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东部武威市2021年主要气候特征及影响分析
2022-10-01罗晓玲李岩瑛
杨 梅,罗晓玲#,李岩瑛,2
1.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甘肃武威 733000;2.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20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变化明显[1]。2022年1月,位于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99 m的拱门轰然坍塌,就是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灾难之一,气候异常、极端灾害天气频繁的发生与ENSO事件强弱密不可分[2-6]。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形成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引发全球天气气候异常,2021年2月中旬,冬季风暴“乌里”袭击北美大部,加拿大南部、美国大部分地区、墨西哥北部遭遇强寒流和极端暴风雪,多地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至少10余人因低温而死亡;2021年7月下旬,南非国内19个地区的气温突破冰点并伴有降雪,多地最低气温陆续被刷新。2021年12月11日美国发生罕见强龙卷风事件;2021年7月17—24日,河南多地出现破纪录极端强降水事件。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诸多学者从其成因及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造成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的主要根源,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并会逐步常态化[7-8]。翟盘茂等[9]指出我国有必要加强高影响极端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同时必须根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规律来加强工程性防御的措施。武威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受2020年和2021年拉尼娜事件持续影响,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凝练了2021年出现的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并详细分析了其造成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了解极端天气产生的机理和特征,为准确预测预报极端天气,以及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1 研究区概况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流域,乌鞘岭以西,祁连山北麓,位 于101°41′E~104°16′E、36°29′N~39°27′N,共辖民勤、凉州、古浪、天祝4个县(市、区),其水系发源于祁连山,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海拔高度为1 300~3 100 m,年降水量为110~410 mm,年蒸发量为1 500~2 700 mm。区内气候干旱少雨温差大,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东北向西南气温呈下降趋势,降水则相反。特别是位于最北部的民勤县,北、东、东南部被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包围,大风和沙尘暴频繁。
2 数据来源
所用气象要素数据来源于1959—2021年河西走廊东部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凉州、民勤、古浪、天祝)和所辖区内2011—2021年92个区域气象观测站逐日观测资料。气候平均值(即常年值)采用1991—2020 年的平均值。
河流流量资料由武威市水务局提供。大气污染数据由武威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卫星遥感数据取自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监测数据。采用高分一号卫星数据产品,时间序列为2009—2021年,时间分辨率为4 d,空间分辨率为16 m×16 m,用遥感影像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和红外波段反射率,通过公式计算出NDVI值。计算公式为:
式(1)中,NIR为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R为红波段的反射率。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本气候概况
3.1.1 气温2021年武威市年平均气温为8.2℃,较历年偏高1.1℃,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其中凉州10.5℃、民勤10.8℃、古浪7.4℃、天祝4.0℃,与历年相比分别偏高1.3℃、1.4℃、1.1℃、0.5℃。年内气温变幅明显,主要偏低时段为1月上旬、4月中下旬、6月中旬、8月下旬、10月中旬、11月、12月下旬,其他时间以偏高为主。
1—2月出现极端冷暖转换,1月1—11日出现最低气温≤-20℃的低温天气,≤-30℃的站次为4站,全部在民勤;≤-25℃的站次为64站,凉州13站,民勤30站,古浪6站,天祝15站;≤-20℃的站次为406站,凉州106站,民 勤84站,古浪80站,天祝136站。特别7日全市所有观测站最低气温均在-20℃以下,民勤夹河最低气温达-31.3℃。全市低温站次较历年同期显著偏多。1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为-13.0℃,较历年同期偏低4.9℃,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低;1月中旬开始,气温迅速回升,2月全市平均气温为0.2℃,较历年同期偏高4.5℃,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高。
