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及思考
2022-09-24刘新华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
刘新华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
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文化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受到很大冲击,文化馆由传统线下服务转变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模式,文化馆的数字化倾向也越来越大。在数字技术快速迭代的新时代,如何不断拓宽文化馆数字化服务新路径,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馆建设面临的时代课题,也是文化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现基于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现状、数字文化转型发展趋势和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消费环境,更好地发挥文化馆的数字化功能,结合国内外数字文化发展典型案例,从四个方面研究探索文化馆数字化发展的路径:一是通过“虚拟+现实”的有机结合,创造有竞争力的文化IP;二是通过“艺术+技术”的深度融合,培育复合型数字化人才;三是通过“文化+科技”的深耕细作,打造开放型数字化文化馆;四是通过“定向+定量”的大数据转化,精准投放数字化产品,推动文化馆创新与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5月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201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33条明确提出要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也明确提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当前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文化馆究竟该怎么做,仍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云购物、网上冲浪、线上培训、线上观展、电子书、有声书让人们应接不暇,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和数字媒介。作为不可或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文化馆应急反应集中体现和暴露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诚然,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课题很早就被列入发展日程,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博物馆特色IP明显,传统文化资源活跃,图书馆也在古籍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馆由于传统的线下集聚特点明显,数字化操作转换较慢,虽初有成效,但与博物馆、图书馆相比仍发展较慢,更多地表现为线下活动的非充分必要补充。文化馆在数字化进程中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缺少有吸引力的数字产品。横向比较来说,全国各地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东西部、南北部发展不均衡。
从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平台来看,以浙江省嘉兴市文化馆为首的一批数字化建设较快的文化馆基本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云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平台,东莞文化馆更是提出了“智慧文化馆”的发展模式,引领了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潮流。但各文化馆之间的独立性太强,数字资源难以互相连通,尤其是数字化发展较慢的文化馆甚至没有自己独立的网站。
从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内容来看,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文化馆资源的查询和预订,包括演出票申领、培训名额预约及活动场地的预订等;二是传统文化产品的数字化转型,主要表现为现场演出及培训课程的录制和上传;三是新兴数字化产品依托互联网技术及平台的出现,如网络直播、慕课及短视频等。但是现代化技术应用还有所欠缺,科技支撑不够有力。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数字内容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需求。根据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9.62亿,占网民整体的91.5%。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手机的普及使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网上冲浪,进行数字文化消费。
互动需求和社交属性凸显。与传统文化消费的单向性特征不同,过去单一的产品形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弹幕文化、互动剧的出现体现了传统文化需求正在被“互动+社交”重构。人们在文化消费过程中越来越注重话题分享和即时交流。文化消费的社交属性和社群特征可以凭借数字化技术实现最大程度的满足。
大众对体验类、场景式文化产品的需求旺盛。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沉浸式业态”。在全息投影、裸眼3D、互动体验、5G、VR等高新技术的推动下,沉浸式、场景化、体验类的文化项目成为网红,“体验”成为当前人民群众重要的文化消费选择。场景式消费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消费者希望获得的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产品,而是对各种生活场景的营造,是一种文化体验。
从数字文化消费的发展方向来看,目前,文化馆数字化大多停留在服务资源的线上化、数字化方面,未来的数字文化馆应该是智慧文化馆,包括发展理念、智慧场馆建设以及管理体系、运营体系、呈现体系的智慧化。李国新教授提到,“文化馆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应该是常态化的,和阵地服务是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关系”。
文化馆数字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通过“虚拟+现实”的有机结合,打造有竞争力的文化IP
群众文化工作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人民群众的需求是群众文化的工作方向,了解群众需求,尤其是深刻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至关重要。归根到底就是要精准把握用户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这是文化馆数字化变革的重要标志。我们要从根本上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和做法,从“我”能提供什么服务到深入研究群众的喜好和习惯,切实了解群众需要什么,从“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增强用户黏性,打造文化IP。同时,文化馆要打造个性化服务。人民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和需求不同,自身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文化馆在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更加尊重个性,重视个性化体验,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并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或内容;重视用户反馈,以提升服务效能为根本出发点,不断调整文化服务的产品和内容,维护和优化文化服务平台,积极打造文化精品,创造有竞争力的文化IP。
文化馆数字化发展的目标就是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体验供给,满足和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数字产品不是线下活动的补充,而是独立且必要的文化产品。数字化带来的技术便利和手段升级,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内容生产的优化精进和创新创造上,以人为本,注重文化与科技的平衡,注重主体间的交流对话,增强观众的代入感、体验感和参与感。
