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
2022-09-25宋田田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宋田田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已近十年,十年来经过不断努力,我国形成了一整套特色鲜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不断深化,我国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其技能高,而且要求其素质高。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能否满足产业需求,如何考核和评价高职人才培养的效果,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1.现阶段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分析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孟庆国教授在《中国特色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研究》中系统地梳理了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八种模式,并对其产生、发展与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及比较分析。南京师范大学刘晓玲在《智能制造视阈下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变迁》中认为,高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整体素质及创新意识都需要有质的突破。曹敏在《高素质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系辨析》认为应从多个方面审视高素质与高技能的深刻内涵。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刘永博在《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中提出从“明确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力量建设、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编制、实践教学产学合一、强化培养质量考核评价要求”等五个方面构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
通过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概念的梳理,可以从两个方面对现阶段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进行分析,一方面是人才素质高,另一方面是技能高。人才的素质可以分为职业素质和社会素质。职业素质包括劳模精神,工匠品质。社会素质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作为社会人所必需具备的品质诚信、正直、谦虚、宽容、奉献与服务精神等。人才的技能又可以分为理论知识技能、专业操作技能、创新思维技能。新时代人才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在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基础上,还必需具备专业操作技能。在以上两种技能都具备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创新思维,能够解决本专业相关问题。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满足以上条件,其知识储备更多、技能水平更强、职业素养更高,更加容易满足现代工业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能够承担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
2.高素质高技能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产业结构大调整大改革时期,企业的生产水平管理能力都获得了极大提升,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随着产业行业的需要而发生了改变。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此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现阶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实需要和根本目的。
2.1 高素质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根据行业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对高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培养;一丝不苟、工匠品质的培养。人生观、价值观是职业素养的核心要素,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职学生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在此基础上培养职业素养、工匠品质和劳模精神。二是社会素质的培养,包括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自我心理状态调整的培养,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社会素质决定了高职人才在社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素质。高职学生的这些素质要求可以通过学校进行培养,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更好的胜任企业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2.2 高技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面向企业一线岗位。这就要求这些人员必能掌握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中技能训练是重中之重。在技能培训中,包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动手操作技能、创新思维能力等。专业理论知识是技能训练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只有先掌握一定的公共课程理论知识和专业课程理论知识,才能更透彻的理解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如必须掌握高等数学中的相关知识,才能理解数控编程中的插补原理,必须掌握机床工作过程基本知识,才能安全高效操作机床进行零件加工。对于零件要求高精度加工,而机床装备不能满足加工条件时,可以创新思维,采用误差补偿的原理并通过具体方式来实现高精度加工,节约成本,解决问题。目前,专业技能水平训练体系已经较为完善,既包括理论讲授、实际操作等基础层面,也包括各类技能比赛等拔高层面。
2.3 高素质和高技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按照社会实际需求培养,能够完全满足新时代产业行业要求。高素质高技能并不冲突矛盾,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不可缺。只有培养高职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职业素养、社会素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摆正自身的位置,激发学习技能的兴趣,使掌握高技能成为自身需要。而掌握较高的技能又能提升学生自己的信心,促进自身的修养品德。所以,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培养地位相同,同等重要。
3.高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高职人才培养实现路径的最终落脚点要通过课程等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由教师主导完成,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此外,环境因素,特别是校园文化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包含素质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等,其总目标与产业需求是相符合的。但是,现有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及师资水平与人才培养目标并不完全匹配,还有不小差距。教师的师德水平、教学能力、自身素养也有待进一步提升。校园环境,特别是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3.1 高水平教师是高职学生成材的领路人
由教育部等联合发出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师(2018)2号]明确指出:“教师的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教师的引领作用也至关重要,高水平教师是高职学生成材的领路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对高职院校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基础上,高职教师的水平要高,也需要具备高素质和高技能。高职教师的高素质除了劳动精神、工匠品质、劳模精神,还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平和职业素养。教师的高技能不但有相关的等级证书、技能证书外,还要与相关企业有合作,掌握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经验。高职教师是我国千百万高职学生的“领路人”,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重任,是未来的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的启蒙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职人才,高职教师自身必需要有更高的素质和技能。
3.2 教学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意义就是满足社会对人才和技能的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中应该特别重视社会的实际需求,这也就要求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融入社会元素。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是将社会元素融入教学非常有效的方法。要实现产业与教学融合,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产业、企业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为教学科研提供强大的支撑,另一方面,需要结合高职院校自身优势,融入教学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按照行业企业的需求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缩短了人才上岗周期,又要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提供系统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也能适应企业生产节奏。在“教学有成效,企业得人才”的双赢指导理念下,高职院校和企业可以深度合作,开办“共享工厂”,企业提供场地、设备、技术及实战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术员,学校提供师资及丰厚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联合培养高职人才,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高职学生在专业技术学习上能够了解并掌握最新的规范标准和技能资格要求,在课堂中就能掌握岗位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更好的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提升自身素质。