各月气温变幅较大,2月、7月、9月气温较历年同期偏高4.5℃、2.7℃、2.7℃,均打破历史同期极值,11月气温较历年同期偏低1.3℃,为近9年最低。
2021年冬季(2020年12月—2021年2月)全市平均气温为-5.5℃,较历年偏高1.0℃,季内冷暖变化极为显著,呈现先冷后暖态势,2020年12月气温较历年偏低1.8℃,2021年2月气温较历年偏高4.5℃。春季(3—5月)平均气温为9.5℃,较历年偏高1.0℃,表现为前期暖,逐渐变冷,后期缓慢回升,3月气温较历年偏2.5℃,4月较历年偏低0.4℃,5月偏高1.0℃。夏季(6—8月)平均气温为20.4℃,较历年偏高1.0℃,6和8月基本与历年持平,7月偏高2.7℃,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秋季(9—11月)平均气温为7.4℃,较历年偏高0.5℃,特点为先暖后冷,9月偏高2.7℃,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10月接近常年,11月偏低1.3℃。
年内出现3次区域性寒潮强降温天气过程。分别为10月8—9日,24 h日最低气温下降8.1℃~11.2℃, 有57个测站达寒潮,其中13站达强寒潮;11月5—7日,48 h日 最 低 气 温 下 降10.1℃~18.3℃,有83站达寒潮,52站达强寒潮,16站达超强寒潮,降温幅度最大出现在天祝赛什斯镇土城村,48 h降温达18.3℃;12月11—12日,24小时日最低气温下降8.1℃~12.5℃,29站达寒潮,14站达强寒潮,2站达超强寒潮。寒潮次数较历年同期均偏多。
3.1.2 降水2021年武威市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270.5 mm,较历年偏多3%,较2020年偏多25%。地理分布特点为中间多,南北少,各站降水量为凉州215.2 mm、民 勤100.7 mm、古 浪405.1 mm、天祝360.9 mm,与历年相比,凉州偏多22%、民勤偏少17%、古浪偏多11%、天祝偏少7%,与2020年相比,分别偏多28%、25%、30%、17%。
月际降水变化幅度较大,4月降水异 常 偏 多,6、9月 偏 多,1、3、10月 略偏多,11、12月略偏少,5、8月偏少,2、7月异常偏少。降水主要集中出现在4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9月上中旬;4月下旬和9月上中旬出现局地暴雨,导致出现异常值,与常年值相比,偏多最多的是4月,4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45.9 mm,较历年同期偏多202%,凉州(43.1 mm)和天祝(63.4 mm)降水量均打破历史同期极值;其次为9月,9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1.2 mm,较历年同期偏多45%,凉州(69.4 mm)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3位,古浪(91.3 mm)为2008年以来最多;偏少最多的是7月,7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9.7 mm,较历年同期偏少58%,凉州(5.9 mm)和民勤(3.9 mm)均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少,古浪(15.8 mm)为2001年以来同期最少;其次为2月,2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7 mm,较历年同期偏少51%。
3.1.3 日照2021年武威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664.9 h,较历年偏少5.8%。其中凉州2 791.8 h、民勤2 937.9 h、古浪2 508.7 h、天祝2 421.0 h,与历年相比分别偏少4.2%、7.7%、5.6%、5.3%。偏北沙漠地区民勤偏少幅度最大,中部川区凉州偏少幅度最小。
日照时数年内分布不均,2月、7月、9月、11月、12月偏多,与历年相比分别偏多9.5、25.8、14.5、13.4、1.6 h;其余月份偏少,4月日照最少为183.9 h,较历年偏少26.1%,7月最多为280.0 h,较历年偏多10.2%,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96.1 h。
3.2 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3.2.1 高温日数多,持续时间长,严重伏期干旱会对农业及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1)高温日数多,持续时间长。7月8—9日、12—24日、29—30日武威市中北部出现13~15 d的35℃以上高温天气,高温日数较历年和2020年同期均显著偏多,凉州区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多,民勤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3位高值;持续时间凉州区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2长,民勤为第4长。
(2)严重伏期干旱对农业造成一定影响。6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凉州、民勤、古浪连续39、49、30 d未出现≥5 mm的有效降水,降水量偏少50%以上,加之受持续高温影响,武威市沿沙、沿山区和山区出现严重伏期干旱,造成民勤、古浪、天祝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为25 613.95万元。
(3)降水分布不均对水资源造成不利影响。分析表明,武威市汛期(5—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80%,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52.8%,即汛期降水的多少直接影响年度降水的多寡。2021年武威市降水分布不均,呈现中部川区偏多,南部山区和北部沙漠偏少的特点,凉州和古浪偏多22%和11%,民勤和天祝分别偏少17%和7%。汛期5—9月降水量为186.1 mm,较历年偏少12%,较2020年偏少4%;夏季降水量为106.2 mm,较历年偏少23%,较2020年偏少8%,特别是7月的降水量较历年偏少58%,较2020年偏少51%。
