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族民俗旅游开发探析
——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为例

2022-09-24王环环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5期
关键词:民俗旅游回族张家

王环环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奎屯 833200)

民族民俗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在一定的旅游设施的辅助下,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族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综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1]。

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而言,如何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地方民族特色吸引游客来此感受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一直是突出旅游产品和提高旅游地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一。本文是基于在发挥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背景下,来选择民族地方的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为研究课题内容,以此来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民俗旅游开发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从而能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民俗旅游开发有所帮助,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带动张家川的经济发展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对今后促进接待地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张家川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甘肃东南部的小城,位于天水市东北,地处六盘地槽与陇西陆台两大地质构造单位的过渡地带,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呈斜三角形,夏季气温凉爽,适宜旅游避暑。张家川拥民俗文化底蕴浓厚,人文旅游资源独特,以春秋战国时的烽火燧台、秦防西戎的堡寨遗迹、三国时期的街亭古战场和宣化岗拱北为主。浓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关山风景区构成了系统的区域旅游资源,随着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于旅游地的选择趋于“就近”体验型旅游为主,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2]。

2 张家川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SW0T分析

2.1 优势分析(Strength)

2.1.1 古文化资源丰富

张家川木河乡桃园村的战国时期的墓、宣化岗拱北、民族风情园、老庵寺等宗教遗存对研究中国民族史及古代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材料。2006年,“花儿”作为回族地区民间流行的文化艺术,被列为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川就是首届关山“花儿”会暨清真食品节的承办地,古文化资源丰富且符合旅游者追求文化体验的感受。

2.1.2 民族风情浓郁

(1)饮食文化。张家川的饮食主要以回族传统手工制作为主,主要有酿皮、白面锅盔、烧鸡、油糕、凉粉、羊杂会、甜醅子等[3]。独具民族特色的回族小吃也拉动了夜间消费。回族传统小吃——撒饭做法独特,将面食和各式小菜一起佐食,味道独特,深受老年人的喜爱。当地人在宴席中制作“十三花”,将13种菜集齐端上来,供贵宾品尝,味道浓郁。此外,平常当地百姓还兴做“碗菜”,主要成分是萝卜。

(2)服饰文化。张家川是回族聚居地方,回族成年男性头顶白色圆顶帽,穿白色的短褂,脚上穿布鞋。一般中年妇女头戴白色帽子,老年人多是黑色的盖头,姑娘一般是各种颜色的盖头。现在,大多又改换成各种各样的纱巾或丝巾,这样的装扮既美观又方便。

(3)建筑文化。张家川典型的建筑以清真寺为特色,大部分都是传统的土木质结构,以宣化岗建筑最为典型,宣化岗位于张家川县查湾村,据资料记载,其始建于1889年(光绪十五年),如今是张家川县最大、最宏伟的宗教之地[4]。

2.1.3 自然景观得天独厚

张家川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以山地为主的县区夏季凉爽,冬季漫长而严寒,昼夜温差大,塑造了优美的自然旅游资源,如关山风景区(大陇山)、云风山景区、关山草原、花果山景区等是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旅游者更倾向于选择居住地附近的旅游景点,体验型的旅游目的促进了张家川独特的民俗旅游的发展。

2.2 劣势分析(Weakness)

虽然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占据了国内外一定的市场。但是,张家川民俗旅游业发展相比宁夏和新疆的发展,还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2.2.1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旅游景区的主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从近两年的资金投入和建设上看,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所提升,但是景区周围的住宿、餐饮、旅游交通条件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善[5]。以山地旅游为主的景区中道路的通达性限制了很多自驾游的客人进入,往返区间车运力不够,导致游客不能过夜消费,让游客没有心情再来游玩,重复旅游率基本为零。

2.2.2 经济发展滞后,人们生活水平低

张家川县以传统的农业、牧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大型工厂、大型企业或外资企业等,解决当地就业的能力弱,导致大量的人口外流,带走了最优质的人力资源,致使当地经济发展后备力量不足,人们只能靠摆地摊、熬夜市、开商店来脱贫致富。生活物质来源需求也单一化,整个县城发展落后,人们的意识低沉。对县城经济的发展贡献有限,因此,导致与天水市的其他县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张家川县缺乏内在的机制和发展的动力,是天水市收入水平最低的县[6]。

2.2.3 服务理念和宣传力度不足

尽管张家川县目前的旅行社数量正在迅速增加,但规范化的服务和宣传力度跟不上,在市场的竞争中缺乏抗御风险的能力。首先,硬件设施达不到旅游接待的标准,许多酒店根本连三星级都达不到,只能提供简单的住宿条件,没有现代化的酒店硬件设施。其次,缺乏专门的旅游专业人才,许多外地游客不知道张家川是个民族自治的地方,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他们不了解,体验旅游的融入度低。旅游公司缺少熟知当地民俗文化的专业人才,但现有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的现象就更加大了旅游服务提升的空间。最后,宣传力度不够。尽管张家川县回族民俗旅游资源丰富,但这些旅游资源尚未转化成旅游产品。特色饮食更是很难进入人们的口味,现有的回乡风情园也很少有人知道,宣传范围有限,所以很难有影响力和吸引力,并且在媒体方面很难见到关于张家川特色旅游等的宣传[7]。这些现状都不利于张家川县回族民俗旅游业科学、合理、健康、有序、全面地发展。

