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基层片区协作“组合拳”提高监督质效
2022-09-22文易伟
文易伟
为切实加强县乡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德阳市旌阳区纪委监委进行了大胆探索,构建由乡镇纪委、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巡察机构协作的“室地组巡”的片区协作模式,着力破解乡镇纪委经验不够、力量不足、专业不精,以及不愿办、不敢办、不会办案等问题。
找准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的短板
当前,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德阳市旌阳区为例主要表现为:“探头”作用发挥不足。在日常监督检查中不善于发现问题,找不准问题症结,发现问题线索少,成案率不高。近年来,该区镇(街道)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查处的违纪案件线索大部分来源于区纪委监委指定办理,一部分是上级纪委监委已查清基本事实的案件,一部分是行政违法犯罪案件,究其主要原因有:一是监督力量薄弱。监察体制改革后,工作量进一步增大,监督力量不足。二是监督人员能力不足。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纪法知识储备不够,加之人员流动性强,工作经验欠缺,无法完全适应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三是“熟人监督”难。乡镇地方小、熟人多,遇到具体问题处置时难免遇到抹不下面子情况。
“室组地巡”的两模式与三机制
如何破解难题?以旌阳区为例,按照“集体研究、属地管理”的原则,采取由区纪委监委统一领导,“室组地巡”协作的纵横联动两模式,完善优化三机制方式推进。
纵横联动两模式。一是加强纵向指挥。将协作片区真正整合成一个作战单位,同工作、同部署。每个协作区由一名区纪委常委或者监委委员担任片区协作区组长负责统筹指导,采取协作区内“人员统一调配、监督统一实施、案件统一查处、保障统一落实”的“四个统一”工作运行模式。在片区组长的组织下,对协作片区开展日常监督、业务指导、定期研判等工作任务,强化整体作战、加强信息共享、体现激励包容。二是强化横向协作。区纪委监委按照“统筹指导、就近划片、整合资源、互助互促”的原则,将全区划分为4个协作区,尝试采用“室组地巡”“四方协同”协作模式,由纪检监察室、镇(街道)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巡察机构参与,形成协作配合的“一盘棋”联动格局,采取“四个互相”工作法,即“问题互商、监督互动、案件互办、经验互鉴”开展工作。
完善优化三机制。一是建立精准研判机制。各片区定期组织召开分析研判会,交流片区内日常工作,分析研判重点难点信访、案件审查调查、日常监督信息等事项,建立问题线索清单,对片区内的信访件、案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办理进度。二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出台相应考核机制,压实责任链条,形成环环相扣、紧凑有序、权责清晰的责任落实体系,激发片区协作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三是建立业务提升机制。制定印发片区协作实操手册,加大业务交流、联合监督、交叉监督,通过以案代训、以干代训、集体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协作机制要分清主次
准确把握定性。根据党章党规及监察法等相关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派驻或者派出的监察机构、监察专员根据授权,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对有关单位和行政区域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提出监察建议并依法对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处置。由此看来,片区协作机构不具备独立的办案主体资格,在赋予相关职责,行使相关职权时,不能僭越相关规定,只能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开展实践探索,确保理念思路、方法路径、工作运行完全符合相关规定。
明确协作内容。片区协作以“优化协同高效”为目标,不能“包打天下”“包医百病”,要明确协作只是增加活力、增添动力、提升能力、排除阻力,乡镇纪委依然是当地执纪监督的主体,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巡察机构只起协助作用。
防止“能者多劳”。片区协作应注重提高全员参与的执纪执法监督能力,防止“能者多劳”现象出现。要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之间的“传帮带”,建立“传”出知识、“帮”出成长、“带”出骨干的制度,采取跟班学习、督导检查等方式开展岗位练兵和实战锻炼,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纪检监察业务能力和实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