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低碳创新 共谋绿色发展
2022-09-23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原环保部副部长
◎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原环保部副部长
吴晓青
今天,大家相聚“低碳能源零废未来”论坛共同探讨绿色产业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新策略,为我国高质量碳达峰与碳中和建设谋篇布局,是非常有意义的。
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2022年1月17日,习近平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中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中国将破立并举、稳扎稳打,在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过程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始终遵循党和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围绕双碳建设目标,搭建集产学研、政金介、商贸用于一体的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创新服务平台。多年来,促进会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在整合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等方面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尤其是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已不断为公众所认知。而近几年,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所带来的全球气候急剧变化更是有目共睹。通过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量以应对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我国在2020年9月22日于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把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在此战略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也应运而生。如今,低碳经济已被看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既是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方向,也是发展中国家应遵循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低碳经济决定着绿色转型后的国家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走在世界发展前列,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在以低碳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新一轮角逐中,迈出绿色创新第一步的国家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成为国际市场最大赢家。
2008年,我向全国两会提交了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作为国内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的人之一,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看到我国低碳经济的产业规模、产业层次、产业研发不断发展壮大,在国际上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我们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作为后发追赶者,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坚定信心,也要知道不足,鼓足干劲。
当前,应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举措主要包含四方面,即低碳技术发展和支撑能力、完善的低碳发展标准和规范、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准备、健全的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从现有国情看,四个方面我们都略显不足,其中低碳技术发展和支撑能力建设方面短板效应明显,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已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因素,“锁定效应”则是潜在风险。必须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低碳技术发展与创新,组织产学研各方力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与低碳产品,研究化石能源低碳化技术与方案,解决氢储运、经济型储能系统等制约性技术问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整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优化能源结构。
低碳技术服务于各行各业,低碳经济也几乎涵盖了所有产业,低碳经济转型已是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要在产业的各环节、各领域体现低碳概念、贯彻低碳模式,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入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产业链各个分支领域寻求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将低碳理念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低碳创新与绿色发展不仅仅是科研工作者的任务,更是产学研、政府与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绿色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作为绿色经济的强力推动者和倡导者,政府应紧跟国家总体部署,结合节能减排计划目标,制定低碳技术与低碳经济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措施与法制法规体系;理论研究人员应深入开展低碳经济研究,拓展低碳经济的发展空间;科技科研人员应加大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及重大突破,完善低碳技术、标准规范等基础体系;企业应发挥市场主体的推进作用,推进低碳技术的产品转化,形成更多、更好、更适用的低碳产品和低碳服务,加速低碳产业发展壮大。各省、市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应鼓励和支持区域性低碳经济示范区、试点示范项目等建设工作,开发低碳居住空间、低碳城市公交系统等,为公众深度参与低碳生活创造便利条件。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进一步倡导企业和公民实行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绿色消费,积极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破环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等落后的消费模式与生活方式,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社会。
由于短期内难以摆脱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能源消耗的高度依赖,我国低碳经济转型将是一个长期并且艰难的过程,低碳技术发展也必将面临诸多障碍。因此,更需要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协同低碳创新,共谋全球绿色发展。而今日举办的“低碳能源 零废未来”论坛则邀请到了清洁能源产业的专家与嘉宾,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进程提供了宣传与展示的平台,开拓了技术交流与思维碰撞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