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原则与思路研究

2022-09-30孙元泽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道路设计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孙元泽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255000)

0 引言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的人口与车辆数目大幅增加,这也使城市交通面临着较大压力。为了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缓解现有的交通压力,设计单位必须做好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工作。事实上,道路交通设计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能够方便居民的出行,也能塑造较好的城市形象。但是,目前一些城市在开展交通设计时并没有做好社会调研,道路拥堵的现象仍比较严峻。因此,本文将对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原则与思路进行探讨,从而为城市道路建设提供参考。

1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概述

1.1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基本要求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需要符合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一,重视功能性和实用性。道路交通设计的目的是服务交通现状,缓解在车流量较大时产生的交通拥堵现象。对于路面宽度、人行道设计以及特点区域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居民对道路的实际需求状况,保证同时具备功能性和实用性,切实保证居民的有序出行。

第二,要突出特色。城市道路不仅要满足出行需求,亦是一座城市规划理念的生动体现。因此,在一些主干道路的设计方面必须要符合城市特色,在设计时将文化理念与历史底蕴进行深度融合,真正体现人文价值。

第三,做好环境营造。道路的设计往往与绿化紧密相连,合理的绿化不仅能够起到环保价值,也能真正发挥装饰和美观的作用。在进行绿化设计时,要注重层次感的体现,帮助出行的居民缓解视觉上的疲惫。

第四,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过程,在做道路设计时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目前,城市人口密度不断上升,交通拥堵现象也频频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要继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优化现有的城市道路设计。

1.2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现状

从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现状来看,尽管已经对传统的设计内容进行了重塑,但是在城市交通的覆盖面以及专项规划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而对于部分地方政府而言,往往只重视大型城市的设计,忽略了小城市的交通设计需求,而这种模式也使交通拥堵现象十分严峻。

近年来,绿色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城市化建设不仅要更加突出智能化和个性化,也要更加重视专项计划的发展。但是部分道路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对专项计划的评判也不尽相同,这种现状导致交通规划发展缓慢,城市形象的提升难以落实。很多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往往只在出现交通问题时启动应急措施,同一问题反复出现,却无法解决。

2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原则

2.1 “以人为本”原则

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之前,我们必须认识到其服务对象是人,也就是说,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目的是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但是对于很多地区而言,往往过分强调车的重要性,一味关注如何疏通车辆的流通性,却忽视了行人等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真实感受。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时,必须要首先建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非机动车道以及无障碍通道的设计,在道路设计中体现公交优先通过的理念,在公交乘车中保障老弱病残孕的乘坐利益。

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对于城市发展而言,也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的不断深入,能够更好地体现现代化城市文明,进而促使城市化道路实现健康化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在新时代的内涵是通过对道路进行安排,实现城市交通情况的合理规划,在降低交通污染的同时加强交通方面的供给,真正改善交通宏观环境。而从国家角度来看,城市交通的建设应当容纳到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在实现总体规划的同时,进行更加详细的控制,促使城市更新与绿色生态发展结合起来。

2.3 “功能性准则”原则

如今的城市交通系统是复杂多变的,这意味着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时,必须因地制宜,并对工程的更新状况及时分析。例如城市现存的交通状况以及交通的区域化特点等,通过分析这些复杂的情况,挖掘车辆驾驶的特点与规律,保证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更新充分符合协调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需要对限制交通发展的因素进行探索,将城市道路进行功能化的分区,保证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能够符合各种环境。另外,必须保证层次与环境的匹配,增强政府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宏观作用,确保有效的资源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能够实现最优化配置。根据不同区域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要进行分区式的规划管理,不仅要实现生态系统的保护,也要促使现代化交通工程设计理念更加合理化。

3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技术应用状况

3.1 枢纽设计

交通枢纽设计的定义即以火车站、公交车站等为中心,以这些功能区带动周边的交通枢纽,保证城市道路设计具备科学性,尽可能降低交通拥堵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要对各个部门的责任进行分配,根据国家层面的规划进行有效分工,在地方也要设立专业的管理机构,不仅要对地方的生态指标及一手数据进行收集,也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现交通枢纽的设计。

其次,要对规划的技术进行整合,将数据规划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对火车站等交通密集型的空间布局进行划分,并整合各种规划技术。与此同时,要对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数据进行管理。

最后,要具备动态化的视角,将整个交通枢纽的设计置于动态的系统之中,将人文、自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要认识到细小部分的变化可能产生整体性影响,而微小部分的小范围向好也会促使城市交通实现合理化的发展。因此,需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将各个城市的规划信息结合起来,真正消除各个部门在交通工程设计方面存在的差异。

