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果酸通过miR-224/NLRP3轴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M1极化

2022-09-28陈海龙宗静宋晓彤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果酸荧光素酶牙周炎

陈海龙 宗静 宋晓彤

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是引发牙周炎的主要病原菌,其细胞壁主要成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可通过促使巨噬细胞M1极化来分泌炎性因子,诱导免疫炎症反应,从而造成牙周组织损伤[1-4]。目前消除病原体和重建正常口腔菌群是针对牙周炎治疗的重点,随着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类药物的过度使用及其耐药性的产生,迫切需要寻找抗生素替代药物用以治疗牙周炎[5]。熊果酸已被证明是一种具有抗Pg作用的抗菌化合物,可通过影响细菌膜电位来增加膜通透性,促使膜破裂,以此具有杀菌活性,但是在牙周炎中,熊果酸对巨噬细胞M1极化的影响机制还未阐明[6]。NLRP3作为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在宿主防御病原体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研究发现Pg-LPS激活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NLRP3表达显著增加,而降低其表达可抑制炎症反应[7-8]。NLRP3是miR-224-5p的靶基因,miR-224-5p通过抑制NLRP3表达降低小胶质细胞炎症激活[9]。因此,本研究对熊果酸是否可通过miR-224/NLRP3轴影响Pg-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M1极化进行了探究,以期为熊果酸在牙周炎中的治疗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试剂和仪器

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YCL-0190,武汉益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LipofectamineTM2000 Transfection Reagent(BN17003-0.75 mL,北京百瑞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CA蛋白含量检测试剂盒、RPMI-1640培养基、蛋白提取试剂盒、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CDLG-5055、CD-02168-ML、CD-13559-ML、CDLG-4997,武汉纯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RP标记的山羊抗兔IgG二抗抗体(A-11001,Invitrogen Antibodies);兔抗β-actin抗体(ab8227,Abcam,英国);NLRP3抗体(19771-1-AP,Proteintech);miR-224 mimics、mimic control、pcDNA3.1、miR-224 inhibitor、inhibitor control、pcDNA3.1-NLRP3、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赛默飞世尔,美国);MTT检测试剂盒(ZY111105-500,上海泽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检测试剂盒(CSB-E11987r-1、CSB-E04593h,上海恒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白介素1β(IL-1β)检测试剂盒(SEKR-0002,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EHJ-ZH0063,厦门慧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ioSpectrum-美国UVP凝胶成像系统(上海天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培养 RAW264.7细胞接种到DMEM培养基(含100 U/mL青霉素及100 mg/mL链霉素+10%胎牛血清)内,并于常规培养箱(37 ℃、5%CO2)中培养至细胞融合到70%~80%时胰酶消化传代。

1.2.2 MTT法检测RAW264.7细胞活力 对数生长期RAW264.7细胞浓度调整为1×105个/mL后以100 μL/孔的量接种到96 孔板中,培养24 h后在每孔中分别添加0、5、10、20、40、80 μmol/L熊果酸(每个浓度设5 个复孔)[10],再培养48 h后吸出旧培养基,并添加MTT(5 μg/L,20 μL)常规培养4 h,加入二甲基亚砜(150 μL)后在酶标仪490 nm处检测吸光度(A490)值:细胞活力(%)=处理组/对照组×100%。

1.2.3 分组 将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1 mg/LPg-LPS)[8]、熊果酸组(40 μmol/L熊果酸)、inhibitor control组(40 μmol/L熊果酸+inhibitor control)、miR-224 inhibitor组(40 μmol/L熊果酸+miR-224 inhibitor)、mimics control组、miR-224 mimics组;取对数生长期RAW264.7细胞,并按照Li-pofectamineTM2000说明书步骤将miR-224 inhibitor、inhibitor control、mimics control及miR-224 mimics分别转至相应组的RAW264.7细胞中,按照分组情况加入40 μmol/L熊果酸及1 mg/LPg-LPS培养48 h。

1.2.4 qRT-PCR检测miR-224表达水平 根据Trizol法提取各组RAW264.7细胞中总RNA后检测RNA浓度及纯度,根据反转录试剂盒步骤将其反转录成cDNA,以cDNA为模板进行qRT-PCR扩增,U6为内参,2-ΔΔCt计算miR-224表达情况(设置5 个重复),miR-224上游引物5′-CTGGTAGGTAAGTCACTA-3′,下游引物5′-TCAACTGGTGTCGTGGAG-3′;上游引物5′-CTCGCTTCGGCAGCACA-3′,下游引物5′-AACGCTTCACGAATTTGCGT-3′。

