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烹饪专业实施精准育人的策略

2022-09-27陈荣显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中国食品 2022年18期
关键词:精准中职目标

⊙ 文|陈荣显 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为了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重视,其中也包括中职教育。但当前,我国中职教育中的烹饪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许多缺陷,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还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所以在中职烹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精准化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精准化教学概述

精准化教学是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的行为理论提出的一种比较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一开始用于小学教育中,在课堂中会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确保教学整体的高效及科学性。后来,精准化教学不断发展演化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结构,老师会依照学生具体的学习水平和教学目标,遵守教学和学习规律,提升课堂教学的现实价值,创建科学完善的教学结构、教学系统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充分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确保教学结果能够尽量靠近教学目标,提升教学品质。

二、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现状

按照相关规定要求,中职院校烹饪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够推动国家发展建设,具备中级职称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烹饪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然而,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同地区的中职学校会受本地教育与劳动部门以及餐饮行业的约束,导致中职学校的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差距,模糊了培养目标,且目标设定不够科学、完善。除此之外,地区经济发展也会影响烹饪教育行业的发展,因而教学目标会明显受到地域经济的约束。目前,大多数烹饪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并未依照社会状况做好适当的调整,导致其无法迎合现代烹饪行业的发展潮流与形势,不但浪费教育资源,而且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率不高。

烹饪专业比较注重实践操作,但大部分的学校一般都是采用“理论讲解—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单一教学模式,该教学方式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还会采用“师徒”教学模式,尽管传统厨师的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以个人经验为主,经常使用“少许”“适量”等词汇,使学生无法获得精准的指导,从而明显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烹饪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会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烹饪专业是非常注重实践性的,只通过卷面考试成绩来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比较片面,不仅无法实现评级的基本目标,还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向。

三、中职烹饪专业实施精准育人的策略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完成教学后学生应当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的基本内容,是所有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正在逐步细分,中职烹饪专业也应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从而使教学目标更加精准化。目前,中职烹饪专业不仅需要为餐饮行业培养优质的烹饪技术人员,还应培养宴会筹划人员以及营养搭配人员。因此,中职烹饪专业的教学目标应不断趋向于培养初中级烹饪人才,而且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综合素质,比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积极向上;能遵守道德规范,提高综合素质;能提升文化素质,掌握烹饪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并有进取精神、创新精神等。

而要想达到上述要求,就需要教师在烹饪专业教学中实施精准育人,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化差异和学习能力等等,认真分析学生的天赋和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实施分层教,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学习需求,提高教学针对性,实现精准教学,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1)项目式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是由教师提出项目,然后要求学生分组完成。比如,在烹饪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让学生设计两桌宴会餐”的项目,具体要求是总价在400元左右,包含冷热菜、面点、果盘及装饰等。然后教师把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任命一名学生为厨师长,全权负责本次宴会的设计,让他给组内其他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包括计算原料成本、菜品营养分配、果盘装饰以及冷热菜的烹制等,当学生完成项目后教师应对项目的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由主角变成了配角,学生变身主体,教师化身观察者,对各组学生进行观察,如发现操作不规范的地方可以立即指出,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2)校企教学模式。烹饪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很多学校都采用了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弥补学校实践教学场地的不足,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储备人才力量,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除了校企合作,中职学校的烹饪专业还应主动地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达到校内教育、校外实训的良好教学效果,为学生开展实习提供便利。

目前,中职烹饪专业的教学评价依然以纸面评价为主,考试成绩依旧是评价的中心内容,几乎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事实上,这种评价方式很不科学,不仅无法发挥评价的真正作用和价值,还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影响。为此,中职学校烹饪专业应当优化评价体系,不能只依赖于考试成绩高低或某道菜肴的味道来评价学生,而应构建全面、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含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比如,在评价时应多注重学生平日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情况、实践中的表现、项目完成情况等,对学生实施精准化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指导与激励作用,使学生在发现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除了对学生评价进行优化外,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也应该加以优化,评价内容应包含专业理论水平、文化素质、专业实践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除此之外,还应当整体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学生管理能力以及教学规划设定能力等,确保教师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全面。

综上,中职院校烹饪专业开展精准化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重要途径,中职院校烹饪专业应当多多关注精准化教学,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模式、优化评价体系三方面来实现教学的精准化,从本质上提升烹饪专业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精准中职目标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