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生态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研究

2022-09-27李晓方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

中国食品 2022年18期
关键词:河南省有机食品

⊙ 文|李晓方 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

随着人们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绿色饮食、健康饮食”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开始登上老百姓的餐桌。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发展生态有机食品产业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主要 对河南省生态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

一、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概述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添加剂等物质以及转基因工程生成的产物,应用科学的生产技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有机农业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型农业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有机食品又称生态食品,是指按照有机农业的生产要求和严格规定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添加剂、合成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合物质,不使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和产物,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农产品以及加工产品。有机食品不仅更加安全,而且品质更优。

二、河南省发展生态有机食品产业的意义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种植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农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对当地的自然生态已经造成了一定的破坏。2016-2019年间,河南省化肥使用量平均为20.301274万吨,近年来虽较之前有所下降,但总体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仅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酸碱平衡,而且很容易造成农药残渣残留,进而发生土地板结、肥力下降等问题,不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

发展生态有机食品产业有助于维护当地的自然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进而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使用化肥、农药等一系列化学合成物质,依赖传统农业模式的人工化培育和现代生态技术的结合优势发展生产,保证产出食品的绿色、安全、健康、原生态,这样做既保护了自然生态不受破坏,环境恢复平衡,又有效地提升了食品的质量安全,可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食品供给。

与传统的农业生产不同,有机农业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杀虫剂等物质,追求自然、原生态的生产模式,意味着生产中各个环节都需严格把控,这就必须付出更多的人工成本。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发展有机农业缓解了因工作机会短缺、发展前景不佳而导致农村人口外流迁徙的情况,减少当地的空巢村落。同时,有机农业还可改善地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集体共同发展,为当地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集体致富提供助力。

与西方主要国家相比,中国的有机农业生产起步较晚,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目前,中国的有机农业生产规模还比较小,且存在生产效率低下、加工程度不深等诸多问题。目前,国内的有机产品市场仍以蔬菜、豆类、水果等初级产品为主,出口到国际市场的有机食品也多为初级食品原料。随着国际市场对有机食品消费需求的逐步扩大,国内有机食品企业纷纷瞄向国际市场,以发达国家的标准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内有机产品的质量,有利于扩大有机产品的出口贸易,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有机产品品牌,为后续抢占国际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河南省发展生态有机食品产业的优势

地形地貌上,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环山,中部与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平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56%,耕地面积位居全国第三,可利用耕地面积较广;气候特点上,河南省属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的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土壤状况上,河南省多数农用耕地为全钾与速效钾含量较高的棕壤土,土壤质量较好;水文资源上,有黄河、丹江、漳河等多条河流流经,可灌溉用水丰富,且水质良好,便于有机种植和养殖推广。适宜的自然地理条件为河南省发展有机食品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有机食品产业的推广成为可能。

从劳动力条件来看,河南省作为国内有名的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占比较高,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丰富,为发展有机食品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人力;从交通条件来看,河南省内不仅有京广、京九、陇海铁路,京珠、连霍高速公路等线路穿过,而且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欧班列、国际陆港等工程建设的推进,面向国际的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物流优势由此确立;从发展经验来看,河南省自1990年便开始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多年积累的产业发展经验和技术创新有助于有机食品产业的生产实践;从政策支持来看,河南省政府强调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等农业发展目标,并出台《河南省关于加快推进绿色食品发展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方案,支持推进省内绿色食品产业及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为河南省有机食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助于有机食品产业在当地的生产实践。

四、河南省生态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与国内东北、东部沿海地区的有机食品产业相比,河南省有机食品产业存在起步晚、品牌知名度低、国内市场竞争性不强等劣势,但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调整,河南省生态有机食品产业逐渐呈现出新的面貌,尤其是近些年来发展增速明显加快。目前,河南省有机农业已经发展形成了黄河滩区、中部地区、南阳盆地和豫南片区等一系列具有集聚效应的地理分布格局。

其中,黄河滩区有机作物的种植面积较广,日常管理采取企业化运作,但产出多为附加价值不高的有机粮,有机果蔬产出明显不足,且由于产品加工程度较低,对外供给的多为初级食品原料,经济效益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中部地区有机农业发展的品样众多,多生产有机果蔬等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产品,当地利用科学先进的工艺技术对初级原料进行加工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积极参与相关的质量标准检验,通过有机食品中心的认证提升产品的认知度。但该地区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就是部分作物的种植面积较小,难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供给市场的持续动力不足。南阳盆地的有机农业经营品种多、区域特色明显,当地通过建立相关的科技示范基地迅速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产品多进行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与效益较好,不足之处是相关的龙头企业较少,难以对产业发展形成强力的带动效应,缺乏一定的规模优势。豫南片区积极推进有机茶产区的建设,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茶品牌的市场号召力较强,但存在的问题是有机茶市场相对混乱,以次充好的现象频发,产品品牌因此受到影响,且市场需求缺乏稳定性,产品销路受到挑战。

其一,有机食品生产种类和产业规模存在不平衡。结合河南省多个有机农业分区的实际情况来看,产品种类单一、附加值小、经济效益一般的地区规模优势反而明显,产品种类丰富、附加值高、经济效益良好的地区在发展规模方面反而存在短板。若放任这种不平衡的情况持续下去,除了造成生产资源浪费、影响产业效益外,还会打击当地民众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信心,不利于有机食品产业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其二,产品的加工程度不深,经济效益不强。河南省生态有机食品多为小麦、大豆、果蔬等简单的食品原料,产业的经济效益多依靠产品本身具有的附加值,既难以迎合日趋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可创造的经济效益也比较有限。其三,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缺乏。生态有机食品产业作为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发展除了需具备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外,专业知识技术的投入也不可或缺。但河南省掌握有机农业生产专业知识及技术的人才较少,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后续发展。其四,有机食品生产缺乏广阔可利用的市场。与一般的食品相比,有机食品的生产成本更高,因而市场价格也相对较“贵”。但“高昂”的价格使得有机食品的消费市场相对较小,成为中高端级别消费者的小众消费产品。

五、河南省生态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建议

积极推进有机产品的多样化生产,丰富补充有机产品种类,改变有机产品的单一化生产;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适当调整不同种类有机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附加值较高、经济效益良好的产品生产规模,减少耗费成本高、经济效益较差产品的生产规模。

相关企业要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对初级有机食品进行深层次加工,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适当延长有机食品的产业链,提升有机食品的经济效益。

重视对有机食品产业的科技投入,通过为有机食品生产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邀请专业的技术人才开展培训、组建专家指导团队对难题进行攻关研究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知识技能,为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助力。

要进一步明确产品的市场定位,打造属于当地的有机新品牌,并通过目标客户智能推荐、上门送货服务、建立意见评价反馈机制等方式提升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生态有机食品与传统的食品相比具有更安全、绿色、优质等显著优点,河南省有着发展生态有机食品生产的先天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想破除发展困境,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让生态有机农业成为河南省的优势产业。

猜你喜欢

河南省有机食品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