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视阈下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提升研究

2022-09-27高宝萍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字幕受众国家

高宝萍,赵 珂

(西安科技大学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0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融共生,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趋势,即融媒体时代已然来临。融媒体(Convergence media)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通过优势互补、扬优去劣,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宣传理念。受此影响,信息传播的传播格局、媒介形式和传受关系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也为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主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让世界了解中国,倾听中国声音对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有重要作用。外宣翻译作为中国与世界互通的桥梁,对我国的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我国外宣翻译已迈入新媒体时代,但信息传播模式未能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融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利用好媒体外交,审时度势调整外宣模式,提高外宣效率进而提升国家形象已成为我国外宣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立足外宣翻译的现状,聚焦融媒体时代,探究外宣翻译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高对外宣传效率,从而促进国家形象的提升。

1 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

外宣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指译者将大量中国或其相关的信息由中文转换成其他语言,再通过图书、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至海外,以满足外国民众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跨语言交际活动。在遵循翻译共性原则的基础上,外宣翻译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理解。广义的外宣翻译涵盖各行各业、各级部门所从事的对外宣传方面的翻译活动,即为人所知的“大外宣”翻译概念,而狭义的外宣翻译则专指各种政府公告、媒体报道以及党政军机关的介绍等实用文体的翻译。与普通翻译不同,外宣翻译属于应用型翻译,兼具“宣”和“译”的属性,将对外宣传和翻译合二为一,更注重受众群体的多样性和翻译策略的灵活性,根本目的在于得到海外受众青睐,获得最佳社会效应,营造有利于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进步,权力政治已成为过去。国际声誉、国家形象等软实力引起了各个国家的关注,后者更是成为了各国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门洪华(2005)认为,“所谓国家形象是指在国际体系中一国与他国的交往互动使得他国及其公众形成的关于该国的观念、综合印象与评价,是一个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民族精神表现和国家力量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体现。”由此可见,国家形象并非与生俱来,也不仅是一国本身及其行为在他国民众心目中的客观映射,而是包括了理性认识与感性评价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综合体。一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文化传播以及在对外交往互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等因素对该国的形象塑造有着重要作用。外宣翻译在塑造我国的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外宣翻译是一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肩负着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使命,直接影响外宣成效甚至国家形象。只有做好外宣翻译,才能向世界展现真实全面的中国,让世界人民准确了解中国所传达的信息,营造利于我国发展的舆论环境,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2 融媒体视阈下外宣翻译现状

当前我国外宣翻译呈现利好局势——新兴网络技术和媒体创造了传播条件、国家给予政策支持、海外民众了解中国的意愿也日益增强。尽管有利条件颇多,但我国外宣翻译的高效开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2.1 外宣地位被动

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方面与西方国家迥异,加之我国的快速发展让西方误以为自己的国际地位受到威胁。21世纪以来,从人权、教育、文化到贸易战、金融战、舆论战,西方从未停止对我国的打压。此外,在软实力倍受重视的今天,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软实力对国家形象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通过文化输出等方式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竞相抢占软实力“制高点”,在积极塑造本国形象的同时也通过媒体新闻等方式改变人们对我国的认知。其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置事实于不顾,屡次发动舆论战,处心积虑抹黑我国形象,“战狼外交”、“中国妖魔论”等谬言层出不穷,甚至在疫情肆虐全球之时也并未停止对我国的污蔑。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人民为抗击疫情付出巨大努力,做出重大牺牲,为全球抗疫争取了宝贵时间。与此同时,我国还倾尽所能地出口防疫物资帮助其他国家。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政客和媒体却无视我国的贡献,将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将有效阻断疫情的隔离措施称为反人权行径。不仅如此,还悍然抛出“中国隐瞒论”、“中国误导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恶意歪曲事实、抹黑中国形象。从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发布的中国国际形象调查报告显示,英美等14个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负面评价率直线上升,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方媒体对世界话语权的垄断操纵着海外受众的思维认知。我国外宣在国际舆论的大环境中处于被动地位,在西方媒体的“有意”引导下,往往以被扭曲的负面形象示于西方民众。