1.2.5 ELISA检测TNF-α、IL-1β、IL-10及Arg-1水平 收集各组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液后,按照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在酶标仪中检测各组细胞吸光度,计算TNF-α、IL-1β、IL-10及Arg-1水平(设置5 个重复)。

1.2.6 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细胞中CD11c+和CD206蛋白表达情况 将各组RAW264.7细胞悬浮液(1×106个/mL)进行离心、弃上清、PBS重悬(200 μL),添加PE-CD11c+、FITC-CD206染色30 min后PBS洗涤、多聚甲醛固定(4%)、0.1%皂素(100 μL)破膜10 min,PBS洗涤后重悬,转移至流式管,经流式仪CD11c+和CD206蛋白表达(n=5)。

1.2.7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24和NLRP3的靶向关系 通过TargetScan网址确定miR-224和NLRP3结合位点,NLRP3 3'-UTR片段经扩增、酶切和连接后进行野生型pmirGLO-NLRP3-wt表达载体的构建,并且经过将结合片段部分核苷酸突变,获得突变型pmirGLO-NLRP3-mut表达载体,将miR-224 mimics、mimic control分别与二者进行转染:pmirGLO-NLRP3-wt+miR-224 mimics组、pmirGLO-NLRP3-wt+mimic control组、pmirGLO-NLRP3-mut+miR-224 mimics组、pmirGLO-NLRP3-mut+mimic control组,培养48 h后吸去培养基后PBS清洗、细胞裂解液(200 μL)裂解细胞,离心后取上清转至新EP管中,按照双荧光素酶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进行染色,海肾荧光值为内参,在酶标仪中分别检测萤火虫及海肾荧光值,最终计算荧光素酶相对活性。

1.2.8 Western blot检测RAW264.7细胞中NLRP3表达 细胞裂解液裂解RAW264.7细胞后提取总蛋白,并使用BCA蛋白试剂盒测定蛋白含量;50 μL上样缓冲液和200 μL蛋白样品混匀、变性(100 ℃),以30 mg/孔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后、转膜、脱脂奶粉封闭(1 h),加入兔抗NLRP3、β-actin(1∶1 000)一抗过夜孵育(4 ℃),PBS清洗后孵育二抗(2 h),ECL化学发光试剂显影后于蛋白凝胶成像仪中观察,Image J分析条带灰度值,分析NLRP3蛋白水平(n=5)。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熊果酸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RAW264.7细胞存活率(100±8.32、88.35±8.04、75.22±10.30、62.91±8.34、51.68±7.13、40.54±6.62)%随熊果酸浓度的增加(0、5、10、20、40和80 μmol/L)而显著降低(P<0.05),存在剂量依赖性,选取40 μmol/L浓度熊果酸进行后续实验。

2.2 熊果酸对RAW264.7细胞极化的影响

3 组间IL-10、Arg-1、CD20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组TNF-α、IL-1β、CD11c+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熊果酸组TNF-α、IL-1β、CD11c+水平显著降低(P<0.05)(表1)。

表1 熊果酸对RAW264.7细胞极化的影响(n=5)

2.3 miR-224靶向调控NLRP3的表达

通过TargetScan网址预测,miR-224与NLRP3存在靶向结合位点(图1);与pmirGLO-NLRP3-wt+mimic control组(0.91±0.16)相比,pmirGLO-NLRP3-wt+miR-224 mimics组荧光素酶活性(0.49±0.11)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MUT荧光素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0.88±0.14vs0.87±0.16,P>0.05);与对照组(1.21±0.20)相比,mimic control组(1.20±0.23)无显著差异,miR-224 mimics组NLRP3蛋白水平(0.72±0.11)显著降低(P<0.05)(图2)。

图1 miR-224与NLRP3结合位点

图2 miR-224过表达对NLRP3蛋白表达的影响

2.4 miR-224过表达对RAW264.7细胞极化的影响

3 组间IL-10、Arg-1、CD20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相比,mimic control组TNF-α、IL-1β、CD11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miR-224 mimics组TNF-α、IL-1β、CD11c+水平显著降低(P<0.05)(表2)。

表2 miR-224过表达对RAW264.7细胞极化的影响(n=5)

2.5 熊果酸对RAW264.7细胞miR-224及NLRP3表达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miR-22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LRP3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熊果酸组miR-224表达水平显著增加,NLRP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表3, 图3)。

表3 熊果酸对RAW264.7细胞miR-224及NLRP3表达的影响(n=5)

