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雷达原理”课程为例

2022-09-26程永强卢哲俊刘永祥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3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雷达案例

程永强,卢哲俊,刘 康,刘永祥

(国防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引言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课程承载了专业知识传授与育人的双重功能,课程思政已经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程思政是对高校中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充分挖掘,通过充分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以课程为载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课程各个环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协助人才培养把好德育质量关。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当前,还不同程度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未能很好形成育人合力、发挥出课程育人的功能。特别是对于工科院校,多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教学目标,其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中以自然科学课程为主体,呈现出专业化和实用化的特点,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惯性以及工科院校的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滞缓了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应基于学科专业课程,实现“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教学模式。然而,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中,相对于人文社会学科课程重“道”来说,工科专业课程具有重“术”的学科特性。工科课程思政改革与人文课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和作用发挥存在一定困难,在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专业课程思政化、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机械化结合等现象。如何在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中贯彻和实践课程思政,是普通高校课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笔者凝练了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提出多元化的思政元素挖掘、案例引导式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立体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雷达原理”课程为例,总结了课程建设与实践经验,为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专业课程思想政治内涵

(一)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专业课程思政丰富与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将思想政治教育拓展至专业课程,各专业课程将思想政治育人目标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所教课程知识为载体,将体现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内容蕴含在丰富的学科知识及课程体系中,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电子信息专业侧重电子系统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在工科专业中具有代表性。根据电子信息专业课程特点,以典型电子系统的构建、技术发展脉络、复杂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结合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历程,剖析知识体系中蕴含的科学哲学思维与技术创新精神,构建“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教学模式。

(二)专业课程思政内涵

专业课程思政内涵可以概况为:“通过科学知识背后的原理,揭示课堂教学所凝练、抽象出来的价值观念,实现理性与感性的相互交融,达到科学→哲学→价值信念的升华。”课程思政的目标为依托专业课程学科领域知识与实践方法的积蕴,将价值引领融入知识传授,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敢于担当的科技报国情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双重功能。

二、多元化的思政元素挖掘

(一)思政元素挖掘方法

基于教学内容挖掘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的思政元素,在教学中嵌入哲学思考,启发学生思维,是课程思政的首要环节。笔者在“雷达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从多个层次挖掘思政元素,将科学思维、科学素养融入课程,将时事热点、应用案例融入课程,将技术发展历程、人物事迹融入课程。通过在课程内容中“挖”、在时事事件中“选”、在鲜活案例中“悟”、在实践活动中“练”,实现思索、感悟与精神升华,提升学习内动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敢于担当的科技报国情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效提升了学生对学校、对专业的认同感和献身国家的使命感。

(二)思政元素挖掘要点

1.时事热点:时事热点是学生关心的话题,通过对时事热点的分析,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同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如在讲解雷达系统应用时,将2021年巴以冲突中以色列的“金钟罩”——铁穹系统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和钻研前沿技术为国效力的爱国热情。

2.应用案例:在讲解课程相关经典案例时,引入理想信念教育、优良传统教育等思想政治内容。以我国研制米波雷达并参加珠海航展的事例,启发学生坚定信念、学以致用的责任感。

3.发展历程:我国雷达技术发展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已经逐步追赶比肩甚至赶超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雷达行业经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从修配、仿制、自主研制、跟踪追赶到比肩超越走过了70多年光辉发展历程,为促进国防装备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结合典型雷达体制的教学,将我国第一部相控阵雷达、第一部脉冲多普勒雷达等研制历程与知识讲授融合,正视我国雷达技术发展中的差距、追赶超越的进程、自主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创新拼搏精神。

4.人物事迹: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中国雷达发展的风雨历程反映了一代代雷达人热血拼搏、为国家奋斗、为民族担当的精神,把初心和使命薪火相传。老一辈雷达科技工作者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课程构建了“我国雷达技术前沿及其中的‘科大贡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案例集,激励学生传承老一辈专家教授在艰苦条件下拼搏攻关科技报国精神。

5.科学精神:利用雷达技术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进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索精神;通过对同一问题各种解决方法的比较,培养技术发展观;通过雷达课程中诸多矛盾问题的破解,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三、案例引导式思想政治教学

(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强行植入思想政治理论标签的“显性思政”、脱离具体知识背景的“浅层思政”以及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机械化结合等现象,影响了课程思政效果。要用好隐性教育渠道,形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需要在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和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在“雷达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案例引导式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将知识案例与思想政治理论案例结合融入一体,将课程思政教学落在具体知识点上,落在具体案例上,而不是泛泛而谈。通过案例引导式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更让学生清楚“为何而学”,实现了从知识灌输式“被动学”向发自内心“主动学”的积极转变,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案例

如在“雷达原理”课程中讲解运动目标检测内容时,将我国科学家突破技术封锁、勇于挑战难题实现自主创新的科学精神,融入我国脉冲多普勒雷达研制的案例中,将专业知识、应用案例、课程思政三者紧密结合(如图1)。我国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奠基人贲德院士从基础理论、基础算法开始,进行技术攻关,终于突破了其中的关键技术。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首部脉冲多普勒雷达样机研制成功,机载雷达技术取得突破。上述案例的讲授知识点为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概念、原理与技术。在该案例教学中,通过案例讲授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使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勇于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敢于担当重任的科技报国情怀。

图1 专业知识、应用案例、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案例引导式思想政治教学

四、立体式课程思政教学

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需将多种教学方法相配合,形成立体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紧密跟踪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构建交互式兴趣激发系统,注重实际应用背景的知识嵌入,把学生普遍关注的、与专业课程相关的热点案例充实到教学案例库中,分析这些热点问题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强化学习过程的渐进性与挑战性,深入浅出,鼓励学生从简单的知识获得到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让学生享受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贡献价值观。综合采用嵌入微课视频、分组研讨、线上与线下混合等立体式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从时间、空间、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拓展和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研讨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研讨、通过讲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信息化教学模式支持下,通过微课、科普视频、人物访谈等方式,植入思政元素,使课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积极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经过四年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国防科技大学“雷达原理”课程教学取得了突出成效,学生获得感明显增强。2020年,课程入选国防科技大学首批优质品牌培育课程,2021年,被评为湖南省首批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程,课程组被认定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

课程思政正逐步成为立德树人、全程育人的重要途径。要真正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还需要持续建设和实践改进。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设计,深度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党的创新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促进教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的三维统一,强化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从而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格局。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雷达案例
有雷达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雷达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空时二维随机辐射场的弹载雷达前视成像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