第一,在艺术表演方面可以尝试探索虚拟化,引入全息投影、虚拟现实、动作捕捉等人工智能手段丰富艺术表演方式,与传统的音乐、舞蹈、戏曲、展览等融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表演的核心元素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如近年来非常有名的微软小冰,不仅在线上开演唱会,还采用全息投影的方式与著名主持人张绍刚一起在湖南电视台担任主持人,营造出虚拟与现实完美融合的空间场景,掀起了科技话题的新浪潮,吸引了无数网民的关注。
第二,在艺术体验方面追求场景化和互动化。沉浸式艺术体验利用虚拟技术进行情景再现,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新型场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数字大屏上演绎的是数千名白衣天使乘坐专机抵达武汉,舱门打开,数千名白衣天使从大屏幕中跑向演出现场,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使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达到了非常好的演出效果。
第三,在艺术呈现方式上做到多维化。借助数字技术,可以突破社会和自然的物理空间,打造多维立体空间交互、虚拟与现实融合的新场景。2019年,为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卢浮宫推出了VR技术体验《蒙娜丽莎:越界视野》,为观众近距离展示了一个3D版的蒙娜丽莎,而且平时参观时看不到的画作细节,以及画家使用的绘画技法都呈现在观众眼前,丰富了参观者的观展体验。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艺术镜头”项目让人们对未来博物馆的服务充满了无限期待,该项目利用AR技术将博物馆藏品放在云端,观众可以利用自己的虚拟现实设备实时云游博物馆,甚至可以尝试制作虚拟绘画、陶器等,增强了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互动。借助数字技术,博物馆打破了时空局限,观众也获得了特殊的观看体验。
通过“艺术+技术”的深度融合,培育复合型数字化人才
传统文化服务时代到数字化时代的跨越,必将引发组织、文化、制度的变革。目前,文化馆数字化人才缺乏,急需复合型人才,即文化馆数字化人才不仅需要懂数字化技术,还必须懂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因此,如何培养文化馆的个性化和数字化人才,并将人才用到极致,是当下亟须思考的问题。基于当前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人才缺乏的现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从长期看,文化馆数字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课题,因此,建立跨界复合性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是推动文化馆数字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从短期看,大众几何式增长的数字化文化需求鼓励数字化人才政策的突破和创新,迅速引进“文化+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引进“文化人才”和“科技人才”,进行人才“拼接”。此外,在无法引进人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人才的虚拟化,让人才以文化志愿者或者兼职的形式加入团队,通过人才共享满足基本的数字化建设需求,填补文化馆数字化转型的人才缺口。此外,通过数字技术普及培训提升公众特别是老年人群体掌握和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实现供需双方有效衔接,也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文化+科技”的深耕细作,打造开放型数字文化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文化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将承担更多的文化责任,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历史原因,目前文化馆存在很多问题,如缺少数字化技术人才、专业化基础薄弱等。随着数字化文化馆的深入发展,文化馆将面临“事务更多、任务更重、难度更大”等考验。要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立足于创新文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弥补文化馆在数量及资源层面所存在的缺陷,引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新潮流。
文化馆现有的数字化技术、传播平台非常有限,难以满足现有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馆的需求。根据目前的现状,文化馆需要按照现有的数字化建设要求,坚持以“统筹落实技术服务内容,以内容服务人民”为原则,积极推进“文化+科技”的融合,进一步打造文化经济的新增长极。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文化通过与技术的进一步连接和融合,将大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一是拓展文化馆数字化公共服务。运用数字技术解决文化馆的公共问题,开发各类文化便民应用软件,加快数字文化建设,推进群众文化惠民机制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快建设数字化文化馆;加大文化馆互联网建设力度,扩大互联网在文化馆的覆盖面,建设文化社区;加快文化馆管理服务数字化进程,构建文化普惠服务机制,努力提升文化馆数字化服务水平。三是全面提高民众的数字化能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数字素养教育框架体系,加大数字文化技能普及与培训的力度,提升全民数字文化技能,积极营造数字文化建设氛围;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打破壁垒,开源合作,实现数字文化资源更优、更好的发展。例如,马栏山大力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广大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文创赋能美好生活。
此外,随着VR、AR、裸眼3D、全息投影、交互投影等技术的全面发展,文化的体验装备也在不断升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文化馆可采用全息投影、投影映射、多媒体设备,努力打造定制化、沉浸式文化服务体验,以满足数字化文化馆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想打造开放性文化馆,就要从满足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出发,根据缺口引入必要的社会力量,引入科技、互联网等,把文化馆的“独唱”变为“社会大合唱”。例如,东莞市文化馆联合南方日报社、“南方+”客户端共建的全国首家媒体文化馆“南方+东莞云上文化馆”,通过政媒共建及创意赋能,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升级版”。
通过“定向+定量”的大数据转化,精准投放数字化产品
建设数字化文化馆要坚持以信息数据为导向,制定规范统一的信息数据管理制度,数据只有连起来,跑起来,用起来,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文化馆只有系统全面地采集、汇聚、整合、存储、优化文化数据资源,才能做到全周期精准化管理。
目前,文化馆的信息数据停留在最基础的演出信息发布层面,对群众的信息反馈均未涉及。建设文化大数据体系,将有力地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采集和标注,形成文化产品。同时,应用信息大数据精准分析用户需求,精心设计产品,以避免同质化的数字产品,后续可进行定向定量的投放。当前,以信息大数据为核心研究对象,利用大数据解决应用问题,成为现在数据时代的核心。
文化馆的数字信息资源通过搜集、整理、归纳,建立了文化馆数字化资源库。信息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既是资源,又是财富,还是竞争力,更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有力抓手。数字化时代,用好信息大数据,引入算法,通过数字技术让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方式寻求“破圈”路径,对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