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生本教学”模式研究

2022-09-23田海霞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19期
关键词:生本教学数学知识数学

◎田海霞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州初级中学,重庆 409800)

所谓以生为本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进一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次要的启发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以生为本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在课堂中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获得提升,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对相关数学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核心素养等也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发挥这一教学方法的作用,以推动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生本思想的含义

生本教学强调,良好的学习生活是学校道德建设的根本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亲身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才能让教学中所蕴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渗入学生的大脑中,发挥最大的教育效果这样,教室里的教育就变成了自在、朴素、无形的道德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生本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并深入人们的心中但学生的学习状况尚未彻底改变,教师的脑海中虽然有生本理念的教学意识,但是在行动上却是与其相违背的,并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就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让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真正体现出来教师利用生本理念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发展,从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获得更具有拓展性、延伸性的数学知识,从而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能够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从细节着手,在教学中切实地做到处处为学生着想,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应用生本理念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教育背景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各个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并且得到了良好的教学反馈其在教学中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而使数学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它还可以使短期的教学效果达到最大,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更加浓郁,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处理与学生的关系

(一)提高教学质量

生本思想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学观念,它的时代特征是与时俱进的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要求它能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使教师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发展上,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并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不仅仅是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更是践行生本理念教学的重要表现,因为它能整体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也符合现代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等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改善学习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环境的变化不仅表现在教室里,还表现在学生课余的学习中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所学习的相关知识还比较浅显时,也许环境显现不出太大的作用,而在学习较难知识时,环境的作用就比较大当所有人都在努力的时候,哪怕是最弱的同学,也会被其他优秀同学的学习态度所影响,并积极地投入学习,主动探究知识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改善学习环境那么,教师该怎样改善学习环境?实践证明,实施生本教育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生本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照顾到学生的情绪,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安全感,从而感到舒服,喜欢上数学

(三)优化师生关系

实施生本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关怀初中生的情绪比较敏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有可能改变他们的情绪虽然初中生的思维很敏锐,但在学生的认知中,他们的判断力是越来越强的在与别人交流时,学生可以辨别出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是好是坏,因此,学生能从教师的言语中感到教师的关怀,从而主动接近教师所以,实践生本教育能使师生关系得到很好的改善,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三、生本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将数学教学生活化,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数学的知识理论和概念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而来的,想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融入课堂,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能提高生活阅历,在实际生活中熟练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投入学习,成为教学的主体比如这道初中数学应用题:一个制衣厂准备生产5480件衣服,在连续工作9天后,还需要生产980件衣服可以完工,那么在连续工作的9天每天生产了多少件衣服?这是一道实际生活类应用题,学生看到这道题时会主动进行思考,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学生根据这道题中的信息,再根据所学的知识,可以设出这9天中平均生产了件衣服,然后列出式子9+980=5480,然后这个式子可以转换成9=4500,最后可以计算出=500,所以这个工厂在连续工作的9天中每天生产500件衣服这道题就是将数学问题进行生活化,让学生的数学审题不再枯燥乏味,提高了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仔细地审题,从题目中找到解题的关键点,再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生活化的例题可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喜欢数学,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主动融入数学课堂,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从而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现在的初中生拥有很强的好奇心、探索欲,故数学问题情境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学生专心地探究问题以学生为本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探索,教师在旁加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利用问题让学生自主进行数学学习和探索,并通过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得到更多的知识,丰富课堂上的学习内容,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探索数学知识理论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实现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探究数学知识理论的内涵合作意识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它可以让解决问题变得更简单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强化合作意识,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所带来的快乐,呈现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合作可以实现共赢,以生为本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积累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比如,学生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写出一次函数的公式=+(≠0),同时写出=2+1,=-2+1,=3-2,=-3-2这几个式子,让学生画出这几个函数的图像,再对图像进行讨论,对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分析,从而初步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经过讨论发现:>0时,一次函数图像逐渐递增,即随着的增大而增大;<0时,随着的增大而减小还有学生对的值进行讨论,得出决定了直线与轴的交点位置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合作,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发现了一次函数的基本性质,从而对这些数学知识理论的理解非常深刻,故在使用这些知识时也会非常熟练,提高了学习效果、数学能力和学科素养

(四)创造学习漏洞,引导学生思考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拥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所以,为了巩固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经常反思的习惯,从而对初中数学学习产生自信,不再害怕和恐惧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并能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

(五)利用纠错本,让学生体会自学的快乐

学生在数学题的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非常常见的,要想避免出错,就需要不断进行复习,对错题涉及的知识进行重点回顾,将学习中的错题写进纠错本,然后通过反复复习,做与错题相关的变式题,巩固不扎实的数学知识,慢慢地熟练运用数学知识,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体会自学所带来的快乐

总之,要把数学学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数学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着很强的要求,一旦学生在某个方面出了问题,又不能及时解决,就会使问题越积越多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就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更多的探索,更深刻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学习先进的教学指导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行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能够一定程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大幅提升,从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让繁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下变得简单,从而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以生为本的数学教学能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生本教学数学知识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三化学“生本教学”理念的探究
生本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研究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以人为本,打造高效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