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耦合探究
2022-09-28易水发
易水发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7)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杂居最多的农业大省区, 是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难点区域。2020年, 广西乡村人口2295.6万人, 占全区人口的45.8%,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37.52%。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 高职院校是涉农人才培育的主要阵地, 每年为农村发展输送大量毕业生, 但与现实的乡村振兴人才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亟须厘清乡村振兴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耦合状况, 提出相应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有效地解决高职人才供给和乡村振兴人才需求耦合之间的矛盾, 更好地助力广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 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耦合的内涵与机理
1.1 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耦合的内涵
耦合原来是物理学概念,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本文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体理论出发, 以系统论为基础, 认为乡村振兴与高职教育是两个不同子系统, 双方通过人才需求与供给关系, 通过数量、结构、价值之间形成耦合, 从而实现双方的协同发展, 即一方面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供给, 促进乡村振兴,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 带动了高职教育规模扩大、专业结构优化、教学质量提升。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耦合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数量均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离不开“人”的要素, 产业兴旺、生态建设、文化发展、社会治理等都需要一定数量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因此乡村振兴需要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不断满足人才数量需求, 形成供需动态平衡。
二是结构对称。乡村的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需要大量的技术类、技能类和管理类方面的人才, 而产业振兴中涉及的乡村现代农业、乡村工业和新兴产业等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技术类、技能类创新人才, 需要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层次、类型、布局、专业与乡村振兴需求结构相互对称。
三是价值契合。长期以来, 乡村作为农民生活、生产和生存之地, 是一个“乡村场域”, 在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运行逻辑。高职院校中,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 对农村、对故土有一种既想离之, 又盼亲之的故乡情结。不断为美丽乡村播下兴农的种子, 积极培养高职学生的乡村情怀, 让其青春智慧播撒在乡村大地上, 努力培育其“向农”的人生价值和生活价值取向, 使其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价值融合, 才能使更多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留得住, 用得上。
1.2 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耦合的机理
人力资本发展理论认为, 社会进步需要教育培养以提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支持, 教育的发展又依赖于经济社会提供物质性基础。在教育压力和就业压力相互作用下, 通过市场供需互动、政府宏观调控和文化互通才能有效地实现耦合。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教育供给耦合的机理见图1。
图1 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教育供给耦合的机理
市场供需互动是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耦合的重要基础。市场是影响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乡村振兴缺乏大量的基层管理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市场营销人才。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耦合的最重要基础是市场, 需求决定供给, 需求量越大, 供给任务量就越大。“乡村振兴需要什么人, 如何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的使命就促使高职教育在人才、教学、科技、资金等资源配置优先转向这一领域, 推动高职院校在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不仅满足其人才数量需求, 同时也有效解决高职院校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两者之间的供需密切联系, 为耦合关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是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耦合的重要引导。政府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 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一是引导要素合理配置。当前农村发展的现实困难是管理、技术、资本、劳力等要素紧缺, 政府可通过经济、政策、行政等手段, 引导高职教育将课程资源、教师队伍、教学设施、资金使用等要素向这一领域倾斜,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二是实现结构优化。农村在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类型、布局结构之间的不平衡, 都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融合教育链、产业链的有机统一。三是实施激励性政策。政府通过制定人才激励政策, 推动财政支持、服务支持、保障支持等, 不断引导政策倾向乡村振兴市场转变, 激励高职学生愿意去农村就业创业。
文化是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耦合的重要精神支撑。文化差异是影响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的重要因素, 只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文化相一致, 才能使得高职人才下得去, 乡域文化容得下, 乡村振兴用得上。一方面, 高职教育是乡村文化传承人才的重要供给侧, 通过乡村价值培育、文化传承和知识创造推动乡村化风成俗, 推动乡村文化重新认识自身的时代价值和功能定位, 对乡村文化实现教育改革。另一方面, 乡村公序良俗、民风民俗、宗法观念等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重要的教育资源, 只有实现乡土文化价值与立德树人的任务深度耦合, 培养乡土情结, 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真正的“向农”人才。
2 广西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耦合的现实困境
2.1 广西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耦合的现状
