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健脾清化方口服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代谢综合征效果观察

2022-09-21王振强耿涛吕树泉张庆江苏秀海王庆海张淑芳陈晶晶

山东医药 2022年26期
关键词:颈动脉健脾炎症

王振强,耿涛 ,吕树泉,张庆江,苏秀海,王庆海,张淑芳,陈晶晶

1 河北中医学院附属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河北沧州 061001;2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内科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复杂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压、肥胖及能量代谢失衡等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体质量增大及血糖、血脂、血压升高并伴随血管病变,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潜在威胁,又可加重心脑血管疾病[1-2]。此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与炎症的激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炎症因子水平与心血管事件有关[3]。目前MS的治疗主要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通过饮食及运动方面的改变,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生活方式干预往往周期较长,效果发挥较慢,患者难以长期坚持,短期效果不够理想,且控制饮食及加强运动并不能预防疾病。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方面有很大进展,中医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及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在治疗MS 中更具有优势,能从根本上改善机体功能。中医学认为,代谢综合征为本虚标实证,多由饮食偏颇引发脾胃功能不济,造成湿浊内生、瘀热滞留,治疗应主攻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健脾清化方立足于补益脾气、削弱阴火,能有效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目前已成为糖尿病的临床经验方[4]。本研究通过观察健脾清化方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MS 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5]建议的MS诊断标准;②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脾气虚证的诊断标准;③年龄20~80 岁;④对健脾清化方中任意成分无过敏者。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的心、肝、肾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认知障碍者或恶性肿瘤;②空腹TG≥5.7 mmol/L,或存在急性胰腺炎风险者;③不能遵医嘱用药及控制饮食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近3个月内服用过减肥药物者;⑥因任何原因中途退出研究者。采用随机、单盲法选取本院2020 年2 月—2021年2 月收治的MS 患者190 例,采用排序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5例,男58例、女37例,年龄31~78(55.42 ± 10.23)岁,病程 3~12(7.12 ±1.23)个月;观察组95例,男62例、女33例,年龄31~77(54.66 ± 10.18)岁,病程 4~12(7.33 ± 1.21)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与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改善生活方式干预,对患者饮食、运动方面进行干预指导,督促患者戒烟、戒酒,制定合理的饮食及运动计划;饮食方面减少单糖和乙醇的摄入,运动方面每人每天锻炼0.5~1 h,以中等强度运动为宜,根据个人体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健脾清化方,药方组成:黄芩6 g、黄连 3 g、党参15 g、鬼箭羽15 g、山药15 g、黄精 15 g、黄芪 15 g、葛根15 g。水煎至200 mL,每日 1 剂,早晚温服,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①治愈:体质量减轻7%以上,血压<125 mmHg/75 mmHg,空腹血糖(FPG)<5.6 mmol/L,餐后2 h 血糖(2 h FPG)<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 mmol/L;②显效:以上指标任意两项或以上达标;③有效:以上指标任意一项达标;④无效:以上指标均未达标。以治愈+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3.2 体质量和血压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 个月后,测定患者体质量。患者静坐休息5 min 后,使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右侧上臂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连续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1.3.3 血糖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FPG、2 h FPG、HbA1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FPG(mmol/L)×FINS(mIU/L)/22.5。

1.3.4 血脂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用全自动血脂检测仪检测LDL-C、总胆固醇(TC)、HDL-C、甘油三酯(TG)水平。

1.3.5 血清炎症指标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6 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使用颈动脉超声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取双侧颈动脉IMT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使用Kolmogorov-Smirnov 检验评估连续变量分布的正态性,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7例,显效43例,有效3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4.21%;对照组分别为3、37、27、28 例及70.5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和血压比较 治疗前两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量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前后SBP、DBP 无明显变化(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血压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血压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n 体质量(kg)SBP(mmHg)DBP(mmHg)95 70.85±9.13 66.17±8.35*#142.35±20.15 138.24±18.75 85.15±10.23 82.05±12.01 95 83.24±11.05 81.32±11.56 71.56±8.63 68.91±9.48*139.54±19.87 138.64±19.04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HbA1c、2 h FPG 及 HOMA-IR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 HbA1c、2 h FPG 及HOMA-IR均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HOMA-IR n HbA1c(%)2 h FPG(mmol/L)组别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95 6.74±1.08 5.14±1.18*#9.12±1.32 6.76±1.42*#5.74±2.37 3.42±1.41*#95 5.86±2.14 5.45±2.05 6.78±1.11 6.06±1.13*9.18±1.41 8.64±1.35*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HDL-C、TG、LDL-C、TC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 TG、LDL-C、TC 降低而HDL-C 升高,对照组 TG、TC 降低,且观察组 TG、LDL-C、TC 低于对照组、HDL-C 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n HDL-C TG LDL-C TC 95 0.94±0.03 1.27±0.13*#3.08±0.91 1.44±0.65*#4.12±0.38 3.04±0.24*#6.52±0.68 4.76±0.76*#95 6.58±0.54 5.19±0.51*0.95±0.04 0.96±0.07 3.11±0.92 2.11±0.72*4.14±0.35 4.10±0.31

