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揭示纪晓岚与刘墉“不光彩”的一面
2022-09-22
│文 本刊全媒体记者曾勋
从1644年满洲贵族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进入山海关,到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诱使清帝溥仪逊位,在清朝268年的历史中,充满着政治博弈的故事。近日,复旦大学教授侯杨方的新作《名臣:大清帝国的君臣博弈》(下称《名臣》)一书出版,揭示出封建社会真实的君臣关系。
索额图、年羹尧、张廷玉、福康安、和珅、李鸿章、袁世凯等人,在清王朝不同历史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左右王朝走向,他们既是名臣也是棋子,他们的宦海沉浮之路既是王朝兴衰的清晰折射,也是人性多元的真实展示。
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人物常被后来者裱糊了太多的乡愿人格及功利色彩,缺乏真实的力量,而《名臣》以史实和当事人的笔录为依据,将这些大臣的真实境遇呈现出来,一些历史的固有印象因此被打破。
因为一部电视剧的风靡,纪晓岚成为不少人熟悉的历史人物。大家的印象里,基本上是演员张国立饰演的纪晓岚形象——他仪表堂堂,聪明诙谐,善于插科打诨,和乾隆皇帝的关系特别亲密,同时又是和坤的死对头。但真实的情况却与此大相径庭。
纪晓岚其实要比和坤大26岁,不是同时代的人。和珅26岁就任军机大臣,而纪晓岚在乾隆时期最高的官职也只是礼部尚书,根本没有入过阁。所以,二人在现实中几乎不会有交流的机会和必要。
纪晓岚与艺术作品中被塑造的清廉正气的形象也大为不同,身在官场中的他并没有那么干净。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因为到处送礼行贿导致当地亏空,他被抓后,乾隆帝便在朝堂上商量如何对其处置。最后,一致决定把他的家财全部给抄了。
纪晓岚的长女嫁给了卢见曾的孙子卢荫文,见亲戚遭殃,纪晓岚在现场听到了这个决定后,立即想办法告诉卢见曾转移财产。但他不敢直接告诉卢见曾,便想了一个办法,命人将茶叶放在空信封里,外面用面糊和盐封好。卢见曾拆开信封,想到“盐案亏空查抄”六个字,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于是赶紧让外面的人把财产转移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被和珅告发。一开始纪晓岚百般抵赖,乾隆帝说自己已经掌握了证人证据,纪晓岚这才实话实说,叩头谢罪,说“皇上严于执法,合乎天理之大公;臣倦倦私情,犹蹈人伦之陋习”,先是对皇帝一顿吹捧,同时痛贬自己。乾隆帝一听心里舒坦,从轻发落,把纪晓岚从北京贬到乌鲁木齐。两年之后,大学士刘统勋保荐他修《四库全书》,纪晓岚又才回到了北京。
《名臣》一书还呈现了另一名清官刘墉“不光彩”的一面。刘墉在文艺作品中清苦正直的“刘罗锅”形象深入民心,不过,现实中的他却在“文字狱”中助纣为虐。
刘墉以内阁学士的身份兼任江苏学政时,来到江苏金坛,有一个叫殷宝山的人给他送了一篇诗文。乾隆年间文字狱兴盛,刘墉觉得这诗文有怀念明朝的句子,立马揭发了殷宝山,殷宝山最终被流放到了东北。之后,又有人告发东台举人徐述夔去世前写了句诗有问题。“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明朝”本来是指明天,诗中说像公鸡一样振翅,飞到都城,是寓意科举成功的意思。但有人将“明朝”理解为明王朝,“一举去清都”,还要一举打到清朝的都城,这不是反清复明是什么?
刘墉接到举报,马上将此事上报给乾隆帝,最后,徐述夔被挖坟挫骨扬灰,他的两个孙子也被斩首。这是乾隆时期非常有名的文字狱,刘墉在当中立了首功,两年后,他被任命为湖南巡抚。
每个人都有两面性,沉浮于古代宦海,哪有一尘不染的人。在作者笔下,绝对的清官和贪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活生生的人和现实的政治博弈,他们的宦海沉浮之路既是王朝兴衰的清晰折射,也是人性多元的真实展示。
“历史的主角毕竟是人,而不是物,不是环境。”侯杨方表示,“不能以为只掌握身高、体重、血型等生理参数,甚至其骨架的每个部件,拥有了一张X光照片,就算了解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了解历史亦然。清朝的开国、巩固、统治等所有的举动都是人来实施的……书中的这些人物都非‘高大全’,也非白脸小丑——那样的人物只存在于评书、戏曲和武侠小说中,而书中的人物则‘活’在当下,就在你我的身边,甚至就是你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