图3 熊果酸对NLRP3蛋白表达的影响

2.6 miR-224表达沉默逆转熊果酸对RAW264.7细胞极化的影响

4 组间IL-10、Arg-1、CD20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相比,熊果酸组TNF-α、IL-1β、CD11c+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熊果酸组相比,inhibitor control组TNF-α、IL-1β、CD11c+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miR-224 inhibitor组TNF-α、IL-1β、CD11c+表达显著增加(P<0.05)(表4)。

表4 miR-224表达沉默逆转熊果酸对RAW264.7细胞极化的影响(n=5)

3 讨 论

牙周炎是一种可造成牙齿脱落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在于进行性牙槽骨破坏和牙周炎症[11]。牙周炎不仅会导致牙齿脱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增加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5]。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Pg是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可释放LPS等致病因子诱导牙周大量IL-1β、TNF-α等促炎因子的分泌,造成炎症损伤[5]。巨噬细胞根据刺激分为两个主要亚群:M1和M2型,LPS可诱导巨噬细胞M1极化,而M1巨噬细胞是促炎因子的主要来源,该细胞的激活会造成牙周炎进程中促炎状态的启动和维持,而M2巨噬细胞可产生IL-10、Arg-1等抗炎因子,促进组织修复[5,12],因此消除病原体,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从而抑制其产生的炎症损伤是牙周炎治疗的关键[5,13]。但由于牙周炎的复发性,造成患者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最终产生耐药性,因此寻找有效抗生素替代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极其重要[5]。

熊果酸是一种可从女贞等中草药植物中的抗菌化合物,研究发现,其对牙周病原菌具有有效杀菌作用[14]。蜂胶是一种用于治疗牙周病的传统民间药物,其有效成分熊果酸可通过使Pg膜破裂,而具备杀菌活性[6]。从番石榴叶中所分离的熊果酸能够抑制LPS刺激的RAW 264.7巨噬细胞产生的活性氧及炎症介质,起到抗炎作用[15]。CD11c+是M1型巨噬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而CD206是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16-17]。本研究发现,Pg-LPS显著增加RAW 264.7巨噬细胞中TNF-α、IL-1β、CD11c+蛋白表达,而熊果酸则可显著降低Pg-LPS诱导的TNF-α、IL-1β、CD11c+蛋白水平,而对IL-10、Arg-1、CD206蛋白水平无显著影响。该结果表明,熊果酸能够抑制Pg-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M1极化,这可能是熊果酸在牙周炎中的抗炎机制之一。

微小RNA(miRNA)可通过与目标mRNA的互补序列结合来抑制mRNA翻译或致使转录物降解,以此参与牙周炎等炎症性疾病的发生[4]。miR-224高表达可通过下调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 1,Rac1)水平来保护牙髓干细胞免受凋亡,从而促进修复缺陷组织[18]。研究发现,miR-224的靶基因NLRP3参与牙周炎的发生,其在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表达异常增加,并且与IL-1β表达水平正相关[9,19]。NLRP3作为胞内模式识别受体可在识别微生物入侵时被显著激活,有研究发现Pg可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中NLRP3炎性体激活,而去除Pg则可恢复NLRP3的表达[8,19]。经受力刺激的牙周膜细胞通过激活巨噬细胞中的NLRP3表达来促进M1巨噬细胞极化及IL-1β产生[20]。本研究发现,Pg-LPS显著降低miR-224表达,增加NLRP3蛋白表达,并且发现NLRP3是miR-224的潜在靶基因,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似,还发现,miR-224过表达可降低TNF-α、IL-1β、CD11c+蛋白水平,而对IL-10、Arg-1、CD206蛋白水平无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miR-224/NLRP3参与Pg-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M1极化,促进miR-224表达可抑制RAW 264.7巨噬细胞M1极化,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本研究还发现熊果酸可增加miR-224表达水平,而降低NLRP3表达,而miR-224表达沉默可逆转熊果酸对TNF-α、IL-1β、CD11c+表达的影响。该结果表明熊果酸对RAW 264.7巨噬细胞M1极化的抑制作用可能与miR-224/NLRP3有关。

综上所述,熊果酸可通过促进miR-224/NLRP3轴来抑制Pg-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极化。本研究不仅为牙周炎新的有效治疗药物的寻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还为熊果酸在牙周炎中的抗炎机制研究提供依据,但本研究未对miR-224/NLRP3下游机制进行深入探究,这将成为本研究下阶段的研究内容。

猜你喜欢

果酸荧光素酶牙周炎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口腔护理干预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NNMT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构建及其与SND1靶向关系的验证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果酸美容 真能换肤吗
不同双荧光素酶方法对检测胃癌相关miRNAs靶向基因TIAM1的影响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在家蚕基因启动子研究中的应用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重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siCHECK-2-Intron构建转染及转染细胞萤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