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变局

2022-09-23杨伊静

中国科技产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鲁班工坊大会

◎ 本刊记者 杨伊静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这是2022年8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中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满载期许、催人奋进,为我国职业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在职教界、产业界引发强烈反响。

8月19日至20日,由我国政府首次发起并主办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举办,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注册参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下,我国职业教育被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不仅规模居世界首位,而且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发展到高质量内涵发展的重要转变。

职教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中国正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而职业教育作为对接产业最密切、服务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类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供给和生产力转化作用。

天津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清春表示,天津职业大学通过“双高计划”等重点项目,紧密对接天津市“1+3+4”现代产业体系,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学校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继续围绕天津市制造业立市战略,致力于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升级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目前,全国职业学校已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2万余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近10年来,累计为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61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在同期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国网天津电力的产业工人张黎明在展演赛项中带来了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新型高压刀闸等多项创新成果,这些都是国家电网一线工人为解决实际工作难题的创新实践。

“总书记对职业技术教育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作为一名职业技术教育出身、电力一线的产业工人,我感到非常温暖。”张黎明说,这也坚定了产业工人的职业自信,激励更多的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职业教育不仅为产业经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也为数字经济跑出加速度提供了先导力量。伴随工业信息化、智能化转型,中国职业教育也紧盯数字技术前沿,提升数字技能人才培养。

“从过去传统制造到今天智能转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不再是简单的操作工人,而是一个智能技术工人。”中国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说,格力电器目前不仅和很多高校有合作,还成立了格力技术工程学院,以加快企业对人才再造提升,满足企业的创新发展。

面向世界,后疫情时代职业教育迎来新发展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是我国政府首次发起并主办的国际性职业教育大会。2022年6月24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举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列入对话会成果清单。一场东方之约,吸引了各国教育界的目光。

“此次大会,为我们提供了相互了解职业技术教育新的先进设备、师生培训经验并引入优质方法策略的良好机会。”蒙古国教育科学部长恩赫阿木格朗在会上表示。

“我代表尼日利亚教育部感谢此次大会举办,相信此次盛会所带来的创新和重要贡献,将激发更多人用更好的方法来应对21世纪的挑战。”尼日利亚教育部国务部长古德勒克·那纳·奥皮亚说。

此次大会的主题“后疫情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变化、新方式、新技能”,引发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塔玛拉·拉斯托瓦·西亚马什维利在开幕致辞中说,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学生实习培训的教学连续性,加剧了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我们必须齐心协力,让青年和成年人掌握新技能,帮助他们释放潜力,成功驾驭世界正在经历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

面对挑战,10多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设想。巴西教育部长维克多·戈多伊介绍,巴西认识到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计划到2024年将中等技术职业教育的入学人数增加3倍。俄罗斯教育部长谢尔盖·克拉夫佐夫介绍,俄罗斯通过创立培训和生产综合体,为毕业生投入实际工作作准备。新加坡教育部长陈振声表示,该国职业院校发展要将思维模式从前置式教育——先学习再生活——转变为为了生活而坚持学习直至终身。新西兰教育部长克里斯·希普金斯介绍,该国成立了劳动力发展理事会,就行业技能人才需求提供咨询,通过拓宽培训渠道等满足这些需求。

大会期间,中国教育部发布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向世界全面介绍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进入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被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不仅规模居世界首位,而且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发展到高质量内涵发展的重要转变。

白皮书详细介绍了中国职业教育制度模式。中国把职业教育定位于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发展经济与服务民生相结合、教育与产业相结合,构建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体系,形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入了强劲的职教力量。

白皮书也提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职业教育必须在顺势和求变中发挥更大的经济和民生作用,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储备强大的技术和人力资源。

“会+盟+赛+展”开启国际职教交流合作新范式

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今天,中国成功举办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为全球职教交流合作注入新动力,为全球职教发展贡献新智慧,本身即是对疫情影响的积极对冲。

精心筹备的“会、盟、赛、展”,创造了国际职教交流的新范式。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则为大会成功举办创造了良好条件。

此次大会规模庞大,内容务实。会上,来自有关国际组织、政府机构、行业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与会代表紧扣主题,深入展开探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电信联盟、国际工程教育协会、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有关负责人致辞演讲。10多个国家的教育部长、驻华大使分享各国经验。国内外行业企业、学校的负责人借助大会平台,立足于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两个端点,交流对话、相向而行。大会的平行论坛达14场之多,国内外与会者围绕“数字赋能、转型升级”“绿色技能、持续发展”“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普职协调、终身学习”“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等分别展开务实探讨,极具深度与广度。

大会既有思想智慧的火花,也有真切可感的赛事和展览。

作为大会重要组成部分,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吸引了100多个国家、近300所学校、1000多位选手参赛,成为目前参赛国家数量最多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比赛创新采用中外选手“手拉手”组队、以“线上赛场线下赛点”形式展开,共产生101个奖项。比赛加深了中外职教师生的交流,增进了“同行”“同学”“同教”之间的友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牵头举办的世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博览会,同样是大会的重要内容。“云上博览会”聚焦行业前沿,展示职业教育应对数字化变革、产教科融合发展的积极成效。线下部分的“天津职业教育展”和“鲁班工坊建设·成果展”等,全面介绍了天津职教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艺,先进设备与工匠精神,在此刻映辉一堂,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现场嘉宾。

闭幕式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148家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企业,共同发布筹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的倡议,拓展职业教育领域国际交流的渠道和模式。

