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创新

2022-09-21李昊研莫涛涛李富帮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6期
关键词:水箱水泵供水

李昊研 林 泉 莫涛涛 李富帮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大量问题,如工人的素质较低、施工管理混乱以及施工材料差等,造成施工质量下降。应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把控施工中的各个阶段,有效控制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1 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现状分析

1.1 建筑物给水

1.1.1 增压器设备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供水能力较差,水厂建设进度明显落后于居民小区和公共建筑,同时很多城市的给水管道老化,抗压能力降低。面对这些问题,建筑给水工程一般都会采用增压设备来解决城市供水和生活用水问题。

目前,国内建筑用的增压设备主要有空气给水设备、变频调速给水设备以及最常用的水泵等。从长远来看,高层建筑将会朝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为了确保高层住宅的正常供水,需要对供水系统进行增压。为了达到更好的增压效果,减少压力设备的安装难度,需要升级一些技术。

1.1.2 蓄水量调整设备

我国现阶段的供水工程施工中,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蓄水量调节设备。与常规的钢板水箱不同,其材质为镀锌钢板、搪瓷钢板、冲压钢板或新漆钢板等。新型水箱还采用了食品级玻璃钢和不锈钢材质,这种材质的水箱与水接触不易腐蚀,规避了传统水箱容易受到二次污染而且很难清洗的问题[1]。现如今,国内工程施工中基本实现了新蓄水量调整器的普及。随着供水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储水设备的技术变化除了材料方面,水箱的造型和外形也会发生变化。例如,组合水箱或组装式水箱不但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还降低了施工难度。

1.1.3 分区供水

我国现有的多层或高层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比例减压阀调节方法较为简便,取代了以往的减压水箱或分区水箱,但它有占地面积较大、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溢流损失大以及噪音大等缺点。目前,在施工中普遍采用的分段比例减压阀结构简单、减压比例稳定,而且可以调整,操作简单。

1.1.4 节水技术

目前,我国存在着严重的缺水问题,因此节水技术尤为重要。在建筑工程中要特别注意节约用水,虽然国内的节水技术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利用该技术的地方也很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水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建筑给水工程中。

1.1.5 管道渗漏

事实上,在建筑排水工程中,地漏是最影响排水的设备。若施工不当,很容易导致地漏密封失效、排水管道堵塞。虽然钟罩式地漏、多通道地漏、快开地漏、侧墙地漏、防冻地漏以及防爆地漏等总体上解决了传统地漏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但地漏技术还有着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2]。

1.2 排水管道

我国现有的排水管道均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单根管道,这种管道的通水量要比一般的单根管道高出近1/3。虽然这种特殊的单根管可以有效减少管道的安装数量、降低除冰系统的安装难度、改善排水系统的通气性以及增加排水横管的连接性。但其仅限于铸铁制品,种类单一,技术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3 污水处理水泵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排污泵堵塞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国内排水工程通常采用大流道的排污泵。大流道污水泵具有撕裂和碾压的能力,撕裂装置可以将废水中的纤维物质撕裂、切割,碾压设备可以将污水中的固体粒子吸附在一起,从而解决堵塞问题。但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排污泵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一些微粒的污染,想要将堵塞的问题降到最低,必须改变和发展排污处理技术。

2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造与革新

2.1 给排水工程施工前的准备

用白灰标出要挖掘的路段,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确定开挖宽度,通常情况为1.5 m。确定好挖掘的路线和宽度后就可以用切割机切割沥青面层,然后用挖掘机进行挖掘。此外,在开挖过程中要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确定插入检查井的长度、井间管道的安装长度以及两端的预留距离。对需要排水的部位进行排水处理。但排水的时候不能造成路面下陷过大,影响到周边结构的正常使用和维修。对于一些位于城市中心的项目,在挖掘之前要确定地下是否埋有管道和其他构筑物,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3]。

2.2 给排水管道的铺设

管道铺设的重点在于管件的选择、安装与连接。材料的选择同管件的施工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关技术人员要取样检查入场物料的质量。铺设之前要将管道表面的淤泥和杂质清除干净,施工过程中采用车辆吊运与手工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由下游向上游输送管道。铺设管道时要特别注意,采用起重机下管时,设备的起重位置距离沟槽应大于1 m,以免发生崩塌。安装管道时应避免管道与沟槽支承部件发生碰撞,管道放置好后方可进行管道安装。管道安装时要先确定管道是否坚固,而且管道的大小要均匀,不能有杂质。每根管子的管座都要用水泥浇筑,并且要确保管座和管道连接牢固,最后用回填土填充空隙。

管道支架应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安装高度上能自由调节。在靠近阀门及其他大型管线时应设置辅助支撑,避免支架承受过大的压力。为了减少振动,应在机房内设置有压管线和其他能够将振动传递到建筑内部的管线。竖向安装的主(干)管,在其下部设有承载式固定托架,在上部用防晃托架支撑。管子的三通和弯曲部位要用支架固定,并且支架要牢固。管道支架的间距不应大于表1 中规定的数值。

