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制度下航空服务专业课证融通研究

2022-09-28王健楠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融通职业技能

王健楠

(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 北京 100012)

2019 年初,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二十条)、《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1+X”证书制度的核心设计理念是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促进校企共育高质量职业人才,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参与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习和中,从而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职业院校中的陆续开展,将推动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机融合。根据“1+X”证书制度要求,建设课证融通的中职航空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既是制约“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成效的关键要素,也是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中职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中之重[1]。

一、“1+X”证书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1+X”证书制度是对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也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在“1+X”证书制度中,“1”代表学历证书,“X”则代表多种类别和层次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作为一个整体,“1”是基础,“X”是对“1”的拓展和补充,“1”与“X”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根据“1+X”证书制度相关文件精神,推行“1+X”证书制度有利于推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更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深化,对接市场需求,提高办学质量,培养符合相关行业和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中等职业教育“1+X”证书试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缺乏深度融合

在目前的中职教育领域中,学历教育体系已经相当成熟,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资源、培训、考核及评价机制尚需要完善,暂时未能融入学历教育体系之中。虽然很多院校开设了航空服务专业课程,但是仍以服务学历教育为目的,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内容重合部分较少[2]。

2.学历教育的教学组织实施过程还不能适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

目前中职航空服务教材、教法侧重于学历教育层面,大量专职教师对于航空服务职业领域的认识了解有所欠缺。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则是由企业、行业专家对航空服务岗位工作技能和实践水平的总结和提炼。这就造成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标准的脱节,职业等级证书的标准和内容暂时无法有效融入学历教育之中。

三、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1.融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课证融通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显示,各个试点院校要基于试点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合,使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也是课证融通的核心所在。

(1)民航旅客地面服务技能等级标准的培训技能要求

目前,在教委和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的共同推动下,已有多个航空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针对职业院校开放试点。本文将以“1+X”民航旅客地面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该证书共有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其中初级和中级证书对应中职阶段,其技能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1+X”民航旅客地面服务职业技能要求(初级、中级)

(2)航空服务专业教学标准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标准中,对航空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及要求、教学时间安排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其中民航空港地面服务专业方向的相关课程内容及要求,对专业人才知识及能力划分模块如表2所示:

表2 航空服务专业教学标准对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3)课证融通课程设置构想

构建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应在参照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民航旅客地面服务职业等级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将职业证书培训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实施方式。

①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中包含民航旅客地面服务职业技能标准所需具备的知识点,则仍然按照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来设置对应课程。此类课程一般为专业核心类课程,如民航商务运输、航空服务通用英语等。

②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中的教学模块与民航旅客地面服务职业技能标准对应工作任务相匹配,但专业教学标准中仅包含职业技能标准部分内容,则将职业技能标准的技能模块加入对应的专业方向课程中,如民航旅客运输、离港操作和载重平衡等。

③民航旅客地面服务职业技能标准中要求的职业技能,但不包含在航空服务专业教学标准中。此类内容符合航空企业用人需求,有利于学生未来实习就业,应将这些职业技能作为专业拓展课加入课程体系之中,作为学历教育的补充和拓展[3]。

航空服务专业参与民航旅客地面服务职业技能等级初级、中级证书试点,其课证融通课程设置及技能培养目标如表3所示:

表3 航空服务专业课证融通课程设置及技能培养目标

2.课证融通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

(1)采用符合企业生产模式的教学方式

根据中等职业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标准及民航旅客地面服务技能标准,教学内容被划分为乘机登记、旅客服务、行李服务、载重平衡四个部分,为了更好开展教学,应将实际工作项目引入课堂,重点采用仿真法、项目法组织教学。教师将各个教学模块进行拆分,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应完成。

(2)打造符合课证融通需求的创新型双师队伍

中职院校需要积极了解航空业发展动态,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建设一支适应“1+X”证书制度背景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涵盖职教及航空业的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同时,院校要制定“1+X”证书制度下的教师培养、聘用、晋升的管理机制;加强与中国航协的合作,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4]。

(3)校企共建课证融通教学资源

教材是航空服务专业教学的重要载体,在“1+X”证书制度下,传统的航空服务专业课程教材不能完全适应教学需求,此外,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信息化教学配套资源同样需要开发和完善。因此,重新编制航空服务专业相关课程课证融通教材及教学配套资源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而校企合作开发可以确保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资源适用性与职业技能登机标准高度统一。

结语

“1+X”证书制度的实施旨在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融合统一,而在学历教学标准和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基础上构建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是落实“1+X”证书制度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当前“1+X”证书制度试点阶段,课证融通课程体系还需经历长期的实践检验,持续开展航空服务专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探索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融通职业技能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