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与重构:校企创新主体资源融合路径研究
2022-09-22迟景明何声升张旭雯
迟景明,何声升,张旭雯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4)
0 引言
当前中国正处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发展动力根本转换的关键时期。激发市场内生动力,构建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创新主体走向协同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加剧等不确定性环境的新要求。校企创新主体之间改变自身结构与行为规则,以创新链为载体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并不断聚集主体内外部资源,最大化突破组织壁垒与障碍实现资源融合,从而使得创新主体相互适应,协同创新[1]。然而校企等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①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仍以点对点的局部性、阶段性合作方式居多,没有形成长期的集聚发展态势;②创新主体恪守自身组织边界,阻碍和限制了创新资源的流动与融合。面对诸多问题,学术界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未能回答创新主体之间资源如何进行深度融合。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从适应性视角看,资源深度融合是在适应性行为的作用下实现的。基于此,在校企协同创新的背景下,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校企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与资源融合的逻辑关系与演进路径,对于刻画出各创新主体协同适应的发展规律以及实现创新主体间资源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主体资源融合是不断突破地理与组织边界、相互渗透的动态过程。现有研究在资源融合中开始考虑主体的适应性,认为创新主体自身具有适应性,在互动过程中会自主性学习,通过资源融合获得新的资源与技能[2]。适应性也是主体自我更新的能力,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自我学习与积累,融合系统资源,涌现了具有生成性的高阶资源[3]。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主体能够主动探测系统内部与环境中的资源信息,并根据规则调整行为状态,促进资源融合的产生[2]。陈劲[4]提出协同创新的关键就是创新主体间的资源融合,通过资源融合促进双元性创新作用的发生[5],最终实现资源价值的涌现。现有文献基于适应视角研究资源融合的界定还未涉及。现有文献主要聚焦于资源整合的研究,对资源整合的界定主要以资源整合过程为依据,认为资源整合是一个复杂的多环节过程,包括资源选择、获取、激活、配用和融合等环节,在此基础上对原有资源体系进行重构,以形成新的核心资源体系的过程[6-8]。而资源整合能力也是企业创新主体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和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9],并决定企业资源的效能是否得到充分有效发挥,也影响企业未来的成长[10]。目前对资源整合的研究相对成熟,而对资源重构以及由资源重构构成的资源融合的研究略显不足。资源整合与资源融合或资源重构是两个不同的构念,资源整合来源于Henderson等提出的架构,而非架构创新,涉及组织内部多种资源的整合。资源重构或资源融合源自于架构创新,本质上是对资源重新组合,以新的方式把已有资源连接起来[11]。本研究将资源重构视为资源融合的核心环节,从而实现资源的架构创新。
以上文献对主体适应性中的创新资源融合以及创新资源整合的概念和整合过程做了有益探索,这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借鉴。虽然已有文献在资源融合中强调了适应性,但对适应性行为与资源融合的关系未有详细阐述;其次,对于资源整合过程的研究是独立发展的,实质是一种资源组合,并未强调在复杂适应环境下的资源融合。因此,学术界亟需从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思维框架重新探索创新主体的资源融合,揭示创新生态系统下的创新主体在资源融合过程中的适应性和涌现性。本研究着眼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中适应性行为,深入分析校企协同创新主体资源融合的内在逻辑,首次将适应性行为与资源融合过程纳入一个研究框架中,从适应—融合角度研究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利用扎根理论探索校企创新主体资源吸收、重构与再造的演进路径,以此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促进创新主体协同发展。
1 校企创新主体资源融合的内在逻辑:适应性行为视角
1.1 资源融合与适应性行为
