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薄皮甜瓜在丹东地区推广比较试验
2022-09-29赫明哲
薄皮甜瓜是丹东农业生产中一项特色产业,在丹东、东港、凤城、宽甸均有种植。种植薄皮甜瓜经济效益好,社会需求量大,深得农户喜爱。丹东薄皮甜瓜种植技术发展较为成熟,有日光温室、早春多膜覆盖、露地加小拱等多种种植模式,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进一步推进区域特色种植业发展,笔者在2020—2021 年引进最新育成的4 个薄皮甜瓜品种,从产量、含糖量、抗病性等方面与对照品种进行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20 和2021 年春在丹东汤山城薄皮甜瓜生产基地冷棚内进行。该地块地势高且略有坡度,土质为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且5 年内未种植茄果类和瓜类作物。冷棚采用活动式钢架,长、宽、高为50 m×8 m×3 m,占地400 m2,覆盖聚乙烯棚膜,安装使用水肥一体化设施。
1.1.2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4 个,以彩虹7 号为对照品种(表 1)。
表1 品种名称及供种单位
1.2 方法
1.2.1 种子处理。播种前去除畸形和瘪粒种子,采用温汤浸种的方法对种子进行消毒,预防苗期病害。
1.2.2 试验设计。采用大垄双行吊蔓栽培。大垄距80 cm,小垄距50 cm,株距40 cm。按冷棚宽度方向起垄,沿长度方向在中间留出1 m 宽操作道,每品种为1 个处理,每处理种植3 垄,种植面积为14.04 m2,定植54 株。每处理进行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按照当地平均水平进行。
1.2.3 田间管理。在28℃~30℃环境下催芽,4 月1 日在温室内开始播种,苗床出芽后,及时揭掉地膜。根据甜瓜对各类养分的需求比例,结合整地,施用腐熟牛粪60 000 kg/hm2、钙肥 300 kg/hm2、硫酸钾 225~300 kg/hm2。4 月 27 日开始定植,采用吊蔓栽培、单杆子蔓结瓜的整枝方法。8 片叶以下子蔓全部除掉,只留叶片,在9~12 片叶留子蔓,坐瓜3~4 个,每个瓜前留 1~2 片叶。再向上 6 片叶,去除其间的子蔓,只保留叶片待第一茬瓜定型后,根据植株长势强弱留第二茬瓜2~3 个,整枝同第一茬瓜,待植株长到28~30片叶左右,与吊蔓线高度平齐时打顶。头茬瓜采收后,将老叶打掉。第二茬瓜膨大期应及时追施钙、钾肥[1-3]。
1.2.4 产量测定。根据各品种的特性,待果实成熟后进行采收。分别在第一生长周期(2020 年4—8 月)和第二生长周期(2021 年4—8 月)对每个小区收获的瓜进行称重,计算出每个品种小区平均产量及单果重。
1.2.5 可溶性固形物和含糖量测定。在盛果期进行测定,选取各品种植株长势较为平均的区域,每品种选10 株,每株选取1 个果实,使用手持折光仪进行测量,以%表示,求均值。
1.2.6 抗病性调查。6 月5 日对测定植株每株选取5 片成熟叶片,通过目测进行霜霉病调查,6 月8 日对测定植株每株选取5 片成熟叶片,通过目测进行白粉病调查。霜霉病、白粉病病情等级见表2。
表2 霜霉病、白粉病病害等级鉴定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片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片数×最高级数值]×100[4]。
霜霉病、白粉病根据病情指数(DI)划分抗性级别(表 3 和表 4)。
表3 霜霉病抗性级别划分
表4 白粉病抗性级别划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品种主要性状的比较
从表5 可以看出,不同品种在果实形状、底色、大小等方面呈现出差异,可根据外观形态、市场需求进行品种选择(表 5)。
表5 试验品种主要性状调查
2.2 产量测定
从表6 可以看出,供试品种在2 年中的产量均高于CK,T1 处理产量最高且每个周期的产量较CK 差异显著。
表6 试验品种产量情况
2.3 试验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从表7 可以看出,供试品种在第一生长周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与CK 差异显著,在第二生长周期中,T2、T4 分别显著提高了17.8%和16.1%,其余品种与CK 差异不显著(表 7)。
2.4 试验品种白粉病、霜霉病抗性情况
根据病情指数(DI),金凤凰 9 号、花仙子、翠丽、堪甜98 对白粉病、霜霉病的抗性表现均为抗病(R)(表8)。
3 结论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薄皮甜瓜新品种金凤凰9 号从产量、含糖量、抗白粉病、霜霉病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花仙子在第二生长周期的产量增量有所下降,应在其坐果期加强枝蔓管理,控制子蔓生长,以提高果实坐果率及产量。金凤凰9 号、花仙子、翠丽、堪甜98 在产量、口感、抗性等方面表现良好,同时要注重良种与良法的结合,才能获得高效受益。接下来需要进一步扩大面积进行多点试验,为今后大面积示范推广做好铺垫工作。
表7 试验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表8 试验品种白粉病、霜霉病病害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