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村物流配送模式比较研究
2022-09-21杨玉鹏
0 引 言
自2019年以来,国家相继发布了多个文件重点支持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2019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提高农村物流网络的连通率和覆盖率。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农村寄递物流是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渠道之一,要整合乡村现有的资源,开拓乡村物流信息共享渠道,加快补齐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中的短板。2022年,商务部、国家邮政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建设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提升公共寄递物流服务能力,力争到2025年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心、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可见,传统的农村末端物流运作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有的农村发展情况[1];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物流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农村的自营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和“交邮融合”配送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根据比较结果提出了提高农村物流服务质量的政策建议,以推动农村物流的高质量发展。
1 农村物流配送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农村物流配送现状
1.1.1 农村物流配送规模需求扩大
我国农村历年的快递业务量不断增加,许多生活用品能够通过网购方式进行购买极大地方便了居民,进而带动2020年的农村快递业务量增长了一倍;2021年的农村快递业务量也在持续增长,实现了全年370亿件的快递物流寄递业务,可见,农村物流的需求量极大。但是我国农村末端物流现有的运作体系尚不能满足如此大的需求;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告,目前我国农村只有50%左右的物流能直达行政村,尚有部分地区的村民无法享受快递上门服务,增加了村民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尤其是现在的农村电商正发展得如火如荼,农村物流短板不利于农产品商家开展网络经营活动,阻碍了乡村振兴发展。
1.1.2 物流企业市场下沉布局农村物流网络
农村物流网络体系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逐渐得到完善。随着农村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开始通过手机上网购物,成为了电商消费的主要群体。自从2016年,我国农村的网络零售总额就不断上升,从2016年的0.89万亿元上涨到2021年的2.05万亿元,同比增长56.59%。此外,除了传统电商模式中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也成为农村电商的主要发展方向,激活农村物流服务需求。为此,各大电商主体开始纷纷下沉市场到农村,在政府提供的农村交通和网络等基建设施的基础上加速农村物流网点的布置,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协同发展,积极探索适合的农村物流服务模式,推动农村物流的转型升级。例如阿里巴巴实施的“千县万村”计划构建了“村淘+菜鸟”的农村物流网络,基本实现了农村物流上行和城市物流下行的双向体系;京东通过建立农村超市,将物流配送直接下沉到村级,彻底解决了农村部分地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1.1.3 村级物流配送服务满意度不高
2021年,国家邮政局官网公布的快递总体服务质量满意度得分不高,仅为76.8分。农村地区快递下单服务和投递服务满意度得分虽然在“快递进村”行动的加持下持续上升,但是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可知约有一半的农村居民认为农村的快递投递不太方便[2],且通过笔者的实际探访发现,目前仍有多数农村地区暂时无法实现物流服务到村级,村民需要自行到镇上取快递,导致投递快递的成本较高,所以村民会选择在去镇上赶集时统一投递,容易造成因投递人数过多产生排队时间长、拥挤等情况;且因为农村物流服务环节复杂,投递时间长,常有快递丢失事件发生,众多因素叠加导致农村居民对物流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远低于城市物流服务的满意度。
1.2 农村物流配送服务问题
1.2.1 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不完善
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作为农业产业供应链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和通信设施两方面。硬件设施方面,目前我国主要将人力、物力放在市、县两级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国家对于农村的物流建设投入很少,导致农村缺乏规范的物流网点和运输工具,许多农村居民只能选择自营配送或者是自行到乡镇上的物流网点投递,导致农村物流服务质量不高、农民投入成本多等问题[3]。通信设施方面,城镇许多先进的通信技术一直难以在农村落地实施,尤其是尚未建立集数据交换、信息发布与库存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导致农村物流信息不能共享、物流信息化运作水平低。
1.2.2 农村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
第一,我国农村物流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链条长、中间环节复杂、涉及地域广等原因,长期以粗放式发展为主,将城镇物流的发展模式生搬硬套在农村物流发展上,造成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不健全、资源不集约,出现农村物流配送网点重复建设现象。第二,各物流企业各自为阵,缺乏合作意识,大型物流企业资源闲置,小型物流企业则出现基础设施不足等情况,导致农村物流资源的利用率不足60%,流通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第三,我国的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等政府组织没有形成政策协同机制,出现相关科学合理的物流业绩评价制定工作未得到有效的落实等问题[4]。
1.2.3 缺乏相关物流人才
人才一直是制约农村物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5]。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物流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人才下乡,但是农村的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差、物质条件匮乏、物流利润较低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物流人才下乡成效不理想。一方面,农村现有的物流配送人员大多都是当地农民,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基本培训,缺乏物流服务质量意识,屡次出现态度差和快递损坏等问题,严重地打击了村民的网络消费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村物流管理缺乏复合型物流配送管理人才,导致部分物流企业往往为了经济效益只重视数量而忽视了对服务质量的监管,农村物流市场的恶性竞争现象严重,极大地制约了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