乡村振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重要内容。2020年广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5元, 仅为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的41.31%, 为全国农村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的86.45%。广西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振兴, 更需要高校的优秀人才参与。根据2015—2021年学年广西教育事业统计简报, 近五年, 广西高校为社会输送了大专毕业生676471人, 与2015年相比, 涨幅达48.3%。广西坚持“农校姓农、服务‘三农’”办学理念, 为乡村振兴输送了大量技能人才。目前广西有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所职业类涉农高校。其中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才开始招生, 规模在500人左右。2021年广西三所涉农高校毕业生人数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 2021年只有前三所高校有毕业生, 总人数为12969人。广西高职毕业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引领一方发展、带富一片的带头人。
图2 2021年广西三所涉农高校毕业生人数
2.2 广西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耦合面临的困境
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大。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农民工监测调查结果显示, 2020年广西农民工总量1258万, 外出农民工854万, 是全国排名靠前的“打工大省”。青壮劳动力流失, 农村农业经营成为名副其实的“老人化农业”。据广西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十三五”时期《广西农业发展现状与农类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研报告》统计, 全区农技人员与全区2567万农村人口的比例是1∶2200, 平均每名农技人员指导的耕种面积是0.58万亩, 现代农业对农林牧渔类人才需求达220000人, 平均每年需44000人。可见, 农村技能人才已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
广西高职院校面向本土乡村振兴人才供给少。现仅有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和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创办)等四所涉农类高等学校, 其他非涉农类职业院校供给更加不容乐观。根据《广西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广西2020届农林牧渔大类高职毕业生人数3325人, 初次就业率为87.18%, 就业率比2019年下降了6.1个百分点, 到县乡以下一线就业的高职涉农类毕业生基本不到10%。广西高职院校作为实用型涉农人才供给主体, 还不能满足乡村振兴需求侧的要求, 尤其是不能满足已经变化的需求侧要求。
一是高职专业设置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结构不一致。一方面, 我国农业正迈入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3.0时代, 广西涉农专业仍主打水产、农艺、茶学、林学等传统农林牧渔类。专业设置停留在养殖、种养、加工、生产等低端层次, 专业结构和培养层次未能与当前农业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结合。如:广西林业总产值居全国第2位, 仅次于广东, 目前虽然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林业类做了一些特色尝试, 开设了休闲农业、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等一些专业, 但是其他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探索比较少见。另一方面, 广西高职教育与涉农专业跨界整合力度不够, 缺乏对涉农产业链和价值链整合。主要表现在引导高职学生大力参与互联网+乡村文化、网络直播经济校园学理氛围不厚实。
二是育人与用人脱节人才需求错位。推动和实现乡村振兴, 人和人才是关键。一方面, 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而乡村振兴急需大量实用型技能人才, 却无人可用。面向农村一线实用型涉农人才培养成为了高职院校“关门画饼”和“一头热”的独角戏。另一方面, 学生知识技能、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由于涉农类专业对实训场所仿真要求比较高, 而涉农类高职院校多在城区办学, 受实训条件影响, 部分涉农人才实训异化成“挂图作战”和“沙盘指挥”, 与生产实际脱离严重。加之“00”后学生抵触从事“田间地头”的现场实训, 导致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乡村实用性技能人才的需求错位。
一是学生个体发展存在“去农化”的价值取向。长期以来, 社会传统思想认为“‘读农校、学农业、干农业’就是没出息、低人一等”。留在农村则被认为是没有出息的。这些传统陈旧思想和社会偏见, 导致一些学生从观念上不愿意学农, 存在厌农情绪, 包括来自农村的学生读大学就是为了脱离农村。涉农类专业学生“学农”不愿意务农。由于城市中涉农类岗位偏少, 涉农类国有企事业单位竞争激烈。一些涉农专业学生也希望通过升本来逃避到农村从事涉农工作, 而广西涉农类专业“专升本”基本是非农专业, “升本”成为一些学生不愿务农的跳板。二是高职院校缺乏培养涉农人才的服务导向。受城乡二元化发展影响, 高等教育走的是“跳出农门”“离开农村奔向城市”的发展轨道。特别是在“双高”建设压力下, 广西高职院校对标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办学经验, 照搬先进模式和标准, 出现了重城市化倾向, 脱离了对广西本土特色人才培养。同时, 广西除了四所高职层次涉农类高校外, 其他高职都是具有行业背景的职业院校。主要依托建筑、交通、电力、机械、卫生等城市行业发展, 受教育管理“重点论”的影响, 通常行业性高职院校以服务本行业领域人才需求为侧重点, 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和任务, 没有将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作为自己的使命。
3 广西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耦合的路径
广西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侧与高职人才供给侧耦合应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为指导, 通过数量均衡、结构优化、价值契合等路径实现耦合发展。
3.1 增强高职人才培育内生动力, 主动适应乡村振兴人才需求规模
一是扩大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体量。要拓展涉农类办学资源, 在现有涉农类招生规模的基础上, 继续挖掘涉农类办学资源存量, 提高学校涉农参与度。如梧州学院、百色学院、贺州学院、河池学院等本来就具备一定涉农人才培养基础, 可扩充大专层次涉农人才培养规模。要扩大招生覆盖面。通过积极实施国务院《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和“百万农民工扩招计划”等, 从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中大力扩招生源, 培养一批从乡村地区来, 熟悉基层、热爱“三农”工作的农村籍人才。
二是提高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自觉。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 人才培养重点看教育。高职教育应做好服务区域乡村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定位, 主动衔接乡村振兴人才需求。首先, 地方性职业院校需摒弃“坐、靠、等”的传统思维, 增强办大本地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通过扩大本地生源招生规模、提高本地特色产业人才数量、提升本地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等, 实现人才供给本地化。其次, 传统农林、电力、建筑、交通等行业性背景高职院校要解除“重点论”包袱, 通过发挥自身在行业内的办学优势, 积极响应广西“建设100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和自治区党委、教育厅等六部门“建强广西乡村振兴学院”号召, 打造一批建筑类、制造类、交通类、电力类、农林类“行业工匠学院”, 培养更多实用型的新时代乡村工匠, 为建设壮美广西提供急需工匠人才。
