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里格气田苏53区块防塌钻井液技术研究

2022-09-29王丽君

辽宁化工 2022年9期
关键词:润滑剂岩心压差

王丽君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辽宁 盘锦 124010)

苏里格气田苏53 区块在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容易发生井壁掉块,经常需要通过划眼来解决,严重时甚至需要填井,严重制约了开发效益[1-3]。井壁失稳的原因主要有:(1)该区块石盒子组泥岩塑性差,硬脆性强,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剥落掉块[4-5];(2)该区块石千峰组及石盒子组砂岩段极易发生井漏,不能依靠提高钻井液密度提高井底压差支撑井壁[6-8];(3)定向钻进过程中,由于托压等原因造成钻速较慢,容易在某段泥岩中对井壁冲刷较长时间,造成井壁失稳[9-10];(4)由于邻井压裂工艺,造成地层破碎,钻遇破碎地层极易发生井壁失稳问题[11-12]。为了解决该区块井壁失稳问题,本文在复合盐钻井液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优选封堵剂、抑制剂、润滑剂,提高钻井液的封堵、抑制、润滑等关键性能,进而提高钻井液的防塌能力。

1 关键处理剂优选

1.1 封堵剂优选

钻井过程中,由于钻井液向地层中渗透,降低了近井壁地层与井底的压差,导致钻井液液柱压力对井壁的支撑作用降低,提高钻井液封堵性能可以提高钻井液对井壁的支撑作用,增强井壁的稳定性。本文优选了压差成膜封堵剂GCM 作为封堵剂,并与常用封堵剂进行了对比。采用动滤失仪对封堵剂水溶液进行高温高压(100 ℃、3.5 MPa)漏失实验,实验岩心为人工低渗砂岩岩心(渗透率约为100×10-3μm2),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封堵剂水溶液的岩心漏失量

由图1可知,压差成膜封堵剂水溶液的岩心漏失量明显低于乳化沥青、磺化沥青水溶液,说明GCM 的封堵效果较好,且GCM 能够在岩心表面形成一层疏水膜,如图2所示。

图2 成膜封堵剂在岩心表面的成膜

1.2 抑制剂优选

硬脆性泥岩微裂缝较发育,钻井液滤液沿着泥岩微裂缝侵入地层,裂缝面泥岩的水化程度大于泥岩其它部位,膨胀不均产生的膨胀压极易导致泥岩剥落掉块。因此,钻井液需要足够的抑制性来抑制泥岩的水化膨胀,减少因膨胀压导致的井壁失稳。本文优选了胺基硅醇作为抑制剂,胺基硅醇是在传统胺基抑制的基础上引入了具有疏水性的硅羟基,硅羟键能够与黏土上的硅羟键缩聚成硅氧键,疏水基团朝外,减缓了黏土的水化作用。并且胺基硅醇降低了胺基对黏土的絮凝作用,可以减少因絮凝作用导致的钻井液流变性恶化。

本文通过热滚回收实验将胺基硅醇与常规抑制剂进行了对比,分别取50 g 6~10 目苏53 区块石盒子组钻屑加入到1%抑制剂水溶液中,并在100 ℃条件下热滚16 h,滚后取40 目筛余物烘干至恒重并称重,计算热滚回收率,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热滚回收实验结果

由表1可知,苏53 区块石盒子泥岩在胺基硅醇水溶液中热滚回收率较高,1%的胺基硅醇就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以很好地抑制苏53 区块泥岩水化膨胀,增强钻井液的防塌效果。