高规格的“会、盟、赛、展”,搭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交流合作新平台。以此次大会为起点,中国将为全球职业技术教育交流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提质培优+走出国门”搭建中外人文交流新桥梁

8月19日,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吉布提鲁班工坊展示区,参会嘉宾、德国教授马丁·弗莱舍尔对一套动车组模拟设备产生了浓厚兴趣。在现场人员用英语讲解指导下,他缓缓启动“动车”,体验了一回“驾驶”的乐趣,竖起了大拇指。

更让他赞赏的是,这样的模拟驾驶设备正在直接改善吉布提年轻人的就业。2019年3月,由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第一商业学校、吉布提工商学校及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建的非洲第一家鲁班工坊——吉布提鲁班工坊启动运行,开设的专业就有铁道类专业。根据当地需要,培训用的是电力机车模拟设备。今年年底,首批24名学生毕业后将全部进入亚吉铁路工作。

从2016年在泰国建立首家鲁班工坊以来,天津创设的这一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品牌已经扩大到19个国家,已有20家鲁班工坊先后投入运行。前不久,天津援建的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场馆落成,进入验收阶段。

对于个人来说,职业教育能够帮助人们获得技术技能,促进更充分和更有质量的就业。对于国家来说,缺少足量的合格技能人才,则会成为发展的一大瓶颈。在这次大会上,加纳驻华大使温弗雷德 哈蒙德提到,该国在建设一个项目时,由于缺少合格的本地焊工,不得不求助中国建筑公司,引进了200名焊工,才得以完成建设。

埃塞俄比亚劳动与技能部部长穆费里亚特·卡米勒·艾哈迈德在大会演讲时甚至表示,希望扩大在该国设立的鲁班工坊规模,使其“能覆盖到本国的各个地区”。

近年来,我国先后实施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行动计划,目前职业教育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与此同时,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国门的脚步也在加快,搭建起越来越多职业教育、人文交流的桥梁。

2020年11月,为共鉴共享鲁班工坊建设经验和成果,共同打造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国家品牌,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在天津成立。随后该联盟明确了建设鲁班工坊的基本规范。

在此次大会上,鲁班工坊建设联盟为首批认定的全国25家鲁班工坊运营项目授牌。除天津在海外建成的20家鲁班工坊,还有浙江、四川、陕西等建成的5家鲁班工坊。这也标志着鲁班工坊这一“津创品牌”,正式成为“国家品牌”,将担负起更大的国际交流使命。

一个技术创新不问出处的新时代正走来

20岁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孟凡钧和小伙伴们捧回了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金牌,更让他们兴奋的是,“职业教育越来越被重视,技术人才、大国工匠将和科研工作者一样受到尊重。”这让孟凡钧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

扎根电力抢修一线35年的“时代楷模”张黎明感到,“一个尊重劳动、重视创造的时代到来了!”

这名天津一所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凭着日复一日的锤炼、精益求精的创新,获评“时代楷模”“改革先锋”等荣誉。如今他是多所高校的兼职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和天津大学聘他担任校外辅导员。

这次,他带着团队研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及系列创新产品来到大会,“让世界看看我们国家技术技能人才的聪明才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认为,中国迈向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中,今天的职业教育也迈上了一个新平台,站在了新的起点前。

有机会与全世界的网络安全高手过招,让就读于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李红兵兴奋不已。就在他和队友忙着在网络上进行激烈的攻防对战时,场外的参会企业也展开了“抢人大战”。有用人单位商量,干脆用薪酬竞拍的方式决出高下,“看谁出的价更高”。

夺得金牌那一刻,这个安徽男孩坚定了自己入学时的梦想,“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个世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孟凡钧对未来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他正在钻研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技术,希望毕业后能在这个领域继续深造。他认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科研人员有所不同,“他们的设计能力更强,而我能把他们的设计变成现实,解决现场问题,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他就读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打破了过去止步于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天花板”。近年来,我国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正在有效贯通,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成长选择和多路径成才渠道。

一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大量劳动者在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我们必须加快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与教育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与教育强国的转变。”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说。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类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位置愈发突出。

伴随工业信息化、智能化转型,职业教育又紧盯数字技术前沿,加快专业升级改造,布局新兴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使人才培养符合数字经济变革,为数字经济跑出加速度提供先导力量。

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标志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入新的法治化进程。

“过去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不高,对优秀青年吸引力不足,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职业教育被限定在专科层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吴学敏认为,不少有志于、有潜力从事技术技能事业的人才因学历层次所限,不愿选择职业教育。他认为,职业教育延伸到本科层级不但适应了广大青年对本科教育多元化的需要,也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供了路径。

这也是时代变革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新挑战。教育部副部长孙尧表示,职业教育要瞄准数字时代的新技术和产业变革,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黄维说,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未来的发展应该建立在依赖高水平技术技能与高质量人力资源的现代经济体系上,“发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基础”。

“我们每年拿出不少于5亿元的资金来投入教育。”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感慨,格力从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发展成为智能企业,深刻领会到人才的重要性,“通过教育能让人人都有尊严,人人都有工作,人人都有美好生活。”

怀进鹏表示,我国职业教育在有效支撑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持续畅通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的渠道、积极服务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已经落幕,但它的影响还在继续。这一新的世界职教交流平台、机制和模式,必将架起传播技能、传播文明、传播友谊的桥梁纽带,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

猜你喜欢

鲁班工坊大会
WAIC与WIC大会简介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快乐小鲁班
超级『鲁班』
聪明的鲁班
声讨大会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大会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