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村的幸福事

2022-09-24蒋文友

中国公路 2022年13期
关键词:黄秋葵路网村民

文/图 本刊特约记者 蒋文友

幸福村8组村民蔡廷华回忆起6年前,从他家到回龙场镇仅有的一条羊肠小道,弯多坡陡,满是泥泞。这条沿着山脚蜿蜒的小路平均宽度不超过两米,长约两公里,是蔡廷华的父辈们用锄头和簸箕修出来的。当年,有村民买了摩托车,通过这条路把家养的鸡鸭等农产品卖出去。经年累月之下,部分路段的路基因为车辆辗轧而下陷。下雨时,行人一脚踩进泥泞就难以脱身,铆足劲拔出脚来,就溅得满身泥点子。全村都盼着能修建一条宽阔平坦的硬化路,来解决这苦不堪言的出行问题。

通往幸福村的大(足)国(梁)路回龙段路域文化“本土味”十足

近年来,在大足区交通局和幸福村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幸福村建成了村级硬化路8.3公里,路面宽4.5米;社道16公里,路面宽4米,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质的提升。“田坳再也不坳了,新修路把田坳和城区、任何一个地方的距离都拉得更近了。春节你们开车回老家,吃个晚饭还可开车回城哟!”2021年村道竣工那天,蔡廷华给在城里务工的侄子侄女打去报喜的电话说。“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听说马上还要在两边安路灯呢!”一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陈文福脸上也乐开了花。

通畅的路网意味着运输成本的降低和运输效率的提升。30岁的幸福村村民哈佳在云南务工时,学习了黄秋葵种植技术。得知家乡的路修好以后,她和丈夫毅然返乡承租了33万平方米土地来种植黄秋葵。目前,哈佳的黄秋葵年产量已超过500吨,总产值超过700余万元。

随着路网的完善,幸福村的合作社遍地开花,经济蓬勃发展。拥有丰富山林资源的幸福村,村集体经济以红缨子高粱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专门种植高粱,并打造集收购、加工、酿造、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体经济年收益达5万元以上。全村主要产业有4社约33万平方米的哈佳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巫山脆李、胭脂脆桃和砂糖橘的约27万平方米经果林,7社约7万平方米的龙回乌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及6社黄文忠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双龙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等。

经济活力在农村公路上迸发,幸福村的特色农产品让勤劳的幸福村村民搭上了致富的“快车”,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幸福。

猜你喜欢

黄秋葵路网村民
云南智慧高速路网综合运营管控平台建设实践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基于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技术的路网运行监测预警平台
宁夏高速公路路网“最强大脑”上线
黄秋葵对肉兔屠宰性能、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无公害黄秋葵种植技术浅析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黄秋葵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