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年画色彩探究
——以张大昕作品为例

2022-09-22蒋嘉赟

上海工艺美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色相明度纯度

本文先简要介绍年画,引入当时的上海年画大家张大昕与其作品进行探讨阐述。再加入色彩学相关概念,简述年画色彩,继而剖析其大作。让民众愈加熟悉张大昕作品的同时加深对这一类年画色彩的认知,最终欲借助张大昕的年画作品来启迪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运用等问题。

一、上海年画及张大昕简述

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用来迎新春、祈丰年的一种民俗艺术品。年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创造和完善,成为了一种具有广泛题材和繁多样式的成熟艺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以政令形式向全国刊发蔡若虹起草、文化部部长沈雁冰署名的《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拉开了新年画运动的序幕。

上海的年画产量优越,特别是月份牌年画,以其精致的作画风格而为众星捧月,而当时的月份牌年画题材与“新年画”要求相比,不啻天渊。经过年画作家一系列学习、实操过后,上海年画依旧坐拥恒河沙数的忠实用户。

1956年8月,谢之光、金梅生、李慕白合作成立了“之光、梅生、慕白画室”,创作海量作品,同时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年画创作人才,为年画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而张大昕就是金梅生的高足,生于1917年,19岁拜师学艺,33岁从事年画创作,众多作品为北京、上海、浙江等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广为群众所喜爱,再版无数,并被印在热水瓶、脸盆、大茶缸上,成为那个年代的特殊风尚。

41岁时参加上海画片出版社组织举办的座谈会,发言道,“我画新内容的作品,遭到很多失败,也有一些体会,现在谈出来请大家指教。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要群众看得懂;要接受年画传统。”之后便创作出刻画儿童的《穿木珠》,这幅年画属于胖娃娃类的题材,但由于更着重描绘稚童的纯真和伶俐,使得这些孩子比往年的更为乖巧现实。

笔者也进行线上线下数据搜寻检索,临了拾掇出一些张大昕在1952年到1979年绘制的年画作品。

表1 笔者搜集的1952年至1979年张大昕作品目录

《喂小鸡》1958年

《烧饭啦》1959年

《爱劳动》1960年

蔡若虹指出年画画家要学习“新的思想,新的作风”,辨别“在原有的题材范围之内,哪些是对人民有害的,哪些是对人民有益无害的”,主题人物则应更换为“一切从事生产劳动的妇女”。从其表述中可以看出,年画题材以及画面呈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受众。正如W.J.T.米切尔指出的那样:图像是一种“修辞”,艺术是一种“写作”。然而图像中的色彩也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故本文将以色彩学的角度,借助色彩相关概念,对张大昕的年画作品进行剖析。

二、年画中的色彩概述

年画对色彩规律做过深入研究,在色彩运用上很是科学,三大原色中不同的两色混合而出现的色彩,又是三原色的补色。原色是色相环上最极端的色,它们不能由别的颜色混合而产生,却可以混合出色环上所有其他的色,它们之间的对比属最强的色相对比。如果仅用原色去构筑年画的色彩,其强烈的对比是不容怀疑的,但是作为新春佳节、门宅庭院的装饰就不相适宜,那种刺眼单调的色彩与欢庆气氛极不协调,所以从视觉效果上讲也必须增加其它的色彩成分。

纯度对比既可以体现在单一色相中不同纯度色的对比中,也可以体现在不同色相的对比中。民间年画艺人常运用高纯度的颜色以及低纯度的颜色做出不同色相的纯度对比,然后又运用了不同色相面积的绝对优势对比让画面更为丰富。

不论是三原色纯度对比,还是补色对比,色彩交织致使年画益发绚烂多彩。接下来就着重对之前列举出的张大昕作品进行色彩分析。

三、张大昕作品色彩分析

所选的这16张年画中,多数是描绘儿童的题材,分别为《喂小鸡》《烧饭啦》《爱劳动》《可爱的小鸡》《宝宝看画报》《好喜欢》《穿木珠》《我爱和平》以及《写啥呀》。

他描画的儿童皆呈现红噗噗的脸蛋儿,黑色或是褐色的头发,衬得皮肤更富光泽。而儿童的衣服也都为明度和纯度较高的颜色,多为红粉绿蓝黄色,将光与色彩的三原色都囊括在其中。

上述作品大部分通过红绿或者红蓝对比,让画面具有充足的视觉冲击力。年画为了顺应过年时的心理要求,色彩追求鲜明热烈。在色彩关系方面,多采用对比色,像一些口诀说“红配绿,一块肉;黄配紫,不会死。”说明年画的色彩基调是相互对比而非协调,以达到彼此强调的作用。为了使这简单的几种原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张大昕的年画采取色彩相互交错的方式,使得整个画面花花绿绿、斑驳响亮,简洁又丰富,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正是其独有的色彩语言。

