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整脊联合传统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2022-09-26陈坤利刘元
陈坤利 刘元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相较于往发生巨大改变,比如过多的运用电子设备,长期不良坐卧姿势,体力劳动减少和户外体育运动缺乏等,这些均导致颈椎病发病率迅速上升,且年龄呈年轻化趋势[1-2]。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3]。临床常表现为肩颈痛,伴患侧上肢放射痛及肌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乃至情绪等[4]。目前CSR以保守治疗为主,尤其传统中医推拿对颈椎局部肌群有一定放松止痛作用而得到广泛应用,遗憾的是其不太注重矫正异常颈椎结构,患者疾病复发率较高且常有加重,临床急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美式整脊疗法通过改善脊柱动力学平衡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被认为是有效的关节半脱位和关节功能障碍治疗手段[5]。近年来,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该方法运用到对脊柱疾病治疗中,并取得良好效果[6]。鉴于美式整脊技术在技术理念和方法上与传统中医推拿存在一定互补性,本研究旨在探讨美式整脊疗法联合传统推拿疗法治疗CSR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康复科门诊收治的42例CSR患者。纳入标准:符合文献[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文献[8]2015年CSR诊疗规范化研究专家组制定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共识》中CSR诊断标准;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颈部及患侧上肢疼痛或麻木,影像学检查提示神经根周围骨质增生并受压或椎间孔狭窄表现;年龄18~70岁。排除标准:合并骨质疏松、后纵韧带钙化或合并肿瘤、结核、骨折等相关脊柱疾病;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合并其他类型的颈椎病,或落枕、肩周炎等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所致肩颈部疼痛;哺乳、妊娠妇女;拒绝配合及不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1例。试验组女15例,男6例;平均年龄(43.28±13.08)岁;平均病程(2.38±0.25)年。对照组女17例,男4例;平均年龄(42.79±11.89)岁;平均病程(2.59±0.23)年。两组年龄、性别和病程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推拿疗法:患者坐位,术者按揉风池、风府、肩井、肩外俞、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穴位3~5 min;术者站于患者背后,滚法放松颈肩部,力量适度,3~5 min[9]。拿颈项及两侧肩井,搓患侧肩部至前臂,反复数次;术者站于患者患侧,抖动上肢数次。20~30 min/次,1次/d,5次/周,共2周。
1.2.2 试验组 采用美式整脊联合传统推拿疗法:在上述传统推拿方法的结束后,以文献[10]《美式整脊技术:原理与操作》为操作标准,患者仰卧位,头部置于床头外面,术者由颈2棘突为标准,双手食指触诊相应横突,辨别病变椎体节段,术者站在头枕侧与患者呈45°~90°,一只手指腹与横突相契合,另一只手扶住患者侧头部,将患者头部后伸、侧屈及旋转,锁定需要调整的颈椎节段,在最后张力下施以一个小于5°旋转的闪动矫正力,此时可以听到关节弹响声,没听到不强求。5次/周,1次/d,共2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临床疗效 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参考文献[7]《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为患者症状体征均消失,不影响平时生活工作;显效为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劳累时可出现轻度症状,轻微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有效为患者症状体征都明显好转,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无效为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颈椎疼痛度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疼痛度,所有患者均采用VAS疼痛程度区分法评价: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为7~9分,难以忍受剧烈疼痛为10分[11]。
1.3.3 颈椎活动度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患者颈椎向健侧旋转及侧屈受限是CSR重要体征,治疗前后采用角度尺测量并记录颈椎向健侧旋转及侧屈活动度以评估病情改善程度。
1.3.4 病情严重程度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于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包含主观症状(0~18分)、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0~9分)、临床体征(0~73分)3个方面,满分100分,评分越高,病情越轻[12]。
1.3.5 生活质量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分简明版(SF12)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共12个条目,归纳为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2个综合指标,每个综合指标分数0~100分,0分为最差,100分为最佳[13]。
1.3.6 抑郁情况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不良心理状态,总分<8分为正常;总分在8~20分,可能有轻度抑郁症;总分21~35分,肯定有抑郁症;>35分,严重抑郁症[14]。
1.3.7 疾病复发 治疗后3个月采取电话随访方式询问并记录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以临床症状明显加重需再次服药或康复治疗为复发标准,复发率=复发/总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数据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若方差不齐采用校正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颈椎疼痛度和颈椎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颈椎向健侧旋转活动度、颈椎向健侧侧屈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颈椎向健侧旋转活动度、颈椎向健侧侧屈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颈椎向健侧旋转活动度、颈椎向健侧侧屈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颈椎疼痛度和颈椎活动度比较(±s)
表2 两组颈椎疼痛度和颈椎活动度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VAS评分(分) 颈椎向健侧旋转活动度(°) 颈椎向健侧侧屈活动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n=21) 6.81±0.14 1.29±0.14* 39.29±2.13 77.14±0.88* 27.24±0.73 43.69±2.20*对照组(n=21) 6.76±0.15 1.86±0.15* 40.29±1.16 68.57±1.54* 25.71±1.39 40.05±4.17*t值 0.22 2.70 0.41 4.81 0.96 3.54 P值 0.82 0.01 0.68 0.00 0.34 0.00
