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手法推拿联合物理康复训练系统治疗慢性肩周炎的疗效
2022-09-23陈跃军
刘 斌,陈跃军
(1.安阳市殷都区铁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科; 2.安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安阳 455000)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非特异性、退行性炎症病变而引发的一类疾病,患者症状包括肩关节功能障碍和肩周疼痛等,高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1]。患者一般在发病初期表现为肩关节轻度疼痛,半个月后疼痛会慢慢加重,夜间症状尤重,继续进展肩关节会有僵硬、粘连表现,肩关节活动功能会部分或完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降低生活质量[2]。西医对慢性肩周炎的治疗以药物疗法、封闭疗法、物理疗法和手术为主,但长远性疗效欠佳,远期容易复发。中医治疗慢性疾病的经验丰富,针对慢性肩周炎的治疗形成了多种有效方法,中药内服外敷、手法推拿、针刺等都在治疗中发挥出良好价值[3]。本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中医手法推拿联合物理康复训练系统)在慢性肩周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阳市殷都区铁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慢性肩周炎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42~69岁、平均(57.81±8.19)岁,病程0.6~4.0年、平均(2.37±0.81)年;对照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40~70岁、平均(56.39±7.81)岁,病程0.7~4.3年、平均(2.45±0.86)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1)入选标准:①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4];②病程≥3个月;③年龄18~80岁;④治疗依从性良好;⑤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伴有骨科其他疾病;②由内科疾病导致的肩周疼痛病症;③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④近1周服用过镇痛药物;⑤合并感染性疾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分则实施肩关节周围痛点封闭治疗,频率1~2次·d-1;2)肩关节周围矿物质蜡疗,1次·d-1,30 min·次-1;3)蜡疗结束后行肩关节松动术,1次·d-1,20 min·次-1。第2周起结合开展抗阻力量训练,将3 m弹力带一端固定在网架床,患者坐在矮靠背椅上,相应开展肩关节外旋、外展、屈曲、后伸等方向的力量训练,每个方向共5组,每组行5次快速抗较大阻力牵拉,组间休息1 min。
观察组接受中医手法推拿联合物理康复训练系统治疗。1)中医手法推拿:施治者利用掌根对肩关节进行揉、滚,两手同时揉捏肩部持续1 min。确定伏兔穴、阳陵泉、髀关穴、三阴交后通过离心泻法行拇指点按1 min,施治者一只手握住患侧肩胛,另一只手扶住肩部,指导其屈肘,将患肢提拉向前方,始终保证患者可以耐受。指导患者将患肩行慢速的内旋、外旋,最后进行双肩的揉搓以帮助肌肉放松,结束推拿治疗。2)物理康复训练系统:肩关节等速力量训练采用职业功能评估与康复训练系统(Primus RS系统)(美国BTE公司生产)完成,配件选择802、701两种,先行单一方向(外展、外旋、后伸等)的等速力量测试及训练,然后应用配件来模拟生活中的各项运动,患者依据系统提示完成相应作业。训练前先进行肩痛程度评价,VAS评分<3分者指导其利用Primus RS系统完成相关训练;VAS评分≥3分者先处理疼痛,先不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待疼痛缓解至3分以下后进行。
2组均持续治疗10 d。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1)肩关节活动度: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0 d后测定2组患者肩关节外展、前屈、外旋和内旋角度。测定均在患者站立位下进行,通过日本三量数显角度尺进行测量。
2)肩关节功能: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0 d后利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5]评价2组患者肩关节功能。量表内容包括疼痛15分、自理能力20分、关节活动度40分、肌力25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好。
3)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0 d后抽取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液3 mL,3500 r·min-1离心15 min,分离血清液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介素-6(IL-6)、P物质(SP)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外展、前屈、外旋和内旋角度均显著增大,且治疗后观察组外展、前屈、外旋和内旋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01)。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疼痛、自理能力、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比较 分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IL-6、SP和PGE2)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中医将肩周炎纳为痹症范畴,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劳损积累、将息失宜、精气亏损导致,治疗上应该注重疏经理气、通络和胃、气血调畅[6]。手法推拿治疗利用揉、滚、按、捏、弹拨等手法对局部软组织给予刺激,帮助痉挛软组织、滑膜筋粘连情况消除,实现关节、韧带、肌肉的放松,最终症状得以缓解。有研究[7]证实,手法推拿可加快局部组织的血循环,改善血氧供给,促进炎性物质吸收,同时将有害物质迅速排出,最终实现关节肿胀的明显减轻。等速肌力训练安全性良好,运动时有稳定维持的运动角速度,肌肉不会形成加速度;同时训练系统阻力会随运动时作用力变化而变化,力量增加会相应升高阻力,患者在任一角度均能保证获得最强肌肉收缩,促使肌肉力量逐渐增强[8]。实践中患者完成活动需要多条肌肉链共同运动,训练中将肩部肌肉力量训练与现实生活模拟运动相融合,针对性训练多肌群共同运动,加快恢复活动相关的肌肉链,尤其可以强化训练处于运动链中的肩部肌肉,彻底发挥出肌肉链的整体作用,还可加快恢复运动时拮抗肌、主动肌的力量平衡[9]。
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外展、前屈、外旋和内旋角度均大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联合方案治疗可明显提升患者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范围,这对于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价指标(疼痛、自理能力、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证实中医手法推拿联合物理康复训练系统治疗方法对关节功能有改善作用。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明显,分析其原因为观察组采取的2种治疗方法可产生协同作用,实现整体疗效的进一步提升。其中手法推拿可加快局部血循环,防止组织纤维粘连,使患侧肩关节活动功能得到改善;物理康复训练系统的应用可促使原本萎缩的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使肌肉组织血液供应状况得到改善,促进炎症物质代谢,实现肩关节疼痛、肿胀的缓解[10]。IL-6具有促炎作用,SP和PGE2是疼痛介质因子,其中SP具有痛觉传递作用,PGE2具有较强的致痛作用,正常情况下这几项因子均呈低表达,肩周炎等炎症病变的发生会引起IL-6、SP和PGE2表达升高,因此控制这几项炎症因子表达对于缓解病情、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1-12]。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IL-6、SP和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手法推拿联合物理康复训练系统治疗慢性肩周炎能有效控制炎症表现。
综上所述,手法推拿联合物理康复训练系统治疗慢性肩周炎可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控制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肩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