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重网络中考虑自我损耗机制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型

2022-09-26朱宏淼

系统工程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传播者双重隐性

朱宏淼,闫 辛

(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上海 201620;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上海 201620)

1 引 言

Michale Polanyi 提出,知识按照可呈现程度的不同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普遍存在于企业组织中[1].现有研究认为,显性知识在组织中只占10%,另外90%则属于隐性知识[2].隐性知识具有独占性、不易表达性、难以规范性、不易分享性等特征,不会受到抄袭、模仿而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所以成为企业获得并维持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3,4].由于认识不足、表达困难、垄断心理、组织体制、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和技术手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组织如何有效地促进员工间隐性知识的传播,成为复杂的知识系统工程和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员工间隐性知识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正式的师徒制传承与非正式随机接触[5].正式的师徒制传承是指组织通过管理系统指定一些资深的员工以资历较浅或绩效不佳的员工为传授对象,关注其智能与技能发展,密切地通过日常工作的讲解、示范进行培训与开发,使学习者有针对性地逐渐获得隐性知识.非正式接触是指员工在私下人际沟通的过程中建立非正式关系,从而自由地随机交流[6].现实中有些企业在鼓励员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途径沟通后促进了其通过另一途径分享隐性知识,而有些企业在鼓励员工通过一种途径沟通后反而对其通过另一途径的传播效率产生负向影响[7].为了解读以上现象并寻求解决方案,本文尝试引入自我损耗理论.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模型,该理论认为,正如肌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会变疲劳,导致力量下降一样,自我在使用自我控制资源后也会出现一种暂时性的心理资源匮乏状态,从而使后续的执行能力和意愿耗竭[8].根据自我损耗理论,员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途径分享隐性知识后很可能导致其心理资源耗尽,一旦耗尽,后续的隐性知识分享行为将变得更加费力,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恢复[9].此外,自我损耗不仅会影响自身的认知,也会影响到他人对自身的感知和判断[10].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若感知到对方处于自我损耗的状态,则会阻碍人际信任的建立[11,12].员工通过一种途径沟通的次数过多可能引起自我损耗,从而对其通过另一途径分享隐性知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融合使用两种途径来促进隐性知识传播是最佳方案.然而,目前尚鲜有研究探讨员工如何通过两种途径实现隐性知识传播效率的最大化.因此,从自我损耗理论出发,深入研究员工通过正式与非正式两种途径沟通如何交互作用影响隐性知识的传播,探究基于两种途径的隐性知识传播策略已然变得重要而紧迫.

兴于世纪之交的网络科学在过去二十年间取得重要进展,网络科学中的双重网络理论为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双重网络是对复杂网络的拓展,其重点关注真实复杂系统中元素在两个不同层次的交互作用[13].随着对网络特性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复杂系统中的元素往往通过不同的渠道相互作用,也就是元素间存在多种连接方式,此时单一的网络结构并不能准确且充分地描述复杂系统中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14].因此,复杂系统研究中区分这些不同类型的连接十分必要.双重网络即提供了这样一个框架,可以将同一组元素间的两种不同作用方式区别对待,以进行更为精确的复杂系统研究[15].双重网络中只有一组节点,这组节点同时属于两个层次,节点之间在两个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连接方式,每一组连边与节点形成一个子网络,进而构成双重网络的其中一层[16].如果用节点表示员工,将员工通过正式的师徒制传承形成的连接看作一种类型的边,将员工通过非正式随机接触形成的连接看作另一种类型的边,那么可以将同一员工群体通过正式与非正式两种途径沟通构成的复杂系统看作一个双重网络.该双重网络包括两个节点相同而边不同的子网络,即正式与非正式子网络.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双重网络中正式与非正式子网络之间隐性知识传播的交互作用机理,来探究多途径沟通如何交互影响员工隐性知识的传播,进而探索正式与非正式两种途径交互作用下的隐性知识传播最优促进策略.