2.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IL-6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 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n TNF-α(pg/L)IL-6(ng/L)95 0.35±0.12 0.16±0.07*#6.85±2.34 3.54±1.05*#95 7.01±2.41 4.15±2.02*0.38±0.14 0.32±0.13*

2.6 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 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颈动脉 IMT 分别为(0.77 ± 0.13)、(0.76±0.16)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动脉 IMT 分别为(0.70 ±0.12)、(0.74 ± 0.11)mm,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IMT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MS 是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此种疾病是由环境、饮食、体力活动少、免疫、遗传、过量饮酒、失眠、衰老等原因引起,且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健康。目前,治疗MS 没有特效药物,主要以生活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为主,改善生活方式可以从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方面出发,改善胰岛素抵抗则是具有针对性的对各个代谢异常症状进行干预,例如有高血糖者给予降糖药物治疗,高血压者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血脂高者给予降脂药物治疗。

中医学中无MS 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归为“消渴”“湿阻”“眩晕”“肥满”等范畴。《素问·奇病论篇》中有曰:“肥美所发,人数食致多肥,肥者导致内热,甘者导致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由此可见,食用过多甘美肥味,不仅容易导致内热中满,损伤脾胃,久而久之导致脏腑失其濡养,还可转变为糖尿病。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曰:“内湿,多因久病脾虚或饮食不节……以致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气化不利。”长期脾虚痰湿可损伤脾阳,而痰湿有损伤阳气,最终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疾病难以控制。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此种疾病主要由饮食不调、内伤情志、起居不慎等原因引起,累及脾、肝,久而久之影响心、肾,其病机多为脾肾两虚,阴虚燥热、痰积血瘀,治疗多以调畅气血、祛湿降脂、活血化瘀为主[7-8]。健脾清化方中,鬼箭羽、葛根能够活血化瘀,黄精、山药能够滋阴,黄芩、黄连能够清热,黄芪、党参能够补元气,多种中药联合使用可以达到调脂、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减重等作用[9]。

本研究将健脾清化方结合生活方式干预用于MS 患者,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体质量及血清TG、LDL-C、TC 均显著降低,HDL-C 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表明健脾清化方结合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血脂水平,且具有明显减重作用。张妍等[10]采用健脾清化方对MS 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干预,发现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体质量及血糖代谢指标,同时对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也具有一定作用。本研究结果与文献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说明健脾清化方治疗MS 效果显著。

胰岛素抵抗是MS 的主要特征,也是目前公认的病理生理机制。MS不仅造成机体糖代谢紊乱,同时引起机体发生慢性全身性炎症反应;MS患者长期处于高糖、高脂状态,不仅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也容易导致内皮细胞功能紊乱,造成动脉管壁破坏或发生脂质沉积,最终造成动脉粥样硬化[11]。颈动脉IMT 是早期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也是预测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参数[12]。而 TNF-α、IL-6 是全身炎症反应的主要标志物,也是启动炎症反应的关键细胞因子,二者不仅与胰岛素抵抗相关,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高危因子[13]。TNF-α 和IL-6能够引发机体细胞和神经元损伤,也可增强神经修复再生。长时间高糖环境造成外周神经元髓鞘蛋白的糖基化改变,使轴突远端功能丧失,从而导致炎症因子表达升高[14]。此外,TNF-α 能通过核因子κB 调节脂蛋白转运,进而加剧动脉粥样硬化,IL-6能增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强化血管壁斑块的产生,诱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糖代谢指标 HbA1c、2 h FPG、HOMA-IR 以及炎症指标TNF-α、IL-6 和颈动脉IMT 均较治疗前降低,说明采用健脾清化方对糖代谢、炎症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健脾清化方中的党参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压等功效;茯苓中含有的茯苓多糖具有消肿利尿、降低血糖和血尿酸等功效;葛根具有降糖、降血脂、降低血黏度以及抗氧化等作用,同时对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也具有显著功效;黄连具有降血糖、抗炎及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黄连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连素具有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保护心肌及血管等功效。多种中药合理配伍,充分发挥多途径、多靶点干预的优势,从而提高MS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健脾清化方结合生活方式干预用于MS 患者,不仅能降低患者体质量,改善糖脂代谢指标,同时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但是由于MS 病因较为复杂,评价指标复杂,且中医药治疗MS 需要长期治疗,因此本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待从多种角度、长期随访分析健脾清化方治疗MS的效果。

猜你喜欢

颈动脉健脾炎症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老年健脾操(一)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