2.2 受众定位模糊

20世纪50年代,《中国之声》《中国报道》《人民中国》《中国文学》《中国建设》(后更名为《今日中国》)等外宣传媒应运而生,尝试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主张创办了“熊猫丛书”;1995年,由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出版集团组织出版的《大中华文库》正式立项。中央电视台1992年和2000年推出的CCTV-4和CCTV-9开创了国内电视的英语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外宣更是火力全开。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设立了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进文化外宣。《人民日报》开始发行海外版,凭借其精美绝伦的版面设计一举斩获最佳国际报纸奖。与此同时,以《中国日报》、新华社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媒体纷纷进军海外市场,在Twitter、YouTube等知名社交平台开设账号,进一步传播中国声音。我国的外宣工作开展地如火如荼,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传播形式从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到网络、影视等新兴媒体均有覆盖,借融媒体时代的浪潮将中国声音传向海外。总体而言,我国外宣工作声势浩大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受众定位模糊是主要问题,也是外宣效果不甚理想的关键原因。

海外民众较多关注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人权、环境等方面,而我国媒体主要报道的则是国家领导人活动、文化、经济、卫生等国人关注的内容(图1),未能弥合中西方差异。以文化外宣为例,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典籍的推介一直是外宣工作的焦点。国内优秀学者和翻译家呕心沥血,致力于我国文化瑰宝示于世人,未将外宣与内宣对象加以区分,误认为海外民众也对中华传统文化兴趣浓厚,这也说明选材过程中的受众意识较为薄弱。在翻译过程中的受众意识薄弱也会影响预期外宣效果,甚至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据《南方周末》报道:新华社在2011年8月登上纽约时报广场显示屏的广告“新华把世界带到你身边”的英译为“Xinhua Brings the World to you”,尽管醒目却未激起大的水花。若受众为国内民众,此广告语并无不妥,甚至可作为“我国软实力不断提升”的最佳宣言。然而在海外民众,尤其是在美国这样一个意识形态与思维模式均与中国有较大差异的西方国家看来,“新华把世界带到你身边”这种世界老大似的口吻是无法接受的,甚至还会引起海外受众对我国的抵触,对国家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图1 西方民众关注点

2.3 翻译人才匮乏

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需要与世界接轨,蒸蒸日上的中国文化需要与世界交流,中国需要塑造正面国家形象,以营造有利于本国的发展环境,而翻译是实现这一切的必要手段。在此背景下,我国翻译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2中国翻译人才发展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翻译服务人员已达538万,翻译服务机构企业专职翻译人员约为98万,较2011年增加114万余人(图2)。翻译人才队伍增长幅度较大,呈现“年轻化”(图3)、“高知化”、“梯队化”等特征。

图2 2011与2021从业人员总体规模

图3 专职翻译人员年龄分布

事实上,尽管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激增,能够胜任的却少之又少。真正的“高精尖”人才占到总人数的5%,翻译人才的缺口仍高达90%。国内高端翻译人才青黄不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文学翻译人才的匮乏。放眼当下,多数译员所做的是基础翻译,鲜少涉及装备制造、国际工程、文学等其他领域的知识,对译员自身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及知识面等要求较低。与基础翻译不同,文学翻译要将原作的意境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使读者在读时能像品读原著一般从中获得启发和美的感受。这就要求译员不仅精通源语和译入语,更要深刻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尤其是我国的文化底蕴。然而,国内大部分译员或翻译相关专业学生难以做到二者兼具。翻译水准较高,但知识面较窄,对我国过往和现状不甚了解,亦或对我国的各阶段发展几乎无所不知,但语言水平有限,不了解跨文化交际知识,也会陷入“知不能言”的窘境。二是翻译市场供需不平衡。翻译需求往往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如图4所示,2021年我国对外交学、国际关系领域的翻译人才需求较大,占整个翻译市场需求的31.4%,与此同时对哲学类和中国语言文学领域的翻译人才需求有所下降。

