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沟道型弃渣场排水设施设计

2022-09-27兰景涛丛日亮赵会林

甘肃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渣场涵洞水沟

兰景涛,丛日亮,赵会林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长春 130021)

1 引言

沟道型弃渣场是指将弃渣堆放在沟道内,堆渣体将沟道全部或部分填埋,适用于沟底平缓、肚大口小的沟谷[1-2]。由于堆渣阻隔了沟道天然洪水的自然下泄,在弃渣场上游汇集了大量的汇水,弃渣场的安全稳定受到影响,导致渣体内部凝聚力和黏聚力等物理参数降低,渣体失稳,甚至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3-6];同时弃土弃渣被水流冲蚀进入下游河道,造成河道淤积,毁坏水利设施,影响正常行洪和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甚至引起洪涝或者地质灾害[7]。

因此,排水设施是沟道型弃渣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重要设施之一,可保障降水和沟道上游来水安全排泄,对弃渣场及其下游基础设施的安全、弃渣场植被恢复、复垦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基本情况

垣曲东南庄至岭沟道路工程位于山西运城市垣曲县解峪乡境内,线路总长度15.672 km,起点为东南庄村口北侧约200 m处,终点为岭沟高程950 m附近,沿线布置两条隧道,#1隧道长约808 m,#2隧道长411 m。工程设计等级为公路三级,设计行车速度30 km/h,行车道宽6.5 m,两侧土路肩宽0.5 m,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交通荷载分级为重交通等级,桥涵荷载为公路-Ⅱ级荷载。

工程占地面积58.08 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为44.30 hm2,临时占地面积为13.78 hm2。工程土石方总量228.20万m(3自然方,下同),其中土方开挖64.35万m3,石方开挖102.25万m3,填方61.60万m3,余方105.00万m3(松方146.21万m3)。工程总投资29 996.27万元,其中土建投资22 075.02万元。工程于2020年8月开工,2022年1月完工,建设总工期18个月。

2.2 气象特征

项目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冬季少雪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3.3 ℃。多年平均降水量628.2 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7月~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6.5%。多年平均蒸发量1999.1 mm。多年平均风速2.6 m/s,相应风向为NW。多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88.0 h,≥10 ℃积温4899.2 ℃,无霜期236 d,最大冻土深度37 cm,最大积雪深度19 cm。

2.3 弃渣场布设

本工程沿线共设置11个弃渣场地,占地面积总计13.78 hm2,占地类型为林地,均属于沟道型弃渣场,弃渣总量为146.21万m3。弃渣场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弃渣场基本情况表

3 排水设施设计

3.1 设计标准

(1)弃渣场级别。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 51018—2014),按照各渣场堆渣量、最大堆渣高度、渣场失事对主体工程或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3、#7、#8、#9弃渣场级别为3级,其余弃渣场级别为4级。

(2)排水工程级别及设计标准。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 51018—2014),#3、#7、#8、#9弃渣场排洪工程级别为3级;其余弃渣场排洪工程级别为4级。因工程地处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排洪工程级别提高1级,确定#3、#7、#8、#9弃渣场排洪工程级别为2级;其余弃渣场挡排洪工程别为3级。

(3)设计洪峰流量。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 51018—2014),并结合各渣场排洪工程级别,确定各渣场的防洪标准。根据各弃渣场的汇水面积,计算设计洪峰流量,具体见表2。

表2 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标准及防洪标准

3.2 排水设施布设

参照《水电工程弃渣场设计规范》(NB/T35111—2018),本工程弃渣场的排水设施主要包括渣体底部排水盲沟,马道内侧和渣顶前沿排水沟,渣顶和渣坡排(截)水沟,以及施工期临时排水沟[8]。

(1)排水盲沟。沟底清表后,在渣场底部低洼处布设块石排水盲沟,盲沟沟槽底宽1.0 m,顶宽2.0 m,两侧边坡坡比1∶0.5,深1.0 m,延伸至下游挡渣墙。块石回填后,在盲沟顶部铺设土工布。

(2)马道排水沟。在渣体马道内侧和渣顶前沿设置预制混凝土排水沟,将渣顶和坡面上的汇水引至渣场截水沟内,防止对渣体稳定产生影响。排水沟为矩形断面,断面尺寸为0.4m×0.5m(宽×深)。