表1 管道支架的间距

2.3 管路阻塞

针对管内堵塞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以下相应的控制对策。首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有效保护。在给排水工程中断期间应在施工场地采取措施,如在管道的末端用麻袋包裹。其次,在施工场地要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尽量不让无关人员进入。最后,逐步强化工程建设的指导和管理,指派专业人士在工地进行指导和帮助[4]。

2.4 加固管道

在铺设管道时要对铺设路段的地下环境进行细致调查。由于地质情况多种多样,因此必须加强对地质和水文状况的调查。在发现土体不能承受管道压力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技术措施提高土体的承载力,防止因铺设管道引起地表塌陷。此外,某些地方的土壤湿气严重,土壤的性质无法完全改善。可以用耐湿性和承载力较高的岩石替换原有的土壤。

2.5 排水系统的紧密性测试

在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对排水系统的紧密性进行测试,确保排水系统不会出现渗漏。一般情况下,排水管道的紧密性测试采用封闭式方法进行。

在进行封闭试验时,首先要确认管路的安装是否正确,沟渠中是否有积水,并将事先预留的孔洞全部封闭。其次开展封闭试验时要从上游向下游进行,且在检查井与管道被灌水24 h 之后进行。管道工程是一项隐蔽工程,因此在完成主体结构之前要完成排水管道工程。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解决各种问题,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5]。排水系统的紧密性测试如图1 所示。

图1 排水系统的紧密性测试

2.6 建筑给排水的节能与节水方案

2.6.1 给水系统的合理设计

考虑到高层建筑用水的特殊性(用水时间不多,但工作时间和调速泵的供水量变化很大),因此经常采用水箱水泵进行供水。对于多层的大型购物中心,由于大部分商业大楼的总高度较低,因此推荐采用变频水泵、辅助水泵以及气压槽。对于居住小区,推荐采用变频调速泵组与压力相结合的方式。考虑到酒店的用水特点,推荐采用抽水和水箱相结合的方式,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2.6.2 适当地选用增压泵

选用合适的增压泵,使水泵的总流量达到或接近最大值。几个水泵互相协作时,要考虑到单个水泵在水泵专用线路效率区域底部的工程情况,采用辅助泵和气压箱来满足低流量的要求。管道的损耗要进行认真的检验,出水口的设计是否正确,压头的使用能否满足特定要求,避免出现不合理的现象。

3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设计

3.1 消防水池节能节水设计

在多个单元或多个建筑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共用一个消防水箱、一个加压系统和一个消防水池,即用一个区域的消防加压蓄水系统取代各个楼层的独立消防加压蓄水系统。这种系统可以节约工程机械、建设成本,降低运行成本,便于统一管理,避免因蓄水池大量消防蓄水、定期更换而造成水资源浪费。消防水箱要满足火灾时室内和室外的消防需要,所以消防水箱所需的水量很大,但在不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并不用来灭火,而且水在蓄水池中存放的时间过长时很可能会导致水质的下降。

因此,在一定时间内要对消防水池进行排水,否则这样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3.2 应重视给水系统中的超压问题

日常给水系统最低层使用水点的压力不能大于400 kPa,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生活用水器具在进行了日常供水系统划分后仍存在着配水口水压超标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分区之后,各个地区的最低水位也会在300 kPa 左右,而卫生器具的标准流量则为20 ~30 kPa。若不采取降压节流措施,则将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水压过高不但会造成水泄漏,而且会产生水锤、噪音和振动等问题,导致管道损坏[6]。

3.3 高层建筑采用市政给水管道的供水压力

在高层建筑中(一般是指10 层或10层以上的建筑),市政管道的水压并不能满足要求,以往建筑都会将城市的给水管道引到地下的蓄水池中,再通过抽水机将水输送到水箱中。因此,要根据市政管网的水压(或在接口处通过压力计检测)确定供水系统的水压能满足几个楼层的要求,再进行分区。

对楼层较低的居民区要采用只有屋顶水箱的供水方式。这样既能保证夜间将市政用水储存在屋顶的水箱中,又能保证白天用水高峰期的水压和流量[7]。

但是小高层建筑的供水系统只能保证一定的楼层用水,而另外的楼层则可以在供水公司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市政管网直接将供水设备和水点连接起来,或从某一层的城市管网到达水池,再与水泵相连。当最终到达用水地点或某一层之上时,通过城市给水系统与变频器供水设备相连,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供水系统达到节能的目的。

4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建筑工艺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的设计思想是外观形式多样、质量控制严格。因此,在完成排水项目后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确保其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并使其外观更加美观。通过采用太阳能技术,将太阳能供暖系统应用到房屋的排水管道中,从而达到热水供应的要求[8]。

5 结语

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采用多种新技术将会极大地解决当前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上的缺陷和问题,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要想保证给排水系统更好地运转,就要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中运用新技术,让建筑健康、高效地运行和发展。

猜你喜欢

水箱水泵供水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某型水泵旋转系统故障分析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水泵用电机惰转特性分析
水泵节能改造在昆钢的应用实践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的控制系统
清洗水箱正当时
水箱出水