大量学者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研究知识及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演化机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首先,有学者构建静态网络模型,主要研究网络的拓扑模式和属性强度等对知识传播的影响.例如,Cowan 等[17]建立复杂网络知识传播模型,研究创新型产业中知识传播的机理与演化过程,比较随机和正式两种交互方式对知识传播的影响.王文平和张兵[18]在分别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的知识网络中研究节点之间的动态关系强度对知识流动的影响.其次,有学者对静态网络模型进行拓展,构建动态网络上的知识传播模型,主要研究网络结构的动态变化,如增删节点、边或社团组织对知识传播特征的影响,通过这类研究寻求改变网络结构从而促进知识传播的方法.例如,Cowan 和Jonard[19]构建动态网络知识扩散模型,研究不同的知识交互方式对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绩效的影响机理.张薇和徐迪[20]构建动态异质性知识网络上的多种知识积累模型.此外,传播动力学理论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网络中传染病传播[21,22]、产品扩散[23]、谣言传播[24]、舆论演化[25]、隐性知识传播[26,27]、风险传播[28]以及口碑情感传播[29]等问题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工具.有学者将动力学理论推广到网络上,构建复杂网络上的隐性知识传播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来研究关键影响因素,揭示局部节点的隐性知识在整个网络中是如何流转的.例如,张生太和朱宏淼[30]构建均匀网络上的隐性知识传播动力学模型,探讨人员流动对两组织间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杨湘浩等[31]在均匀网络中建立考虑遗忘机制的企业隐性知识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传播者由于遗忘或对考察的隐性知识失去兴趣对企业内部网络隐性知识传播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遗忘因素的影响.但以上网络隐性知识传播动力学研究在建模过程中将员工群体看作是均匀混合的,即假设所有个体接触是等可能的,忽略了个体间的接触过程和群体间混合模式对传播过程的影响.

简言之,复杂网络动力学理论已然在隐性知识传播研究中得到较好的应用,通过对复杂网络上的隐性知识传播过程进行动力学建模和传播机理分析,可以了解传播的全局性态,预测其变化发展趋势,为制定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但现有关于复杂网络上的隐性知识传播动力学研究主要从单层网络的视角展开探讨,即仅考虑个体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32],而员工通过正式的师徒制传承与非正式随机接触两种途径传播隐性知识构成的复杂系统难以用单层网络刻画和研究.随着复杂网络动力学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已有学者将单层网络中的动力学模型扩展至双重及多重网络,对多途径的传染病传播[33]、疾病与信息相耦合的传染病传播[34]等进行动力学研究,但对双重网络中的隐性知识传播动力学研究仍相对较少.隐性知识传播与传染病传播的普适性价值及传播机制截然不同:首先,隐性知识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记忆性,员工通过一种途径沟通对其通过另一途径分享隐性知识有重要影响;其次,员工可以通过独自回顾复习重新获得被遗忘的隐性知识,复习机制在隐性知识传播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35].因此,有必要建立正式与非正式两种途径构成的双重网络中符合隐性知识传播特征的动力学模型,进而探究基于正式非正式两种途径的隐性知识传播机理及促进策略.

综上,国内外现有研究已取得很多有益的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现有隐性知识传播研究较少从双重网络理论和自我损耗理论的视角探讨如何通过正式的师徒制传承与非正式随机接触两种途径实现员工间隐性知识传播效率的最大化.鉴于此,本文首先建立正式与非正式两种途径构成的双重网络中考虑自我损耗机制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型;其次,对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隐性知识在双重网络中持续传播的阈值条件,比较双重网络中的隐性知识传播阈值与各单层网络中的隐性知识传播阈值之间的关系;最后,对隐性知识在双重网络中的传播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探究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每一途径沟通次数的变化对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并提出基于正式与非正式两种途径的隐性知识传播策略.

2 双重网络中隐性知识传播模型构建与分析

2.1 双重网络框架构建

首先,双重网络框架如图1所示,双重网络包括两个子网络: 员工之间通过非正式的随机接触构成的非正式子网络与员工通过正式的师徒关系进行面对面直接沟通构成的正式子网络.两个子网络的节点完全相同,都表示员工个体,但正式子网络中的边(实线)与非正式子网络中的边(虚线)是不同的,分别表示正式与非正式两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并且如图1(a)(b)所示,双重网络的层间边由节点本身连接.本研究在模型构建中不考虑边的有向性和权重,因此,正式与非正式双重网络可以抽象为一个无权无向图G=(V,E1,E2),其中,V表示点集,E表示每个子网络的边集.其次,分析这一双重网络的网络结构.由于每个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式的师徒关系面对面沟通的次数大体上是接近的,因此,假设正式子网络是一个均匀混合网络.然而,每个员工在单位时间内与其他人随机接触的次数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例如,有的员工在工作中很少与其他人自由闲谈,而有的员工经常在工作时间与其他人自然地聚集在一起讨论问题,并认为这种群体头脑风暴比员工孜孜不倦地坐在固定的位置上辛勤工作更有意义和效果.因此,假设非正式子网络是一个具有复杂连接的网络.

