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新品种BQ1801选育报告

2022-09-22郑耿廷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喇叭口原种父本

郑耿廷

(高台县公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高台 734300)

玉米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具有广阔的工业开发前景和巨大的附加价值。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内陆,气候干燥,水资源相对缺乏,相比于小麦和水稻,玉米耐旱耐贫瘠,对种植环境的适应性更强,适宜在西北地区推广种植[1,2]。高台县公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多年选育,于2015年育成BQ1801玉米新品种,2019年—2021年连续在甘肃省参加中晚熟水地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并于2022年4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甘审玉20220035)。该品种综合性状良好,适合在甘肃省河西、中部及陇东地区推广种植。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BQ1801的母本为自交系BQB987,父本为自交系JGQ12,于2015年冬在海南组配而成。其中,母本BQB987来源于PH6WC×BQ570的选系,经过连续多代自交系谱选择,直至纯合稳定;父本JGQ12来源于PH4CV×JG10杂交后代的选系,经过多代系谱选择,直至纯合稳定。2016年和2017年连续2年在甘肃省春玉米种植区域进行产量测试,表现高产稳产。

世代系谱:

2 特征特性

BQ1801在甘肃春播生育期146 d,幼苗叶片呈深绿色,叶缘呈黄色,叶鞘为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95~300 cm,穗位高100~101 cm,主茎叶片数20~21片;茎基2节为紫色,其他为绿色,颖壳绿色,花药黄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20.1~20.9 cm,穗粗5.3 cm,穗行数16.8行,行粒数39.3~41.6粒,秃顶0.5~0.6 cm;黄色马齿型籽粒,千粒质量386.8~441 g,出籽率84.6%~84.8%。

3 抗性鉴定

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综合接种鉴定,BQ1801中抗黑穗病(MR,病株率为8.7%);中抗腐霉茎腐病(MR,病株率为13.5%);高感大班病(HS,病情级别为9);高感禾谷镰孢穗腐病(HS,平均病情级别为8.9)。

4 品质分析

BQ1801于2021年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测进行蛋白质、粗淀粉、粗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检测,品质稳定优秀,品质分析表见表1。

表1 BQ1801品质分析表Tab.1 The BQ1801 quality analysis table

5 DUS测试

BQ1801于2019、2020年由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原阳)分中心进行检测,结果表明BQ1801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6 DNA指纹检测

2020年,经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BQ1801与已知品种SSR指纹数据库比较,未筛查出同名品种,未筛查出疑似品种。

7 标准图片

BQ1801标准图片见图1(反映品种特征的5寸彩色照片)。

图1 BQ1801标准图片Fig.1 The BQ1801 standard picture

8 产量表现

BQ1801于2019年参与甘肃省中晚熟水地B组玉米区域试验(4 500株/0.067 hm2),6点汇总,5点增产,增产点率83.33%,平均单产1 054.8 kg/0.067 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0%,差异不显著;2020年参加甘肃省中晚熟水地A组玉米区域试验(4 500株/0.067 hm2),6点汇总,6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单产1 116.3 kg/0.067 hm2,相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7%,差异显著。2021年继续参加甘肃省中晚熟水地组玉米生产试验,5点汇总,5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单产1 100 kg/0.067 hm2,相比对照品种先玉335表现为增产8.5%,差异极显著。

9 品种主要优点及缺点措施

9.1 优点

BQ1801具有良好的的综合抗病性和较强的抗倒伏、抗倒折能力,丰产稳产性好,籽粒品质优秀。

9.2 缺点

不抗虫,不耐瘠薄。注意施足底肥,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

10 栽培技术要点

10 .1播期和密度

BQ1801适宜中晚熟、水浇地种植。春播于4月10日左右播种,适宜密度为4 500~5 000株/0.067 hm2。

10 .2田间管理

科学施肥:播前施足农家肥75 000~150 000 kg/hm2、磷酸二胺300~375 kg/hm2、碳铵300~600 kg/hm2、锌肥30~45 kg/hm2、硼肥15 kg作底肥,缺钾地区应补充适量钾肥。重要时期给予合理追肥;拔节期时,注意结合灌头水追施尿素225~300 kg/hm2;大喇叭口期时,追施尿素300~375 kg/hm2;灌浆期时,为保证充足的养分,宜追施碳铵300~600 kg/hm2。浇好三水,即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重要时期应注意防治特定虫害,苗期注意地下害虫地老虎;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红蜘蛛、蚜虫、玉米螟。

10 .3按时收获

籽粒乳线消失达到采收要求,适当延迟收获期可增产5%~10%。

11 保持品种种性和种子生产的技术要点(杂交种含亲本)

11.1 BQ1801亲本原原种及原种生产要点

11.1.1 BQ1801亲本原原种生产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亲本原原种繁殖,生产原原种的地块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隔离距离不少于1 000 m;穗行种植,套袋选择;种植密度每系50穗行,每行40株为佳。严格去杂,出苗至开花期间逐穗观察,连根铲除性状不良或混杂的穗行;确定具有该品种典型性状的植株套袋;确保在3~5 d完成授粉工作,开花过早、过晚的植株需全部淘汰,以保持原原种后代的典型性和一致性,单穗收贮;相关检验标准需达到田间检验纯度100%;收获的原原种,其中一部分可用于原种的生产,需要保存的部分可整穗贮存于低温干燥的条件,以备分年使用。

11.1.2 BQ1801亲本原种生产

进行原种生产时,应严格选择生产田,建议在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距离不少于500 m以上的地块进行亲本原种繁殖;保证严格去杂,去杂工作应贯穿全生育期,全部淘汰不良的穗行,最迟在开花前全部清除不符合原自交系性状的杂株及可疑株;相关标准需达到田杂株穗率0.02%以下,田间种植检验纯度99.8%以上。