2.3 两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主观症状、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临床体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观症状、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临床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试验组主观症状、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临床体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分,(±s)]
表3 两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主观症状 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临床体征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n=21) 10.57±0.37 17.29±0.32* 6.86±0.30 8.91±0.10* 49.33±1.11 70.90±0.46*对照组(n=21) 10.38±0.36 15.38±0.41* 6.81±0.26 7.91±0.20* 49.05±1.47 65.38±1.49*t值 0.36 3.66 0.12 4.63 0.16 16.22 P值 0.72 0.00 0.90 0.00 0.88 0.00
2.4 两组生活质量及抑郁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PCS、MCS、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CS、M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及抑郁情况比较[分,(±s)]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及抑郁情况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PCS评分MCS评分HAMD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n=21) 48.95±0.57 65.76±0.49* 46.43±0.50 71.62±0.50* 8.28±0.33 2.86±0.23*对照组(n=21) 49.29±0.60 57.62±0.50* 46.76±0.44 64.71±0.52* 8.67±0.41 4.67±0.19*t值 0.40 11.72 0.51 9.47 0.72 6.08 P值 0.69 0.00 0.61 0.00 0.47 0.00
2.5 两组疾病复发比较
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复发1例(5.00%),对照组复发4例(26.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86,P>0.05),但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CSR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颈椎及周围组织病理改变,压迫刺激神经根导致颈肩部疼痛、患侧上肢放射性麻木疼痛和/或肌力异常等的一种常见疾病[15]。目前CSR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明确,主要包括颈部生物力学不稳学说、机械压迫学说、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和自身免疫系统等,最常见病因为颈椎结构异常和生物力学紊乱[16]。临床上治疗CSR的方案主要包括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其中各种有针对性的非手术治疗最为常见,包括头颈持续或间断牵引、颈围制动及纠正不良体位、针灸等均有明显的效果。中医推拿按摩属于我国传统伤病治疗方法,也是CSR临床常用非药物治疗方法,治疗师在特定穴位、经络上采用双手按、滚、推、拿和捏等方法,利用不同程度力量和按摩技术以有效通经活络及镇痛扶伤,达到治疗效果。但在临床上,我们常常遇到仅仅采用单一传统推拿疗法治疗CSR时,疗程较长、效果欠佳,症状反复发作等情况。
随着美式整脊疗法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欧美国家已发展成为排名第一的骨骼肌肉调整治疗方法,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了美式整脊医学官方指南,该技术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美式整脊疗法将人体椎体结构偏位差异进行精准编码,便于医生正确判断异常脊柱结构力学,并借助特定手法使脊柱、骨盆解剖结构复位,恢复内外组织平衡,从而解除软组织压迫水肿,改善局部血供,促进代谢、炎症因子吸收等,最终缓解乃至治愈脊柱相关疾病[17]。标准美式整脊疗法不仅包括对异常脊柱结构的矫正,同时还注重脊柱-神经-肌肉、脊柱-神经-内脏、脊柱-椎动脉-中枢,以及脊柱-四肢-骨盆联系等,通过结合药物、物理康复疗法、营养疗法等多种辅助手段提高效果。其主要技术类型包括,(1)直接矫正类:采用脊椎整复技术调整脊椎关节病理性位移或功能紊乱。(2)多样化技术类:采用多种矫正技术以改善神经功能。(3)混合类:采用包括针灸、理疗、药物、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以达到最佳效果。因此,美式整脊疗法被世界公认为安全有效的骨架调整技术,特别重视脊柱内外组织平衡和人体各器官系统关联性,通过采用各种维持生理结构和力学平衡技术,最终达到缓解疼痛,改善人体健康目的。
本研究主要比较了美式整脊联合传统推拿疗法和传统推拿疗法效果,二者均能有效改善患者颈椎疼痛VAS评分、病情严重程度CASCS评分、颈椎活动度、生活质量PCS和MCS评分,以及心理HAMD评分,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治疗CSR。国内也有学者报道了中医推拿可改善患者上肢麻木神经根受压症状,缓解患者颈肩疼痛程度,并提升其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果有一定类似之处[18]。但更有意义的是,本研究进一步发现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颈椎向健侧旋转活动度、颈椎向健侧侧屈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主观症状、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临床体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PCS、M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疗法对CSR疗效优于单纯传统推拿疗法,其机制可能在于联合疗法集中了美式整脊疗法调整恢复脊柱结构力学平衡及传统推拿按摩对颈椎局部紧张肌肉放松的优点,因而可以对CSR做出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样本量相对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其次本研究仅针对CSR,其他类型颈椎病是否同样有此疗效尚需更多研究;最后,本研究受时间及经费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用美式整脊联合传统推拿疗法对CSR患者远期效果的影响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综上,本研究表明美式整脊联合传统推拿疗法相较于单纯传统推拿疗法应用于CSR治疗,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疼痛、增加颈椎活动度,改善生活质量和稳定情绪,提高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