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压痛点结合触激脊神经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2022-09-29颜素珍
颜素珍
(厦门市第三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腰椎间盘的各组织(包括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退化、老化)之后,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综合性疾病[1]。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疼痛、马尾神经症状等。临床中以伴有坐骨神经痛、麻木较为常见,其治疗主要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快,但存在风险,复发后治疗效果较差。保守治疗方法多样,有针灸、推拿、小针刀[2]、硬膜外神经阻[3]等方法,其疗效、安全性不一。近年来众多学者针对腰椎间盘突出伴有坐骨神经痛、麻木症状,提出了针刀触激神经根疗法[4],发现神经根症状缓解较佳,但针刀触激术存在易损伤神经、腰背部酸痛感缓解较差等缺点。经病变椎体区间的压痛点治疗[5],对腰椎间突出症患者腰背部痉挛肌肉的松解效果佳,症状不易复发。本文将针刀改为长毫针,触激脊神经根后稍提针尖,同时针刺压痛点,分别接上电针,持续刺激。观察其改善患者腰背部酸痛、下肢麻木症状的效果,并细化对比其在改善酸痛、麻木症状上的各自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厦门市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均40例,电针压痛点组中,男女比例为24∶16;年龄22~65岁,平均(46.28±10.30)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6.50±2.82)年。触激脊神经根组中,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20~60岁,平均(47.60±10.20)岁;病程1个月~11年,平均(6.30±1.75)年。电针压痛点结合触激脊神经根组中,男女比例为20:20;年龄22~64岁,平均(45.18±9.82)岁;病程1个月~11.5年,平均(6.20±2.32)年。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诊断标准 病情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6](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中医诊断标准)中规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并伴有坐骨神经痛者。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症状体征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在20~68岁。③病程在1个月~15年。④知晓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承诺完成全部研究。⑤精神状态良好,生命征平稳,无沟通障碍。
1.3.2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感染性疾病、精神分裂等影响病情分析的疾病。②合并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如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恶性肿瘤晚期等不适宜行电针治疗的疾病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合并有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1.3.3 剔除与中止试验标准 ①入组后未按试验要求配合治疗者。②对治疗强度不能接受,中途退出治疗者。③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无法继续参与治疗者。④治疗疗程未完成但不愿继续试验者。⑤因其他各种原因未完成试验者。
1.4.治疗方法
1.4.1 电针压痛点组 定位:根据患者指出的痛点,在病变腰椎的棘上韧带处、棘突旁、横突旁、髂棘交界处、臀骶交界区做指压触诊,用拇指端由轻到重进行弹拨、按压,患者感到酸胀、刺痛等不适或能诱发、加重下肢麻木疼痛症状,及能触及明显硬结、条索点的部位,上述按压点均可判为压痛点,根据情况每次选取3~8个压痛点。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以舒适体位显露腰背部、臀部,记号笔定点,碘伏消毒局部,选用汉医牌0.32 mm×75 mm一次性毫针,刺入皮内至60~72 mm(具体根据患者体型胖瘦),行提插捻转手法至患者感酸胀痛难忍,予接入G6805-1B型电针仪,连续波,频率30Hz,每次25min,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1.4.2 触激脊神经根组 定点:结合痛点,施术者沿其腰部后正中线,触及相应的腰椎棘突间隙中点,自此点向患侧旁开2~2.5 cm处即为进针点。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以舒适体位显露腰背部、臀部,使用0.32 mm×75 mm一次性毫针,刺入皮内至相应的腰椎间孔外口处,使用提插行针法,适当调整针尖方向,使患者出现下肢触电样放射感即行停止,稍提针尖,予接入G6805-1B型电针仪,连续波,频率30 Hz,患者感下肢神经分布区有轻微电麻感为佳,每次25 min,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1.4.3 电针压痛点结合触激脊神经根组 定点:如上法,找到压痛点、触激点。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以舒适体位显露腰背部、臀部,使用0.32 mm×75 mm一次性毫针,如上法,同时针刺压痛点及触激点,予接入G6805-1B型电针仪,连续波,频率30 Hz,每次25 min,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为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直腿抬高试验。在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为时间节点各记录1次。