3.2 优化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联动, 主动适应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结构
一是构建“涉农类+”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农村产业发展新需求, 不断完善课程体系。通过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乡村文化与旅游、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信息化技术等紧缺专业, 形成“涉农类+”新型专业群。要适应农业新业态, 开发“互联网+农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利用高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先发优势, 设置与农村“文旅商”产业、农产品电商直播等教学内容, 形成“新型农村工作者—农业新兴产业—乡村振兴”高效耦合状态。要建设特色农业人才培养品牌。坚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关于“广西农业品牌达人培养计划”为指导, 以广西地方特色产业为依托, 培养本地特色产业人才。如:广西河池、百色地区高职院校可大力发展粽子、油茶、香牛等农业品牌专业, 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价值链的统一。
二是建立“体悟式”人才培养实训模式。乡村振兴实用型人才培养要打破仅为教学体系而附加的实训模式, 开展基于涉农产业技术发展, 以产业项目驱动教学的实训模式。通过鼓励学生到农村一线与农民同生产、共生活, 打造“学校+农村”、“实训室+田园”的教学模式, 让“田间地头”成为教室、让农民行家成为实训教师、让农村实地成为教材, 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如:乡村振兴大量缺乏建设规划人才, 广西现有的建设类职业院校可将城乡规划和建筑类实习实训课程融合到农村一线, 既能服务广西乡村风貌提升, 又能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3.3 厚植“三农”文化土壤, 主动适应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价值
一是正确引导到农村就业创业的人生价值取向。把“爱农为农”的理念融入教学与服务全过程。通过树立袁隆平院士“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情怀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文秀“脱贫攻坚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的奉献精神等典范, 引导学生形成到乡村振兴中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增强毕业生服务农村意识。通过开办农业达人论坛, 利用校园公众平台营造农业工匠精神氛围, 培养学生的农业职业认同感、“爱农知农”的职业兴趣, 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价值输送, 使学生在职业发展路线和技术钻研中, 形成“爱农强农”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二是积极培养宜居乡村的生活价值取向。高职院校应着重关注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价值在于让受过职业教育的人能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诗意地栖居。高职院校几乎都分布在城市, 甚至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去过农村, 对农村的认识一片空白, 无形中使得大学生充满了未知和迷茫。高职院校在宣传教育中应凸显农村“山清水秀”的生态价值、“田园如画”的美学价值和“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让学生适应乡村生活方式尤为必要。可以通过组织更多参与式教育活动, 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上山下乡”, 如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服务、到乡村实地调研、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等, 让大学生提前认识和适应乡村生活方式, 在实践中培养出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4 促进广西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耦合的对策措施
4.1 加大服务乡村振兴人才的支持
政府要加大支持高职院校对“涉农”人才的培养, 研究扶持“涉农”人才培养的改革政策和配套措施。通过招生奖补、招生规模、“双高”建设等方面倾斜, 支持高职院校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支持高职院校创新机制, 紧贴“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需求,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路径, 提高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契合度, 实现让专业与需求零距离。多途径培训“涉农”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委托培养、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努力培养技术精湛、专业精通的“涉农”人才, 在资金倾斜、科研项目、技术推广上提供更多的优先支持, 不断拓宽涉农类人才培养的覆盖面。
4.2 强化高职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
结合广西农村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出台高职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的激励机制, 鼓励、支持更多毕业生回到乡村, 汇入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政府可制定如“万名大学生驻村工程”等系列激励措施, 通过在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学费代偿、边远地区补贴等政策倾斜, 吸引大批具有技术技能的理工农医类毕业生和文史哲艺经管法教类的管理服务类人才下乡参与乡村振兴。打破现有的乡村振兴人才补贴主要针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各地要建立乡村振兴人才绿色通道, 给返乡创业就业大学生在住房、医疗、卫生、户籍、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社会保障, 打通政策扶持“最后一公里”。
4.3 营造服务乡村就业创业的氛围
上下齐心协力, 乡村振兴可盼。全社会都要支持、关心乡村振兴, 全方位为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松绑, 形成“广大农村, 大有作为”的社会磁场, 创造支持高职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政府要通过舆论引导, 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融媒体等多种手段, 树立典型案例、优秀事迹, 大力弘扬新时代“上山下乡”的先进模范, 引导农村就业创新的风向标。高职院校也要主动作为, 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的作用, 通过在理论传播、教育实践、社会服务中帮助青年学生树立“三农”理念和情怀, 鼓励高职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与服务国家战略结合, 营造在基层锻炼成才的良好校园氛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通过改善生活条件、乡村环境、文化氛围, 营造适宜人才生存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不断增强高职学生返乡服务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