除了上述9幅年画外,还有几幅画面较完整的作品,譬如《画妈妈》《卖粮回转》《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娃娃在托儿所》《飞机运鱼苗》《保护青蛙和蝌蚪》与《讲解员》。在背景的衬托下,人物鲜明地映现在观者面前。《画妈妈》是描绘室内场景,背景的饱和度会略低于主体人物,越往深处,明度也愈低。画面中心的小女孩服装色彩最为扎眼,表情也格外生动。但是背景并没有草率了事,可以看到色彩的堆叠,不论是窗帘上的花纹,还是五斗橱上的摆件,其色彩可谓触目皆是,但不曾感受到他们的突兀。由于降低色彩三要素——饱和度、纯度和明度,让它们在画面中成为第二梯队——需要周密查察才能找到的“角色”。虽然背景颜色的色系与人物衣着类似,但也得益于色彩三要素的妥善处理,让整幅作品色彩分外和洽。话题转到《卖粮回转》,将画面转到农村合作社,人物、服饰、环境、器具等等都大相径庭,景致变成自然的山水、庄稼、房屋,但是相似的是,背景显然比人物更为浅淡,犹如水彩与油画的厚薄差别。

还有《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同样从色彩的视角出发,由近及远拖拉机的色彩明度逐渐降低,左上方的小朋友逐步融入背景中,看客的视线为红色的拖拉机所吸引,再随着一台台拖拉机,望向远处的蓝天山川,最后消失在氤氲之中。偶尔在视觉闪烁跳跃间,再瞥几眼另一侧的儿童游乐场,遍地绿色草地灌木与稀散黄色油菜花点缀其中。不同的色彩动线,带来天壤悬隔的感受。

《宝宝看画报》1962年

《飞机运鱼苗》1965年

《讲解员》1979年

紧接着是《娃娃在托儿所》,这幅作品的人物亦可说是背景,整个画面都充斥着娃娃,并且除了人物皮肤的肉色以外,绿红色为主要颜色,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墙壁的颜色有冷暖的渐变,由肉粉色到浅绿色的自然过渡。《飞机运鱼苗》中可以看出卡车的绿色几乎与草坪融为一炉,但车上的鱼苗桶却为橙色,与绿色互为补色。人物衣着深蓝、深棕色,而在画面最前方,矗立着两面红色旗子,红与蓝互为对比色,红与青互为补色。位于画作上方黄蓝配色的飞机,深沉回味无穷。飞机上也赫然贴上了五星红旗,与画面下方的红旗不同,反而更加灿艳,与黄色背景一同为年画上半部分的暖色基调打好基础。《保护青蛙和蝌蚪》中人物处在画面主体位置上,衣着明艳,采用红绿蓝的色彩三原色,小女童衣着互为红绿补色,颜色明度纯度较高,小男孩则是相近的蓝绿双色,老伯服装采取两种明度稍低的蓝色,与其黝黑的肤色相匹配。最下方还有科普“青蛙是益虫”的内容,整体色调统一,并不突兀。

《农展讲解员》这幅创作时间较晚,风格与先前的几幅稍有差别,张大昕用色更加淡雅素净。背景以浅绿色为主,展架上还有粉色桃子,橘红色的胡萝卜等,虽色彩明度较低,但由于色相的差异能够区分。左侧的展架由于空间方位靠后,浅绿色的纯度愈来愈低,与浅米色类似。白色的棉花上鲜红的色纸以及黄色的“丰”字。人物处于画面的三分之一、黄金分割线的位置,符合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讲解员神情晏晏,上衣选用粉色,头绳也进行呼应,整体画面的色彩饱和度、纯度较低,总体情境轻快,但是人物下装选用明度较低的墨绿色,将全局的色彩沉淀下来。这几幅作品背景处的描摹非常细致,将色彩中的色相、饱和度、明度等基本元素完满运用,在背景的陪衬下,人物也从画作中得以跃动。

四、结论

本文从解析中发现张大昕色彩的运用频繁使用互补色以及对比色,符合以往的年画色彩使用,但其画作在色调的把控上已非常娴熟,通过将红绿等配色进行相应的修饰,譬如,以粉色代替红色,将绿色的饱和度、色相及明度都相应调低,使得色彩之间有更好的衔接但不乏具备强度对比。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借鉴这样的色彩适配原则,也可以大胆创新,在实操中发现更多的色彩运用法则。

猜你喜欢

色相明度纯度
新中式风格室内空间纺织品的色彩分析
颜色三属性及其在图像调节中的应用
磷酸法合成肌苷酸工艺的优化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植物景观的设计和营造
浅谈中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
间接滴定法测定氯化铜晶体的纯度
高支纱羊绒衫缩水率问题的试验分析
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差异探讨
美拒绝伊朗核燃料交换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