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0万人口以上城市用地与人口变化特征简析
2022-09-26陈相利李树枝祝培甜
陈相利,李树枝,祝培甜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 100812)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人口与土地利用的合理配置是新型城市化的重要前提[1]。据世界银行统计[2],过去50年,全球约有13亿人从农村迁入城市。2001—2021年,全球城市人口由29.2亿增加到43.5亿,年均增长2.4%;城市化率由47.1%提高到56.2%,累计同比增长19.3%。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得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协调和互动关系逐渐成为当前城市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3]。目前,大量学者从不同空间尺度对用地扩张和人口增长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刻画,但以国家[4]和省域[5]为分析尺度的空间格局偏大,不具有实际性;以地级市[6]、主要城市[7]、城市群[8]为研究对象所阐明的区域性问题又不具有普遍性[9],且其中还存在大量的非城市化地区[10]。当前,世界各国对城市规模的界定通常由统计当局自行定义,缺乏国际统一对比标准[11]。
2021年6月,发布了《世界城市区域研究报告(第17版)》(以下简称《报告》)[12],该《报告》自2005年起,每年对全球50万人口以上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和人口密度进行统计和排名,为全球城市对比分析提供统一标准,并指出建成区尺度是唯一有足够数据接近国际标准来估算城市密度的空间载体。本文基于2011年和2021年《报告》[12-13],对全球城市用地和人口增长特征进行分析,为城市发展和区域研究提供参考。
1 相关定义和数据来源
《报告》将城市建成区描述为集中连片的城市发展区域,不包括农村地区。建成区土地面积来源于卫星影像,利用“城市足迹”划分范围,即在晴朗的夜晚能够通过飞机或卫星观察到的照明区域,“城市足迹”数据不考虑大都市区或国家次级管辖区相关的行政边界。人口数据来源于全球人类居住委员会数据库,部分基于国家人口普查机构或其他来源数据。
2 城市土地利用情况
2.1 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
目前,全球50万人口以上城市共有985个,人口总数约为22.7亿,占全球城市人口的51.4%,其中,50万~100万人口和100万~250万人口城市较多,合计占50万人口以上城市总数的78.4%;1000万人口以上城市36个,占比3.7%(图1)。全球50万人口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54.7万km2,人口密度为4154人/km2,人均用地面积为240.7m2/人(表1)。
图1 2021年不同人口规模城市数量占比
2021年,在全球50万人口以上城市中,15.7%的城市为人口密度大于10000人/km2的高密度区,其中,2.3%的城市为人口密度大于20000人/km2的极高密度区;29.3%的城市人口密度在5000人/km2~10000人/km2之间;43.6%的城市人口密度在2000人/km2~5000人/km2之间;11.3%的城市为人口密度小于2000人/km2的低密度区(图2)。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在密度较高的历史核心区之外拥有密度较低的广阔郊区,一些汽车发达的城市很少或几乎没有高密度城市核心区。
图2 2021年不同人口密度城市数量占比
2.2 区域人口与用地现状
亚洲50万人口以上城市数量最多,为519个,占全球同类城市人口总数的56.6%,人口密度为6129人/km2,人均用地面积为163.2m2/人。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区域的国家城市人口密度较小,均在5000人/km2以下。其中,北美洲和大洋洲是50万人口以上城市密度最小的地区,平均人口密度分别为1618人/km2和1580人/km2;人均用地面积618m2/人和632.9m2/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表1)。
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和巴西是世界上50万人口以上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城市数量分别为214、109、76、37和33个,人口总数约占全球城市人口总量的45.7%。孟加拉国的城市人口密度最大,为25996人/km2,其次是刚果(金),城市人口密度为17447人/ km2,中国城市人口密度为4623人/km2,美国城市人口密度仅为1195人/km2(表1)。
表1 2021年全球50万人口以上城市情况
2.3 超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2021年,世界上有36个超大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其中,亚洲分布最多,为23个,占比63.9%;非洲有4个,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有3个。中国城市数量位居全球榜首,为6个,包括上海、广州-佛山、北京、深圳、成都和天津,印度次之,为5个。人口超3000万的城市有3个,分别为东京-横滨(3911万)、雅加达(3536万)、德里(3187万)(表2),基本集中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纽约建成区面积最大,为12093km2,是伦敦的7倍,巴黎的4.3倍;其次是东京-横滨(8231km2);达卡(456km2)和金沙萨(466km2)建成区面积最小。孟加拉国达卡的人口密度最大,为36941人/km2,是纽约的21.4倍,巴黎的9.5倍,伦敦的5.8倍;其次是金沙萨(32295人/km2)(表2),人口密集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两个区域,且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城市人口和用地的严重失衡。
表2 2011年和2021年世界超大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情况
