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支撑性研究
2022-09-24杨艳平王博俊黄素梅
杨艳平 王博俊 黄素梅
(1.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江苏镇江 212005;2.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船建学院江苏苏州 215600)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的复合性学科,旨在培养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能从事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既要考虑学生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考虑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在校生普遍缺乏实际工程管理经验,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1],被视为考量高校本科办学水平和特色的关键性指标之一[2]。同时,土木工程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很强的实战能力,尤其依托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的工程管理专业,更应注重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性,也是支撑工程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高校在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导致实践教学无法支撑工程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工程人才培养偏离工程实践,与社会需求脱节[3]。通过对用人单位调查发现,学生理论知识与现实工作脱节,实践能力存在不足[4],无法实现与就业单位工程管理工作无缝对接[5],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领域对工程管理专业“复合型、应用型”毕业生的迫切需求。因此,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抓手,也是工程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的亟须解决的短板问题。
1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1.1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内容
课程体系主要由“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课程及教学环节”“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3个部分组成,其中,“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又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要求毕业生具备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领域知识5个方面,其核心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等。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包括独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实际工程调研、测量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1.2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作用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中的一项基础工作,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课程体系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人才培养目标的精确定位成为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6]。工程管理专业涵盖了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两个知识领域,这两个领域对工程实践和管理经验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工程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具有工程项目全周期管理视野,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基石。
1.3 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国内很多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安排仍然沿用以教师理论教学为主,将实践课程学分大多设置为总学分的20%左右,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另外,教学内容与行业转型升级要求不匹配,不能紧跟建筑工业化、BIM 技术、智慧建造、HSE 管理等行业发展新技术新动向,这种培养模式造成毕业生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及时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直接造成毕业生的就业障碍。
依据江苏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再综合全国各地兄弟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梳理出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部分占比偏低。
(2)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缺乏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
(3)实践教学方向或方法单一,不能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4)实践教学以实验室为主,缺乏工程实训基地,难以和实际工程联系起来。
(5)实践教学内容不能紧跟行业发展新动态,与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脱钩。
(6)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习项目大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
1.4 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相关举措
针对工程管理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首先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优化,并对实践教学课环节进行系列改进,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1.4.1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增加实践教学课比重
以土木工程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施工—造价—管理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企业对不同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课程模块化细分,构建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比重,在课程体系中将实践环节学分由原来的21%提高到27.4%(含第二课堂学分),同时,融入职(执)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将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衔接,实现课程教学与资格证书考试相融合。
1.4.2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提升专业教师教学与工程实践能力。深化校企融合,将实训基地的功能扩展至师资培训及挂职锻炼,通过承担工程项目、企业工程实训等途径,打造高素质、“双师型”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学习最新发展成果,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同时,以引进校外专家为突破口,建成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的复合型教研团队。
1.4.3 教学资源方法多样化,构建综合教学平台
