和人工型,造价较高。凸岸侵蚀状况较少,主要以植物护岸为主,结构护岸为辅,如三维网垫喷播植草等。

2.4 弯道过渡段护岸结构

该段水流较缓,两岸岸坡较为稳定,但要防止主流摆动对两岸的冲刷坍塌。本河段凹岸、凸岸可采用低强度的护岸结构形式,在满足岸坡稳定的同时,应重点考虑其生态性、亲水性、景观性。主要采用植物护岸形式,主要有植物纤维垫护岸(椰壳纤维、黄麻、木棉、芦苇、稻草等天然植物纤维)、植物梢料(梢料排、梢料层、梢料捆)、圆木等。这种护岸结构不仅可以起到护岸效果,而且在其腐烂后能促进腐殖质的形成,可增强土壤肥力,促进草籽发芽生长,最终与土壤共同形成抗冲结构体,营造出多样性的栖息地环境,增强自然美观效果。

以上各段推荐的护岸结构形式可作为岸坡主要的防护措施。但本文护岸结构选型只考虑纵向上水流运动的影响,并未涉及竖向上水位变化对岸坡的破坏作用。实际上,不同水位条件下,河岸横断面各个区域所受水流动力差异较大,还应对河岸进行横向分区,采用组合护岸结构,以满足护岸的稳定性和生态性。已有文献[6-7]根据航运枢纽库区各特征水位将护岸边坡划分为护底区、重防护区、亲水区和景观区,推荐了各区相应的护岸结构形式,并筛选适合不同防护区域的护坡植物种类和配置模式。因此,综合考虑河岸在纵、竖两个方向上所受水流作用力,因地制宜地选用不同的护岸结构组合,既可以防护岸坡以免受到侵蚀,又可以达到生态效果,构成滨岸风景线。

3 结 论

(1) 河流弯道不同区段水动力条件差异较大,根据水动力轴线摆动情况,将弯道岸坡划分为弯道进口段、顶冲变异段、弯道出口段、弯道过渡段,并探讨了各段的水动力特征。

(2) 结合岸坡缓陡情况,各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护岸结构形式;弯道进口段两岸选择强度适中的斜坡式护岸结构;顶冲变异段凹岸采用直立式高强度护岸结构,凸岸采用低强度结构来防护;弯道出口段凹岸可选斜坡式高强度结构护岸形式,凸岸植物护岸为主,结构护岸为辅;弯道过渡段推荐用植物来护岸。

(3) 弯道不仅要分段防护,还应根据水位竖向分区防护,以适应水流变动的影响,达到稳定性和生态性的统一;在生态护岸的应用中,还要考虑与周围环境景观的协调,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护岸结构形式。

猜你喜欢

护岸河段水流
长江中下游河段溢油围控回收策略研究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哪股水流喷得更远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洪涝适应性滨河景观设计——以湖南省永州一中河段为例
能俘获光的水流
内河生态护岸的选型与设计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我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