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分析
2022-09-28孔秀真
孔秀真
(滕州市交通运输局,山东 枣庄 277500)
0 引言
公路运输是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资料,截至2021 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了528 万公里,尤其是高速公路里程稳居世界首位。但是,考虑到我国的人口密度,我国的公路运输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公路综合密度仅为美国的37%,日本、法国等国家也均远超我国。资料显示,我国公路运输占旅客运输总量的80% 以上,占旅客运输周转量总量的30% 以上,而货物运输量占比也非常高,达75%以上,占货物运输周转总量的30%以上。因此,公路运输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快完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概述
1.1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贯穿公路项目建设与运营的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借助现代化技术不断优化公路运输体系。公路运输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起着联通区域经济、互通有无的作用。通过公路运输可以促进不同区域的共同、均衡发展,缩小经济差距,降低运输经济成本[1]。
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公路是起步最早、发展最快、影响最广的运输方式,主要有以下优势:第一,灵活性较高。公路交通网络分布密集,即使在偏远地区也基本实现了公路交通。公路交通受环境因素、地形因素的限制较小,且随着公路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能够快速连接城镇、乡村,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缩小城乡差距,充分体现了现代公路交通的灵活性。第二,准入门槛低。为促进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按照国家要求采取“宽进严管”的政策,公路运输准入条件比较宽松,在这种情况下,参与公路运输的营运主体较多,也较复杂。因投资少获利大,越来越多的群体加入了公路运输行业。
1.2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公路运输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做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公路工程是现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通过完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可充分体现我国公共产品的政策优势,真正实现公路工程作为公共产品的属性,满足公共需求的使用价值。第二,当前,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稳步、快速的增长态势,公路工程建设水平较低则一直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做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可提高公路的运输能力,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第三,新时期,应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将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形式有效对接,以此提升公路运输的效能,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经济体系。第四,通过资源整合将公路资源与市政公路资源有效衔接,可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在市场经济建设中起到交通先行的作用[2]。
2 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公路运输资源配置不足
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公路交通起步较早,也更便捷,虽然前期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效用期非常长。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公路交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市场调控的影响下,公路运输管理体系不断优化,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3]。但是,公路运输体系的资源类型相对复杂,如果对公路运输资源配置的相关数据调查不充分、分析不够深入,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出现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无法达到公路运输体系健康运行的发展需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工程建设中的财政资金来源趋向于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公路线路规划及路段收费体系出现了不合理、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增加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难度。
2.2 财税政策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国家从整体出发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公路运输发展的财税政策,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管理对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项目规划、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控,以优化公路运输结构体系和公路网络布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公路运输效率。一直以来,政府的财税政策持续向交通运输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倾斜,以优惠的政策加快公路运输网络建设,在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是,将这些政策落实到基层具体的运输管理工作中时,还存在个别不足。比如,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经济发展,并未严格落实财税政策,这对公路运输管理发展起不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经济体系的结构优化。
2.3 信息化技术应用落后
新时期,信息化、数据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并逐步被信息化所取代。第一,在公路运输体系中,各管理环节都开始采用信息化、数据化管理的方式,都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与应用,因此,需要加快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升级,以满足当前新时期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所需。第二,部分地区在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投入不足,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相对落后,虽然也在逐步落实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建设,但明显无法满足新时期信息化技术与大数据在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导致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势无法体现。
2.4 低碳发展理念重视度不足
为响应“双碳”政策,公路运输部门也应积极推进低碳发展策略。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影响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强对汽车尾气的治理对促进社会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公路运输管理部门缺乏对低碳发展理念的认识,对低碳经济发展不够重视,无法将低碳经济发展目标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从而导致在开展公路运输管理工作时出现了措施不到位、管理不严等问题,对公路运输经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2.5 公、铁竞争中处于劣势
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都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又具有竞争关系,且拥有自身的优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立足长远发展,从较高层面对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了结构调整。有资料显示,到2030 年,我国高铁建设规模将超过25 万公里,进入市市通高铁的时代,交通运输效率也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铁路交通在运输速度、安全性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无疑会给公路运输造成极大冲击。而公路运输的劣势地位则更加明显,车辆折旧、人工、燃油等也会持续增长,再加上公路运输单位分散,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导致核心竞争力下降[4]。