创新主体是资源的集合体,其发展实质上是在既定规则下资源集合的扩张,依靠获取外部资源或实现对内部冗余资源的利用,从而实现创新主体的深度发展[12]。因此,资源融合是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对外部资源进行纳新与再造后与主体内部资源相融合,从而对原有的资源体系进行架构创新以形成新资源体系的过程[13-14]。资源体系的架构创新本质上是对自身资源状态的改变,不仅要适应创新主体的深度发展,而且要适应创新环境的不断变化。同时,资源融合面对的是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外部环境中的技术波动和竞争强度变化都能影响创新主体的行为选择,而适应性行为是在 “环境—行为”范式下,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对资源的探索和利用,并面对主体和环境作出的适应性改变[15]。因此,适应性行为就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创新主体之间、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资源流的联系而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协调、变革与学习来修正自身的结构功能和资源融合规则体系。资源融合规则体系若被发现,创新主体就会强化这类规则,从而改变自身状态。
由校企等多主体构成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是基于主体适应性行为而演化发展的复杂适应系统。校企创新主体适应、协同的目的在于资源的深度融合,资源融合的过程即是创新主体协同互动、相互适应的过程。创新主体要在适应性行为的作用下提升资源的整体效用,而资源融合本身也是通过适应性行为来实现的。因此,校企创新主体之间如果没有资源、要素的深度融合,那么就难以实现核心技术创新。
1.2 适应性行为建构资源融合
适应性行为与资源融合关系如图1所示。
创新主体间的结构、规则适应促进了资源融合的实现[16]。首先,创新资源的融合本质上是由适应性行为的嵌入而改变规则的过程性活动。资源融合的规则体系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受适应性行为的影响而不断调整和建构,从而实现了资源融合。校企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的嵌入引起创新主体资源融合关系发生变化,同时也改变了资源吸收、再造等规则体系,促进企业和高校创新主体相互主动适应、交互融合,形成各主体自身所不具备的新的资源结构、功能和性质,重构一种新的资源体系,从而更加适应协同创新的过程。其次,适应性行为要嵌入资源融合的规则体系并受规则体系所制约。在一定规则体系框架下,适应性行为的方向受之影响,通过不断吸收异质性资源,内化于创新主体,最终实现资源融合。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创新主体的资源融合会导致形成新的资源体系,这种资源体系既要适应自身的规则体系,也要适应协同创新主体的规则体系,从而涌现出单个主体所不具备的新的属性和更适应创新主体的协同发展,而这种新的属性的涌现,实现了适应性主体间的深度融合。
主体创新可以理解为是创新主体所拥有资源之间的重新选择与融合的逻辑过程[17]。校企创新主体之间的资源融合也是校企之间关系重构与深化的过程。创新主体资源融合的规则体系是通过适应性行为的嵌入而建构起来的,通过资源的深度融合,创新资源呈现出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从而推动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考虑到现有文献较少对适应性行为和资源融合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由于资源融合涉及多个异质性创新主体之间交互作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本研究采用案例进行扎根分析,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提供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以此来推动对校企创新主体资源融合路径的理解。同时梳理案例中可能涉及的多层次数据,充分挖掘案例中隐藏的创新资源融合规律。扎根理论的核心步骤主要包括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3个过程。传统的扎根理论要求研究人员在没有任何预设的情况下进行调查研究,随着扎根理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在建构扎根理论的过程中应该对所研究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18]。这种进化的扎根理论有3个优点:①增强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认知,提高研究问题的情境性;②提高编码的清晰性;③在理论化的过程中,有利于将不断发展的理论与已有的研究联系起来[19-20]。因此,本研究首先对适应性行为与资源融合的概念及其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再根据扎根理论得到的结果分析创新主体资源融合的路径,这样能够提高问题研究的合理性。
2.2 理论抽样和研究资料收集
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目的是通过阐释大连理工大学和沈鼓集团协同合作的案例,识别校企主体创新资源融合路径。选择以上创新主体作为研究对象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①本研究是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开展的,大连理工大学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包含大连理工大学和沈鼓集团等创新主体,而且协同合作历史悠久,非常符合本研究的主题;②两家创新主体以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平台,已成功开展多个创新项目的研发工作;③大连理工大学和沈鼓集团协同合作的案例能够为本研究提供足够的研究素材和资料,确保证据链完整和理论逻辑严谨。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①对大连理工大学和沈鼓集团的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员进行深度访谈;②对大连理工大学和沈鼓集团的官网以及开展协同合作的相关文件、网络资料进行研读。本研究主要以3名博士生组成访谈小组,访谈6人,获得有效素材7万字。访谈单位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访谈单位基本情况