(3)渣顶排(截)水沟。#1渣场、#4渣场和#10渣场上游侧道路设置涵洞排水,涵洞出口高程高于弃渣场渣顶高程,设计在涵洞出口设置顺接工程,在渣顶和渣坡设置排(截)水沟,将上游来水导入弃渣场排(截)水沟。

#5渣场、#6渣场、#7渣场和#9渣场上游侧道路设置涵洞排水,涵洞出口高程低于弃渣场渣顶高程,设计在涵洞出口设置顺接工程,在渣顶和渣坡设置排(截)水沟,排(截)水沟高程低于涵洞出口高程,将上游来水导入弃渣场排(截)水沟。

#2渣场、#3渣场、#8渣场和#11渣场不涉及道路涵洞,在渣顶和渣坡设置排(截)水沟,将上游来水导入弃渣场排(截)水沟。

排(截)水沟陡坡处设置阶梯式跌水,末端布置消力池,最终排入下游天然沟道。

(4)临时排水沟。弃渣堆放过程中,为防止雨季沟道集中地表径流对弃渣场的冲刷,设计在雨季来临前在渣顶和渣坡采取临时排水沟进行排水,排水沟底部及两侧进行压实,并铺设塑料薄膜。

3.3 断面尺寸计算

排(截)水沟断面尺寸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确定,公式如下:

式中:Q为最大洪峰流量(m3/s);A为过水面积(m)2,A=(b+mh)h,其中b为底宽(m),m为边坡系数,h为深度(m);C为谢才系数,用公式C=R1/6/n计算,其中n为糙率;R为水力半径(m),R=A/S,其中S为湿周(m),为底坡。

排(截)水沟断面尺寸计算情况见表3。

表3 排(截)水沟断面尺寸计算成果表

排(截)水沟设计考虑30 cm安全超高,即排(截)水沟设计水深+30 cm为各排(截)水沟的断面高度,同时根据排(截)水沟地形坡度,在排(截)水沟末端布置阶梯式跌水,并在出口设置浆砌石消力池。

3.4 设计验证

排水沟设计验证主要包括设计过流能力和流速,具体包括:

(1)排水沟设计过流能力应≥设计洪峰流量,如设计过流能力小于设计洪峰流量,应重新进行设计,增大设计断面。

(2)流速应同时满足不冲不淤的要求,即排水沟设计流速≥最小允许流速(0.40 m/s),且≤最大允许流速(3~5 m/s)。如排水沟设计流速小于最小允许流速,应增大纵坡,提高流速;如排水沟设计流速大于最大允许流速,应减小纵坡降低流速,或者采取沟道加固措施。

3.5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弃渣场的排水设施设计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需关注以下问题:

(1)排水沟宜布置在低洼地带、并尽量利用天然沟道。

(2)排水沟之间及其与承泄河道之间的交角宜为30°~60°,出口宜采用自排方式。

(3)排水沟应分段设置跌水,末端设置消能设施,当坡度缓,流量小时,可用消力池消能;当坡度陡,流量大时,应采用多级跌水或加糙消能。

(4)排水沟比降取决于沿线地形、土质条件等,不宜小于0.5%。

(5)排水沟设计应符合因地制宜、因材制宜、便于施工和管理、造价低廉等要求。

4 结语

沟道型弃渣场排水措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本工程采用渣体内排水盲沟排除渣体内渗水,采用马道和渣顶前沿排水沟排除渣面及渣坡汇水,采用周边排(截)水沟排除沟道及渣体周边汇水,采用渣顶临时排水沟解决施工期的排水问题,各排(截)水措施之间相互连接,构成弃渣场的排水系统,最终将渣面汇水及沟道上游来水安全排泄至下游沟道,保证了弃渣场的安全,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

猜你喜欢

渣场涵洞水沟
强夯法施工对高填方涵洞稳定性影响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全过程管控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稳定评估费用测算研究
高速公路涵洞安全性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运维现状简析
五一水库工程平地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降低深埋涵洞侧壁摩阻力的效果分析
掉进水沟
小蚂蚁过水沟
你能跨过那条水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