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肝宁注射液临床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2-09-27陈爱国王瑞杰

甘肃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溶媒注射剂说明书

陈爱国,张 丽,王瑞杰

(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 白银 730900)

舒肝宁注射液(SGN)以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名方“茵陈蒿汤”为研究理论,依据该方随症加减化裁而成,其成分为: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板蓝根提取物、灵芝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益气扶正,保肝护肝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炎等肝胆疾病[1]。该制剂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扶正祛邪”特色,即采用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主,益气扶正、保肝护肝为辅的辨证施治原则,使本药品在降低转氨酶、消退黄疸的同时,还能兼顾健脾、益气、扶正,最终达到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益气扶正,保肝护肝的功效,真正体现了传统中药治疗肝病时“寓补肝于清热中,置护肝于解毒内”的辨证精髓。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SGN年使用量在11 000支左右,在中药注射剂年使用量排名中一直处于前三的地位,其不良反应报告2020 年共15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在0.15%上下。现将2020 年1 月—2020年12月医院SGN专项点评及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1 资料收集

2020 年1 月—2020 年12 月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使用SGN 的患者共332 例,临床药学室收集的有关SGN的不良反应报表。

2 方法

2.1 抽样方法

每月对SGN 使用金额及用量进行双排名,取双排名均靠前2 的2 个科室,每个科室提取用量排名前5 的病例(如果只有1 个科室使用该药品,提取该药品使用量前5 的病例),每月共提取10 份病例进行点评。

2.2 点评方法

按照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基本原则》(2008 年)、《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和慢性肝病专家共识》(2020 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0 年)等文件要求,并根据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指南、药典、文献及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等,对抽取病例进行点评,分析其中不合理用药的比重、具体表现类型。

2.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 软件分析结果,[例(%)]表示计数资料。

3 结果

3.1 SGN专项点评情况

本研究纳入的120例使用SGN治疗的病例中有86 例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率为71.67%。不合理用药的主要问题是:联合用药不适宜,占71.67%;未使用说明书推荐溶媒,占66.67%;中西药注射剂之间未“冲管”,占35.83%,见表1。

表1 120例病例中不合理使用SGN情况(例,%)

3.2 SGN不良反应及典型案例

3.2.1 SGN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15例不良反应中,发生时间最短为用药10 min,最长为持续用药第8 天;用药30 min 内出现不良反应者8 例,占总数的53.33%。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详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例,%)

3.2.2 SGN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15 例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过敏为主,占53.33%,这也是舒肝宁注射液药品说明书所记载的不良反应,最严重的为循环和呼吸系统,表现为胸闷、气短,占33.33%。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详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例,%)

3.2.3 典型不良反应案例

案例一:患者男性,54 岁,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用药经过:SGN,10 mL,每日1 次静脉滴注,溶媒5%GS 250 mL,用药疗程8 d,用药目的:保肝。联用保肝护肝药物熊去氧胆酸片、硫普罗宁注射液。不良反应过程:患者于用药第8 天上午输入5%GS+SGN,输入过程中患者出现面部及全身瘙痒,测生命体征:T 36.6℃,P 60次/min,R 20 次/min,BP 107/67 mmHg,停止输入,30 min 后症状缓解,未再使用此药。

案例二:患者男性,56 岁,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用药经过:SGN,10 ml,每日1 次静脉滴注,溶媒5%GS 250 mL,用药疗程1 d,用药目的:保肝。联用保肝护肝药物熊去氧胆酸片、五灵胶囊、硫普罗宁注射液、门冬氨酸鸟氨酸。不良反应过程:患者于用药第1 天中午静脉输入5%GS+SGN,输入10 min 左右时患者出现胸闷、气喘、口唇青紫,立即停止输入,测生命体征:T 36.8℃,P 105次/min,R 24次/min,BP 184/126 mmHg,更换输液器及液体,给与氧气输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肌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 mg,20 min后胸闷、气喘、口唇青紫较前缓解,未再使用此药。

案例三:患者男性,51 岁,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用药经过:SGN,10 ml,每日1 次静脉滴注,溶媒5%GS 150 ml,用药疗程1 d,用药目的:保肝,并用药物氯化钾注射液0.36 g,每月1次静脉滴注。联用保肝护肝药物注射用肝水解肽、注射用还原性谷胱甘肽、硫普罗宁注射液。不良反应过程:患者于用药第1天上午静脉输入5%GS+SGN+氯化钾注射液,输入25min 患者出现全身瘙痒、口唇发麻,立即停止输注,测生命体征:T 36.5℃,P 81 次/min,R 22 次/min,BP 109/61 mmHg,更换输液器及液体,给予5%GS100 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 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30 min 后出现瘙痒、口唇发麻缓解,未再使用此药。

4 分析与讨论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中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而成的独特制剂。目前,品种已有上千种,应用范围广泛。由于中药注射剂多由数种药材组成,原料受采摘时间、气候等外围条件影响较大,造成产品均一性较差。且存在多糖、蛋白质、鞣质等大分子物质,极易在体内被识别为抗原,导致机体出现过敏反应。本次研究对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析药物种类、患者自身状况和用药情况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本院2020 年使用SGN 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5%,属于“偶见”不良反应。本研究收集的120例接受SGN 治疗的患者中,不合理用药率为71.67%,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为严重,主要不适宜情况表现在:(1)联合用药不适宜;(2)未使用说明书推荐溶媒;(3)中西药注射剂之间未“冲管”;(4)用药时未进行中医辨证;(5)用法用量不适宜;(6)适应症不适宜;(7)疑似重复用药。