2.3 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将访谈内容的原始材料全部打散,研究者以开放的心态逐句进行分析和编码,进而实现资料内容的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本研究将整理好的文本材料分别导入Nvivo11软件,并对原始材料进行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节点编码,即贴标签。本研究经过整理和编码共贴标签537个,从中抽象出217个初始概念,最终提取69个范畴。为了便于展示,本研究节选部分编码见表2和表3。
表2 大连理工大学开放性编码示例
表3 沈鼓集团开放性编码示例
2.4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中获得若干范畴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并建立范畴间的内在联系,选择与研究问题最贴切的主范畴。此阶段的编码既要契合校企创新资源融合的特征,又要凸显创新资源融合的过程与结果。因而本阶段围绕校企创新资源融合的路径展开,提高概念的抽象层次。本阶段从69个范畴中,针对其中存在的联系进行梳理和归类,得到17个次范畴,整合后提取出4个主范畴,见表4。
表4 主轴编码结果
2.5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以 “故事线”的形式将主轴编码得到的主范畴整合到一个理论框架中,进而得到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最终以典型关系结构的形式将整个校企创新主体资源融合路径全面表现出来。将创新驱动因素、创新资源吸收、创新资源重构、创新资源再造4个主范畴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进行对接和分析后发现,创新驱动因素是校企创新主体资源融合的动因,创新资源吸收、创新资源重构、创新资源再造构成创新资源融合完整的路径。综合可得故事线: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校企创新主体为了更快地进行核心技术研发,从而不断吸收异质性创新资源并进行变革和重构,以此达到创新资源的再造,实现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的有机融合,内化于创新主体,促进创新资源价值增值、应用,提升创新效益,主范畴范式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主范畴范式模型
3 吸收、重构与再造:创新资源融合的演进路径
创新资源深度融合有其内在逻辑过程。在适应性行为作用下,创新资源需经历吸收、重构与再造3种状态,最终实现资源 “纳新—适应—重构”,三者在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继起并交替。经过深度融合的资源规避了静态资源的缺点,使创新资源不断更新,适应新的创新环境,由此推动创新活动不断发展,建构着创新主体的竞争优势,其融合演进路径如图3所示。
图3 创新资源融合演进路径
3.1 创新驱动因素
校企创新主体资源融合的驱动因素主要在于:①协同创新目标驱动。校企创新主体产生资源融合行为源于对实现协同创新目标的愿景。沈鼓集团选择大工等高校是基于解决压缩机和核主泵等技术的协同创新目标,由此校企之间逐渐形成联盟并加强协同。②创新平台支撑。大工与沈鼓集团共同成立沈鼓—大工研究院和校企合作委员会等平台,加强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③经济效益驱动。任何创新行为根本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校企创新主体的资源融合也是服务于主体的根本目的,才能保持主体 (尤其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④不确定环境。在市场需求变化、企业竞争加剧等不确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迫使创新主体之间不得不进行创新资源融合,以提高研发效率。
3.2 创新资源吸收:异质性与协调
创新资源的吸收是创新资源融合的起点,同时也是建立创新资源之间联系的最直接有效的一步[21]。Gulati等[22]认为嵌入到组织网络中的异质性资源能够直接影响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过程和结果,因而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异质性的资源融合紧密相关[23]。创新资源吸收的方向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有意识的,资源的吸收依赖自身的适应能力。在适应性行为影响下,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协同创新目标有选择性地吸收资源,如案例中的沈鼓集团倾向选择在装备制造方面具有研发优势的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
Mowery等认为创新主体的资源吸收是一种能力,强调创新主体在获取外部异质性创新资源、新资源向主体内部的转移、新资源在主体内部应用中的重要作用。而这一过程也会带来主体的路径依赖和惯例更新,引起主体有意识的反思和适应性行为,推动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打破原有资源的束缚,以重构新的资源,提高主体内部适应性。虽然多数研究主张资源互补性更容易产生协同效应,而相似性资源更容易产生冗余效应,因此更强调资源异质性的正向作用机制[24]。Brush等[25]认为资源吸收能力是推动创新主体成长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创新主体通过吸收异质性资源,有利于创新主体创造价值。
