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树共享课混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以“桥梁工程”课程为例
2022-09-26郭冬梅亓兴军
郭冬梅,周 艳,亓兴军
(山东建筑大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系,山东 济南 250101)
在2020年疫情期间高等教育全部实施在线教学,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历史上的创举。“互联网+”“智能+”在线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重要发展方向,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我国高等院校相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传统课堂教学向智慧课堂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为课堂教学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我校力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智慧树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基于智慧树的共享课,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促使传统课堂教学向着现代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空间,从而焕发出课程的活力和生机。
一、“桥梁工程”课程目标及教学现状
“桥梁工程”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以混凝土梁桥、混凝土拱桥为主要研究对象,了解目前桥梁工程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桥梁的总体分类、混凝土斜拉桥的设计计算、桥梁结构分析的计算机方法等,使得学生能掌握要领,自如解决各种工程计算问题,了解桥梁领域当前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厚植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掌握桥梁的组成、中小型桥梁的构造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熟悉有关桥梁的施工方面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解决复杂桥梁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灵活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于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对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及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所了解的综合素质。
桥梁产业高速发展、人才要求不断提升的双重视域下,“桥梁工程”课程教学要顺应当前形势和需求,继续提升、调整和革新。目前“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欠佳、多数教师仍以课堂讲授为主等特点,表现为:第一,课时少,有限的课堂时间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学生主动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效果较差。第二,桥梁建设技术日新月异,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飞速进步,新型桥梁结构体系不断推陈出新,新理论与新技术在教材中得不到及时的更新。第三,受传统教学的空间和时间制约,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主要集中在课堂上,课下交流机会有限,且传统教学不易吸引学生的兴趣。第四,传统教学以知识性考核为主,缺乏对学习过程的监督与评价,从而导致学生平时不注重学习,仅考前进行学习突击,对于知识的记忆是短暂性记忆,不利于知识的持续性应用。
综合考虑该课程教学现状和学生特点,必须进行课堂改革,改变教学模式,重构教学内容,深入剖析课程思政元素,讲活课堂内容。结合智慧树平台在我院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经验,开展基于智慧树的混合式教学在“桥梁工程”这门课程中的实践研究,实现“桥梁工程”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构建基于智慧树共享课的“桥梁工程”课程混合式教学路线
(一)构建路线
基于智慧树共享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桥梁工程”课程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学习模式。通过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线下教师讲授、互动讨论,更好地了解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基于智慧树共享课的混合式教学构建路线如图1。
图1 基于智慧树共享课的混合式教学构建路线
线上学习,根据教学大纲和目标,在智慧树平台上建设“桥梁工程”课程的共享课,上传扩展资料和扩展视频,学生在智慧树共享课观看教学视屏,了解相关知识,明确学习任务,通过探究性作业、阶段性测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参照作业、测试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反馈到课堂讲授中,实施针对性的教学。
线下学习,也是课堂讲授,教师在教室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的形式进行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课堂互动并答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解决教学难点。
(二)智慧树共享课对教学活动的支撑分析
线上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在线下学习时带有较强的目的性,而线下学习又可以弥补线上学习的不足,二者相互结合,可以保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使得学生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以及文化素养(见表1)。
表1 智慧树共享课对教学活动的分析
三、“桥梁工程”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
(一)课前——智慧树共享课(线上学习)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线上学习主要是利用智慧树平台上建设的共享课,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进度和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前发布与课程相关的扩展视频、资料,要求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布置两次平时作业,并把成绩反馈给学生,进行教学反思,调整合适的教学设计。
(二)课中——课堂讲授(线下学习)
结合线上学习和案例教学,深入剖析思政元素,充分挖掘“桥梁工程”课程中所蕴含的育人资源,通过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融入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情感共鸣融入责任和使命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得专业知识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机融为一体,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构建“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促使所有教学活动都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课程覆盖,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三)互动讨论
根据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平时作业和阶段性测验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开展重点和难点的答疑和分组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分组讨论可以锻炼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加深对先修课程相关知识的认识与掌握,能够更好地学习“桥梁工程”这门课程。
(四)课后——作业强化
课后,教师针对课堂的反馈在智慧树平台上推送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以PDF格式进行提交,统一下载后批阅。教师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便互动讨论时重点突出。
四、“桥梁工程”课程混合式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设计时融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对国家各方面国情和制度的高度赞同,是对国家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对国家的建设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对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使命感。通过设计案例介绍钱塘江大桥,引出茅以升桥梁大师的先进事迹,学习桥梁前辈们为打破种种封锁,自力更生、用于创新、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介绍古代桥梁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讲好现代中国桥梁工程建设背后的故事,学习古人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桥梁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成就而自豪,使得学生树立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对教学各个环节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剖析,引领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和价值的追求。思政元素的融入,能够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基于智慧树平台共享课和扩展资料,建立互动讨论的桥梁
课前:学生预习智慧树平台上的共享课内容和教师推送的扩展资料,没有明白或有疑惑的知识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线上学习的效果反馈进行课中设计,有针对性的调整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课中:教师进行课堂讲授时,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相关知识的探究兴趣,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后:凭借智慧树平台发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总结学生学习的薄弱点,以便准备后期的课堂互动讨论。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三阶段教学设计,能够使得学生对“桥梁工程”各个单元和环节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本课程培养的目标。
(三)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
“互联网+”“智能+”在线教学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校和学院多次为教师提供教学改革的培训机会,使得教师能够把教学做到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当今的教育形势。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深入剖析和挖掘思政元素,教师制定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依据共享课、扩展资料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课中课堂讲授重点和难点及课后的作业测验。讲好科学家的故事、典型桥梁工程案例,锻炼教师的课堂创新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厚植家国情怀的同时,又增加自身的课堂掌握力,以助于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增强教师的获得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评价
智慧树平台可以收集学情数据,有效实现“桥梁工程”课程的过程考核。合理设计考核过程,共享课、扩展资料学习占10%,课堂表现占10%,作业与阶段性测验20%,期末考试占60%,过程考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结论
1.把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追求创新的精神,强化土木工程师的责任与工匠精神。
2.基于智慧树平台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混合式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多样化、教学过程数据化、教学互动立体化和教学评价多元化,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满足本学科对学生的培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