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研究生就业分析及思政对策
——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
2022-09-29吴铄涵
吴铄涵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 350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促进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明确了任务。中医类院校是中医药事业人才的培育摇篮,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院校毕业生的精准就业,对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中医院校是指以培养现代化中医药人才为特色的医学类院校,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中医药人才,以继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为宗旨,为国家医药事业不断输送人才。福建中医药大学作为福建省唯一的一所中医院校,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创建于1958年,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是福建省乃至全中国的中医药人才培育摇篮。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的《福建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中特别指出,要加大对福建中医药大学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力度,其在中医院校中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本文旨在分析中医类院校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原因并制定应对举措,为中医类研究生培养提供基础数据,指导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提高研究生就业质量,培养学以致用的研究生。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福建中医药大学培养的2017—2021届应届毕业的2 561名研究生,其中,学术型毕业生764人,专业型毕业生1 797人。福建中医药大学主要培养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的研究生,前者侧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就业主要面向科研单位或高等教育学校,后者侧重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就业主要面向医疗卫生单位。
(二)研究内容
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近五年培养的研究生就业状况,统计时间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具体包括毕业生参加工作、继续深造等情况,同时分析了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就业单位的选择特点及就业趋势。
(三)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来自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对福建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用SAS9.4软件,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基本情况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2021届毕业生共计2 561人,其中2017届毕业生476人,2018届毕业生397人,2019届毕 业生497人,2020届毕 业生570人,2021届毕业生621人。近五年,毕业的研究生中专业型研究生(1 797人)多于学术型研究生(764人),获得学历学位的学生,硕士学位(2 510人)多于博士学位(51人),培养博士研究生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就业情况
福建中医药大学近五年来学术型研究生总体就业率为95.03%,其中2017届就业率为96.75%,2018届就业率为97.22%,2019届就业率为95.42%,2020届就业率为92.45%,2021届就业率为93.75%。近五年,来专业型研究生总体就业率为89.93%,其中2017届就业率为95.65%,2018届就业率为92.49%,2019届就业率为94.54%,2020届就业率为88.32%,2021届就业率为82.02%。
(三)就业去向
近五年,福建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就业去向主要为医疗卫生单位、高校及科研院所、其他事业单位、其他企业、考博升学、其他等。学术型硕士中,就业去向占比第一的为医疗卫生单位(48.67%),第二的为其他企业(22.57%),第三的为高校及科研院所(15.63%)。专业型硕士中,就业去向占比第一的为医疗卫生单位(83.73%),占比第二的为其他企业(5.32%),占比第三的为其他就业去向(4.15%)。博士就业去向比较集中,为医疗卫生单位和教育及科研院所。
(四)就业趋势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研究生,就业率都有下降趋势。
由图1学术型硕士就业情况可以看出,近五年来,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学术型硕士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比较多元化,其中选择医疗卫生单位的占比有所下降,选择其他企业的占比先降后升,选择高校及科研院所以及考博升学的占比呈上升趋势,选择其他事业单位的占比呈下降趋势,选择其他就业方式的人数有波动。
图1 学术型硕士就业情况
由图2专业型硕士就业情况可以看出,近五年来,福建中医药大学的专业型硕士毕业后的就业选择相对于学术型硕士比较单一,其中选择医疗卫生单位的占比最高且比较稳定,其余就业方向占比低且变动不大。
图2 专业型硕士就业情况
三、研究结论
(一)学术型硕士相对于专业型硕士的就业选择更多元化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学术型硕士毕业后较为倾向于选择多元化的就业方式,而专业型硕士则较多偏向于选择医疗卫生单位,这与两种硕士的培养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医类院校学术型硕士主要侧重培养其医学科研素养,在读期间大多是在实验室进行各类医学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扩充知识、拓展思路,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也比较多样,可以选择考取规培证后在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也可以去企业、科研院所或者继续深造。而中医院校专业型硕士主要侧重于培养其临床能力,将中医技能和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在读期间大多在医院实习,硕士期间就考取规培证,对于毕业后在医院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经验。
(二)学术型硕士考博升学比例逐年提高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学术型硕士近五年的考博升学比例在逐年上升,但专业型硕士的考博积极性不高。学术型硕士毕业生选择考博的原因,一方面是现在的就业单位,特别是医疗卫生单位,对于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毕业生个人原因,如考取博士学位后更有可能到满意的医院和平台工作、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等,目的都在于自我提升,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三)新冠疫情对就业产生了影响
近年来,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研究生,就业率都有下降趋势,特别是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专业型硕士的就业率下降严重。疫情对于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医疗相关求职竞争异常激烈,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水涨船高,而招聘数量却直线下降,因为疫情影响,有的单位招聘计划推迟,招聘人数大幅降低。另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原因,部分专业证书考试推迟,而医疗卫生单位普遍要求“持证上岗”,这导致部分应届生延迟签约,也影响了毕业生的求职心态。
四、思政教育对策
(一)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
中医药类院校培养目标比较明确,有着科研和临床相结合的独特优势,发展潜力大,培养的研究生技能水平扎实、综合素质较强,比较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利用这一优势,对研究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通过优化对于中医药类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增加研究生对于中医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加强他们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和信心,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大对于研究生的就业指导机制,建立专业的、有经验的就业指导队伍,以多种方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了解毕业生的需求,并且熟悉当下中医药类就业市场的现状、发展方向和实际需要,帮助毕业生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调整就业观,拓宽就业渠道,明确就业目标,推动研究生高质量就业。
(二)关注研究生就业心理,疏导压力
中医药类研究生,特别是学术型研究生,注重的是科研能力的培养,实验压力比较大。毕业季来临,学生面临着毕业论文所带来的科研压力和就业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在双重压力作用下,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焦虑、敏感和消极的情绪,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心理隐患。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特别关注毕业生的心理动态,随时关注政府对于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最新政策,同时注重人文关怀,主动关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所遇到的困难,同时提供各类就业信息供学生参考,及时疏导学生在毕业季所面临的压力,鼓励学生克服焦虑和压力,积极进取,必要时进行一对一的就业辅导和心理帮扶,提高学生面对困难的心理素质,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三)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培养区别于本科生的培养,更加注重专业性和针对性,且研究生的培养注重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即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改进创新,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技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自身的学习水平、整体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甚至关乎整个民族的竞争力。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特别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思政工作者作为学生的陪伴者、引路人,要积极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其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步,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培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探索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增加研究生在求职时的竞争力。
(四)加强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
当前形势下,如何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新的符合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理想信念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就业需求和质量,减少研究生求职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到研究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部分研究生出现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和理想信念模糊的情况。对于研究生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理想信念是研究生求职当中和未来走向工作岗位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确保我们培养出的研究生是有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拥有国泰民安伟大理想的,我们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只有做好了研究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使得我们在纷繁冗杂的国际环境中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使得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不负使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