2 农村物流配送模式比较分析
2.1 自营物流配送模式
2.1.1 自营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自营物流配送模式是指大型的电子商务企业为了实现一体化发展,自行组建物流配送系统,一方面成为买卖双方的交易平台,另一方面又为买卖双方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保证物流服务的质量。电商企业农村自营物流配送模式是一种消费者通过企业的电商平台了解商品信息并购买,平台将购买信息发送给商家,商家再将商品交给企业自建的物流配送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将商品交到消费者手里,其间电商平台与物流中心时刻保持信息共享的模式。
2.1.2 自营物流配送模式优、缺点分析
自营物流配送方式可以保证商品即使是在运输路线较长的农村也可以实现对物流环节的控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及时准确地做出有效的应对举措;同时由于物流系统是企业自建的,配送员上岗前通常会进行专业的培训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刺激消费者二次消费行为的发生。但在自营物流环境下,企业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去建设基础设施;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地貌广阔,自营物流的网点建设成本高,不可能实现全面覆盖,且农村的物流量通常不太稳定,成本与利润会存在不成正比的现象,增加了企业的资金链风险。综上所述,因为自营物流通常能提供上门服务,所以自营物流模式适用于离城镇较近且相对聚集的农村地区。
2.2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2.2.1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运作分析
第三方物流也称为合同契约物流,是电商企业为了应对商品流通、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复杂性,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降低物流管理成本,而把不属于自己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以便获得专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第三方物流配送提供商主要是快递公司和国内的邮政体系。目前,我国农村第三方物流是连接“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桥梁,但是由于农村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管理水平、资金和企业战略联盟等方面有诸多问题。
2.2.2 第三方物流配送的优、缺点分析
第一,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我国物流从业人员多是管理和电子商务等专业人员,并非科班出身,因此非常缺乏高素质的物流专业管理人才,这也导致多数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为了争夺农村物流市场大多都使用价格战,缺乏竞争力。第二,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农村地域较广,物流需求分散,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行成本高、利润低,缺乏大量资金去建立健全农村物流网点体系,进而反向影响了合作的电商企业客户的满意度。第三,电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缺乏信任机制,电商企业将物流配送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配送期间对物流失去控制权,无法及时地了解货物的实时动态,容易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产生不信任。
2.3 “交邮融合”物流配送模式
2.3.1 “交邮融合”物流模式运作分析
农村“交邮融合”物流配送模式是指将农村物流配送和投递等业务交由农村客运班车代运、代投,充分地融合农村客运与物流业务的特点,利用农村客运车辆能通达各乡镇和村级的优势,提高农村物流的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助力农村物流的高质量发展。
2.3.2 “交邮融合”物流配送的优、缺点分析
从总体上来说,“交邮融合”物流配送模式是我国目前最能有效地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模式,这种模式下交通运输局与邮政部门能联合推动农村物流资源的整合,但是“交邮融合”模式需要由政府牵头在多个合作主体之间建立信任机制;并且由于末端配送人员是农村客运车司机,导致其物流服务素质不高,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流服务的质量。
2.4 农村物流配送模式的比较
通过对农村的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和“交邮融合”物流配送三种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自营物流配送由于能提供商品上门服务,相较于其他两种物流配送模式最能提高电商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但也会增加电商企业的物流管理成本,且在农村物流网点建设方面资金压力较大。第三方物流则能为电商企业提供专业的物流配送服务,降低电商企业的物流成本,但是由于电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缺少信任机制,致使部分电商企业选择自建物流进行自营配送,且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农村物流网点建设能力有限,目前大多数物流配送仍旧只能配送到乡镇级。
“交邮融合”物流配送模式作为第三方物流公司与地方客运公司在政府牵头的作用下共同合作的一种模式,与第三方物流模式本身就存在协同关系。“交邮融合”物流模式通过农村客运将物流直接配送到村里,能够减少村民的投递成本,提高物流服务的满意度,但是该模式下农村客运司机作为配送人员并不能为村民提供更专业的物流服务,尤其是相较于自营物流模式,当村民购买了贵重产品时,农村客运司机配送员不能提供相关的商品服务,容易降低客户对电商企业的满意度。
3 提高农村物流服务质量的政策建议
3.1 重塑农村自营物流配送模式
自营物流是物流成本最高的模式,农村自营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渠道尚未打通,村民通常需要赶集时统一到镇上取快递,且大多数镇上没有自营物流服务点,当村民到镇上的快递超市取快递时还需要付1~2元的服务费,可见该运营模式不适合在偏远农村地区进行。因此,自营物流配送模式可以采取多形式运作,即行政村不在县级物流中心1小时路程范围内的应当与“交邮融合”模式相结合,以减少“最后一公里”物流体系的建设成本;行政村在县级物流中心1小时范围内的则由自己单独配送,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满意度。
3.2 政府牵头形成利润风险共享共担机制
农村人才管理层次因素的限制导致农村的物流资源浪费现象尤为突出。政府部门牵头建立农村物流信息共享系统,增强各资源主体之间的信任机制。政府内部的子部门要形成战略联盟,在制定政策时打破鸿沟,进行有效沟通,并相互督促政策的落地实施。
3.3 加强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
为确保更多优秀物流人才下乡推动农村物流的快速发展,一是要积极号召年轻农民工群体积极地参与到家乡的新行业建设工作中,并加强返乡就业、创业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二是鼓励从事物流行业的工作人员进修物流管理专业,完善物流企业的相关培训课程和培训机制,举办更多与物流相关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