校企创新主体的适应性行为与创新资源吸收紧密相关。适应性行为对资源吸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资源的适应性和协调的适应性两个方面。在柔性机制下,校企创新主体会增加异质性资源吸收,尤其是对于能够提升主体适应性的不同领域的互补性资源,并进行灵活的使用和配置,从而激发资源的影响效应,使校企创新主体实现资源上的适应性。校企创新主体是对资源自然反应的组织,其应当被视为资源的集合。校企创新主体通过主体内部结构、规则的改造,不断修正自身的结构功能和资源吸收规则体系,达到对主体内外部资源的协同使用,来实现创新主体在协调上的适应性。
3.3 创新资源重构:变革与学习
创新资源重构是适应性行为中的核心环节。资源重构意味着 “打破重来”,是在对环境变化适应和异质性资源适应的基础上进行再架构,进而实现架构创新。故本研究将资源重构定义为:创新资源重构是校企创新主体对异质性资源及资源间相互依赖关系进行适应性变革以实现架构创新形成新资源的过程。创新资源重构是打破原有的组织惯性和既定资源,对主体管理进行适应性调整和优化,并重新设计适应性程序融合资源,以形成更好的与外部环境、内部资源相适应的能力,实现资源架构的创新。在这个过程中,资源不仅需要完成载体的转换,还需要从内容上进行重新配置,以进行持续的创新迭代。资源重构基于试错学习和路径修补进行实验,通过环境扫描、适应性学习及资源编纂活动来进行内部资源的重构及扩展,降低了激进式变革的不确定性,对校企协同创新有积极影响[26]。Ferreras-Méndez等[27]指出,静态资源本身并不能作为主体创新的不竭动力,在资源吸收与重构基础上将所得资源与适应性创新能力重置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
资源重构强调变革性,是高程度的主体协调与学习。Teece提出3个组织过程,其中包括协调、学习和重构这3个核心要素。协调在于有利于主体搜寻并发现资源利用的新方式[28],即资源重构;有效的组织学习可以确保创新主体在理解和改进组织惯例的过程和机制等方面获取新的资源,它支持在主体内重构资源,以适应环境变化。校企创新活动一般都经过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过程。而整个校企协同创新的过程都需要校企创新主体纳入协调、学习和重构3个重要要素,以确保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资源重构强调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因而校企创新主体在技术研发时需要协调所需的资源,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经验,变革创新规则,优化主体学习过程,实现重构能力的深化。因此,校企协同创新就是基于主体资源重构的实验、修正、适应和调整[29]。
3.4 创新资源再造:自适应与自组织
创新资源再造是适应性行为的建构结果。资源再造的逻辑起点是资源的异质性。异质性的资源再造生成的较高层次的资源与其基础资源本身是处于复杂系统内不同层次水平的,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资源。基础资源不仅没有消失,而是在整体上表现出对环境的持续适应能力。这些新资源依赖于基础资源,具有依存性,这体现了复杂系统的适应性和协同性。异质性的资源再造本质上是一个不可化的过程,是资源发生了 “化学变化”的适应性重组。资源再造最终结果是一个新资源由许多不同但彼此协同的基础资源所组成而达到其基本功能,在任意移除某个基础资源之后,会导致整个资源体系无法运作。
从CAS理论看,校企创新主体通过资源再造的创造性活动进行选择和改变规则的自组织和自学习,这使得校企创新主体处于最具创造力的空间,所以此时校企创新主体具有能适应复杂环境的复杂适应性。资源再造的过程以及与环境适应的过程就是一个自组织和自适应的过程。首先创新主体是通过表达和重构主体规则来调控主体转变的阶段,然后是打破资源平衡并采取适应性行为使主体进行自组织创新破坏与重构的阶段,最后主体进入正负反馈形成的自组织阶段,因而校企创新主体资源再造过程就是一个自组织、自适应的学习和反馈过程。
3.5 创新资源融合:螺旋式前进
吸收、重构与再造构成一个资源融合的适应性循环过程。资源融合作为创新主体作出适应性改变的一种形式,适应性行为导向下资源融合路径实践拥有自身的规则和运行机制。面对环境的不断变化,资源融合也在发生变化。校企创新主体资源融合过程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资源吸收、重构与再造既同时存在,又呈递进顺序。当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进行识别吸收、重构之后,创新主体便创造了创新资源融合的条件和环境,并运用合适的管理策略与控制机制实现异质性资源在跨组织网络中的有效流动、转移和融合,继而保持与主体、与环境相匹配的适应性,异质性资源之间产生互补效应,从而将校企协同创新的潜在组织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形成新的核心创新资源,并重构和调整原有的资源体系。资源融合过程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一直伴随着校企协同创新系统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创新资源体系结构也随之不断更新与升级。
资源融合可被视为资源创造的一种主要模式,通过资源融合,提高资源的应用价值。同时,资源已经深深嵌入校企创新主体行为之中,可以强化校企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保障校企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创新主体不断交互的过程中,创新主体的资源融合能力不断提高,推动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不断向最佳状态与方向跃迁式演化,形成稳定的有序的新结构。目前情况是,高校和企业创新主体内部拥有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并没有完全转化为主体的竞争优势,导致了资源闲置。因此,通过吸收、重构、再造资源来打破原有的资源状态,形成新的资源形态和功能对校企协同创新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4 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
