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疼痛评估及管理模式在学龄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的应用
2022-09-23姜丽
姜 丽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江苏 苏州 21500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于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为感染EB病毒所致,以单核细胞系统增生为主要病理表现[1]。该病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尤以学龄前儿童以及学龄儿童多见,且具有自限性特点,绝大多数患儿无需特殊治疗即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后,但治疗不当或者是未治疗则会因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而死亡[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起病后以发热、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表现,尤其是扁桃体肿大与淋巴结肿大均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感[3]。疼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主观感受,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指出,疼痛面前人人平等,故医护人员必须满足学龄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缓解疼痛的要求。然而,以往护理工作中对疼痛护理的重视程度不足,患儿哭闹、焦躁不安明显而诱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本文在此类患儿护理中开展系统化疼痛评估及管理模式并取得了瞩目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感染性疾病科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学龄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纳入标准:①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且患儿年龄≤6岁者;②未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③患儿家属知晓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病情严重,尚需要接受重症监护的患儿;②合并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者;③无法从面部表情获取疼痛程度评估结果者。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岁2个月~6岁,平均(3.92±1.00)岁;病程3~15 d,平均(8.85±1.25)d;体温38.2℃~39.7℃,平均(38.74±0.20)℃。观察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岁5个月~6岁,平均(3.96±1.03)岁;病程3~14 d,平均(8.79±1.32)d;体温38.1℃~39.9℃,平均(38.77±0.22)℃。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患儿采取儿科常规护理,将患儿单独安置在特定的病区以及病房,避免与其他患儿接触,每个患儿均由1名固定的家属照护。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打开病房内的窗口,促使室内外空气流动以营造出令患儿感到舒适的环境。密切观察患儿神态意识、呼吸、脉搏、血压变化情况。对高热患儿采取物理降温,体温≥38.5℃者遵医嘱予以药物降温,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体温恢复正常后改为每12小时测量1次。指导患儿家属协助患儿卧床休息,避免进行剧烈活动,减少机体耗氧量以及心肌负荷。静脉输液期间动态调整输液速度,并在巡视时仔细观察患儿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现后及时上报。日常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丰富维生素及蛋白质的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单日饮水量控制在1~2 L左右。每次进食完毕后仔细清洁患儿口腔,维持口腔健康。责任护士每天利用温水清洁患儿皮肤组织,所穿衣物被汗液浸湿后及时更换,所穿衣物质地柔软,避免刺激皮肤。指甲较长的患儿则由护理人员或是患儿家属利用指甲刀将其剪短,防止抓伤。肝大或是脾大的患儿遵医嘱口服维生素C、葡醛内酯片等药物保肝,脾大者绝对卧床休息。淋巴结肿大的患儿定时采集血液样本并复查血象。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年长的患儿、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采用非语言沟通方式缓解年幼儿紧张、焦躁不安等情绪。如实告知护理方案内容以征得患儿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护理干预时间10~15 d。
1.2.2观察组:本组患儿在常规儿科护理基础上加用系统化疼痛评估及管理模式。由本科副主任护师为组长,6~8名护师/护士组成专业的护理小组。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传授学龄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照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中文版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量表)使用方法及评估技巧(评估时机、各个年龄段患儿对疼痛的表达方式与行为反应)、疼痛管理相关内容(病史采集、影响因素评估、疼痛管理措施)。全员通过岗前培训后开展护理服务。对于致痛性操作(静脉穿刺、血样采集等),实施前由小组成员耐心陪护,实施抚触或怀抱患儿以缓解其恐惧感,情况允许时与患儿进行游戏互动,强化彼此间的信任关系,维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再进行致痛性操作,降低其疼痛感。