图4 2021年翻译人才需求情况

2.4 翻译传播断层

当前新媒体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使得更多“有志之士”能够参与外宣翻译,大到国家制度层面的专业化翻译,小到国内民众受兴趣驱动的、自发的翻译行为都属于广义的外宣翻译。随着影视业和自媒体平台的兴起,自发进行动漫、影视字幕翻译的“非专业译员”越来越多,国产网剧、纪录片、电影相关的字幕译制组也与日俱增,这固然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但大多数译员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将翻译理解成了简单的语言间的转换,把工作重心完全放在了翻译上,未能将翻译与传播有机结合。

影视外宣是翻译与影视传播媒介相结合的典型范例。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激励,影视外宣发展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优秀影视作品走出国门,进入海外市场,颇受海外受众青睐,取得良好的外宣效果。2006年,纪录片《故宫》被译成6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签约出售,发行量达15万套,创中国纪录片海外销售新高。2019年起,《长安十二时辰》在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陆续播出,并成为首部在Amazon、YouTube等北美视频网站上付费观看的中国电视剧。此后,在北美市场上映的国漫《哪吒》也广受好评。我国的影视外宣似乎一片向好,但并非尽善尽美,仍面临许多问题,如翻译与传播路径断层等。

在英国伦敦大学进行的中国纪录片外宣调查的相关数据表明,海外受众接受中国纪录片的最大障碍并非题材、制作水平和政治观点,而是字幕的翻译问题。现今的字幕翻译更注重单纯的语言转换,忽视了传播介质的特点。纪录片属影视作品,其语言有聆听性、综合性、通俗性、瞬时性、无注性等特点。目前记录片的字幕翻译与传播断层的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其一,忽视空间限制或翻译过度造成的字幕过长影响视觉效果。其二,字幕与画面、解说词同步性较差,字幕更迭与画面切换匹配度较低,影响整体观感。其三,译文生僻词汇较多导致的字幕可读性较差。翻译和传播更是相互融合的整体,若只考虑翻译,忽视翻译与传播的整体性会直接影响传播效果,最终对整体的外宣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外宣翻译现状存在诸多不足,其成因见表1。

表1 外宣翻译现存不足之处的成因

3 融媒体视阈下外宣翻译助力国家形象提升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外宣翻译更应巧妙利用融媒体,整合新旧媒体优势,以习近平外宣工作思路理念为指导展开,通过主动发声、精准外宣、组建智库等多重路径向世界展现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大国形象,从而促进国家形象的提升。

3.1 主动发声、消除误解,扭转负面形象

现代条件下的舆论战,是战争双方的政治战、精神战,可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在国际政治博弈中的作用不可小觑。面对西方主流媒体别有用心污名化中国的行为,中国政府绝不能任其发展,主动发声、消除别国误解、扭转我国负面形象势在必行。国家形象一旦形成,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我国势必要积极主动地向世界展示自己,让海外民众看到更真实更立体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清楚表明我国是世界和平维护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形象,为下一阶段的发展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随着传播格局的改变,我国应转变外宣观念,调整外宣战略思路,弱化宣传范式,贴近日常叙事。在推送中国的相关报道时,应避免政治意味浓厚的说教式外宣引起海外民众的抵触和反感,以海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国声音,客观陈述与生动宣传巧妙结合,最大程度消除西方人民对中国的误解和猜忌,潜移默化地“扶正”我国在西方人民眼中的“扭曲”形象。

3.2 定位受众、精准外宣,塑造正面形象

对外宣传目的在于传播中国声音,赢得海外受众的好感度。由于目标群体为西方人民,其思维习惯和认知方式势必与国内受众,存在差异,受此影响,外宣的内容以及方式等必然与内宣有所不同。

树立和强化受众意识对外宣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外宣工作者而言,选择合适的内容是外宣工作的第一步,也是高效开展外宣工作的重要保证。了解国外受众的背景、认知和期待,将受众的需求作为外宣的出发点和目的地,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外宣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的外宣产品面向什么样的受众群体?在外宣工作开展前是否了解外国民众的喜好和需求?是否需要将受众定位进行细化再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推介外宣产品?正如商品销售需要市场调研,外宣工作开展前同样需要对海外受众的喜好和需求进行调研,不仅如此,受众的年龄间段、文化程度及认知期待都是前期调研的重要内容。