4.1 SGN不合理用药分析

4.1.1 联合用药不适宜

不同抗炎保肝药物其作用机制和作用位点不同,合理配伍使用可以更好地起到保肝作用。但是,保肝药物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病期和病情,针对性地选择2 种或2 种联用,最多不超过3 种,以免增加肝脏负担;且通常不推荐选用主要成分相同或相似的药物进行联用[2]。本研究所点评医嘱有71.67%存在3 种及以上保肝护肝药物联用,大多为2 种或3 种西药保肝护肝药物联合SGN。

4.1.2 未使用说明书推荐溶媒

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较为复杂,所以对溶媒的要求较高,一般用药时尽量选择说明书推荐的溶媒,更换溶媒时要有充足的证据。溶媒量也不宜随便增减,增加溶媒量使得药物浓度稀释,起不到治疗作用,减少溶媒量使药物浓度增加,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SGN 说明书中推荐溶媒为10%GS,输注浓度在0.02~0.08 mg/mL。本研究有66.67%病例医嘱未使用推荐溶媒,其选择溶媒大多数为5%GS,有少数选择NS,本院收集的SGN不良反应报告所用溶媒均为5%GS。

有研究表明:SGN 与NS配伍后,6 h内配伍液的质量是稳定的。但由于配伍液的不溶性微粒数量在0~2 h 内随时间延长而减少,4~6 h 内随时间延长而增加[3]。SGN 与5%GS 混合后,4 h 内成品溶液的质量基本稳定,4 h 后不溶性微粒数量增加[4]。SGN与10%GS 配伍后,配伍液的外观、pH 值、各有效成分含量于6 h内无明显变化,但不溶性微粒数量于0~6 h内均不符合质量标准[5]。因此,SGN 与NS、5%GS配伍后应尽快使用为宜,尽量在4 h内用完。

4.1.3 中西药注射剂之间未“冲管”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指出:中西药注射剂应谨慎联合使用。如确需联合用药时,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如穴位注射、静脉注射)。如果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中西药注射剂之间应分开使用,谨慎考虑2种注射剂的使用间隔时间,严禁混合配伍,即中西药注射剂之间要“冲管”,且冲管时间不少于30 min。本研究所抽病例SGN 与其他注射剂联合应用时,没有开具“冲管”医嘱,病程中也没有注明需要“冲管”的记录,占比达到35.83%。舒肝宁注射液成分较复杂,如若在治疗后不进行冲管操作,直接应用其他注射剂,残留在输液管里的中药成分与西药制剂发生反应,进入机体危害健康。

4.1.4 用药时未进行中医辨证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病的精髓,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临床应用的,应坚持辨证施治,而不仅仅是“辨病用药”。本研究所抽取的不合理用药病例,在使用舒肝宁未明确进行中医辨证的病例占26.67%。由于患者发病阶段和疾病进程等因素影响,疾病表现出不同的证型,SGN 只针对湿热证与气虚证有效果,不辨证盲目使用该制剂,容易造成病情加重或没有效果,更有甚者可能出现药物性脏器损伤。

4.1.5 用法用量不适宜

SGN 在临床中按中成药对待,《中成药临床指导原则》中明确规定了不同中成药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剂量。SGN 说明书中规定了使用剂量,在临床应用时不可超剂量使用。因其是静脉给药,药物没有吸收过程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若用量超出说明书规定,则有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如果说明书中某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剂量为区间型,则老年患者在用药时必须尽可能选择低剂量,以保证治疗安全性[6]。在临床应用中,由于部分医生没有全面系统的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对中药制剂的应用原则也不了解,普遍的观点是中药不会有副作用出现,正所谓“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所以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剂量上没有足够重视,随意加大剂量、超疗程应用,因而出现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4.2 SGN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从本院收集的SGN 不良反应可见,其不良反应多为皮肤过敏反应,少数是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反应。究其原因可能与溶媒及并用药物有关,SGN 说明书中推荐溶媒是10%GS25~500 mL,本院大多数医师习惯选择5%GS,且发生不良反应的SGN 溶媒均是5%GS。再者,SGN 成分比较复杂,缺乏良好稳定性,稀释后会有不溶性微粒出现,这类微粒大量进入机体会出现明显不适感,引起变态反应,严重情况下会直接导致死亡[7]。本院有病例医嘱将SGN与氯化钾注射液并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合理用药是杜绝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之一。在临床使用中,应规范用药,加强用药管理,加强对临床医师、临床药师、护理工作者合理用药的培训,进一步解读说明书内容及相关注意事项,从用药的各个环节提高临床用药规范性。对于说明书中未作出明确规定的如药液放置时间、联合用药等方面应加强研究,尽快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为保证SGN 合理用药,严格核对医嘱,用药期间严密监测,定期做好医嘱专项点评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医院SGN 用药问题,及时处理,最大程度保证SGN 使用合理性。建议临床在使用中药注射液时,必须辨证给药,使用过程中既要控制好滴注,还也要特别关注给药浓度,医护人员及临床中药师必须加强用药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出现的各种过敏反应,尤其在首次用药后,必须对患者的体征和生理反应情况进行监测,特别是用药后30 min 内,因这一时段是不良反应的频发阶段,用药中若发现患者出现皮疹、皮肤出血、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要立即停药,必要时进行对症处理,治疗过程中也要严格掌握患者的适应证,增强用药的科学性。对于舒肝宁注射液尽量避免3种及以上保肝药物同用。

猜你喜欢

溶媒注射剂说明书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风险防控管理
中药师干预对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爸妈,这是我的“使用说明书”
再婚“性福”说明书
说明书、无线电和越剧戏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参麦注射液溶媒选择合理性探讨
给“产品”写“说明书”
复合溶媒应用于阿维菌素结晶的研究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及药师审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