2.2 模型构建

假设1设单位时间内每个节点在正式子网络中面对面沟通的次数为一常数C,设一个节点在单位时间内与其他人随机接触的次数k为该节点在非正式子网络中的度.

设双重网络中节点总数为N,依据节点单位时间内在非正式子网络中随机沟通的次数对其进行分类,用N(k,C)表示在非正式子网络中度为k、在正式子网络中度为C的节点总数.一个随机选取的节点在非正式子网络中度为k的概率为p(k)=即为度分布.根据Ebbinghaus 的“遗忘曲线”理论,如果学习者刚吸收的隐性知识没有及时复习,大约一星期后所学的隐性知识就可能被遗忘.此时,遗忘者可以通过回顾复习重新获得隐性知识,并且重新获得被遗忘的隐性知识并不需要与第一次学习所用相同的时间,这一机制被称为“复习机制”[35].本研究在建模中考虑回顾复习机制对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针对某一隐性知识,按照是否获得或遗忘该隐性知识以及在隐性知识传播中承担的角色,将节点分为三类: 学习者、传播者与遗忘者.学习者指从未获得该隐性知识的节点,传播者指已获得该隐性知识的节点,遗忘者指获得该隐性知识后又将其遗忘的节点.分别用S(k,C)(t),I(k,C)(t),R(k,C)(t)表示t时刻在非正式子网络中度为k、在正式子网络中度为C的学习者、传播者与遗忘者数量.

根据自我损耗理论,持续的人际沟通行为从个体有限的心理能量中获取,这些心理能量易于耗尽,一旦耗尽,将引起心力耗竭,导致后续的人际沟通行为变得极为费力,并且容易受到非任务冲突、冲动以及环境中干扰因素的影响[36].自我损耗理论提出初期对这种心理能量的命名为自制力,但人际沟通行为也包含在原有的理论中,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渐发现隐性知识共享等复杂的智力活动都需要这种能量的参与,自制力一词窄化了概念的内涵,因此学者们将之称为心理能量[11,12].如果一个传播者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式的师徒关系与他人面对面沟通的次数过多,即C的值较大,那么很可能引起自我损耗,从而导致其单位时间内随机沟通的次数降低.

假设2设一个在非正式子网络中度为k的学习者每次与他人面对面沟通时随机接触到一个度为l的节点的条件概率为p(l|k),度为l的节点是传播者才可能发生隐性知识传播,度为l的节点是传播者的概率设为C的减函数

假设3设一个传播者在正式子网络中与他人面对面沟通时接触到在非正式子网络中度为k的学习者的概率为

假设4隐性知识的传播是通过传播者与学习者之间的直接沟通实现的,设一个传播者每次通过非正式随机接触或正式的师徒关系与学习者面对面沟通后,学习者获知隐性知识并经过消化吸收而转变为传播者的可能性分别为β1与β2.

传播者与学习者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种途径沟通的次数越多,彼此之间的信任感越强,通过另一途径沟通时的隐性知识传播效率越高[5].这一特点与传染病传播不同,在传染病传播中,这次接触是否感染与下次接触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此外,基于自我损耗理论,一旦传播者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种途径沟通的次数超过某一界限,很可能引起短暂性心理能量耗尽,导致后续沟通能力和意愿耗竭.自我损耗不仅会影响自身的认知,也会影响到他人对自身的感知和判断.因为心理能量的损耗是影响状态性自我控制的决定性因素,而感知到对方自我控制能力的强弱与对其信任感的高低直接相关[10].这意味着,处于自我损耗状态的传播者在与学习者面对面沟通的过程中对学习者吸收隐性知识的效率也会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当传播者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种途径沟通的次数过多时,不仅无法促进其通过另一途径传播隐性知识,反而对其通过另一途径的有效沟通产生消极后效.

