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的三把“剃刀”
2022-10-19苏露锋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
苏露锋/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
明朝思想家李贽有三把“剃刀”。这些“剃刀”,构成了他奇异、矛盾而又决然的一生。
第一把剃刀是剃度之刀。李贽出生于福建泉州,家境贫寒,从小就有怀疑精神,尤其反感程朱理学。但为了糊口,他不得不参加科举考试,26岁中了举人,他却说:这只不过是个儿戏!此后也不再考进士,远赴河南辉县做了教谕,后又调任最高学府国子监博士。在云南姚安知府任上,李贽廉洁勤政、秉公执法。上司欣赏,同僚夸奖,士民赞颂,大家都认为他仕途前景无量。然而,他却在大家诧异的目光中,弃官去职,来到湖北芝佛院剃度成了和尚。从此专注学问,著书立说。
第二把剃刀是决别之刀。在芝佛院待了10年,李贽学问精进,名声大噪,被邀到各地讲学。和尚、道士、樵夫、农民、商贩,还有很多女子,一听李贽来讲学,蜂拥而至。一时间,李贽成了横扫儒释道的学术明星。这对传统思想造成了强烈冲击,被保守势力视为“异端邪说”。朝廷判76岁的李贽妖言惑众罪,把他关进大牢。关了20多天后,狱卒找来了剃头匠给李贽剃头。李贽趁机拿起剃刀割了脖子。临死前,他用手指蘸了自己的血写道:“七十老翁何所求!”用王维这句诗来表明杀身殉道的决心。李贽一生穷困潦倒,七个孩子有六个因饥病交困而先后死去。
第三把剃刀是解剖之刀。尘俗的羁绊,官场的束缚,李贽均化繁为简,一刀两断。这种思维方式,与英国哲学家奥卡姆的“剃刀思想”有些类似。奥卡姆认为,论证一个理论或命题,往往有多种解释和证明,其中步骤最少、最为简洁的证明是最有效的,其他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人们把这个思想称为“奥卡姆剃刀”。李贽的“剃刀”,是割离尘世的器物之刀,也是解剖和批判社会的思想之刀。
李贽很像一个穿越者,把很多超前的观念和思想带到了明代。在哲学上,他信奉王阳明的心学,认为“真心”“童心”是万物的本源。他公开反对以孔孟学说作为亘古不变的权威教条。他认为,孔子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必要神化,孔子也存有私欲。他指出,程朱理学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是个伪命题。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脱离物质生活,空谈伦理道德,都是伪君子,满嘴仁义道德,背地里却是男盗女娼。他主张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打破孔孟之道提出的是非标准。他撰写了《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著作,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用自己的是非标准,重新评价历史人物。他蔑视皇权和王公贵族,公开宣称天子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老百姓并不卑贱,有其值得尊敬的地方。王公贵族并不高贵,也有其卑贱的地方。
他提倡婚姻自由,认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不作数。他公开支持寡妇再嫁。儿子死后,他就劝说儿媳改嫁他人。他提倡男女平等,公开批驳男尊女卑的儒家思想糟粕。他曾在湖北麻城开坛讲学,规定不分男女,一律都可入学,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他批判重农抑商,认为商人通过辛苦劳动赚取钱财,属于崇高的职业,值得社会尊重。
李贽思想的核心,强调个人的独立、自由和平等,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不为现实所容,便以极端的方式来践行思想、追求个人自由,这也是对传统顽固势力的蔑视。在明清两朝,其著作均遭官府禁止,却更加广为流传。他的思想,犹如一盏明灯,划破了幽暗的千年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