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2022-09-26王耀娥江苏省泗洪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江苏农村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村居经营性集体经济

王耀娥/江苏省泗洪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江苏省泗洪县近年来按照“坚持绿色跨越、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主题,弘扬“敢想敢干敢担当、创新创业创一流”的新时期泗洪精神,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三农”工作重中之重,融入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格局,探索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发展规模、速度和质态。2022年1~5月,全县16个乡镇、3个街道、297个涉农村居,实现村级集体收入9586.06万元,同比增幅22.93%,村均32.2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3759.46万元,占39.22%;发包及上交收入4777.58万元,占49.84%;投资收益1038.38万元,占10.83%;其他收入10.64万元,占0.11%。集体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有129个,占43.4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2.38%。经济强村占比20.14%。

创新发展路径,实施“四大行动”

“四方挂钩、百村振兴”行动。从2019年集体收入低于30万的村居和部分省定经济薄弱村中,排出106个村居,明确由县级领导班子成员、“挂村包户”机关单位、企业、省委帮扶工作队四方挂钩,2020年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增幅20%以上,相对经济薄弱村经营性收入增长率63.37%,2021年经营性收入增长率38.23%。

“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组织企业与村居结对发展,企业帮助村居谋发展、引项目,村居对接企业提供用工等协调服务。全县组织村企对接活动292场次,对接企业261家,有200个村居与136家企业开展联建,确定236个联建项目。

“支部擂台赛项目强村”行动。把支部引领村级组织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县委书记抓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实施“支部擂台赛项目强村”行动。2021年底,全县村级党组织共招引项目245个,实现税收奖励返还收入约2400万元,村均增收8万元。

“‘三生’融合强经济、规范管理求发展”行动。深入开展乡村“三生”公共空间融合治理工作,纵深推进村居资产资源公共空间治理。对村庄内公共资源进行清理回收,把公共空间及时“腾出来”、有效“用起来”、长效“管起来”。通过重新调整利用回收原则及利益分配机制,充分激发乡镇村居持续治理、创新发展、优化服务的积极性。2019年在全市率先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截至2021年底全县累计收回被侵占、零星闲置的集体资源16.85万亩。依托县乡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和规范流转交易机制,村集体资产资源全部实现进场交易,带动集体增收1.2亿元,累计交易24202笔、45.1亿元。2022年1~5月份交易1143笔、1.43亿元,资产类交易平均溢价15%以上。2022年在1.0版集体资源资产登记注册的基础上,以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利用率为主,持续推动乡村公共空间2.0升级版,各乡镇共盘活闲置土地345.5亩、闲置及低效厂房15.37万平方米,清退低效企业29个、僵尸企业8个。2021年,利用腾退收回的集体土地和厂房等资产资源,招引57家企业落户,促进乡镇工业实现开票收入163.96亿元,同比增长7%以上。抓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契机,对村里废弃的土地河滩、学校等闲置资产进行拍卖、租赁、重组、置换,盘活了资产,实现了增值。有效利用资源,积极发展水产养殖、粮食加工、树木栽植等特色产业,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21年全县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2.38亿元,村均79.73万元,经营性收入增长率31.15%。

创新发展模式,实行“三+模式”

“三+”模式即“支部+”模式、“产业+”模式、“政策+”模式。

“支部+”模式。实施“支部+合作社”“支部+新型经营主体”“支部+电商”“支部+擂台赛项目强村行动”等党建强村工程,推动村居招引发展项目。

“产业+”模式。鼓励村居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和农产品深加工等规模经营,培育发展村居特色产业。支持村集体兴办各类为农服务公司,开展农产品营销、农村日用品、农业生产资料、农机作业、农作物植保和农田水利等经营性服务。全县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197个,家庭农场1999家。

“政策+”模式。先后制定了《泗洪县振兴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泗洪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奖惩办法(试行)》等配套政策,统筹整合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收益和县内符合条件的各项产业引导资金,设立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争取中央财政乡村振兴帮促资金等,统筹整合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县设立1.5亿元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扶持资金,每年拿出500万元考核奖励资金,年中对符合扶持的村级经济组织给予扶持,年终对成绩显著的个人进行奖励,让想干事的有成就感,让干成事的有获得感。

创新经营机制,拓展引领作用

健全收益分配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整合政策扶持资金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闲置资金,入股德康、远景风能等企业,年收益4000余万元,全部量化分红到村。探索发展“村社一体型土地股份合作社、能人带动型劳务合作社、龙头引领型专业种养合作社”等各类村级合作经济组织。

拓展“抱团取暖”效用。先后组建了缤纷泗洪小龙虾、美阳万亩红薯种植、泗洪金水大闸蟹养殖、苏北粮油优质稻米种植等5个产业化联合体,其中缤纷泗洪小龙虾产业化联合体采取“国有平台公司+合作社+养殖户”运作模式,带动半城镇等24个村居集体增收92万元;金锁镇在10个村居探索村居、村民、企业三方联动“共享厂房”新模式,通过资产嫁接资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带动集体增收660万元。

积极宣传推广先进典型。编制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利用媒体或现场观摩,推广先进做法,推动优质发展。界集镇杨岗居、半城镇大王庄、龙集镇姚兴居、魏营镇涧北居等20个村居发展集体经济典型案例,在全县许多村居推广。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龙集镇姚兴居(飞地抱团型)荣获“2022年度全省‘共同富裕 百村实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其中,上塘镇垫湖村荣获“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率村十佳案例”。龙集镇勒东村(资源资产盘活型)、临淮镇二河村(直接经营型)、上塘镇大付村(村企共建型)、魏营镇涧北居(抱团发展型)荣获“2022年度宿迁市十佳经济强村”典型案例。积极有效的发展机制,使泗洪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典型带动、乡村行动,村村争先创优、人人争当表率的生动局面。

猜你喜欢

村居经营性集体经济
村居
村居
村居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
西安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盈利因素分析
许瀚文??《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