假设5设一种途径的传播率系数是传播者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另一途径沟通的平均次数的先增后减函数,即

其中C′,C′′均为正常数,分别表示传播者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途径沟通时引起自我损耗所需的平均次数,〈k〉表示非正式子网络的平均度,且〈k〉=

式(2)中,当C=0 时,β1=β,表示当员工仅进行随机沟通时单层非正式网络中的传播率系数,0≤β≤1;当C=C′时,β1=β′,表示非正式子网络中的最大传播率系数,β≤β′≤1.如果C≤C′,那么β1是C的增函数;如果C≥C′,那么β1是C的减函数.同理,式(3)中,当〈k〉=0 时,β2=λ,表示当员工仅通过正式的师徒关系面对面沟通时单层正式网络中的传播率系数,0≤λ≤1;当〈k〉=C′′时,β2=λ′,表示正式子网络中的最大传播率系数,λ≤λ′≤1.如果〈k〉≤C′′,那么β2是〈k〉的增函数;如果〈k〉≥C′′,那么β2是〈k〉的减函数.

假设6由于人类本身认知与记忆的限制,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不使用隐性知识就可能将其遗忘,因此,设一个传播者在单位时间内遗忘该隐性知识的可能性为γ.

假设7由于遗忘者可以通过独自回顾复习重新获得隐性知识,设一个遗忘者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回顾复习重新获得隐性知识的可能性为ρ.

假设8不失一般性,设R(k,C)(t)的移出率为1.

基于以上基本假定与分析,建立正式与非正式两种沟通途径构成的双重网络中考虑自我损耗机制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型

2.3 双重网络中的隐性知识传播阈值

本节研究隐性知识在正式与非正式双重网络中持续传播的阈值条件.假设双重网络的度不相关,即不考虑双重网络中节点度的关联性,此时,一个在非正式子网络中度为k的学习者每次在非正式子网络中面对面沟通时接触到一个度为l的节点的条件概率p(l|k)独立于k,而与lp(l)成正比,即p(l|k)=其中〈l〉为平均度.因此,模型(4)可重写为

设s(k,C)(t)=S(k,C)(t)/N(k,C)(t),i(k,C)(t)=I(k,C)(t)/N(k,C)(t),r(k,C)(t)=R(k,C)(t)/N(k,C)(t),即对模型(5)做归一化处理,则模型(5)可以改写为

根据传染病动力学中基本再生数的概念[37],本研究中的隐性知识传播阈值表示在一个全部是学习者的群体中,进入一个传播者,在其遗忘隐性知识所需的平均时间内通过正式的师徒制传承与非正式随机接触将隐性知识传播给其他员工的平均数量.因此,传播阈值是刻画双重网络中隐性知识传播初期的一个重要量.根据系统无隐性知识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的条件能够精确得出传播阈值的表达式,因此,针对一般的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模型,可先计算其无隐性知识平衡点处的Jacobian 矩阵,再通过推导Jacobian 矩阵特征值小于零的条件得出传播阈值.然而,对于相对复杂的微分方程系统,如模型(6),求解无隐性知识平衡点处Jacobian 矩阵的所有特征值计算量较大,为此,可以采用再生矩阵法[37]计算系统(6)所对应的无关联双重网络中的隐性知识传播阈值,即隐性知识传播阈值R0为矩阵F V −1的谱半径,其中F为(n+1)×(n+1)阶矩阵,表示单位时间内双重网络中新产生的隐性知识传播者的比例;V也为(n+1)×(n+1) 阶矩阵,表示单位时间内双重网络中隐性知识传播者的移出率.系统(6)存在唯一的无隐性知识平衡点i=0,将其代入(6) 可得矩阵F与V如下

因此,双重网络中的隐性知识传播阈值为

定理1对系统(6),如果R0<1,则无隐性知识平衡点i=0 全局渐近稳定.

证明首先给出辅助系统

由前面的分析可将系统(10)改写为

由系统(11)可以看出辅助系统(10)为拟单调系统,进而,对系统(6)的任意非负解i>0,都有

成立.

可以推出,矩阵(F−V)的最大特征值为

当R0<1 时,由式(13)看出,矩阵(F−V)的最大特征值λm满足λm <0.从而,当t →∞时,辅助系统(10)的每个非负解都趋于0.根据比较原理,可得到当t →∞时,系统(6)的每个非负解也都趋于0.因此,无隐性知识平衡点i=0 全局吸引.由上面隐性知识传播阈值的计算可得: 如果R0<1,无隐性知识平衡点i=0 局部渐近稳定[37].综上,如果R0<1,无隐性知识平衡点i=0 全局渐近稳定.

