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问题的“一课三磨”教研新模式的探索

2022-09-26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湖滨小学项月飞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评议研讨教研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湖滨小学 项月飞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夹灶小学 李国良

教研活动指教师在课程实施或教学活动中面对各种教育教学问题而开展的研究,旨在通过各类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教研活动的基本点必须放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但审视现在的教研活动,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研究目的模糊不清、研究主题不够鲜明、研究方法单一陈旧、研究成果意识淡薄等。综合以上原因,我们教研组在原有教研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反思与尝试,开展了适合学校、教师发展的教研新模式——基于核心问题的“一课三磨”的实践研究。以核心问题为研究基础,以“一课三磨”为教研模式,从学生、教师、教材等三个基本角度出发,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所谓核心问题,指的是教师在解读教材、设计方案等教学研究过程中所思考的问题,包括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式的选择等更为上位的问题,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教研活动中的研讨主题。“一课三磨”中的“一课”是指同一教学内容,“三磨”是指三次或多次磨课。其中的“三”既指磨课研讨的时间和次数,也指磨课的多个维度和指向,还可以指三个方面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上课教师、听课教师和学生。

一、确定指向明确的研究目标

众所周知,教师是沟通学生与教材(知识)之间的桥梁,可见,教材、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基本要素。为了更好地发挥“一课三磨”在教学研讨活动中的辐射作用,我们确定了三个研究目标,即指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指向改进教学环节设计和指向探究课堂学习方式。(见图1)

图1

(一)指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课三磨”

在此类研究活动中,我们一般在确定教学内容后,提出一个关于该内容的核心问题,教师根据自己对核心问题的理解,确定教学目标、设计配套的教学环节,通过课堂教学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在课后交流中进一步达成对核心问题的共识,也可以求同存异。通过课前思考、课堂展示、课后研讨的形式,达到充分展现教研组内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激发组内教师的观点碰撞,促进教师不断成长的目的。

(二)指向改进教学环节设计的“一课三磨”

这一指向主要针对日常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一般先由教研组长发起教学难点的研讨,在教研组内讨论后确定难点并预设突破方法,再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的对比教学,来验证所预设的方法的有效性。这样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教师对教材与学生的理解,同时促进教师不断探索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

(三)指向探究课堂学习方式的“一课三磨”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方式也迎来了巨大的变革。在现今的课堂中,学习方式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传统的师生互动学习方式仍旧占据主要位置,但智能课堂、微课助学、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也在不断走进我们的课堂。我们认为,学习方式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是否适合当前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区别。因此,我们在“一课三磨”的研究背景下提出了这一研究指向,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针对不同课型和内容,探索出最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

二、开展扎实有效的研究活动

为了加强研究的可行性与实效性,我们在教研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分准备、实施与总结三个阶段进行,每一个阶段都有主要的任务和目标。(如图2)

图2

(一)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核心问题

抓准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成功开展教研活动的关键。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困惑并且提出问题,是教研活动的起点,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教研活动能否正确、顺利地开展。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求教师紧密结合日常教学工作,通过观察和调查,寻找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真问题;另一方面又不能就事论事、就问题谈问题,而必须通过认真研究,敏锐地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将问题转换成一个明确的研讨主题。

因此,关于核心问题或研讨主题的提出,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遵循以下步骤:

1.提出核心问题

在选定执教内容之后,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由第一轮执教者(或经团队成员的共同商议后)提出1~2个核心问题。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执教教师必须体现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并有相应的教学举措。后续执教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也需围绕这些核心问题开展教学。

2.解读核心问题

虽然在研究过程中要求围绕一个核心问题,但是,我们鼓励教师对核心问题有不同的解读。在教学准备、实施和评价阶段,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是完全对立的看法,以此更好地促进观点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从而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

(二)根据核心问题设计教学方案

1.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不同的研究指向以及核心问题,我们在确定每一个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时也各有侧重。具体如下表:

研究指向 确定教学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一轮上课,教师必须围绕提出的核心问题,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第二轮、第三轮执教的教师,根据上一轮的课堂教学实践和上课班级的具体情况,对教学目标做适当修改。改进教学环节设计每一轮课堂教学设计,都根据教学前的难点问题分析,以及所制订的特定的教学策略,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探索课堂学习方式每一轮的教学目标,都紧紧围绕各自不同的学习方式,应充分体现这些学习方式的特点。

