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09-22韩艳华
韩 艳 华
(河南城建学院 管理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36)
“课程思政”指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课程组织形式,其主要呈现方法是将思政案例或元素,包括思政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及精神内涵等内容,充分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去,将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目前,国家已经对课程思政的新时代教育理念进行了科学的定位,如何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隐形”思政元素,达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已成为每位老师的重要责任。本文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聚焦资金时间价值知识点进行课程案例选择及教学设计,提出了具体方法和要求,从而为整个课程如何更好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一、以育人效果为目标,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既给学生传授了专业知识,又要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形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全面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的定位和标准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在强调课程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加强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当前,面对高等教育对培养人才最新的要求,要把着眼于培养能够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主要任务,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就必须通过建设高质量的“课程思政”体系,突出各门课程对学生思想道德和品行人格的教育,这就需要对“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提出明确的定位和标准。
(二)明确学校各单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责任
建设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其本质是对课程体系建设的全面改革,也是教育教学体系的一次彻底革新,要想取得最佳效果,就必须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单位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明确学校不同单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具体责任。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强化顶层设计,从决策层面明确责任和任务、责任到岗、具体到人,对“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提供充分的体制保障;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出台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从政策倾斜、资金扶持、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标准,确保“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内容可实施,方案可操作,效果可评价,真正发挥更加广泛的示范效应[1]。
(三)加强课程思政教师团队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是保证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整个教学团队来讲,需要不断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持续提升团队教师的“德育能力”[2],强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措施可通过选派教学团队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访学,积极参加网络教学培训活动,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校讲学等方式,同时结合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等形式,实现以老带新、新老互促的激励局面,提高整体教师团队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培养德育意识强、德育能力高的符合新时代、新形势教学要求的专业教师队伍,以更好的支撑课程思政建设。
二、以教学改革为导向,组织实施课程思政具体内容
“财务管理”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将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较好的融合,充分凝练思政元素,以课程促思政,以思政引教学,通过实施教学改革,优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育人模式,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集中注意力,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能够将学习知识的过程与分析问题的过程充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相关课程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下面围绕课程中关于资金时间价值观念的知识点,详细介绍课堂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方法和原则。
(一)课程教学目标
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理论的产生背景,掌握单利、复利两种计息方式的计算,掌握一次性首付款项现值和终值的计算、年金的计算等。
(二)思政育人目标
用资金时间价值理论分析高息存储的风险,建立科学的理财观;通过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财富是需要一点点积累的,树立奋斗精神;通过年金的计算,引导学生要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并延伸到感恩社会、感恩国家;通过对校园贷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念,远离校园贷。
(三)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通过课前发布讲授知识点、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完成课前准备。具体内容包括:让学生观看关于“校园贷”的小视频,并对“校园贷”的危害性进行分析;强调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是财务管理课程很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2.课中教学。课堂教学则通过讲授通俗易懂的案例,使学生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掌握计息方式采用单利、复利两种方式、一次性首付款项现值和终值的计算、年金的计算等知识点。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思政案例与专业知识的充分融合。
3.课后总结。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归纳总结认为,在该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中,充分抓住案例选择这个关键环节,所选择案例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针对性和启发性,在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实现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三、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对于专业课教学中,如何选取典型的思政案例以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是需要教学团队认真分析并形成一致意见的具体工作。首先,教学团队充分挖掘专业课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其次,依据知识点及其蕴含的思政元素设计和选择思政案例。再次,在课堂教学中检验课程思政案例融合后的育人效果并不断完善。最后,确定融合了专业知识的思政元素和思政案例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利用该方法最终确定的思政案例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思政案例所涉及的关系全面、涵盖知识点丰富,能够准确反映教学要求和思政效果,同时具有代表性、能够引起大家思想共鸣,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二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案例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充分考虑了大学生思维活跃的因素,依据学生所学专业的要求和背景,使学生可以充分参加案例讨论,发挥个性特点和思维能动性。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直接面对复杂现实问题的时候,提高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从而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三是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启发性教学方式是案例教学的灵魂,也是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具体方法,通过启发性教学方式引入思政教学案例或元素,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时充分思考案例所反映出来的更深层次的价值和思想问题,也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境界。因此,课程思政案例或元素的选择应以能否提高学生精神层面和价值观方面的追求为标准,给学生带来心灵的启示和道德的升华,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围绕课程中资金时间价值观念的知识点设计教学案例[4]。如下:
(一)在课前导入案例中融入正确消费观的树立
结合课前大家准备的关于对“校园贷”危害的分析,引入新的案例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充分互动,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校园贷”的危害。
相关案例:
某大学大一学生小王,看到市场上新推出的手机异常心动。看着自己过时的手机,再看看身边同学们的新款手机,就萌生了购买新手机的想法。为了避免父母责备,小明通过向某借贷平台借款4000元,借款时对方要求“一周10个点”。计算小王一月后需要偿还多少钱?