在平衡状态下,显然有关系

成立.记

因此,可以得到

进一步可得

可以看出,系统(6)的平衡点必为式(18)的解.i=0 对应于(θ′′,θ′′′)=(0,0),再由式(17)和式(18),易得系统(6) 无边界平衡点,否则,由式(18) 可得任一i≥0 都使得θ′′ >0,θ′′′ >0,再由式(17) 得出这与i≥0 矛盾,所以边界平衡点不存在.

下面给出隐性知识在双重网络中持续传播的阈值条件.可以看出区域

为系统(6)的正不变集.先给出以下引理[38].

引理1对于任一系统=Ay+N(y),其中A为(n+1)×(n+1)阶矩阵,N(y)在区域D ⊂R(n+1)上连续可微.进一步假设以下条件满足:1)紧凸集C ⊂D为该系统的正不变集,且3)存在r >0 和矩阵AT的实特征向量w使得(w,y)≥r∥y∥对所有的y ∈C成立.4)(w,N(y))≤0 对所有的y ∈C成立.5)y=0 为该系统的最大正不变集,且包含于集合H={y ∈C|(w,N(y))=0}中.则有如下结论: 或者y=0 在C上全局渐近稳定,或者对于任一y0∈C−{0},该系统的解φ(t,y0) 满足其中m是与初值y0无关的正常数.此外,该系统存在一个常数解y=y∗,y∗∈C−{0}.

根据引理1,有下列结论.

定理2如果R0>1,则隐性知识在正式与非正式双重网络中持续传播,即系统(6)存在正平衡点.

证明由于上面分析中指出系统(6) 不存在边界平衡点,因此只需证明系统(6) 有正平衡点i∗使得i∗∈Ωn+1−{0}.

这里可以利用引理1 的结论,为此,首先验证系统(6)满足引理1 中使结论成立的1)~5)五个前提条件.可以将系统(6)改写为

其中A=F−V,列向量N(i)=(N(0,C)(i),N(1,C)(i),...,N(n,C)(i))T与向量i维数相同,且第(k−1)个分量为

下面验证系统(20) 满足引理1 中使结论成立的五个前提条件.选取C=Ωn+1,则引理1 的前提条件1)成立;由于

所以引理1 中的前提条件2)成立;对于引理1 中的前提条件3),当i≠j时,不可约矩阵AT满足Aij≥0,故存在AT的特征向量ξ=(ξ(0,C),ξ(1,C),...,ξ(n,C))T满足ξ >0,并且其对应的特征值为S(AT).记从而可以得到其中i ∈Ωn+1.因此,可以取r=ξ0使得对任意的i ∈Ωn+1引理1 中的前提条件3)成立.又由于N(i)≤0,进而得到引理1 中的前提条件4)也成立.

最后验证引理1 中的前提条件5)成立.因对∀i ∈H ⊆Ωn+1,有(ξ,N(i))=0,进一步可推出

由于式(24)每一项都非负,所以每一项都等于0.又根据ξ >0,所以∀0≤k≤n,β1kθ′′(t)i(k,C)(t)=β2Cθ′′′(t)i(k,C)(t)=0 成立.从而推出i=0,否则假设i(k,C)≠0,因为A不可约,k≠0 和C≠0 成立,分别推出与k2p(k)i(k,C)=0 和Cp(k)i(k,C)=0 矛盾,所以引理1 中的前提条件5)成立.

因系统(20)满足引理1 的所有前提条件,又因R0=S(F)=S(A)+1,所以根据引理1 的结论,或者R0<1 时零平衡点i=0 在Ωn+1上全局渐近稳定,或者满足R0>1 时,系统(20)(亦即系统(6))存在常数解i∗,使得i∗∈Ωn+1−{0}.因此,如果R0>1,则系统(6)存在正平衡点.

由定理1 和定理2 可以看出:1)如果R0<1,可以预测出传播者数量将逐渐减少为0,即隐性知识在员工间逐渐流失.此时,企业组织需要采取管理措施,使隐性知识传播阈值R0大于1,从而确保隐性知识在双重网络中持续传播.2)如果R0>1,可以预测出隐性知识将不会在双重网络中流失,即隐性知识将始终在员工间传播.因此,R0=1 是区分隐性知识在正式与非正式两种沟通途径构成的双重网络中持续传播的阈值条件.基于以上阈值条件,只要确保隐性知识传播者的数量达到某一临界值以上,就能以最小代价通过正式与非正式两种途径使隐性知识始终在员工间传播.

