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 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效果观察

2022-09-28马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9期
关键词:征象主动脉良性

马涛

孤立性肺结节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周围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高低密度无明显症状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病变,其直径≤3 cm,有良恶性之分。由于孤立性肺结节起病隐匿,因此早期漏诊率高。同时其不会对肺组织结构、功能造成较大影响,故常规检查难以鉴别结节性质[1,2]。如果结节为恶性且侵袭度较高,由于生长速度较快可对周围组织产生明显的压迫症状,并且发展至后期还会形成多器官系统转移,这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即便是恶性结节,若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也可以获得良好预后,因此早期进行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多层螺旋CT 有着扫描范围大、扫描时间短等优点,其可以更好的获取三维重建图像,从而显著提升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准确率[4]。本次研究将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医院收治的72 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多层螺旋CT 的诊断效果展开探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医院收治的72 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42 例)与恶性组(30 例)。良性组男26 例,女16 例;年龄38~77 岁、平均年龄(57.33±7.68)岁;恶性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36~78 岁,平均年龄(57.28±7.7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符合孤立性肺结节诊断标准且经病理检查确诊;②入组前未接受放、化疗及手术治疗;③自愿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①对造影剂过敏患者;②合并严重内科疾病;③认知障碍患者。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 检查。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吸气后屏气并双手举过头顶,应用美国GE 公司Lightspeed 64 排VCT 进行扫描,管电流、管电压、扫描层距、扫描层厚、螺距、旋转时间、重建层距、重建层厚分别为150~180 mAs、120 kV、0.625 mm、0.625 mm、1.375∶1、0.5 s/圈、0.625 mm、0.625 mm。对患者胸廓入口至肋隔角进行平扫。确定病灶位置后应用于高压注射器以4.0 ml/s 速率经患者肘静脉注射80 ml 非离子型碘对比剂,随后行多层螺旋CT 动态增强扫描。将得到的信息传入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分析,再由2 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①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 扫描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②记录扫描强化峰值,并计算强化峰值/主动脉强化峰值。③比较两组CT 征象,包括钙化、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多层螺旋CT 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2.86%(39/42)、93.33%(28/30)、93.06%(67/72)。见表2。

表2 诊断结果(n)

2.2 两组强化峰值、强化峰值/主动脉强化峰值比较 恶性组强化峰值(37.99±7.67)HU、强化峰值/主动脉强化峰值(19.73±3.61)高于良性组的(10.11±2.84)HU、(3.19±0.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强化峰值、强化峰值/主动脉强化峰值比较()

表3 两组强化峰值、强化峰值/主动脉强化峰值比较()

注:与良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CT 征象比较 恶性组钙化占比为16.67%(5/30),低于良性组的38.10%(16/42),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占比分别为86.67%(26/30)、76.67%(23/30)、70.00%(21/30),高于良性组的14.29%(6/42)、16.67%(7/42)、16.6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空泡征占比为30.00%(9/30),与良性组的42.86%(18/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CT 征象比较[n(%)]

3 讨论

孤立性肺结节有多种特征,首先其是单一的,可与多发性肺结节相区分。同时其有着清楚的边界及类圆形阴影,不伴随肺不张、肺门肿大等其他病理表现。目前,临床尚缺乏孤立性肺结节的确切流行病学资料,但据可靠数据推测,其患病人数已超过1 亿[5]。尽管90%以上的孤立性肺结节都为良性,但为了降低恶性肿瘤造成的危害,临床在诊断时都会将后者放在首位考虑。患者在早期一般无症状,故需通过影像学手段进行排查。常规的CT 平扫虽然能显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因素较为复杂,导致形态学特征多样,再加上CT 平扫存在异病同影征象,这会降低诊断准确率[6,7]。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微电子学发展,上世纪末,拥有多排宽度探测器结构、可获得多层面数据成像系统的多层螺旋CT 被应用于临床。相比于断层CT,螺旋CT 可连续采集投影数据,这可减少运动伪迹,避免漏扫。同时其还能缩短扫描时间,提高Z 轴分辨率,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三维图像。而与单层螺旋CT 比较,多层螺旋CT 又有了更高的性能[8]。除了Z 轴拥有多排探测器外,其还有着多个数据采集通道,图像重建方法也更加先进,通过任意横断层面解剖面位置,可获取斜位层面、矢状层面等重组图像,并且图像无伪影,在清晰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的情况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此外,多层螺旋CT 扫描1 周的时间更是可以达到亚秒级。凭借上述优点,该项检查技术被应用于人体三维成像、血管造影成像及心脏成像等多个临床领域[9]。

本次研究显示,多层螺旋CT 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2.86%(39/42)、93.33%(28/30)、93.06%(67/72),提示多层螺旋CT 可为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早期诊断提供指导。在张永强等[10]研究中,对78 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后,诊断结果显示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88.46%(23/26)、92.31%(48/52)、91.03%(71/78),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多层螺旋CT 可成为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有效检查方式。在强化峰值及强化峰值/主动脉强化峰值方面,恶性组强化峰值、强化峰值/主动脉强化峰值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提示临床可通过扫描期间这一特征进行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在CT 征象方面,恶性组钙化占比低于良性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占比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空泡征占比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刺征是肿瘤边缘的放射状线条影,当毛刺征越明显,肿瘤恶性程度也会越高;分叶征与花瓣状较为相似,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会表现出差异性的生长发育速度,同时周围结构也会对肿瘤组织的发育产生影响,此时会出现分叶征;结节与胸膜见的喇叭口状、三角形及线样的影像学表现即为胸膜凹陷征,这几个CT 征象都是判定恶性结节的重要征象。在郭会斌[11]研究中,通过对68 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 扫描后,良恶性组在钙化、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中表现出差异性,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这几个征象是临床判断孤立性肺结节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 有着扫描时间短、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其可得到更高质量的影像学图像,显示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相关征象,从而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指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征象主动脉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LI-RADS v2018 MR 辅助征象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Bp-MRI灰度直方图在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