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态涵养区森林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浅谈
2022-09-28北京林业大学姜俊
北京林业大学 姜俊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端,市域面积约1.6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约占62%,平原面积约占38%。山区是拱卫京城、维护首都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屏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保护森林、恢复森林、发展森林作为生态屏障建设的第一要务常抓不懈。2017年颁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6年)》,进一步将山区的功能确定为支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以生态涵养为主导功能的区域。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统筹等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生态涵养区的森林经营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在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本文就北京山区生态涵养区的森林经营发展历程做简要分析,并对新时期的发展目标任务提出对策建议。
一、发展历程回顾
总结回顾北京山区生态涵养区森林经营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以造林为主阶段(1949-2000年)。北京山区造林绿化的历史,首先是艰苦奋斗的造林绿化历史。新中国成立前后,北京全市仅有2.16万公顷(32万亩)残次林,森林覆盖率不足1.3%,基本都是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要求“发展林业,绿化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地荒山”。从上世纪50年代初绿化小西山开始,北京市持之以恒掀起了植树造林高潮。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组织发动首都党政军民深入扎实持久地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水源保护林建设等一批国家级、市级重点绿化工程,把义务植树和工程造林相结合,通过人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飞机播种造林、爆破整地造林等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涵养区造林绿化,森林面积大幅增加,环绕京城西、北、东的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
2.造林和经营并重阶段(2001-2009年)。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森林资源面积的不断扩大,北京在加快造林的同时,面对中幼林面积占森林资源的比例高达85.1%、林分单一、密度过大、林木分化严重、生态功能低下、森林病虫害严重等突出问题,森林经营也提上了日程。在2001年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幼林抚育工作”的议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中幼林抚育工作列为全市重点工程。从2002年开始历时3年,抚育中幼龄林20万公顷,为全市大面积持续开展森林经营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开启了北京市森林抚育工程化的新河。之后,山区生态涵养区的森林经营,作为一项林业重点工程持续推进,特别是随着森林经营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国际林业科技合作项目的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健康经营、近自然森林经营、森林认证、森林景观恢复等现代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不断在引进,各级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营林技术及相关标准得到极大丰富。北京森林经营的技术开始从分类经营、近自然化改造到健康经营和精准质量提升的发展阶段。
3.以森林经营为主阶段(2010-2020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美丽中国”目标的推进,北京森林的功能除了承载着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固碳吸氧、净化空气等基本生态功能外,在森林游憩康养、休闲文娱、科普宣教等社会文化服务功能上也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人口密度大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北京森林建设的一个主要方向是发展森林的景观文化服务功能,包括建设和完善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国有林场及其他森林经营单位的森林步道、指示标识、科普展牌、游憩驿站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因此,在森林经营工作中除要注重提升森林质量、促进森林健康的同时,还注意到提升森林的景观功能、康养功能和文化娱乐功能,满足广大居民和社会日益增长的森林环境和文化需求,提升森林对人居环境和景观美化的支撑作用。自2010年以来,北京开始实施以森林整体健康稳定为目标的健康经营技术,在近自然经营、森林健康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整合了森林质量精准的经营思想和技术方法,以北京山区重点公益林为对象,开展山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林建设。2016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经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依托在京中央科研单位,开展以提高生态系统活力为特征的创新型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实验和示范,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发育规律,通过人与自然协同的综合经营处理,补充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短缺部分,加速森林生态系统发育进程,提高生态系统活力和服务功能,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自2017年在延庆、密云、怀柔、门头沟等地区开展重点公益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抚育经营试点工作以来,北京通过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工作模式,组建科技支撑团队实行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通过整体规划、试点施工设计、技术培训、现地指导等多层次一体化的建设模式,逐步扩大推广范围。截至2021年,山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经营示范林建设已经扩大到7个区,涉及115个小班共1754公顷的建设面积,通过系统性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实施,示范区的森林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4.生态系统经营阶段(2020年-至今)。2020年7月,我国新修订的《森林法》正式施行,新《森林法》第六条提出“国家以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对公益林和商品林实行分类经营管理,突出主导功能,发挥多种功能,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开启了我国以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经营为标志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以2021年9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和培训新型《森林抚育经营作业设计纲要》为标志, 北京山区森林经营已进入生态系统经营阶段,作为北京山区生态涵养区的森林经营工作,需要把握生态涵养与景观美化为主导、兼顾游憩康养文化科普的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经营,在发挥生态支撑功能的同时,大力提高景观文化功能,以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育等生态服务功能为基础,以景观美化和游憩康养等文化功能开发为重点,实现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将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经济社会系统的稳定性结合起来,向社会提供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森林经营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要把某一片林子经营好,因此经营一片森林,不能就木论林,处处有树,不一定是良好的森林,更是需要通过森林经营来提高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能够成为哺乳动物、鸟类的家园,也能够具有和天然森林一样的景观功能和文化价值,实现人们对美好森林的向往。
二、发展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这个新发展阶段,北京山区生态涵养区的森林经营工作,要持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进步,以生态系统的健康、协同发展为新发展理念,以近自然经营为技术手段,以多功能森林为开发目标,扎实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森林经营
一是要转变经营观念,创新经营思路。要全面总结多年来北京山区森林经营的经验教训,顺应森林发展、演替的自然规律,探索森林经营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特别是在“双碳”背景下,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把提高森林质量和增汇潜力等经营目标贯穿到森林经营工作的全过程,保障森林经营的高质量发展,以适应首都园林绿化建设高质量创新发展的理念。
二是要突出首都特色,探索森林经营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提高对森林经营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深入分析当前山区森林经营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以实现森林的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等多种功能最大化为目标,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功能定位,打造类型多样、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的森林多功能经营体系,实现森林经营工作科学发展。
三是要坚持以点带面,先示范再推广。山区生态涵养区地貌类型复杂、立地条件多样,林木生长状况差异较大,开展森林经营工作要坚持科学分类、科学经营,要坚持示范先行,不能采取单一模式搞一刀切,先抓好示范,打造森林经营的精品样板,再全面推开。
林下补栎
四是要加强基层森林经营人才队伍建设。应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人才优势,积极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和技术人才,开展经营技术示范和培训,组织山区森林经营专题讲座,锻炼和培养基层一线技术人员,从技术上为大规模、大范围、高水平的经营活动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是要注重森林多功能经营的综合评价。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加快构建综合监测评价体系,实现经营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实现统一数据采集、统一分析评价、统一成果产出、统一共享服务。
六是要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深入开展森林经营成果的总结和宣传工作,及时凝练经营成果和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典型成效,宣传引导全社会参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