2011—2021年,全球超大城市数量由27个增加到36个,累计增长33.3%,其中,曼谷和成都城市人口分别增长148.3%和130.8%,增幅明显。总体来看,人口快速聚集区域主要集中于亚洲和非洲,其中,亚洲城市增长最为明显,城市化发展处于加速期。研究期内,部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为应对过度集聚产生的“城市病”问题,进而控制人口急剧膨胀和城市无序蔓延,逐渐实行分散化城市扩张和多中心城市发展结构,城市人口和用地面积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其中,以日本表现最为明显,东京-横滨、首尔-仁川和巴黎等大都市区较为显著,城市化发展进入后期阶段。当前北京城市人口与纽约市大体相当,但建成区面积仅为纽约城的三分之一,在全市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已逼近资源天花板的现实条件下,加强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空间布局是当前和未来工作的重点。
3 城市人口与用地变化特征分析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城市数量逐渐增加,城市人口不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持续扩张。2011—2021年,全球50万以上人口城市数量由796个增加到985个,累计增长23.7%;城市人口由16.8亿增加到22.7亿,累计增长35.1%;建成区面积由23.3万km2扩张到54.7万km2,累计扩张134.8%。城市用地扩张速度远超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密度由7230人/km2下降到4154人/km2,累计减少42.5%;人均用地面积由138.3m2/人增加到240.7m2/人,累计增长74%。
根据两期数据计算分析表明,全球城市用地扩张和人口增长区域差异大。2011—2021年,全球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主要表现为以下情况。
(1)城市用地扩张快于人口增长,人口密度下降,人均用地呈增加趋势。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亚洲等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赖布尔、伊朗德黑兰和阿塞拜疆巴库等。印度赖布尔人口由96万增加到103.3万,增长7.6%;建成区面积由39km2增加到142km2,扩张264.1%;人口密度由24500人/km2下降到7252人/km2,降低70.4%;人均用地由40.6m2/人增加到137.5m2/人,增长238.7%。伊朗德黑兰人口由731.5万增加到1381.9万,增长88.9%;建成区面积由777km2增加到1704km2,扩张119.3%;人口密度由9400人/km2下降到8109人/km2,降低13.7%;人均用地由106.2m2/人增加到123.3m2/人,增长16.1%。中国部分城市土地扩张显著快于人口增长,如扬州人口增长32.5%,建成区面积扩张614.3%。
(2)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基本同步,人口密度整体保持稳定,人均用地变化不大。如印度德里、巴西圣保罗、俄罗斯莫斯科等。巴西圣保罗人口由2039.5万增加到2249.5万,增长10.3%;建成区面积由2914km2增加到3237km2,扩张11.1%;人口密度由7000人/km2下降到6948人/km2,人均用地保持在143m2/人左右。中国部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扩张较为平缓,如珠海人口增长38.4%,建成区面积扩张41.1%。
(3)城市用地扩张低于人口增长,人口密度增加,人均用地呈减少趋势。主要集中于亚洲南部,如泰国曼谷、卡塔尔多哈和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等。泰国曼谷人口由706.5万增加到1757.3万,增长148.7%;建成区面积由2202km2增加到3199km2,扩张45.3%;人口密度由3200人/km2增加到5494人/km2,增长71.7%;人均用地由311.7m2/人减少到182m2/人,降低41.6%。卡塔尔多哈人口由60万增加到152万,增长153.3%;建成区面积由311km2增加到575km2,扩张84.9%;人口密度由1900人/km2增 加 到2644人/km2,增 长39.2%;人均用地由518.3m2/人减少到378.3m2/人,降低27%。中国部分城市化发展处于加速阶段的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如昆山人口增长202.0%,建成区面积增长51.1%。
(4)城市用地和人口规模有所减少。如法国里昂、德国法兰克福、奥地利维也纳等。法国里昂人口由147.5万减少到144.8万,降低1.8%;建成区面积由954km2减少到461km2,降低51.7%;人口密度由1500人/km2增加到3141人/km2,增长109.4%;人均用地由646.8m2/人减少到318.4m2/人,降低50.8%。中国阜新、佳木斯和鹤岗等城市人口收缩明显,人口分别减少了37.3%、36.3%和20.4%。
4 结束语
影响城市发展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历史文化、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自然地貌、水资源丰富程度等[14],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城市用地与人口增长情况差异巨大。2011—2021年,全球城市化发展主要表现为:欧美等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城市规模基本表现为缓慢发展甚至逐渐逆城市化和趋于多核化,整体处于成熟期;而亚洲等城市化处于中低水平的发展中地区,其城市规模则明显呈现出急剧扩张和持续上升态势,整体处于加速期,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城市人口密度整体下降,城市用地扩张和人口增长区域差异大。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与全球趋势一致,整体上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东北三省城市人口呈现出收缩态势;城市规模以土地扩张为主,且中等规模城市扩张更加明显。
结合世界城市发展规律,在中国大城市尤其是新一线城市发展中,要根据城市发展阶段,匹配好人口增长和用地供应问题,不断促进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相协调,努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