经过计算得出,小王一个月后需要还款5856.4元,几乎多了借款金额的50%,如此巨大的借还款差额,让每位同学非常直观地认识到为什么一旦选择了“校园贷”,就会有还不完的借款,同时还会受到精神上的伤害,引导学生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远离校园贷。并于本节课后,组织班级全体同学进行“从我做起、理性消费,拒绝校园贷”签名活动。
(二)在资金时间价值概念中融入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讲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产生原因,使学生明白资金时间价值理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增值,即资金投入生产流通领域经过一段产生的收益。然后引入高息存储案例——善林金融事件[5]:
善林金融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人民币12亿元,其创始人周伯云为法人代表。该公司专业从事互联网金融信息分享、咨询服务、投资管理等金融及融资业务,服务范围遍及全国。自2013年10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云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在全国开设1000余家线下门店,招聘员工并进行培训后,通过广告宣传、电话推销及群众口口相传等方式,以允诺年化收益5.4%至15%不等的高额利息为饵,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销售所谓的“鑫月盈”“鑫季丰”“鑫年丰”“政信通”等债权转让理财产品,“善林金融”“线上”“线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骗来的钱供实控人任意使用,同时做足包装宣传,在民众中营造“大而不倒”的公司形象,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善林金融”对外宣称的投资项目并无盈利能力,其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前期投资人到期本息,随着时间推移,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崩盘。善林金融向62万余名投资人非法募集资金共计736.87亿余元。2018年4月9日,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云因涉嫌违法犯罪,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至案发,造成25万余名被害人实际经济损失共计217亿余元。2020年7月24日,上海一中院依法公开宣判善林金融集资诈骗案,对善林金融公司以集资诈骗罪判处罚金人民币15亿元人民币;周伯云、田景升分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7000万元、800万元。
(案例来源:澎湃新闻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8423348,2020年7月24)
该案例中善林金融的投资项目并无盈利能力,投资项目产生的增值远远低于其允诺年化收益5.4%至15%不等的高额利息,最终导致崩盘。通过该案例讨论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高息存储的利率远远超过项目本身的收益率,必定是个骗局。提醒学生们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要为了获得所谓的高回报而上当受骗。
(三)在复利的计算讲授中融入奋斗精神的培养
在讲解复利的计算后,进行下面的随堂练习:
请以5%为年利率,分别按单利和复利计算:
(1)100元25年后的本利和。
(2)计算1000元25年后的本利和。
经过计算得出:
(1)单利F=100+100×25×5%=225
复利F=100×(1+5%)25=338.64
(2)单利F=1000+1000×25×5%=2250
复利F=1000×(1+5%)25=3386.4
根据计算结果告知学生单利、复利不同计息方式的差异,100元和25年后的338.64元是等值的,1000元和25年后的3386.4元是等值,让同学们正确认识资金时间价值,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财富是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使大家树立奋斗精神,每天多付出一些努力,最终取得更好的发展。
(四)在年金的计算讲授中融入感恩精神的强化
在讲解年金的计算后,进行下面的随堂练习:
(1)小张的父母养育小张每年花费8000元,年利率为4%,问18年后共花费多少钱?
(2)小张上大学每年花费10000元,年利率4%,问4年共花费多少钱?
(3)小张在其父母60岁之后,每年给10000元,年利率4%,共支付30年,问其现值是多少?
学生经过计算得出:
(1)F=8000×(F/A,4%,18)=8000×25.645=205160
(2)F=10000×(F/A,4%,4)=10000×4.246=42460
(3)P=10000×(P/A,4%,30)=10000×17.292=172920
依据第1、第2的计算结果,与同学们进行充分互动,让每位同学讲出来父母供养自己到大学毕业一共花费了父母多少钱?从互动效果反映出来的情况是,同学们对这个结果都表示非常惊讶。再依据第3题的计算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即便1年给父母1万,单纯从金钱上也远远没有父母养育自己付出得多,更何况父母养育自己付出的不仅是金钱,还有其他很多很多作为子女无法偿还给父母的东西,从而引导孩子们必须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延伸到学会感恩社会、感恩国家。作为课后作业,要求每位同学抽出时间给自己的父母打个电话或信息感谢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检验课程思政案例的教学育人效果
课程在融入思政元素后,学生听课专注度明显提升。学生反馈课程更有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提升认知。课后,课程教师团队设计了问卷从五个维度对该课程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6],共发放问卷150份,实际收回146份,样本数据符合要求。具体内容及问卷结果如下:
评价内容评价等级结果统计对课程的课堂组织是否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97.2% 满意2.8%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否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98.6% 满意1.4%对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否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95.8% 满意4.2%你认为本节课的思政教育效果?很好较好一般很好94.5% 较好5.5%你会参与校园贷吗?会不会基本不会不会100%
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同学们高度认可该课程的思政育人效果,充分说明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是成功的,思政育人效果是明显的,起到了课程思政应有的作用。
五、结语
目前,课程思政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充分挖掘符合课程特点的思政元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科学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已成为各高校任课教师的重要任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思政案例选择为关键点,充分融合专业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有效组织线上线下教学,通过翻转课堂、启发式、案例式教学,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最终达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效果,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强能力的会计行业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