武威市地表水资源主要产于祁连山区,其径流补给主要来源于天然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有研究表明:内陆河流量的丰枯主要受祁连山区汛期降水的影响,汛期流量的稳定性主要是源于祁连山区降水稳定,非汛期降水形成的冰雪消融也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10]。受汛期降水偏少和干旱的影响,2021年石羊河年平均流量较2020年同期偏少9%,7月偏少77%。
(4)干旱对植被造成一定影响。由于夏季降水偏少,土壤相对湿度较低,受土壤水分短缺影响,刺蓬生长速度明显趋缓,生长高度、覆盖度均低于常年,对荒漠区草本植物生长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植被旺盛生长季(7—9月)卫星遥感监测,全市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2021年(0.240)略差于2020年(0.250),与2021年夏季降水,尤其是7月的降水较2020年偏少关系密切。
3.2.2 大风沙尘天气偏多,沙尘暴为2007年以来最多,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武威市出现11次区域性≥8级大风,各站大风日数分别为:凉州13次、民勤16次、古浪1次、天祝5次,大风日数较历年和2020年均偏多,为2017年以来最多;沙尘暴日数为:凉州2次,民勤10次,古浪和天祝未出现沙尘暴,沙尘暴日数较历年和2020年均偏多,为2007年以来最多;扬沙日数分别为凉州14次、民勤47次,古浪和天祝未出现沙尘暴,扬沙日数较历年和2020年均偏多,为1999年以来最多;浮尘日数分别为:凉州17次、民勤8次、古浪7次、天祝5次,浮尘日数较历年偏少,较2020年偏多,为近3年最多(图1)。
图1 武威市沙尘天气对比
频繁大风引发灾害,造成凉州区洪祥镇、清源镇、永丰镇、五和镇等12个镇、49个村、1 354户、4 981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为548.12 hm2,直接经济损失648.1万元。
由于2021年大风沙尘天气较2020年显著偏多,导致2021年该区大气降尘量较2020年同期偏多17%,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较2020年同期上升了61.6%,特别受3月15—19日近10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影响,2021年3月PM10浓度是2020年同期的6.1倍。由此可见,大风沙尘天气偏多,对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城市运行安全、设施农业及人体健康都产生不利影响。强沙尘天气过程导致城市空气质量严重污染,人体呼吸受限,严重影响交通运输,以及大棚作物和日光温室瓜果蔬菜生长。
3.2.3 局地暴雨多,暴雨和冰雹造成作物受灾 4月23—24日武威市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过程,凉州区南营水库过程降水量达56.8 mm,最大小时雨强达16.7 mm,暴雨出现时间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早,日降水量打破历史同期极值。9月5—6日出现区域性大雨、局地暴雨,伴有20 mm以上的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最大降水中心在凉州区金河镇、黄羊镇,过程降水量达57.9 mm、56.8 mm,最大小时雨强分别为26.1 mm、24.9 mm。9月13—16日出现区域性大雨、局地暴雨天气过程。最大降水中心在古浪大靖、横梁,过程累积降水量达65.5 mm、50.6 mm,最大小时雨强达14.3 mm。全市暴雨站数较近10年多1.9站。暴雨引发洪涝,造成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为1 206.13万元。
4月23日古浪干城,6月7日、8日、12日,7月12日天祝抓喜秀龙乡、华藏寺镇、松山镇、安远镇、打柴沟镇、赛什斯出现冰雹,最大直径约为1 cm。雹灾造成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12.49万元。
4 结论
4.1 主要气候特征
2021年武威市平均气温较历年偏高1.1℃,创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纪录,2月、7月、9月平均气温均打破历史同期极值。年初出现极端冷暖转换,1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低;2月全市平均气温打破历史同期极值。≤-20℃的低温日数和寒潮次数较历年同期显著偏多。2021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中部偏多11%~22%,南北偏少7%~17%。4月降水偏多202%,7月偏少58%。2021年武威市的年平均日照较历年偏少163.3 h。
4.2 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1)伏期高温干旱造成大部分地方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5 613.95万元。由于汛期降水偏少,2021年石羊河年平均流量较 2020 年同期偏少,7月尤为显著;降水偏少期间土壤相对湿度较低,对荒漠区草本植物生长和产量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全市植被长势差于2020年。
(2)频繁大风沙尘引发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48.1万元。大风沙尘天气较2020年显著偏多,导致2021年该区大气降尘量较2020年同期显著偏多,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较2020年同期上升明显,特别受3月15—19日出现的近10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影响,2021年3月PM10浓度是2020年同期的6.1倍。
(3)出现3场次局地暴雨,暴雨较近10年显著偏多,暴雨和冰雹引发灾害,造成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 718.6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