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负不可知,但我输得起
2022-09-26文蒋曼
文蒋曼
印度导演涅提·蒂瓦里的新作被国内引进,与《摔跤吧!爸爸》的苦尽甘来、热血逆袭不同,这部《最初的梦想》关注失败的意义。
拉加夫在高考中失利。虽然他有“学霸”父母高智商遗传基因,虽然他每天刻苦学习十几个小时,世俗中关于成功的要素他全部拥有,但依然没有躲过命运的诡谲。
在ICU病房中,父亲帕塔克流着泪问一心赴死的孩子:为什么轻视自己的生命?那个接受父母全部疼爱与关注的孩子,因为失败,丧失了活下去的意志。
父亲讲述了自己大学时的一段故事,来唤回另一个被“失败”击垮的生命。
影片中的印度理工号称世界上最难考的大学,进入大学后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这所大学的新生传统比赛不是科学,而是长达两个月的冠军联赛。影片设置了两个对立阵营:4号宿舍的“废柴联盟”和3号宿舍的“精英集中营”,他们实力悬殊。“废柴联盟”从来没赢下一场比赛,他们被视作碌碌无为的失败者。
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他们用啼笑皆非的“损招”,热血逆袭的激情,绞尽脑汁地算计,顽强、执着地对垒,最后,仍与冠军无缘。
病床上的拉加夫流着泪问:你们都这么拼了,还是输了,难道不感到悔恨吗?父亲微笑着摇头:不,从来没有。失败的勇敢者仍然是勇敢的人。他们不仅赢得了对手的敬意,还收获了友谊与快乐,他们从失败中获得持久的勇气。
而拉加夫选择放弃生命的举动也让我们深思。父亲帕塔克没有捕捉到拉加夫的焦虑。帕塔克提前买好了庆祝的美酒,准备了儿子喜爱的礼物。他轻松又幽默,觉得自己是儿子的好兄弟。他好像从来没有对拉加夫施加压力,但是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迎接胜利。
这也像我们的家长,总是虔诚地祈祷孩子们“万事如意”。高考期间,为了搏一个好彩头,妈妈们统一穿旗袍,意味“旗开得胜”;老爸们手拿向日葵,寓意“一举夺魁”。如果我们真的对此深信不疑,可能也会把这种对胜利的执念变成孩子巨大的压力。孩子输了怎么办?是否就无路可走?
正如影片中呈现出来的反思:“我们都做错了,我们总是为他计划成功以后怎么庆祝,但是万一他失败了呢?我们从来没有为他提供战胜失败的武装,也没有人想提起这种可能性。”我们想当然地以为:只要我们有必胜的信念,就能逢山开路。我们甚至有意识地回避失败的话题,失败被视为个人能力的污点,而不是磨砺品格的砥石。
现实的人生中,失败和成功更像是一轮又一轮的月缺与月圆。何况从人生丰富性的角度看,每一次失败都为我们打开新的大门,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学会以退为进,学会真正面对自己。
电影海报上,6个年轻人笑逐颜开,他们向众人宣告面对失败的态度:即使是众人鄙弃的失败人生,我依然全力以赴。这是现代年轻人的野性和勇气:胜负不可知,但我输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