1.5.1 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 下腰痛JOA评分系统主要评估腰椎功能的改善程度,该评分法满分29分,0分为最低分,评分总数越高说明腰椎各项功能越好,评分越低说明腰椎各项功能越差。该评分包括患者的主观症状、日常活动、体征、膀胱功能4项。根据其总分可以评估患者腰椎功能及改善程度。
1.5.2 疼痛、麻木测定 采用VAS线段评分法:将疼痛用一线段表示,该线段分为10段,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可从事正常活动;4~6为中度疼痛,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难忍。患者根据疼痛程度,勾选相应分值。
1.5.3 直腿抬高试验 直腿抬高角度小于70°为阳性,当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神经卡压时则观察治疗前直腿抬高角度较小的一侧。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组各自治疗前后疗效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与组之间疗效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当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多重比较采用LSD检验。
2 结果
2.1 3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治疗前各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治疗后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针压痛点组与触激脊神经根组JOA评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针压痛点结合触激脊神经根组分别与电针压痛点组、触激脊神经根组JOA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2.2 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针压痛点组与触激脊神经根组VAS评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针压痛点结合触激脊神经根组分别与电针压痛点组、触激脊神经根组行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2.3 3组患者治疗前后直腿抬高试验比较 治疗前各组直腿抬高角度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直腿抬高角度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针压痛点组与触激脊神经根组前直腿抬高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针压痛点结合触激脊神经根组分别与电针压痛点组、触激脊神经根组直腿抬高角度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直腿抬高试验比较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伴有坐骨神经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除脊髓型外最为难治的一种类型,主要症状为腰背部酸痛、下肢疼痛麻木,突出特点表现在效果差、易复发。临床中大部分保守治疗为针灸治疗、推拿、针刀治疗。其中大部分针灸医师会采用《针灸治疗学》中的治疗处方即取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或取夹脊穴[8-9],所用针身长度多为40~50 mm,效果较差,特别是麻木症状较难改善。
触激神经根疗法是近年较为流行的一种治疗方式,其前身为针刀触激疗法,其对改善神经根症状效果较佳,主要机制在神经根触击可促使神经产生应激逃避反应,解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达到缓解卡压症状的作用,从而减轻神经根刺激导致的麻木感。但针刀触激术存在易损伤神经、腰背部酸痛感缓解较差等缺点。本文将针刀改为长毫针,同样刺激至有触电感,待神经躲避后,触电感消失后接上电针,采用连续波,中高频率30 Hz,强度以达到患者下肢有轻微麻木、舒适感为度,持续刺激,以达到短时间持续消炎的效果,同时避免了针刀的危险性。
腰背部按压有筋结、条索等压痛点,下肢酸痛这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另一大特点。《内经·灵枢》经筋篇提及的“脊反折、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胫转筋、脚坚跳”均与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的表现相符合,按经筋理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体征均符合经筋病的标准。其病理机制主要是“筋结”形成,“筋结”可以阻塞经络致经脉不通,即《内经》里提及的“横络盛加”,不通则痛,不通则病,从而导致一系列相关疾病。按照现代医学理论,“硬结、筋结、条索”等病态组织应该是正常的肌纤维受到超负荷拉力后出现崩解断裂,机体在自我修复过程中,原本断裂的肌纤维互相粘连形成网状结构,肌束缩紧变短,小血管和神经受到呈网状结构排列的肌纤维挤压,从而出现缺血表现及神经卡压症状[10]。并形成粘连、挛缩、瘢痕等病理改变,这些往往都伴有无菌性炎症,宣蛰人[11]教授认为腰椎盘突出症的症状90%以上是椎管外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即神经通路上的软组织损伤导致,这与经筋理论中“筋结”致痛的观点相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筋结、压痛点多位于棘上韧带、棘突旁、横突旁、髂棘交界处及臀骶交界区,在竖脊肌、臀中肌、臀大肌、梨状肌等肌肉的筋膜,一般可摸到明显压痛点或条索状、琴弦状、结节状硬结等。触激神经根疗法在缓解下肢麻木上疗效佳,但对酸痛、硬结、条索的消除作用却较差。一般40~50 mm的针身长度也不一定能透刺。本文采用75 mm长针,直刺,透浅、中、深层次的肌层,予提插捻转,并加用电针,采用连续波,中高频率30 Hz,持续刺激、松解筋结,改变其原本的病态平衡,降低原本挛缩组织的应力,使内在的炎性物质消散,同时还能激发机体进行快速的自我修复,使病变组织得以尽快治愈恢复。
本研究发现电针压痛点(筋结、条索)、触激神经根(也有使用电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有坐骨神经痛上均有良好的疗效,且分别在改善酸痛、麻木症状上各有优势。故将二者联合使用,使其疗效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