2.6 专业型人才缺失
无论哪个行业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但是,我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中专业型人才不足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很多岗位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无法适应岗位需求,尤其是在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后更是无法胜任,影响了工作效能。目前,工作参与方式多样化、专业培训不足、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欠缺是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现状。此外,部分工作人员缺少创新意识,在工作中循规蹈矩,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都不高,从而影响了公路运输的发展。
3 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策略
3.1 优化公路运输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体制下,相关部门在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中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转变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探索新时期公路运输的发展出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路运输资源配置,提高公路的可达性,使公路资源效益最大化。在研究中,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量化分析法等,确定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中不同要素的权重,明确资源配置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应用科学的方法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在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双重管理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2 制定并落实公路运输财税政策
市场经济体制下,相关职能部门应认识到财税政策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产生的积极作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并落实到位。新时期,财税政策的制定应集中在成品油消费税税率、新能源产业调整、公路运输财政支持等方面,不同地区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财税政策,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现状,还要综合考虑能源需求、环保需求,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中的引导作用,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5]。
3.3 提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新时期,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应更新应用模块,使信息化管理技术与当前实际工作相符。第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当前,公路运输系统中各管理环节都需要收集数据,并通过计算机技术深入挖掘公路系统的运行特征,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实时化与可视化,解决公路运输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互联网的信息化与大数据,是新时期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必然趋势,需要从技术层面打破数据资源之间互通共享的壁垒,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
3.4 推进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低碳模式
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公路运输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第一,积极响应国家低碳发展的政策要求。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可提高公路运输从业人员对低碳经济的认识,鼓励其积极选用新能源汽车,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老旧营运车辆;完善机动车排放的检验与维护制度,加大对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治理。
第二,加快推进公路运输中车辆尾气的排放标准,构建多元化的考核指标体系,通过政策引导汽车产业和运输从业人员运用低碳技术与清洁能源进行碳减排。
第三,加快城市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集中布局、多式联运、产城融合、站城一体化,充分发挥公路交通在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解决公路运输运行不畅、效率不高的问题[6]。
3.5 优化公、铁竞争的运行环境
公路运输的优势在于覆盖区域广,短途运输较灵活、便捷,可以为一些偏远地区提供服务;还可以提供“门到门”服务,铁路运输的优势则在于运输能力强、速度快、节省时间、价格便宜、安全性较高,在中长途运输中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我国铁路交通大范围提速,发车密度增加,“加速不加价”的营销策略对公路运输的冲击比较大。面对这种情况,公路与铁路之间应加强合作,在有序竞争的基础上建立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互为补充、相互关联。公、铁合作能够补齐双方在运输方面的短板,有效提升运输效率,创造更高的价值,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3.6 注重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
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蓬勃发展,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第一,应加强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人员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职业素养;管理部门应积极鼓励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人员通过学习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考核考评体系,鼓励管理人员提升、发展。同时,还应制定各种类型的高效率拓展培训,用于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避免工作人员因自身原因影响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二,应加强工作人员内部交流。实践证明,经济管理工作中70%的失误是因为沟通与交流不畅通而引起的,加强工作人员的内部交流与沟通可避免许多问题的发生。沟通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开展专题会议、面谈、座谈会、集中培训等,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沟通机会,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借鉴,双方共同进步,实现双赢,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实力,从而有效开展公路运输的经济管理工作。
第三,重视人才的引进,结合当地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依托当地的人才引进计划与政府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专业型人才,培厚“土壤”,推进成果落地转化,不仅要保证优秀人才的引进,还要保证留得住、用得好,从而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做好人才资源底盘[7]。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而面对各种新产生的问题,公路运输管理部门需要转变管理理念,提高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认识,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更好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优化管理机制,促进我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