11.2 BQ1801杂交种生产技术要点

11.2.1 选地及隔离

BQ1801的制种地可选择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土质肥沃,制种地块平整开阔,排灌方便,田间无树木遮阴。不适宜在漏沙地、盐碱过重的地块制种。制种田应和其他异源玉米花粉种植地具备一定的隔离距离,隔离距离不少于300 m,同时制种田块内不允许套种其他作物。

11.2.2 整地、施肥和覆膜

上一年秋季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灭茬,晾晒土壤,10月底灌足冬水,次年开春解冻及时耙耱镇压、破碎土块,使土壤达到上虚下实、确保墒情。覆膜前施入腐熟农家肥60 000~75 000 kg/hm2、磷二铵450 kg/hm2、尿素225 kg/hm2、复合钾肥(K2O)75 kg/hm2及硫酸锌肥30~45 kg/hm2作基肥。膜面最好达到50 cm,覆膜需要做到平、展、紧、直。同时在覆膜表面上每隔2~3 m打一土结,可以防止风大时揭膜。

11.2.3播种

亲本种子晾晒、精选后用质量分数15%福美双.烯唑醇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2%包衣。根据本年度气象气温预测和制种地墒情确定播期,一般情况下,甘肃河西地区在4月10日左右播种为宜。土壤地表5~10 cm的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0℃时即可。采用先覆膜后点播种植法,播种深度不可过深或过浅,3~5 cm为宜;宜双粒点播,实际操作时应当尽量将种子点播在膜面两边,这样可以保证足够的行距,避免后续植株长大时空间分配不均(宽行距55 cm,窄行距45 cm)。BQ1801父母本播种比例为1∶6,播种顺序为先播母本,当母本见根见芽(约7 d)时可开始播种一期父本60%,5 d后播40%二期父本。

11.2.4 制种田管理

(1)间苗、定苗。父、母本幼苗3叶期—4叶期进行间、定苗,间、定苗的原则是:母本保留生长状态佳,整体均匀一致的壮苗,对于弱苗、病苗、过大的优势苗可拔除不予保留;父本分别留大、中、小苗,可以在后续授粉过程中延长授粉时间。

(2)中耕蹲苗。间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和提高地温,促进幼苗根系生长,根据土壤墒情确定灌水时间;地块底墒充足时,头水推迟到6月上旬,可达到根健苗壮。

(3)巧施追肥。施足底肥的地块重点施好穗粒肥(即:大喇叭口期、灌浆期):未施底肥的地块施好三次肥(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拔节期施肥占施肥量的30%、大喇叭口期占60%、灌浆期占20%,前期重点施入磷、钾、锌和少量氮素肥料,后期以氮肥为主。父母本同时施肥管理,不能偏施母本而忽略父本。

(4)灌水。5月中下旬—6月上旬灌头水,头水后每隔15d灌一次水,9月上旬停止灌水。注意:灌浆期不能缺水。

(5)病虫害防治。苗期(5月15日左右)进行第一次防治,将28%阿维·螺螨酯1 000倍液+阿维哒500倍液+杰效利助剂3 000倍液混合均匀,喷洒在螨蛛虫卵及若螨容易越冬寄生区域,包括地块四周田埂、埂草、树干、渠沿等区域。中期(6月15日左右)第二次防治:可同时结合防治黑穗病、大班病、穗腐病、玉米螟,用20%氯虫苯甲酰胺1 500倍液+16%四螨·哒螨灵600倍液+4A(5%阿维菌素)1 000倍液+杰效利助剂3 000倍液混合均匀后喷洒在叶面表面及背面。后期防治视田间实际情况决定,但每次防治都必须统防统治,不留死角。

(6)去杂去雄。取杂去雄是保证玉米种子纯度的关键技术措施。①去杂:BQ1801的去杂分3次进行。第一次去杂结合间苗、定苗进行,母本去除高大、粗壮的杂苗和病弱苗,保留整齐一致的均匀苗,父本保留60%一期和40%二期健壮苗;二次去杂在抽雄前大喇叭口期,根据父、母本的特征特性进行一次彻底去杂,将杂株、可疑株彻底拔除干净,尤其是父本行要逐行检查,以确保所产种子的质量;结合收获、晾晒交售过程,进行第三次去杂,根据母本穗型、轴色等特征去除与标准穗型不符的杂穗;②去雄:去雄在母本剩两片未见叶片时进行,采取摸苞带叶去雄办法,在母本雄穗露出前逐行、逐株干净、彻底拔除母本雄穗,去雄时注意不留分枝,拔出的雄穗在地外集中掩埋或拉回家中,不得随地乱仍,去雄后期要彻底清除母本弱小苗。

(7)割除父本。授粉结束5 d后及时组织农户割除父本,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害发生,有利于增加产量,保证质量。

(8)果穗采收。母本种子乳线达到50%时即可采收,此时采收的种子芽率高、芽势强,收获后的果穗及时送到晾晒场晾晒或烘干炉烘干,种子水分达到12.5%左右时脱粒、精选、封装,注意防止机械混杂,封装后的种子单独收藏,室内检验纯度应在97%以上。

猜你喜欢

喇叭口原种父本
不同夏玉米品种大喇叭口期耐热性评价和鉴定指标筛选
你好,圆号
基于改善水流特性的超声波热量表设计
黄瓜原种复壮方法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扩繁原种栽培技术
玉米苗喇叭口节肢动物群落与植株冠层信息的RDA分析
黄瓜原种复壮方法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玉簪两个变异无性系与原种农艺性状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