完善实验室建设,拓展企业资源。构建集课程设计、校内实习、工程实训、企业实习、技能训练、双创能力培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程设计与企业实习相结合、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相结合、工程实训与虚拟仿真相结合。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虚拟仿真教学模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7],充分利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http://www.ilab-x.com),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资源支持,做到虚实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4.4 强化工程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近几年,学院先后与多家大型建筑公司、工程试验中心、装配式构件厂等企事业单位共建了多个工程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建立校企合作育人长效机制,继续扩大紧密合作企业数量,扩展已建成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提高合作频次与合作质量,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训。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及科技合作项目,以BIM 平台为基础,装配式建筑为突破口,与兄弟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资源共享,激发学生动手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1.4.5 紧跟行业发展动态,人才培养对接行业需求
立足新兴信息技术、新制造和新基建背景,在课程体系中及时融入行业新技术、新规范、新动态,深度融入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管理(BIM)、智慧建造、信息系统管理(ISM)课程模块,构建反映建筑工业化、建筑信息化、工程管理精益化和精细化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基本功扎实、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
1.4.6 重视各类实习环节,建立实习跟踪与毕业生质量反馈机制
针对毕业实习常常流于形式,学生不能深入企业将理论联系实际等问题,建立对学生实习情况跟踪调查与反馈机制,包括实习指导教师的实地调查、毕业生自评和反馈、用人单位反馈、社会媒体反馈等跟踪反馈机制。通过外出走访、返校座谈、问卷调查、校友会活动及网络跟踪等方式,对毕业生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等进行反馈,定期对培养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并将此作为修订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1.4.7 第二课堂和“双创”比赛并举,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第二课堂是实践教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第二课堂实训4 个学分。将创新创业与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8],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指向未来事业创新、创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9]。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请企业一线技术或管理人员授课,引导学生加深对专业实践背景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工程实战能力和创新热情。重视学科及技能竞赛,通过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参加各类竞赛的软硬件条件,扩大竞赛项目,提升竞赛层次。
2 基于实践教学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2.1 提升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的比例
通过引进第二课堂、增加实践教学资源和课时量等措施,提高了实践教学在工程管理课程总教学量中的比重,优化了工程管理课程体系结构,详见表1。
表1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结构比例
2.2 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支撑的课程体系
立足新兴信息技术、新制造和新基建背景,构建反映建筑工业化、建筑信息化及工程管理精益化的要求,加强与地方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工程咨询、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相结合,精炼专业核心课程。以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法规与合同管理、信息技术为传统,深度融合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建筑信息管理(BIM)、信息系统管理(ISM)课程模块,统筹协调设置通识课程,精选学科基础课程,构建科学合理、具有专业特色的工程管理课程体系,详见图1。
图1 以实践教学为支撑的课程体系
3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执行效果分析
本校工程管理专业新课程体系实施以来,已经培养了5 届毕业生,其中,2017—2019 届毕业生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是本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分析的主要样本来源。这3 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分别为95%、96%、100%。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本技能、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心理健康均较好地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的毕业率突破90%,学位授予率平均约为98.3%。应届毕业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接近80%,获得计算机应用、四级测量员、CAD、造价员等各类证书12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20人次。
同时,建立由毕业生自评和反馈、用人单位反馈、社会媒体反馈等构成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通过走访、返校座谈、问卷调查、校友会活动及网络调查等方式,对毕业生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等进行跟踪反馈,对培养目标达成度进行定期分析,并将此作为修订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
3.1 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本校2017—2019 届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数据统计,共有94 名毕业生参与了此次调研,其中,2017 届工管30 人,2018 届工管31 人,2019 届工管33 人。数据统计显示,43%毕业生在施工企业就业,5%毕业生在房地产公司就业,5%毕业生在政府事业单位就业,3%毕业生在勘察设计单位就业,13%毕业生在项目管理公司就业,6%毕业生在中高等学校就业,22%毕业生从事其他行业,3%毕业生未就业(含创业)。工程管理专业近3 届毕业生一次就业单位类型的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近3 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单位类型
3.2 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
3.2.1 社会评价机制
学校重视社会对专业培养人才的评价,建立了由行业、企业、毕业生参与的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机制,每年开展一次问卷调查和回访,及时了解毕业生对学校培养质量满意度、毕业生发展情况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对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为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修订提供依据,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
3.2.2 毕业生满意度
表2为2017—2019届毕业生对专业培养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毕业生满意度较高,认为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工作需求和个人发展。
表2 毕业生对专业总体培养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
3.2.3 用人单位满意度
表3为2017—2019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结果。毕业生思想觉悟高、专业知识扎实、综合能力强,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总体评价为“基础厚实、工作扎实、为人诚实”,综合满意度达到80%以上。
表3 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
4 结语
经过对新教学体系实施后连续3届毕业生的在校学习表现、就业情况、用人单位满意度等调查分析,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毕业生的培养质量达到较高水平,验证了以实践教学为支撑的新的工程管理课程体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