1.3 润滑剂优选

若钻井液的润滑效果不佳,会导致定向钻进过程中出现托压现象,钻头长时间处于某段泥岩中会导致水眼射流的钻井液呲向井壁,导致井壁失稳。此外,钻井液的润滑效果不好,会导致起下钻过程中摩阻较大,造成井壁刮拉掉块。因此,良好的润滑性能可以提高钻井液的井壁稳定性能。在钻井液中加入不同的润滑剂并测其流变性和摩阻系数,测其性能并优选出最佳润滑剂。实验基本配方为:1%膨润土浆 + 0.2% NaOH +2% 改性淀粉+ 0.3% LVPAC + 2% SMP-II + 3% KCl + 2% 润滑剂,NaCl 加重至1.20 g·cm-3。实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加入LUBE 后的钻井液摩阻系数较小,润滑效果最佳,因此优选LUBE 作为钻井液的润滑剂。

表2 润滑剂优选

2 钻井液性能评价

通过以上封堵剂、抑制剂、润滑剂等关键处理剂的优选,得出了一套优化后的复合盐体系,其配方为:1%膨润土浆+0.2%NaOH+2%改性淀粉+ 0.3%LV-PAC+2%SMP-II+1%胺基硅醇+2%膜封堵剂GCM+3%KCl + 2%润滑剂,NaCl 加重至1.20 g·cm-3。

2.1 流变性评价

根据配方配制钻井液,并测其热滚前后的流变性能以及API 滤失量(FLAPI)和高温高压滤失量(FLHTHP)。实验结果见表3,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好的流变性能和滤失性能,能够满足苏53 区块的钻井需求。

表3 钻井液流变性及滤失性评价

2.2 封堵性能评价

通过可视化FA 型无渗透滤失仪测定钻井液侵入砂床的深度,评价钻井液的封堵性能,按照API测试方法将350 mL 20~40 目石英砂倒入透明筒中,再倒入500 mL 钻井液,加压至0.69 MPa,测量钻井液30 min 侵入砂床的深度。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钻井液侵入深度小于1 cm,表明该钻井液体系的封堵性能较好。

图3 钻井液侵入砂床深度

并通过压力传递实验进一步验证该体系的封堵性能,压力传递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在人造岩心两端建立压差,上游试液是压力为4.2 MPa 的钻井液,下游是压力为0.7 MPa 的模拟地层水,监测下游变化。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该钻井液体系封堵效果较好,仅进行了少量的压力传递,可以避免井底液柱和地层压差降低而导致井壁失稳。

图4 压力传递实验装置图

图5 钻井液压力传递实验效果评价

2.3 抑制性评价

取石盒子组泥岩钻屑粉碎过100 目筛并烘干,取10 g 岩屑粉在5 MPa 下压制10 min 制成土片,采用CLPZ-2 高温高压智能膨胀仪测定土片在钻井液中的高温高压(100 ℃,3.5 MPa)线性膨胀率。实验结果见图6。该钻井液体系能够大幅降低苏53 区块泥岩的吸水膨胀性,可以减少因水化膨胀而发生的井壁失稳。

图6 钻井液高温高压膨胀性评价

3 结论

1)优选的压差成膜封堵剂GCM 能够在压差作用下形成一层疏水膜,可以阻止钻井液继续侵入地层,并且对井壁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加好的封堵性能。

2)通过优选胺基硅醇抑制剂、LUBE 润滑剂加强钻井液的抑制性和润滑性,减少因水化膨胀以及摩阻大造成的井壁失稳。

3)优化后的复合盐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好的流变性、滤失性、抑制性、润滑性、封堵性等性能,可以满足苏里格气田苏53 区块钻井需求。。

猜你喜欢

润滑剂岩心压差
欧洲润滑剂行业将面临原料可获得性及更严格废油再生指令的挑战
保压取心工具连续割心系统设计
燃气过滤器滤网流阻特性及压差评价
钻探岩心定向技术在地质剖面解译中的应用
荣威混动e550高压电池组电芯压差过大
交联聚合物在岩心孔隙中长期滞留性能研究
——以双河油田Eh3Ⅳ5-11岩心为例
2018年北美润滑剂需求情况及2018—2023年预测
美国新型高效绿色铝材润滑剂面市
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压力损失的测试与分析
浅议地质岩心实物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