4.1 研究结论、理论贡献与不足
本研究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中适应性行为为着眼点,基于适应性行为视角分析了校企协同创新主体资源融合的内在逻辑。围绕大连理工大学和沈鼓集团协同创新案例的创新资源融合实践,借助扎根理论研究过程,提炼出校企创新资源吸收、重构与再造的演进路径。
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有3个方面:①拓宽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研究范畴。以往关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与治理方面,本研究将校企创新主体之间的行为视为一种适应性行为,创新资源的融合本质上是由适应性行为的嵌入而改变规则体系的过程性活动,并受规则体系所制约,因而适应性行为在推动校企资源融合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②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案例深刻分析资源融合的演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校企适应性行为的发生机理。本研究通过探索性案例分析,提炼出包括创新驱动因素、创新资源吸收、创新资源重构、创新资源再造在内的4个主范畴,构建校企创新资源融合的路径,有助于丰富校企创新资源融合的内涵,拓展创新资源融合的认知边界,并基于适应性行为的内涵分析了校企创新资源融合各个阶段的自适应情况。③对于资源融合的划分更能体现出在主体协同、环境适应下的资源架构创新。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资源整合,其是对资源的组合。本研究对于资源融合的认识,是对异质性资源及资源间相互依赖关系进行适应性变革以实现架构创新形成新资源的过程。对于资源融合的划分也是在这个内涵下进行的。
本文不足之处体现在:①大工与沈鼓集团是协同合作的双方,其协同创新的案例在本研究中属于单案例。单案例研究虽然能够揭示校企创新主体资源融合的过程机理,且能通过详细的资料展示多阶段的演进过程,但受限于单案例研究的天然缺陷,可能存在解释力不足的问题,得出的结果缺乏普适性。未来应扩大案例的选择来进一步验证研究结论。②校企创新主体资源融合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不同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可能会根据环境的变化产生新的现象和特征,未来可以持续跟踪研究。
4.2 实践启示
(1)建立健全协调保障机制。创新主体资源之间存在异质性以及资源在异质性主体上的约束,使得在资源融合过程中协调和适应资源的异质性,实现异质性资源兼容成为必要。校企创新主体之间存在自适应机制,所以协调机制主要是以校企创新主体之间的自我协调为主。自我协调是创新主体对校企创新生态系统内其他主体的创新行为而采取的自适应调整。首先,校企创新主体之间强化信息沟通与交流,建立长效沟通机制,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保证校企在协同创新相关问题上的有效对接。其次,建立和完善协同创新平台。近些年来,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逐渐获得推广,涌现出大连理工大学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高端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特色且富有成效的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像校企合作委员会、 “大工—沈鼓研究院”等机构,校企创新主体资源禀赋的异质性差异对协同创新的阻碍作用逐渐减小,资源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以合理解决。校企创新主体资源异质性问题的协调是以动态原则为导向的,实现对校企创新主体资源吸收、重构与融合各个阶段的动态变化及作用效应进行动态监测,确保校企协同创新活动顺利进行,以达到合意性预期的积极状态。
(2)建立健全利益保障机制。校企创新主体资源深度融合的最终价值取向是获取利益。因此,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保障校企创新生态系统持续、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资源融合所建构的新资源的产权归属应属于资源建构主体,其他创新主体对产权没有所有权,但有收益权。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资源投入状况是利益分配的首要依据,在制定利益分配方案时应对各创新主体投入的资源合理进行评估。在制度层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校企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管理和运行制度,并以契约方式明晰校企创新主体的责权利等内容;在组织层面,成立校企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协调机构,协调各个创新主体的利益诉求,减少协同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在执行层面,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协调校企创新主体的行为并自觉、自愿遵守共同的惯例和准则,确保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