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湟源县青杨叶锈病发生调查及药剂试验探讨

2022-09-26陈玉红

青海农林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青杨甲环唑叶锈病

陈玉红

(湟源县林业工作站,青海 湟源 812100)

杨树属杨柳科( Salicaceae)杨属(Populus)植物。因其具有速生优质、轮伐期短、适应性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容易等特点[1],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重要的工业用材林、防护林及园林绿化树种[2]。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杨树是青海乡土树种之一,被称为造林绿化中的速生树种,广泛用于荒山造林,四旁植树和园林绿化,也是固堤护森主要树种,在生态屏障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中青杨具有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然而,杨树上发生的病虫害不但多而且重, 其中青杨叶锈病(Melampsoralarici-populina) 是一种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寄主种类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叶部病害[3-5]。已见报道的国家和地区近 40 个,危害青杨及其杂交种的多种杨树,遍布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几乎有杨树的地方都可见到它的危害[6-8]。青杨叶锈病在我国可使杨树干重减轻29%-32%,材积损失31%-42%,生长量损失65%,严重影响杨树用材林及防护林的发展。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等因素,青杨叶锈病在青海省湟源县普遍发生,造成叶片锈黄,因失水失养而提前30-50d落叶,严重时整株干枯死亡,威胁到城乡生态屏障安全。

目前对杨树叶锈病的防治世界各国仍然采用化学防治为主[9-11],如25%粉锈宁,25%多菌灵、1∶1∶100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烯唑醇、三唑酮、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都有推荐。

在药剂筛选研究方面,张山林等[12]选取了70%甲基硫菌灵、40%多菌灵、45%代森铵、石硫合剂和15%三唑酮5种杀菌剂在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南阳山苗圃和康乐县哈鹿苗圃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刘宝生等[13]在天津市选取了10种杀菌剂对杨树锈病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测试,但是在青海高原地区对青杨叶锈的药剂筛选研究鲜有报道。

本研究在对青海西宁市湟源县主要乡镇青杨叶锈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明确我县青杨叶锈病为害程度,并开展了针对叶锈病的药剂试验,旨在为生产上药剂防控杨树锈病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43%戊唑醇SC(北京中农联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5%多抗霉素AS(青岛润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0.3%四霉素AS (辽宁微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10%苯醚甲环唑WG(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公司生产)。

1.2 供试树种:青杨。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选用43%戊唑醇SC、10%苯醚甲环唑WG、5%多抗霉素AS、 0.3%四霉素AS四种药剂,每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666.7m2,小区随机排列,每公顷药液量为750kg,每种药剂的用药量见表1。采用车载式高压喷雾方式,在各个药剂试验区域内,药液均匀喷施在青杨树叶的正反面。试验安排在波航乡纳隆村(海拔2770m),喷药时间:7月16日。

表1 各处理药剂用量

1.3.2 青杨叶锈病发生情况调查

分别在波航乡(6个村)、和平乡(11个村)、城关镇(8个村)、东峡镇(5个村)30个村青杨成片林进行调查,在样方内随机抽样调查30株树,每株不同方位随机选取100片左右叶片,统计感病叶片数、计算百叶受害率。

青杨叶锈病危害程度划分标准:

轻度:感病叶片占调查总叶片数的5%-20%;

中度:感病叶片占调查总叶片数的21%-50%;

重度:感病叶片占调查总叶片数的51%以上。

1.3.3 药剂试验效果调查

药后第3d对各处理进行调查。每个小区设立3株样株,每个样株随机调查不同方位3个枝(50cm),调查所有叶片,统计感病叶数,夏孢子堆干枯叶片数,计算夏孢子堆干枯叶率。

夏孢子堆干枯叶率(%)=(施药后夏孢子堆干枯叶/受害叶片数)×100%

1.4 数据处理

利用Microsoft office 2016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利用DPS7.05软件处理数据,将统计结果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青杨叶锈病发生危害调查

2021年7月上旬对湟源县波航乡、和平乡、城关镇、东峡镇的30个行政村青杨叶锈病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湟源县青杨叶锈病发生普遍,叶片发病率在33.27%-70.00%之间,平均叶片发病率53.56%,其中,东峡镇平均叶片发病率最高为60.62%,其次和平乡59.50%、波航乡57.35%,重度发生;城关镇轻度发生,发病率最低,为38.03%。

表2 湟源县青杨叶锈病发生情况调查表

2.2 药剂试验研究

在青杨叶锈病发生期进行四种药剂喷药防治,药后第3d调查和计算夏孢子干枯叶率,由表3可知。 处理A(43%戊唑醇SC)效果最好,夏孢子干枯叶率84.71%;其次为处理B (10%苯醚甲环唑WG)夏孢子干枯叶率79.46%;处理D(0.3%四霉素AS)夏孢子干枯叶率70.82%;处理C(5%多抗霉素AS)效果最差,夏孢子干枯叶率49.43%。对不同药剂杀菌效果进行显著性比较,处理A与处理C和处理D相比差异极显著,与处理B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表3 药剂防治青杨叶锈病试验统计表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病害调查结果表明,湟源县青杨叶锈病发生普遍,大部分地区重度发生,叶片发病率在33.27%-70.00%之间,平均叶片发病率53.56%;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43%戊唑醇SC杀菌效果最好,夏孢子叶干枯率81.23%;其次为10%苯醚甲环唑WG 79.46%,0.3%四霉素AS效果较差,5%多抗霉素AS效果最差为49.43%;防治青杨叶锈病可选用43%戊唑醇SC1000倍、10%苯醚甲环唑WG 1000倍,此外,生物制剂0.3%四霉素AS600倍对青杨叶锈病具有一定杀菌效果,该药剂可以与以上两种化学药剂交替使用。

张山林等[12]对9种杀菌剂进行了对青杨叶锈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并筛选出对青杨叶锈病夏孢子萌发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5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其中三唑酮效果最佳,45%代森铵、40%多菌灵和石硫合剂效果较好,甲基硫菌灵效果最差。刘宝生等[13]用10种杀菌剂对杨树锈病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测试,发现使用40%氟硅唑EC6000倍液、43%戊唑醇SC4000倍液、45% 咪鲜胺EW1500倍液、40%苯醚甲环唑SC3000倍液、40%嘧菌酯SC2500倍液喷雾处理,可以高效控制该病为害。张山林和刘宝生等的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药剂防治的参考,本研究选择的四种药剂中2种药剂43%戊唑醇和10%苯醚甲环唑的有效成分是跟刘宝生等所用的是一样的,也为了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产生抗药性,我们还选择了5%多抗霉素AS和0.3%四霉素AS进行了药剂实验。本研究直接以夏孢子干枯率更直观的反应所选的四种药剂的杀菌效果。

杨属树种对叶锈病的感病性各有不同,选育和栽培抗病树种防治杨树叶锈病是切实可行且经济有效的措施。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种植结构,阻止病原菌远距离传播,阻断锈菌侵染循环,是对青杨叶锈病更科学和更合适的防治方法。

猜你喜欢

青杨甲环唑叶锈病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45%苯醚甲环唑·异菌脲悬浮剂
河南省55个冬小麦品种叶锈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赋予谷类作物叶锈病抗性
杨树叶锈病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策略
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苯醚甲环唑·吡虫啉拌种控虫防病效果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青杨硬枝扦插育苗技术
20个木桶的心愿
20个木桶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