2.3 机会分析(Opportunity)

机会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直接会影响地区的发展进程,对地区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张家川县作为民族自治县,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将会是一个机会。

2.3.1 国家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张家川县是天水市地区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人口密度比较高,基础条件比较差。国家“十三五”规划以来,国家对民族地区大力地投资,发展民族特色、民族品牌、民族文化的新局面。2018年,甘肃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内需拉动,促进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产业上档次、上规模”。这无疑表明政府将对甘肃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8]。

2.3.2 民族旅游业市场潜力无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将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民俗旅游的独特性,使旅游业发展更是日益火爆,推动旅游需求欲望的激增。位于大西北的甘肃更是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这将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机遇。天水的麦积山已闻名海外,因此,借助这样宣传力度,大力促销张家川回族民俗旅游的独特性,使旅游市场不断扩大,为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带来契机。

2.4 威胁分析(Threat)

2.4.1 周边地区旅游市场的竞争

张家川县距离兰州路程遥远,在民俗旅游方面不能和素有“中国小麦家”之称的临夏相提并论。首先,临夏民族色彩浓郁,且民俗旅游市场开发较早。其次,临夏州回族建筑巧妙地融合了中西建筑文化的特长,显得富丽堂皇又庄严肃穆,在全省乃至全国独一无二,并且临夏回族的丝绸、特色食品、民间艺术品等民俗旅游产品更是远销海外。最后,临夏优越的区位优势带走了巨大的客流量。而张家川距兰州约368km,因此流量大大减少,知名度等辐射半径缩减,从而不利于张家川旅游的发展。

2.4.2 旅游市场开发程度低,市场知名度低

目前,旅游者对于张家川的认识仅存在于普通的小县城,缺少对张家川旅游资源的深刻了解。张家川正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可谓是丰富多彩,应有尽有。只不过由于经济的原因,大多旅游产品、旅游配套设施、旅游文化未成系统。而且就天水市辐射范围而言,也需要2h 的车程,再加上天水的丰富的旅游资源,所以导致张家川的影响力微弱,知名度很低。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都严重阻碍了张家川县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2.4.3 外来人口对民族地区存在的威胁

随着张家川县经济的大力的发展,外来人员将源源不断地大量涌入,随之将会带来大量的外来文化、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将充斥着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外来人口的涌入会造成建筑污染、交通堵塞、基础设施超负荷,在旅游旺季,很多风景区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超负荷的结果是会造成混乱和污染,使游客和员工健康受到损害。

通过对张家川的SWOT 的综合分析可以表明(见表1),张家川县的回族民俗旅游资源整体上所具备的优势、机遇,然而劣势、威胁也存在,若想要更加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丰富性、独特性及核心的优势,有待于进一步大力开发,专业人员素质、硬件设施等有待大力改善,要借助机遇和优势进行有效的整合资源,彰显民族特色,打造民俗文化旅游产品[9]。

表1 张家川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SW0T分析

3 张家川县民俗旅游的开发策略

3.1 开发回乡农家乐项目

农家乐最能体现民族地区的民风淳朴和民族地区的人们的热情好客。张家川县是天水市唯一一个回族聚居的地方,因此,开发农家乐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优势[10]。首先,在开发中,突出回族的生活特色,通过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展示民风民俗。其次,通过购买各类旅游纪念品、体验各类民俗文化,增加旅游者的体验度。因此,张家川要充分利用农业的优势,提供采摘和食用绿色有机产品,用农家饭让游客地地道道地体验农家乐的生活气息[11]。

3.2 创建回乡民族风情园

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潜力的开发,更多游客对于民俗热衷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好奇,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精神的升华和心灵的寄托。如今,张家川县已建成了一个风情园,但是缺乏媒体宣传和资金不足,没有形成民俗旅游产业链,比较单一化。因此,应该在已建成的基础上,再次重新审视定位,再能够细化产品的开发,把民俗文化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相结合,依托各自的特色资源,重新打造农田观光、乡村体验、风情园旅游及主题园参与的伊斯兰特色民俗旅游,全力打造民族特色旅游新品牌,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为张家川美好的明天增添情趣[12]。

3.3 强强联手共创民俗旅游

张家川县是天水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所以充分利用麦积山、南郭寺的宣传效应,和天水市联手开发一个民俗旅游线路,使大量游客来张家川体验回族风情。将张家川县旅游资源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走廊的规划开发中,打造关山森林草原精品旅游品牌,实现与陕西、平凉旅游线路的对接与延伸,促进民族县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大力支持张家川县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物流业和信息、法律、文化、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13]。只有将民俗旅游与其他旅游资源形成一个产业链,才能给旅游业注入新的“血液”,才能使张家川民俗旅游资源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结语

民俗旅游业适应我国国民旅游的生活需求,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一种新趋势。为更好地促进其民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为例,对回族民俗旅游进行了研究。通过应用了SWOT的综合分析方法,表明张家川县的回族民俗旅游资源整体上所具备的优势、机遇和劣势、威胁相持平,但旅游资源的丰富性、独特性有待于进一步大力开发。要借助机遇和优势,进行有效的整合资源,彰显民族特色,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等原则和开发回乡农家乐项目等策略,努力打造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使张家川民俗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猜你喜欢

民俗旅游回族张家
说话算话的我
张家塬村村歌
张家贵 藏石欣赏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