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养殖疾病的流行与防控
2022-09-30李艳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文│李艳(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在肉鸡养殖过程中,养殖数量大、密度高,管理不严格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常见疾病多具有传染性,致使肉鸡大量死亡、淘汰、生产性能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肉鸡疾病发生和传播造成的损失,肉鸡养殖管理者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做好消毒预防和科学管理,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肉鸡养殖者的切身利益。
一、常见肉鸡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肉鸡常见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与肉鸡生长特点、病原微生物、饲养管理、大量使用抗生素等多种因素有关。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因肉鸡传染性疾病传播速度较快、临床表现症状复杂、死亡率较高、易造成全群感染且难以控制,因而预防重点应关注肉鸡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流行特点。
1.肉鸡生长特点。肉鸡养殖周期短、料肉比低,通常42~47天就能出栏。尽管体重达标,但机体各个器官、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力较差,容易发生疾病。由于肉鸡的生长特点,抗病力低,相关传染性疾病检测不彻底,可能出现免疫抑制性疾病。免疫抑制疾病不一定发病,但可以造成肉鸡对外界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功能降低,诱发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白血病、传染性贫血病、马立克氏病、霉菌毒素中毒等都是常见的免疫抑制病,尤其要注意容易引起鸡群垂直传播。鸡白血病、鸡传染性贫血病、鸡马立克氏病不仅能横向接触传染,还会通过鸡蛋垂直传播,造成先天感染,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免疫抑制病可能会导致疫苗的免疫失败,容易造成细菌和寄生虫混合感染,减弱药物的作用,使细菌和寄生虫更容易产生耐药性。
2.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广泛存在养殖过程中,疾病种类繁多,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复杂。混合感染严重,鸡群隐性发病,临床表现症状不明显,导致诊断难度增加,治疗效果不佳。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占肉鸡临床病例的80%以上,引起肉鸡发生疾病的病原包括病毒类、细菌类、真菌类、寄生虫类等。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禽流感等重特大传染性疾病出现非典型性发病或隐性发病,病鸡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治愈效果差。
3.耐药性。抗菌药物是把双刃剑,可抵御多种感染性疾病、提高机体健康水平、减少损失、增加收益,但过分依赖抗生素,不注意使用周期和剂量,长期无选择性的大量使用抗生素,容易使机体出现耐药性及药物残留等情况。当疾病发生时,再使用抗生素表现出治疗效果不佳,作用不明显。耐药性的产生会导致一些细菌大量繁殖,存在于内脏、粪便等,污染环境、水源,动物或人接触或食用后,细菌将会在人体生长繁殖,造成严重后果。
4.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水平是影响肉鸡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饲养管理不当、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养殖密度大、通风不良、消毒不彻底、空舍时间短等问题容易引发病原菌感染,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因饲养条件不良产生的疾病容易造成全群感染,生长停滞。
二、疫病防控措施
肉鸡养殖过程中,每年都要开展春秋两季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夏季和冬季是疾病多发季节,应提前做好疾病的免疫预防。肉鸡疾病预防主要靠养殖户的管理,充分了解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才能够对症治疗。一定要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才能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保证养殖户在经济上少受损失。
1.定时免疫接种。肉鸡病毒性疾病和传染病主要依靠计划免疫预防。免疫接种是肉鸡疫病预防的有效手段,在其管理中,应注重抗体监测、免疫程序、疫苗质量、操作规范性的有效管理。结合肉鸡的生长特点和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制度。还要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免疫接种方案,加强种母鸡的免疫,提高种鸡母源抗体水平。定期开展传染病检疫,淘汰病弱鸡,净化免疫抑制疾病,建立健康种群。
2.合理科学用药。根据当地情况,采取季节性给药做好预防计划,针对不同日龄的肉鸡进行相应的预防。每天观察肉鸡精神状态、查看粪便、听呼吸声、统计采食量和饮水量,若发现异常可立即投药,用药不超过3~7天,轮换用药,控制药量和使用频率,可选择中药或生物制剂,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早期预防可用黄芪多糖拌料或添加在饮水中,增强肉鸡免疫力,大蒜粉拌料或适当混饮食醋可以增强健康鸡群的抗菌能力,还可以保护雏鸡的肝肾,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可提高疾病防疫效果。再配合增强免疫力的保健药物,并合理的安排药物使用时间,通常情况下,药物的使用最好在夜间。
3.加强鸡舍环境管理。生物安全防控对于肉鸡的疾病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应保证鸡舍干净卫生舒适。
精细温度管理最佳方案是看鸡施温,循序渐进。养殖人员要根据外界温度和鸡群情况及时调整鸡舍通风供暖系统,保障鸡群在不同的日龄阶段处于适宜的生长温度。
控制好相对湿度,湿度过低时,可以通过蒸发加湿或向养殖走道喷洒温水的方法来增加鸡舍湿度;湿度过高时,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通过加大通风换气量,在中午或者天气暖和的时候,及时检修水线,减少漏水,清理粪便。
做好通风换气,鸡舍通风在一周龄以内选择自然通风,随着鸡只日龄的增长,逐渐增大通风量,采用横向通风、过渡式通风和纵向通风模式。
加强肉鸡进舍、饲养以及售后的卫生消毒,建立干净卫生的养殖环境,形成疫病隔离屏障。引进雏鸡时要隔离14天,鸡舍、器具全部消毒,定时更换鸡舍门口消毒池的消毒溶液。饲养员需做好消毒防护工作,出入养鸡场要全面消毒更换衣物,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垃圾,保证使用的垫料保持干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扩散及氨气中毒,可以在地面适当洒水或放置除臭剂。鸡出栏后,全面清理鸡舍的粪便和垃圾,鸡舍和器具再进行全面消毒处理。
4.注重饲喂管理。饲喂原则是少添勤加,减少饲料霉变。给肉鸡提供合理营养搭配的饲料,发霉变质的饲料不能使用,优选出适合自己品种的优质饲料,轻易不要更换饲料品种。在转换饲喂模式的时候要循序渐进,减少鸡群应急反应。饲养人员每天添加饲料时应注意检查鸡群的采食情况,根据剩余饲料量来判断鸡群健康状况,若鸡群采食量明显下降,需要注意是否存在乳头堵塞缺水、鸡只数量不足、鸡只死亡或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出现。
5.注重饮水管理。定期冲洗水线,减少饮水污染,保障饮水清洁是养殖过程中重要工作之一。特别是在育雏期,进雏前选择水质较好的深井水或凉开水,在鸡舍内预温,避免鸡群喝到凉水发生应激反应。进舍后让其短时间内学会饮水,3天后可将真空饮水器撤除。选择饮水免疫的鸡群,在免疫前后48小时内,不能使用消毒剂来冲泡水线或饮水器具。添加药物和保健品饮水时,在用药周期结束后,及时冲洗水线的工作。日常要记录每天饮水量,如果饮水量异常则往往是饲养管理有异常或者鸡群有疾病的先兆。
三、结语
肉鸡为我国提供了大量肉食资源,但肉鸡养殖疾病的防控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可以从免疫接种、合理用药和鸡舍环境管理等方面着手,同时要注意细节问题,随时观察记录肉鸡生长状况,做好消毒管理等日常工作。饲养管理和疫病预防能有效提升肉鸡饲养质量,做好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才能减少肉鸡死亡率,增加养殖户经济收入,为人们带来优质、鲜美、安全的肉质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