3.3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实施的重要载体
高职院校要破解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之间的矛盾,必须系统分析人才培养规范,细化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构建上进行规划,将细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课程体系。不能只进行单门课程建设,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保证课程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是否匹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课程体系就是一个重要地方面,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改革工作不能只依赖专业或所在系部,需要从学校的顶层设计出发,以确保所有的课程设置、课程改革、课程考核都指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推动开展课程体系构建的监督管理和评价激励机制,以行为规范、机制和制度的方式为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教科研平台,以研讨会、学术沙龙及课题立项等多种方式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操作,让人才培养不再是强制完成或者应付完成的半行政工作,而是众多教师自发自愿的探索性的研究项目,最终通过多种形式推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深入实施。
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确定之后,相应的课程建设及课堂教学也需要改革,特别重要的是教材改革及教法改革。教材的改革包括教学内容的选取、组织及优化。围绕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在教材编制中打破传统的专业知识逻辑结构,根据产业行业工作岗位的具体需求,重新组织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是融入思政元素劳动元素,在教学内容中体现爱国主义思想、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及劳动精神等,体现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精神。二是以企业岗位群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载体,将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工作任务当中,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学生得到相应的技能训练。三是对于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需要围绕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其选择原则有两个,一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不断趋近人才培养的目标。二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得学生掌握本门课程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实现课程学习任务目标。
3.4 校园文化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必要方式
培养高职人才社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的主角是学生,主要空间在学校,并外延到校外各相关场所,其以育人为主要导向,分为硬件校园文化和软件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代表了该学校所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独特气质,包括校园的建筑、景观、绿化、标语等物化的硬件内容,也包括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制度、准则等抽象的软件内容。此外,高职学生课余活动中以群体存在的文化活动,包括学习社、诗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也能体现校园精神和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校园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包含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社团活动是最重要的一种社会活动。社团活动具有两种属性,一是具备“校园性、封闭性”。社团活动是相对封闭的,其活动大部分都在校园内进行,主体基本都是学生。二是具备“社会性、开放性”。虽然校园社团活动是自发自觉地,但是也受到社会各种影响,包括思想、行为及各种思潮。高职学校应该积极引导组建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陶冶学生情操的各类社团。
通过社团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个人能力,陶冶情操,启迪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构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机制,现有评价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反而阻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评价模式之间的矛盾,正是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面临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现有课程评价模式的弊端
(1)现有评价指标不利于培养学生高素质。高职院校现有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课程考核为主,许多课程虽然强调了过程性的考核方式,但是实际上大部分的课程还是期末考试,多以试卷的形式完成,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样的考核模式导致学生错误的认为期末成绩分数高就是成绩好。考前突击现象较为明显,不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试卷考核形式不易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职业素养的掌握状况。
(2)现有评价指标不利于提升学生高技能。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训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技能提升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现有教学内容和企业实际脱节,教师长期脱离企业工作岗位,教师对企业实际岗位需求不熟悉,对新工艺、新方法、新流程不清楚,自身的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如何培养出高技能的学生。在考核体系中,教师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课程考核往往是教师“说了算”,许多考核流于形式。
(3)现有评价指标不利于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僵化的教材内容、脱离实际岗位的知识结构、一成不变的评价形式及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在现代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需要长期的、有效的引导、培养。现有的教学方式及评价考核指标,强制学生要接受所用教材的知识,考核的内容也来源于教材,导致学生错误认为教材是神圣不可改变必须遵循的,但事实上许多教材既不是理论权威,又不能真实反映岗位知识需求,现有的教学方式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2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科学制定评价体系
在把握国家政策文件、产业需求及深入剖析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内涵基础上,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促进高职人才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有效化、多元化的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评价原则。在高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考察评价人才培养模式、机制、体系的基础和综合实力,更重要的是要考察人才培养的成效和进步度,也就是培养的人才是否具备“高素质高技能”,是否能满足产业需求。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效果评价需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一段时间内人才培养效果有效性的评价,说明其在某一段时间的有效性;二是一个较长时间内人才培养效果有效性的评价,说明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持续的有效性。
第二,评价指标。构建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指标体系。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现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及时性、针对性,结果性评价指标,体现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全面性、综合性。这两类指标相互映衬,解决有效性问题。通过评价指标可以反应出人才培养进度、人才培养效果、人才培养不足等,可为系一部的人才培养指明方向,提供参考。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课程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评价指标。第二,将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素质和技能要求融入课程考核标准之中。第三,遵循学生实际情况及学习规律,将考核标准划分层次、厘清重点,以量化的形式描述评价考核结果。问题,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第三,评价方法。通过量化的方法进行评价考核。根据数理统计数据统一性假设检验原理,运用假设检验方法,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效果进行评价。核心思想为通过各指标分数值比较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的偏离程度,以量化数值判断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在课程考核中,素质考核要避免笼统,可以设置合理的观测点,通过全面细致的观测点来为被考核对象“画像”,以此完成评价考核,使得考核更加客观有效。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可以引导教师更努力的参与课程建设、明确改革目标,探索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