当组织人际信任程度较高时,员工拥有较强的亲密关系和归属感,此时员工在人际沟通过程中较难引起自我损耗[39],即C′与C′′均较大,因此,适当增大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式与非正式途径沟通的总次数可以使阈值R0达到最大,但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途径沟通的次数都不宜过多,一旦员工通过一种途径沟通的次数超过某一界限,引起自我损耗,反而减小双重网络中的传播阈值,将显著阻碍两种途径整体上的传播效率.此外,当组织人际信任程度较低时,员工在人际沟通中容易造成亲密关系和归属感丧失,如遭遇社会排斥,此时容易引起自我损耗[11],即C′与C′′均较小,那么增大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式非正式途径沟通的总次数很可能减小阈值R0.

如果所有员工仅通过非正式途径随机沟通,即C=0,那么单层非正式网络中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型为

其中k=0,1,...,n.

经计算,在度不相关下,单层非正式网络中的隐性知识传播阈值为

如果所有员工仅通过正式的师徒关系进行面对面沟通,那么单层正式网络中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型为

经计算,在度不相关下,单层正式网络中的隐性知识传播阈值为

从R0,R10与R20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双重网络中的传播阈值并不是两个单层网络中的传播阈值简单的线性组合,并且双重网络中的传播阈值与各单层网络中的传播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并不确定,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当各单层网络中的传播阈值都大于1 时,双重网络中的传播阈值很可能小于1.也就是说,两种途径的同时使用并不是一定能够促进隐性知识的传播,如果员工通过每种途径沟通的次数都很多,将引起自我损耗,导致两种途径间隐性知识传播产生相互抑制作用,从而使得隐性知识在员工间逐渐流失.

3 仿真实验

本节首先利用实际调查的网络结构数据进行Matlab 编程仿真,分析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途径沟通的次数变化对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由于创意企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企业员工间存在大量的隐性知识交流行为.因此,本部分使用的是上海8 号桥创意产业园中某创意企业员工在工作中通过正式的师徒关系沟通的数据集作为正式子网络数据集,该创意企业员工在工作与非工作时间随机接触沟通的数据集作为非正式子网络的数据集.其中,师徒制关系主要包括新进员工入职培训过程中资深员工与新员工之间形成的师徒关系以及工作中绩效表现较好的员工与绩效表现一般的员工之间形成的师徒关系.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相互的,故可以将两个子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边都看作无向边,并且不考虑边的权重和网络结构的动态变化.

对于企业员工间隐性知识传播这类问题的数据收集有一定的难度,收集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本研究采用最常用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访谈修正,这样减少了数据的偶然性和个体误差因素,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对该创意企业中183 个员工进行一年的调查,以一星期为单位时间,调查显示,每个员工在一星期中通过正式的师徒关系与其他人面对面直接沟通的平均次数为23.16 次,每个员工在一星期中随机接触沟通的平均次数为15.29 次.各子网络中节点之间的每次直接接触和沟通记为子网络中的一条边.由于该创意企业的人数并不多,并且该创意企业鼓励员工沟通,因此,员工随机接触构成的非正式子网络是由节点和连边构成的连通图.除子网络的节点数和平均度外,本研究还调查了网络的最大度、最小度、聚类系数、度分布等拓扑性质.通过分析发现,每个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随机沟通的次数之间差异性较大,员工随机接触构成的非正式子网络服从幂率度分布.此时,非正式子网络的度分布可以用刻画,kmin为节点的最小度,α为幂指数[40].本研究中调查显示α=2.725 3.与之相反,每个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式的师徒制关系面对面沟通的次数之间差异性较小,员工通过师徒关系面对面沟通构成的正式子网络服从泊松度分布.此时,正式子网络的度分布可以用p(k)=e−〈k〉〈k〉/k!刻画,〈k〉是正式子网络的平均度[41].实际的网络结构数据如表1所示.

由于信息安全和隐私问题所限,无法获取在这一时间段内两个子网络层中员工之间沟通的信息内容.故针对实际网络结构数据,不失合理性,在仿真实验中仍采用之前构建模型中提出的两个子网络层之间的耦合模式和传播机制.从表1中看出,C′=27.50,C′′=19.91.此外,对于某一具体的隐性知识,员工通过正式的师徒关系直接沟通时的传播效率要比非正式随机接触时的传播效率高[4,5],因此,有β≥λ,β′≥λ′.在以上约束条件下,仿真中传播率系数、复习率系数ρ以及遗忘率系数γ在[0,1]区间随机取值,每次取值后进行一次实验,共进行50 次实验,最后取每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设初始时刻隐性知识传播者比例占10%,其余均为学习者.在实际的双重网络结构中,即无标度(非正式)―匀质(正式)双重网络中,运用模型(6)对双重网络中隐性知识的传播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见图2.