2.教学环节的设计

不论何种指向的“一课三磨”,设计教学环节时,都必须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做到用目标引领环节,用环节落实目标。

我们在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进行磨课的过程中,就根据教学目标的改进,先后三次修改了教学环节。在研讨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小数,知道小数的各部分名称,能认读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初步懂得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经过几次磨课,执教教师和教研组其他成员先后设计了在计数器上认识小数、借助数轴表示小数等不同的表征方式,使其更能体现数学本质。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也知道了小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小数部分之间也是单位“1”的叠加。这些环节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了多次的增加与删减才确定的,目的是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水平,更加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根据教学方案开展教学实践

在正式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时,执教教师根据日常教学中反映出来的水平,结合相关前测结果,有目的地对各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水平分层,以此作为选择班级的依据。在实践研究过程中,除了一般意义的上课与听课,我们还借助一些工具与手段,如课堂观察、视频录制、教学后测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下面,我们以指向“改进教学环节设计”的“一课三磨”研究为例:

关于指向“改进教学环节设计”的“一课三磨”,我们在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磨课活动中开展了以“三角形内角和”一课为载体,以“怎样的素材与环节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核心问题的系列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安排了同一位教师执教这一内容。出于对比研究的需要,我们对这一内容分为两种不同的教学路径开展教学,每种路径下都安排一个实验班与对照班,因此,共开展了四次教学。

顺序 教学环节一磨操作(实验班):增加“整体拼组”环节二磨操作(对照班):无“整体拼组”环节三磨推理(实验班):增加“三角形剪拼前后角的变化情况”环节四磨推理(对照班):无“三角形剪拼前后角的变化情况”环节

在执教过程中,我们通过课堂观察和录制教学视频等手段,对两种不同学习路径下,各自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得到了一定的启示。

三、进行基于实证的教学研讨

教学研讨包括课前研讨和课后研讨,这里所说的基于实证的教学研讨,指磨课完成之后的带有反思属性的研讨。

(一)研讨形式

“一课三磨”系列活动的课后研讨形式,以教研组成员的口头和书面评议为主,包括课后实时评议和阶段性小结评议。

1.课后实时评议

课后实时评议在每一次磨课结束后随即进行,评议的主体包括执教教师、听课教师和课堂观察者三方面。

执教教师阐述,包括执教者对核心问题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制订(修改)、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效果的达成等。听课教师评议,主要包括对执教教师的目标制订的合理性与方案设计的可行性等方面的评议,以及对具体实施过程中目标达成情况的评议,也可以适当评议其他方面。课堂观察者评议,在其他教师评议之后,课堂观察者根据观察量表的统计数据,对观察结果做简要的分析与汇报。

2.阶段小结评议

阶段性小结一般安排在一轮系列活动结束之后,主要包括听课教师评价和教研组长小结两方面。

听课教师评议是对整个系列活动中的三次(或多次)教学活动进行总体评议,主要针对几次磨课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目标设计、教学设计和达成效果进行前后比较,探讨研究过程中的增量。教研组长总结是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包括备课、上课、反思和学生后测,以及提出后续改进措施等。

(二)研讨内容

为了使“一课三磨”活动更有实效性,我们在开展课后研讨时,主要结合以下三方面开展:

1.分析课堂观察记录

研讨过程中,以观察者对学生在课堂表现上所做的实时记录为素材进行分析。为了同时把握学生的总体情况和个别现象,我们又分别对全班的观察和一对一个别观察两种记录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两种数据的分析,一方面我们了解了学生的总体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也有了更为深入详细的了解。

2.统计教学后测结果

除了开展课堂观察,我们还借助教学后测用以检测教学效果。为了体现不同教学模式形成的差异,同一轮活动中的不同班级均采用同一份测试卷。由于开展教学后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关于后测结果的统计与交流,一般放在总结性评议阶段,针对不同班级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总体水平分析和典型问题分析等方面,用以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3.研讨课堂实录细节

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视频录像的目的,是将其作为以上两项检测手段的补充。通过教学实录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研究学生在各个环节以及整堂课中的表现,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具体的案例,如不同学生的不同回答、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场景等。

总之,通过基于核心问题的“一课三磨”系列教研活动,我们对教研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对如何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总结出了较为明确的方法。同时,在活动中也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课堂教学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切切实实地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评议研讨教研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人大“评议+询问”:助推漯河转轨发展“快车道”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加强理论研讨 助推新时代人大工作
某市委宣传部遴选公务员试题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