翻译阶段应谨记受众定位,按“需”翻译。外宣工作中,翻译与宣传同等重要。在前期甄选内容的基础上,译者应不负重任,摆正位置,既要考虑译文与选材风格的一致,也要意识到翻译并非简单的符号转换。在对源语信息进行加工转换时,要谨记受众定位,考虑到受众年龄、思维习惯、文化程度等影响因素,避免先入为主式的埋头苦翻。以中国典籍英译为例,不同的受众群体决定不同的翻译方式。若受众为专家学者,考虑到其对中国传统知识已有所了解,朝代名称直译也无妨;反之,则需释译结合,确保受众理解译文;若受众为海外儿童,则翻译应有趣易懂。总而言之,只有站在受众角度去看待源语,明晰受众定位,用受众的“大脑”思考,才能减少受众无法理解译文的现象。

3.3 组建智库、打造精品,助力建构形象

结合我国目前外宣现状,组建智库助力建构国家形象势在必行。高校、翻译专业学生和外籍专家等群体是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应重点培养高水平、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国内翻译人才的培养当属重中之重。对各大高校而言,面对翻译市场日趋多元化和专业化的需求,翻译人才的培养也应与时俱进,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和优势专业,精准制定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推动翻译人才根植某一特定领域,精益求精,夯实翻译基本功,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此外,待遇过低是导致翻译人才,尤其是40岁以上资深翻译流失的直接原因,因此应适度提高翻译人才待遇,最大限度留住人才。

翻译专业的学生在细化翻译专业领域的同时,应广泛涉猎各类书籍,拓宽知识面,努力成为泛而精、博而通、专业实力过硬的翻译人才。此外,在计算机辅助翻译大行其道的今天,翻译人才除了具备硬实力外,还应“善假于物”,熟练运用Trados、Memo Q等翻译工具和语料库,成为满足市场需求、能担当重任的高端翻译人才。

外籍专家是智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宣产品的内容选择、审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思维习惯迥异,本国外宣工作者通常无法准确把握海外民众的认知期待和需求,导致译文偏离受众兴趣,致使外宣效果大打折扣。在审校阶段,外籍专家作为外宣产品的“第一读者”,可评估译文质量,检查文化性错误,判断译文是否符合海外民众表达习惯和思维模式。通过专家的一系列反馈,译者可及时勘正错误,提高译文质量,助力建构国家形象。

3.4 翻译传播、二元一体,提升国家形象

在翻译纪录片等影视资源前,应针对非专业译员进行必要培训,使其了解外宣翻译与传播的界限,明白外宣翻译是国际传播的“最后一公里”,使翻译与传播媒介高度契合,提高译文质量才是关键。翻译影视资源时,传播介质的特点应为首要考虑因素,也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大前提。就空间限制而言,所有影视作品均重视画面美感,此外,受观众能看清的字母的大小程度影响,每个画面的字幕最佳行数为一行,至多两行。因而字幕长度是翻译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就时间限制而言,纪录片的字幕需与画面及声音同步,显示时间短、切换快,留给观众的阅读时间较短,这就要求字幕有较高的可读性。因此,在翻译时要考虑词汇的难易程度,谚语古文等涉及文化差异的等效转换等,尽量提高字幕与声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同步度,使翻译与传播浑然一体。

总而言之,融媒体时代下的外宣翻译要更多关注翻译与传播的契合度,只有翻译传播二元一体,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提升受众好感度,进而间接提高外宣效率,对提升我国形象起到促进作用。

4 结语

国家形象的提升不可一蹴而就,扭转负面形象、塑造正面形象直至提升国家形象,每一环节都并非易事。在国际间的交流互动及时代变革中,应审时度势调整外宣翻译。融媒体时代,通过外宣翻译助力国家形象提升仍任重道远。在与他国的“形象博弈”中,我们应把握时代脉搏,针对本国外宣现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如主动发声、定位受众、组建智库、善用融媒体传播途径等。同时注意外宣方式,增强受众意识,以西方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国家形象,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字幕受众国家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