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健脾壮骨方联合钙尔奇D治疗脾肾两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CaM、TGF-β1的影响*

2022-09-28孙竹清蔡正生郑基永

西部中医药 2022年9期
关键词:壮骨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孙竹清,蔡正生,郑基永

沈阳市骨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4

骨质疏松症是一类常见于老年人群的骨科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出现自发性和活动性骨痛、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等,患者常诉腰背及四肢疼痛等症状,是发生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1-2]。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比逐渐增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趋势,骨质疏松症这一常见病症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3]。目前临床骨质疏松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补钙,使用维生素D、激素及降钙素,但这些药物尤其是激素类药物不适合长期服用且远期疗效不能令人满意[4-5]。因此,从我国传统中医学角度探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案具有现实意义[6]。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痿”“骨枯”“骨痹”等范畴,治疗予补肾填精、强肝健脾[7-8]。本研究采用传统中药方剂补肾健脾壮骨方联合钙尔奇D 治疗脾肾两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018 年8 月至2020 年1 月于沈阳市骨科医院就诊的脾肾两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试验组脱落3 例、脱落原因均为患者无法坚持接受治疗,因此最终纳入患者103 例。对照组52 例中男27 例,女25 例;平均年龄(63.22±12.62)岁;平均病程(1.32±0.27)年。试验组51例中男24例,女27 例;平均年龄(62.86±12.48)岁;平均病程(1.28±0.30)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9],中医辨证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主症:腰背疼痛、胫膝痠耎;次症:头晕耳鸣、神疲肢倦、夜尿频数、纳少便溏、面色无华,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10]。具备2 项主症,且次症须具备至少2项典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症状。

1.3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标准;2)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志愿受试,能坚持服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3)具有良好依从性。

1.4 排除标准1)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者;2)存在较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3)合并骨髓瘤、骨软化、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4)近1 个月使用了其他药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5)对研究所用药物成分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口服六味地黄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国药准字Z19993068,规格:120 丸浓缩丸/瓶)每次8 丸,每天2 次;钙尔奇D(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29,规格:600 mg×60片)每次1片,每天1次。

1.5.2 试验组 予补肾健脾壮骨方,药物组成:山药、熟地黄、山萸肉各20 g、茯苓、泽泻、牡丹皮各15 g,鹿角、龟板、党参、白术各10 g,水煎,每日1 剂,分早晚2 次服用。钙尔奇D 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

两组患者连续服药3 周后停药1 周,4 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6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1.6.1 骨密度测定 应用法国DMS公司C313型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仪,由同一操作者持同一仪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L2~4段及双侧股骨颈股密度。

1.6.2 疗效标准 显效:疼痛基本消失,骨密度值经检测增加2%以上;有效:疼痛明显改善,骨密度值经检测增加不足2%或基本不变;无效:经治疗后未达到有效及显效标准。

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6.3 中医证候积分 对患者经治疗前后腰脊酸痛、腰膝酸软、肢体倦怠,头晕目眩4 项主要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各项评分范围为(0~3)分,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1.6.4 血液流变学指标 使用北京宏润达公司YDA-Ⅳ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

分别于治疗前后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约5 mL,4 ℃离心半径13.5 cm,3000 r/min 离心5 min 后收集上层血清,-80 ℃冰箱冻存,检测时取出常温解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钙调素(calmodulin,CaM)水平,ELISA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

1.7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密度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g/cm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g/cm3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临床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3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腰酸脊酸痛、腰膝酸软、肢体倦怠评分及中医证候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头晕目眩症状评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5 血清TGF-β1和CaM 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及CaM 水平较治疗前改善(P<0.05),试验组血清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CaM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β1及CaM水平变化()ng/mL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β1及CaM水平变化()ng/mL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位在脾肾,患者多因年老体衰,脾肾两虚,气虚则骨髓生化无源,无力行血,血滞而化瘀,经络不通,不通则痛,且筋骨失濡养而易折[11-12]。因此治疗在补益脾肾、强健筋骨的同时兼顾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恢复患者体内阴阳平衡[13-14]。本研究所用补肾健脾壮骨方中山药、山萸肉、鹿角;龟板补阳益肝,固肾益精,强筋健骨;茯苓、泽泻、白术益气健脾,利水渗湿;熟地黄、牡丹皮、党参生津养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共奏健脾补肾、补中益气、活血通络,强健筋骨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能提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缓解骨痛,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骨密度下降及出现自发性和活动性骨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骨密度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15-16]。补肾健脾壮骨方联合钙剂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腰脊酸痛、腰膝酸软、肢体倦怠症状,效果优于对照组,而对于头晕目眩症状的治疗作用与对照组相当。血滞化瘀,经络不通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病机,其在血液流变学上表现为黏、浓、凝、聚,血液黏度增加,流速减缓,出现微循环障碍[17-18]。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补肾健脾壮骨方联合钙尔奇D剂能够降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液黏稠度,抑制红细胞聚集,改善血液循环,效果优于六味地黄丸联合钙剂。CaM和TGF-β1是重要的骨代谢指标,TGF-β1是骨组织中一类重要的细胞生长因子,能够影响骨吸收及骨形成,是骨吸收和骨形成的重要连接因子,有研究表明血清中高浓度的TGF-β1可影响破骨细胞形成,造成骨吸收异常,加重骨质疏松程度[19-20]。人体中CaM 基因位于14 号染色体上,其表达所产生的CaM 调节相关靶酶活性与细胞内Ca2+水平呈正相关,而Ca2+水平又与骨合成密切相关,因此人体内CaM 水平对骨合成过程有较为重要的影响[21]。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M 和TGF-β1水平较治疗前改善,试验组血清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CaM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补肾健脾壮骨方联合钙尔奇D 能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CaM 和TGF-β1水平,效果优于六味地黄丸联合钙剂治疗。

综上所述,补肾健脾壮骨方联合钙尔奇D 能缓解脾肾两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防止骨密度下降,改善腰脊酸痛、腰膝酸软、肢体倦怠等症状及血液流变性和相关骨代谢指标,效果优于六味地黄丸联合钙尔奇D,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壮骨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分析蒙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壮骨汤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补肾壮骨汤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骨密度的影响
黑豆炖牛排壮骨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