3.2 美化设计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今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更加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这种和谐关系不仅能够影响实际的设计水平,也能在保证符合技术规范的同时,实现生态型城市的同步发展。在绿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不仅要注重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确保道路设计具备一定的美观性,也要在开展设计的过程中有效保证城市发展的技术规范。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会显著影响人的生活水平。而从人本身来看,交通工程的设计不仅需要具备强大技能,也要通过知识层面的不断拓展,更新现有的设计模式。由此可见,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必须要重视人与环境的协调性,通过科学美观的设计理念为城市增添色彩。

3.3 智能设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设计成为当前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重要方向。从国外的发展情况来看,部分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现代信息平台的建设,建设现代化服务,完善智能化设计服务系统。而通过智能化数据信息库,不仅能够完成信息的有效传递,也能促使信息资源的充分应用。与此同时,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广泛,信息增长不断提速,促使信息的应用水平日趋合理化,人们的交通出行水平也不断提高。当前,空间分析系统是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和应用,有效获取用户所需的位置信息,将其周边的环境进行数据化处理,从而实现信息的查询和分析,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

4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遇到的问题

4.1 设计规划不合理

部分地方政府在进行交通设计时,往往会忽略对社会经济的调研工作,规划设计人员与道路实际状况脱节,一味依靠设计经验,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当然,这种条件下的设计规划显然也是不够合理的。对于很多城市而言,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城市道路设计状况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城市的转型过程,而设计规划的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而言也有着十分明显的滞后作用。

4.2 附属设计缺失

道路的附属设计指的是绿化系统和排水系统等,这些设计的目的在于保证交通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确保道路综合价值的实现。然而,从目前的设计现状来看,一些设计人员往往只关注主干道路的设计,即对道路宽度以及车道的数量进行设计,而在附属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例如在排水设计上,很多城市在雨季往往会出现城市内部的涝灾,道路两侧的积水不能及时排出,而路面的积水甚至能够达到几十厘米的深度。道路的正常运作明显受到了影响,不论是驾驶人员还是行人都面临着人身安全的威胁。

4.3 道路设计存在滞后性

众所周知,城市道路的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交通的便捷性对于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之间的物流以及信息流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做好城市道路的设计对于盘活城市经济发展而言意义非凡。然而,对于一些城市而言,尽管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数量也在增加,但是交通基础设施却没有实现同步发展,这种现象使交通拥堵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道路设计理念存在滞后性,方法创新性的缺失使得道路设计缺乏科学性,交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难以保障。

5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应对策略

5.1 开展调研以做好设计规划

科学的交通工程设计必须以合理的社会调研结果作为依托。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根据功能差异进行分区。对于商业区而言,有人流量较大的显著特点,此时将高发交通拥挤现象。在红绿灯设置较少的情况下,多发生行人任意横穿马路的现象,正常的交通运行状况受到严重影响。而在收集到这一信息后,就要注重潮汐车道的设计,避免私家车的正常通行受到影响。天桥的设计也能很好地减缓行人任意横穿马路现象的发生。

5.2 重视附属设计

在进行交通工程设计时,不能一味重视线路与车道的规划,也要关注附属设施的设计。具体而言,首先要重视绿化带的设计。繁忙的交通必将带来城市污染的急剧上升,而绿化带的建设对于缓解交通污染层面的压力是十分重要的。在绿化设计时,首先要保证主干道路的绿化率高于50%。同时,交通信号灯的有效设置往往会对交通畅通与行人安全产生正向影响。因此,要根据各个道路的具体信息合理设置红绿灯。最后,必须注重城市的排水设计,有效提高路面的排水能力。

5.3 协调道路设计和城市发展

道路的合理设计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保证,对于具备高发展潜力的城市而言,会带来大量的人口和产业进入,这种情况下要保证道路设计具备长远目光,保证道路交通设计能够先于城市发展。与此同时,目前很多城市开始重视开发区等区域的建设,而新区域的建设对道路交通的设计也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重视新老城区的衔接也成为当今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必须要考虑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6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重要性越发体现出来。如今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动,意味着城市交通压力显著上升,在这种环境下做好道路交通设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相关概念,分析其设计原则和应用状况,从开展全面调研、重视附属设计以及协调道路设计与城市发展三个方面探讨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建议。

猜你喜欢

道路设计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南京市2017年至2019年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分析与研判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节能减排问题及技术探讨
邻近重要建构筑物条件下的基坑工程设计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永昌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检查
分析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
低碳生活理念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公路桥梁不同计价模式下道路设计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