表1 正式与非正式双重网络的拓扑结构Table 1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formal and informal dual networks

从图2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式非正式途径沟通的总次数逐渐增大对隐性知识传播的促进作用并不是线性的,适当增大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式非正式途径沟通的总次数对隐性知识传播产生正向影响,但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式非正式途径沟通的总次数一旦超过某一界限,沟通总次数的增加反而对隐性知识传播带来不利影响.这主要由于个体自我的活动需要心理能量的参与,心理能量对自我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人际沟通行为是自我活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由于心理能量有限,短期内个体只能与他人进行有限次数的人际沟通.如果个体执行沟通行为的次数过多,将产生自我损耗,自我损耗发生时会导致个体执行沟通行为的能力或意愿迅速下降,此时不仅对传播者分享隐性知识的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也会对学习者的吸收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因此,仿真所得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即企业组织应适当地鼓励员工接触和沟通,不能一味地鼓励员工沟通,避免或降低由于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式非正式途径沟通的总次数过多而引起自我损耗.

下面探讨员工分别通过正式与非正式途径沟通多少次时,隐性知识传播的效率最高.此时,假设平均每个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式非正式途径沟通的总次数不变,在此基础上随机变换其通过每一途径沟通的次数进行比较.设初始时刻传播者比例占5%,其余均为学习者.在实际的双重网络结构中,运用模型(6)对双重网络中隐性知识的传播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见图3.

从图3看出,不同参数设置下隐性知识传播者比例的增长规律均服从Logistic 曲线,只是隐性知识传播趋于稳态的时间不同,从而表明实验结果对不同参数值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从图3还可看出,如果平均每个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式非正式途径沟通的总次数不变,那么当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每一途径沟通的平均次数较接近时,整个双重网络中隐性知识传播者所能达到的最终规模较大,即隐性知识传播的范围较大,并且隐性知识扩散的速度较快.如果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其中一种途径沟通的次数过多,而通过另一途径沟通的次数较少,那么隐性知识的传播范围将明显减小,隐性知识扩散的速度也将降低.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种途径沟通的次数过多将带来时间压力与情绪性自我损耗,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大量心理能量,导致心理能量处于短缺状态,使其通过另一途径分享或吸收隐性知识的意愿和能力迅速降低,造成另一途径的传播效率大幅下降,从而导致两种途径整体上传播绩效的降低.因此,为了使更多人迅速获知并吸收隐性知识,员工应平衡地使用正式与非正式两种途径进行面对面沟通.

4 结束语

员工通过正式的师徒制传承与非正式随机接触两种主要途径实现隐性知识传播效率的最大化是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关键.本研究基于双重网络理论这一崭新视角对以上两种沟通途径交互作用下的员工隐性知识传播过程进行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实验,探究员工与他人沟通引起的自我损耗对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正式与非正式两种沟通途径促进员工间隐性知识传播.本研究得到以下三点管理启示: 1)依据区分隐性知识在正式与非正式双重网络中持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只需确保传播者的数量始终保持在某一临界值以上,就能以最小代价通过正式与非正式两种途径实现隐性知识共享.2)企业组织在增强人际信任的前提下,适度地促进员工间基于正式与非正式两种途径的人际交流,可有效提升隐性知识的传播效率.如果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两种途径沟通的总次数超过某一界限,反而降低传播效率.3)企业组织应鼓励员工均衡地使用正式与非正式两种途径进行隐性知识的传播,避免由于仅通过其中一种途径沟通而引起自我损耗,降低传播效率.本研究基于数学抽象方法建立网络模型,较好地刻画现实中的隐性知识传播过程,为促进隐性知识传播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数量依据.然而,本研究并未考虑人员流动对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未来研究需要构建带有人员流动的双重动态网络隐性知识传播模型,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复杂网络隐性知识传播研究体系.

猜你喜欢

传播者双重隐性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时传祥纪念馆:做好三种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新闻传播渠道中传播者权力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