平时帮助患儿维持舒适体位,配合摇床等稳定其生理及行为状态,调节光源亮度,降低外界刺激,提升其身心舒适度。于病区及患儿病房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识,提醒其他医护人员、患儿及家属不得产生60分贝以上噪音,以免刺激患儿周围血管收缩所致的疼痛感。对于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疼痛,小组成员科学评估其疼痛程度后咨询主治医师选取适宜的止痛药物镇痛处理,同时明确疼痛部位后采取热敷、冰敷的方式进一步缓解疼痛,热敷或是冰敷期间密切观察皮肤温度、色泽变化情况,避免烫伤或是冻伤。患儿因疼痛而焦躁不安时采取抚触的方式予以化解,在情绪稳定后通过讲故事、玩玩具、分享糖果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年长儿则在小组成员指导下开展松弛训练,手段包括深呼吸、聆听音乐、自我鼓励等。对于表现优异的患儿予以赞美和夸奖,通过糖果、玩具等以资鼓励。护理时间10~15 d。
1.3观察指标:①评估患儿疼痛程度:采用FLACC量表对疼痛程度[4]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分别于护理前后评定。②生存质量评分:利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中文版进行评定[5],包括生理、情感、社会功能、角色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涵盖的条目数分别为8个、5个、5个、5个,每个条目采用0~4分评价,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高,因本研究中两组患儿均为学龄前,故剔除角色维度,5岁及以上患儿单独完成调查,4岁及以下患儿由家属作答,分别于护理前后测定。③护理满意率:利用本科室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评定,分值85分以上设定为满意,分值60分以下设定为不满意,介于二者之间设定为一般。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比较:护理前,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各组的疼痛程度均明显下降,并且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更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比较[n(%),n=30]
2.2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儿四个维度的生存质量评分数值相当,护理后,各组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各维度分值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n=30)
2.3两组的护理满意率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6.67%,较同期对照组的83.33%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护理满意率比较[n(%),n=30]
3 讨论
目前临床研究发现,有超过九成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是在感染EB病毒后所致,其余10%则是由巨细胞包涵体病毒、鼠弓形虫、腺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第6型疱疹病毒所致,具有潜伏及转化的特性[6]。临床研究发现,飞沫传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传播手段[7]。EB病毒侵入学龄前口腔后将会于咽部淋巴组织快速繁殖并进入血液系统形成病毒血症,随着血液循环累及全身淋巴组织以及包含有淋巴细胞的组织与脏器[8-9]。除发热外,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为学龄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常见症状表现,且也是导致疼痛的主要原因[10]。以往护理举措多围绕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症状而开展,很少关注患儿疼痛的护理[11]。此外,学龄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年龄普遍较小、沟通理解能力差,使护理人员难以准确评估其疼痛程度,更给疼痛管理工作带来严重不利影响[12]。
通过本研究结果可知,在学龄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护理中系统化疼痛评估及管理模式一方面能够降低其疼痛感,另一方面则可以改善其生存质量、促进护患关系更为和谐。总结原因如下:本研究中构建的专业护理小组具有明确的护理目标,即降低学龄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疼痛程度。在岗前培训中共享了照护相关知识、疼痛评估技巧、疼痛管理举措等,同质化培训从整体上提升了整个小组的业务技能水平,此点对于学龄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始终享受到优质的疼痛护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与刘玲红等的研究[13]结果相符。在护理期间利用专业性的疼痛评估工具对患儿疼痛程度进行了科学评估,依据Cattaneo等文献中FLACC量表能够满足2个月~7岁无法确认疼痛表现或者是量化疼痛程度的婴幼儿疼痛评估所需进行研究[14]。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程度改善与王丽晖等研究[15]结果相符。由此使疼痛管理措施的落实拥有科学证据支持。
本研究观察组所采取的疼痛管理方案包括致痛性操作以及疾病本身两方面,基本上涵盖了学龄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疼痛的方方面面。根据不同疼痛原因实施相应的疼痛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了疼痛管理效果,由此使患儿身心舒适度明显提升,患儿家属亦对护理工作高度认可和配合,故在今后护理工作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在学龄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护理中系统化疼痛评估及管理模式能够降低疼痛程度、提升生存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